考生 陈婉茵 谨对:
皇贵妃圣明,垂询女科深化之策,臣妾谨沐浴焚香,叩献刍言。妾闻治国之道,如烹小鲜,火候未至则生腥,过则焦烂。今女官之制初立,犹鲜初入釜也,必调以五味,齐以文武,方成至味。然观当今之制,满汉蒙回诸族女子之才,犹隔云泥;宫省地方诸般实务之任,尚分畛域。譬诸五色丝线,虽俱为珍品,若不交编织锦,终是散材零缕。若能使五族之才共济,则女治宏图可期矣!
臣妾不揣冒昧,谨献三策,伏惟圣鉴:
一曰融各族之长,以多元代单一。窃谓中国之治,首在协和万邦;女官之进,贵在平衡各族。满、汉、蒙、回、藏,俗异而理同,皆皇上子民,岂可偏废?
满女之用,不以骑射为限,而以韧劲为魂。请于盛京设满洲女政务院,择通满汉双语之女官,专理东北垦殖、林业渔猎之政,兼掌与朝鲜、俄罗斯边贸文书。满女善察细节,可任刑狱复核使,复审关外流放案牍,杜冤狱于雪域。
汉女之才,不以诗词为傲,而以经世为锋。设江南女织造尚书,总揽苏杭官营丝绣,以汉女之精微改进织机、定品级价。开女史馆修撰职,择博学汉女与满蒙学者共纂《五族通典》,录各族女子功绩,使天下知女子本可治天下。
蒙女之能,不以畜牧为囿,而以抚边为任。置草原女札萨克,秩同知州,理草场划分、疫畜防治,解部落纷争。创联姻女使团,择蒙古贵女掌公主郡主和亲之仪,随嫁漠北为府邸长史,协理藩务。
二曰破制度之障,以实权代虚衔。女官参政权宜开。于六部设女郎中庭,满汉蒙女官各占其三,共核各省赋税、刑名案卷,朱笔批驳直呈尚书。许三品以上女官列席军机处旁听,虽无票拟之权,可录议政要略,编《政事摘要》供后宫研修。
女官外任制当立。
精算术者,可外派为盐铁司副使,监市舶关税;通满文者,可任吉林将军府译官,理罗刹边贸文书;善牧者,可授察哈尔马政监督,掌军马驯养之职。
婚嫁禁锢律需废。
女官任职期间,拒婚者赏双俸;愿婚者许自主择婿,夫家不得阻其仕途。各族女官联姻,陛下、皇贵妃亲赐婚仪,所生子女可自选族籍参考科举。
三曰固教化之本,以实学代虚礼。五族女学教材宜编。废《女则》《女训》为必修,代以《农政全书》《洗冤录》《九章算术》。增《各族风土志》,满女学东北物产,蒙女学草原律法,汉女学江南经济。译泰西格致之书,择聪慧者习之。
女官讲习所当设。于热河行宫建木兰女学,满蒙女官习民政,汉女习财税,回藏女官习边务。每年秋仿木兰秋狝旧典,办五族女政会,集各族女官共议时弊,优秀策论直呈御前。
若夫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昔汉有班昭着作东观,明有秦良玉宣力疆场。岂前代女子之智独贤?盖由上之人有以鼓舞而作兴之也。
今皇贵妃若允女子执银针以救产褥,握算盘以正赋册,持教鞭以启童蒙,捧米斗以平市价,则不需十五年,必见村妪知书、蚕妇盈裕、市无欺童、野无饿殍。此非女子之荣,实乃苍生之幸也!
伏愿皇贵妃纳五族之智,破千年之障。使后世史书丹笔煌煌书曰:男女共治之世,自皇贵妃始;五族同心之局,由女官成。
谨对。
考生 陆沐萍 谨对:
皇贵妃圣明,垂询女科深化之策,臣妾诚惶诚恐,谨献刍荛。家父任太常寺少卿,臣妾自幼得闻礼乐教化,然亦见庙堂之上,男女之才未得其平。今冒死陈言,惟愿皇贵妃垂鉴。
臣妾闻乾坤并建,阴阳合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厚德以载物。故男子以刚健为美,女子以柔顺为德,然刚柔相济,方能成治道之全。今女官之制虽立,然未参机要,实因未明阴阳互补之理。
一曰以女子之细补男子之疏。男子理政,多务宏大而忽细微;女子处事,常能明察而见秋毫。请于六部设女司案,专核文书讹误,察赋税疏漏。昔宋代女官李清照校勘金石,明代柳如是批阅文书,皆显女子细心之长。今可仿其制,命女官每日校勘奏章,拾遗补阙,使政令无纤毫之失。
二曰以女子之柔济男子之刚。刑狱之事,过刚则伤和;赋敛之政,过急则生怨。请许女官参议刑名,凡遇妇孺案件,须有女官陪审。又设女税使,专司市井小贩之税,以柔语化苛暴,以耐心解纷争。如此则囹圄不怨,市井不哗。
三曰以女子之教补男子之化。童蒙教养,女子最宜;闾阎风化,母仪为先。请广设女塾师,不仅教女子识字,更许其教授男童。昔孟母三迁,成就亚圣;岳母刺字,养成忠良。今可令女官巡行乡里,教化百姓,正人伦,美风俗。
四曰以女子之艺富男子之业。江南织造,本女子所长;医药百工,多闺中之技。请设女工艺使,推广女红绝艺;置女医官,传授妇科秘方。如此则女子之巧思,可助国家之富庶。
五曰以女子之德化男子之躁。朝堂议事,常因意气相争;边疆奏对,每见急躁误事。请许女官列席廷议,虽不直言,可录其要。遇有躁急之争,女官可奉茶调停,以柔克刚。昔长孙皇后谏止太宗,徐贤妃上疏规劝,皆是以阴柔济阳刚之明证。
然臣妾尤有言者:男女之异,不在高下,而在互补。若强女子效男子之刚健,是舍长取短;若禁男子习女子之柔顺,是固步自封。故理想之治,当使刚柔相济,阴阳调和。
伏愿皇贵妃:
明诏天下,男女之才各有所长;重置官制,刚柔之道相得益彰。
则十年之后,必见:
男子不以柔顺为耻,女子不以刚健为嫌;朝堂之上,既有魏征之直,亦有长孙之智;闾阎之间,兼得鲁班之巧,亦见黄道婆之慧。
如此,则盛世可期,大同在望。
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