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嫂给老爷子喝了几口水,李胜又从柜子上端过来一碗药汁,伺候着李大爷喝下了,然后和孙嫂合力让李大爷平躺下来,两人还用手一直平复他的胸口,直到李大爷终于稳定下来,也不那么喘了,大家这才将目光看向了韩毕成。
就连韩小冬也惊奇的看着自己的老爹,想知道老爹以前的事情,尤其对老爹叫小耗子的小名更是好奇。
韩毕成此时却沉默下来,什么也没说,而是担心的看着躺在炕上瘦骨嶙峋的师傅,眼底带着一股浓重的忧虑。
一开始,李大爷还强睁着眼睛看着韩毕成,但后来可能药物起了作用,老爷子就睡着了。
韩毕成自从李大爷睡着,孙嫂和李胜起身离开之后,他就坐在了傅天佑刚才坐的位置上,一双虎目不错眼珠的盯着李大爷,紧紧地攥着李大爷的一只手,紧抿着嘴唇一言不发,谁也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见到韩毕成这副样子,大家也不好再问什么,只能互相沉默着,猜测老爷子以前到底是干什么的,又为什么来了这里。
傅天佑见李大爷睡着了,这么多人都待在屋里也做不了什么,就起身从炕沿上站了起来,看着马三、小猫和李胜他们,低声道:“咱们去你们住的厢房吧,有些事咱们得沟通一下。”
如果他们搬过来,肯定还跟以前借住一样,李大爷自己一人住正房东屋,孙嫂带着虎子住正房西屋,李胜、马三和小猫住东厢房。
西屋是孙嫂母子的住处,他们过去不合适,只能选择去东厢房。
孙嫂看了李大爷一眼,点点头说:“好,那咱们就去东厢房吧。”
傅天佑看了韩毕成一眼,询问的看向他,低声问:“韩叔,你是留在这里,还是过去一块儿谈谈?”
韩毕成松开了李大爷的手,又盯着他看了一眼,说:“我们爷俩跟着公子过去一趟。”
虽然他很高兴和李师傅再次重逢,但现在他们父子是傅天佑的人,一切自然是公子说了算,再说他现在和李师傅住在同一个地方,以后想要照顾他,自己还是有大把功夫的,来日方长。
眼下最重要还是和孙嫂等人如何相处的问题,他们父子以后要仰仗他们的地方还有很多,他们刚来,不能让孙嫂等人对他们父子留下不好的印象。
于是,大家很快出了屋子,轻轻地关上屋门,在李胜等人的带领下,来到了东厢房。
果然,铺着一领破旧苇席的土炕上,李胜等人的被褥已经都搬了过来,三个破旧的被卷靠着窗台放着,旁边还随便堆着三个破旧的包裹。
孙嫂将虎子放在了炕上,然后用一个小扫帚扫了扫炕,热情的招呼傅天佑:“妹夫,坐下吧,你看这埋汰的,这屋子我还没来得及收拾,三个孩子住的跟个狗窝似的,你可别嫌弃。”
傅天佑也没客气,直接坐在了炕沿上。
其他人则选择站在屋地上,除了韩家父子,李胜等人面对傅天佑时,都有些拘谨,也有些自惭形秽。
“韩大哥,你也坐。”孙嫂客气的也招呼韩毕成坐下,抱歉地说,“你看你们来的真是不巧,正赶上李大爷生病,我们正好在这边,也没来得及给你们好好安置,真是对不住啊,希望韩大哥大人大量,不要生我们的气!”
韩毕成急忙摆摆手,笨拙的说:“大妹子说的这是,哪儿的话,你们照顾李师傅,我,我感激还来不及,哪里会生气?”
傅天佑见了,摇摇头说:“好啦,你们别客气了,大家虽然两个地方住着,但距离也不算太远,以后有事还是要互相多关照一下,毕竟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
孙嫂和韩毕成立即不吭声了,大家将目光不由自主的落在了傅天佑身上,凝神听着他的吩咐。
“虽然我和我妻子把大家聚在了一起,希望你们以后跟随着我们,也给大家一个好的前程,但你们也知道,朝廷什么时候恢复科举,还没有具体确切的日期。”傅天佑扫了在屋里的人一眼,继续说道,“眼下你们只能耐心等待,可就这么待着也不是个事儿,坐吃山空,人也呆废了,这方面我可是没法子,只能让大家来想想办法,俗话说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咱们大家就多想想,总能想出办法来。”
关于经商方面,傅天佑是真的没有啥门路,他也不懂经商,虽然孙家在商道上人脉很广,但他因为卤肉的事情已经托了人情,不好总是麻烦人家。
他明白,人与人之间的情意是双方的事情,如果一方总是付出而没有回报,这份情意绝对会随着时间流逝慢慢的变淡。
虽然家里因为卤肉日子越来越好,但随着韩家父子的加入,依靠他们的人越来越多,他不能总是指望着妻子一个人养活家里,自己总要做点儿什么,帮扶一下妻子。
这才是他今天说这番话的初衷。
孙嫂等人互相看了看,孙嫂迟疑了一下,还是开口道:“妹夫,其实我们并没有闲着,一直都在找活儿干,每天也能整个仨瓜俩枣的,够大家吃喝的了。”
傅天佑点点头:“我知道,是在城里打短工是吧?”
他曾经在城里看到过小猫等人给人卸货,搬运东西,或者给人跑腿,但在他看来,都不算是正经差事,小猫他们也就勉强能够糊口。
他需要一个能安置这些人做事的地方,可惜,他想了又想,却怎么也想不出能做哪些买卖,既能赚钱又能安置他们。
别看和韩家父子接触不多,但如果就让他们这么闲待着等他接济,韩毕成肯定会待不住,与其让他自己找事情做挣钱,担心他身份暴露连累自己,还不如自己想办法让他忙碌起来。
尤其自己还没正式进入仕途,也没有进入官场,自己涉及商事应该暂时不碍事。
现在官员经商好像朝廷还没有多加干涉,也没有明确规定不允许,但前朝可是有规定的,不允许官员经商,他可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谁知道朝廷啥时候就有了新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