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孔迪亚叛乱不成,兵败身死,我们的斯城篇也是终于落下了帷幕。
斯城篇的故事主旨,大体来讲就是以塔露拉这个篇章主角以及主角团整个大势力的成长为主要目的,进而推进剧情。之前卷中语录的时候就提到过,这里就不多做赘述了。
老实说,本次写这篇卷末结言的时候,我其实是有些心情复杂——有几分羞愧和不甘的。
如作者所言,作者写这本书,一方面是搏一个关注度,但同时也是真把这本书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对待的,倾注了许多心血。所以斯城篇以这种方式完结,我个人其实是有些不满意的,但回头去看,又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改。尤其对比前三卷的结尾,我是真有些‘江郎才尽’的感觉了。
平心而论,斯城篇的结尾不如前三卷其实也很正常——与前三卷那种早有构思的结尾不同,斯城篇的结尾(取首之后的部分)属于过渡章节,剧情推到列夫子爵殉死之后才有了思路的。
加上最近作者一大堆的事情缠身,以及这部分是新写的(前三卷早在本书发出来之前就是存货,作者前前后后改过好几次,不像这一卷自《撕裂》那一章之后都是新货来的)。所以事后去看确实有挺多毛病的···只是不管原因怎么合理,最终看到这么个结果还是有些难受的···
且除了结尾之外,许多原定的重要剧情——塔露拉斩杀孔迪亚、黑蛇与列夫子爵的互动、艾丽丝与霍普拉斯的对抗等等。最终除了最后一个之外,剩下的表现多少有点不尽人意,更是让我难以接受。未来我可能会尝试回头来改改描写的文笔,到时候会和兄弟们说的。
通篇写下来,最大的感触就是‘构思’与‘执笔’之间终归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因为人脑的构思,那些臆想的画面用文字来描述实在是有些乏力···我也是越发佩服那些小说大手子们的笔力了。
回归主题,本卷中主角团势力的发展思路,文中已经阐述得很清楚了。就是为了给整个主角团的势力搭建一个完整的产能链条——研发、生产,还有原材料和生活必须物资。有了这三类基石,主角团哪怕只是循规蹈矩地发展和推进,都可以逐渐积蓄起在乌萨斯东境‘称雄’的综合实力。
卷中语录之后,鸿门宴以后的剧情,大概就是讲述以塔露拉为代表的主角团集权的过程。他们先是基于手中的科技优势来搭建产业园区,构建自己的物质基石。随后以园区来借题发挥,分出外围的利益分化斯城的本土权贵,以求完成‘拉拢一批,打压一批,杀死一批’的操作。
最终,靠着手中过硬的生产资料为基石,塔露拉等人不仅成功在斯城建立起了新的产业园区,还将这个产业发扬光大,将其化作了斯城繁荣发展的命脉所在。
这样一番操作过后,主角团不仅极大程度上扩张了自己的势力,同时还获得了又一条拿捏斯城本土权贵的资本——产业园区的核心技术和相关产业链都握在主角团手中,承包出去的外围产业,比如房地产开发或是餐饮娱乐等,都是要严格依附于这个产区存在的。
在这之后,主角团既占有塔露拉爵位和市长职位的‘大义名分’,手中还握有足以拿捏己方权贵的利益链条,武力上又有绝对的优势,同时因为产业园区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使得斯城人民获取了切实好处,收拢了民心。这一层层的优势叠加下来,主角团完成对斯城权力的集中本就是理所应当之事。
至此,斯城内部的局势彻底稳定,剩下的威胁就普遍来自于外部了。
本卷中斯城两个较大的外部威胁,一个是霍普拉斯和波拿马等境外势力,另一个就是孔迪亚这个野心勃勃的第四集团军司令。
境外势力的设计中,波拿马这个角色,单看名字想必大家也有猜测了——就是已经灭亡的高卢皇家血脉,是本书设计中高卢遗族的核心领袖之一。
而粥的剧情观中,高卢似乎是当年陆地诸国当中综合国力最盛、工业体系最完善的霸权国家。所以在我便将高卢遗族设计为握有先进技术或‘高科技’武器,但个体武力比较孱弱(这里的孱弱是对比内卫、盾卫还有金律法卫这些各国精锐)的类别。
另一边的巫王残党,霍普拉斯那边则被设计为了这一派系中首屈一指的激进分子,从他暴躁易怒的性情上就能窥见一二。他们还握有许多巫王赫尔昏佐伦传授的玄奥源石技艺。若是设计处理得当,这些人也是能催发出足以破灭城邦的强悍术法的。
这一场与境外势力的对抗,主角团能取胜的关键之前卷中语录中已经提及,这里就不再赘述。
后续那场与孔迪亚的对抗之中,其实在列夫子爵身死之前,也就是孔迪亚‘认怂装孙子’的那段时间里,大家应该就能窥见德雷克破灭对方的思路了。
以皇室想要收回三四集团军军权的想法为切入点,引动乌萨斯最大的一股力量入局,借皇室的力量约束限制孔迪亚的同时,却又不主动压死对方,始终留有一定的余地,诱导孔迪亚做出退让的抉择,并趁虚而入,剪除了孔迪亚的许多羽翼。
最终,伴随着列夫子爵的身死,孔迪亚自知无路可退不得不发起反叛,但之前的退让已经给了德雷克趁虚而入剪除羽翼的机会,导致自己能调动的集团军军力大大减少。事情到了这一步,只要德雷克等人不犯严重的战略错误,孔迪亚就只剩下兵败身死的结局。
至于孔迪亚为什么不趁着自己对第四集团军掌控力尚在的时候抓紧时间起事,一部分原因是德雷克和黑蛇那时候刻意放松了对孔迪亚的胁迫——阿尔伯特的那批第四集团军特供军备被塔露拉缴获之后,如果德雷克等人硬上,是可以单靠这一条就给孔迪亚定罪的。
但他们却‘淡化’了此事,从而让孔迪亚产生了‘还能混下去’的错觉。甚至连德雷克剪除他羽翼的操作,他第一时间也没有感觉到太大的危机感,反而是觉得一二集团军的部队迟早要走,事后有贝加尔大公等人的帮助,他觉得自己迟早能收回这些军权的。
而另一层原因,就是孔迪亚自己也清楚,若非有大的国战牵扯圣骏堡的精力,哪怕他能动员整个第四集团军发动叛乱,反叛的成功率也不足一成——上一次大叛乱已经把血淋淋的例子摆在孔迪亚面前了。
两个原因同时作用,导致孔迪亚错失了理论上最佳的起事机会。最终起事之后,选择往远东缓冲地带拼命一搏的操作固然称得上果断,也是最正确的求生抉择,但反而因为这个抉择‘太正确了’,被德雷克轻易料到,并抹杀了他最后一点逃生的希望。
等孔迪亚身死,第四集团军即将迎来大规模的整肃,斯城内外再无任何事情可以威胁主角团的发展,大事已成,斯城篇的故事也就彻底结束了。
当然,在这个篇章之中,作者还额外花了一些笔墨去描写炎国方向魏延吾的反应。这部分剧情的主要作用是补充炎乌外交国情方面的设定,另一部分就是单纯想帮本书的塔子姐弥补下遗憾(我不喜欢原着的塔露拉,但对本书的塔子姐还是很有感情的)。
炎乌国情方面,正如文中所说,乌萨斯自先帝时期数次发动对外侵略战争,恶名累累,说炎国不提防乌萨斯方向自然是扯淡。
但也是尾篇中所说的那个逻辑,炎国纵使提防,但这个提防的力度不可能大到哪里去的——以现实中的大毛为参考,不论是哪个时期的大毛,远东地区一直都是他们的薄弱点,乌萨斯也必然如此。
毕竟如果乌萨斯在远东的力量真够的话,血峰战争乌萨斯是不可能战败的——东国有几个陆行舰师团,能与乌萨斯这种庞然大物抗衡?
要知道粥里的乌萨斯可不是大毛历史上败给小本子的沙俄时期——那时候沙俄的工业真不一定比本子强,更别说漫长的补给线本就大幅增加了沙俄军队的作战负担,沙俄败给本子可比乌萨斯败给东国要合理太多了。
所以根据粥的国家力量背景来分析乌萨斯血峰战争战败的原因,作者思来想去,也只有‘贫瘠的远东和漫长的补给线’这一条算得上合理了。而既然乌萨斯的远东属于薄弱点,炎国也不可能把乌萨斯太当回事的。
同理,基于这个逻辑去推前面的剧情,也难怪魏延吾会对德雷克的崛起反应那么剧烈——如果乌萨斯的远东真的在德雷克的经营下得到发展,进而富庶起来。那乌萨斯恐怖的军事影响力瞬间就可以以乌萨斯的东境为支点,向东部扩散,进而让大炎枕戈待旦了。
以上,就是作者在构思斯城篇时,剧情方面的所思所想。
人物方面,塔露拉作为本卷的大主角,占有的篇幅也是最大的,自然放在第一个来说。
先说一下作者本人对原着中塔露拉这个角色的印象吧,这里只谈能力,其他的部分我就不多说了,毕竟我作为一个白兔子厨,对原着的塔露拉不可能有什么好感或怜悯的,真说起来绝对一堆负面评价。
塔露拉能力、见识之类的都是有的,不然她也不可能拉扯起整合运动这个组织,并进一步得到爱国者的认可,让组织中的感染者对其归心的。
只是,她的能力固然出色,却终归因为经历问题,不可能成为魏延吾或科西切那样的开拓者,进而在乌萨斯建立起属于感染者的城邦(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乌萨斯的压制与追剿,但塔露拉自己的能力不够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碍)。
且除了能力问题略有不足之外,还有一个关键,就是塔露拉的身上,一定是有一些‘畏缩’情绪存在的——即便是在原着里,我们也能看到许多塔露拉逃避职责或是现实的案例。
比如刺杀黑蛇之后,塔露拉大部分时间对黑蛇低语的处理方式都是逃避态度,同时也逃避了黑蛇强加给她的责任——放任原着中的第四集团军侵蚀占据科西切公爵领,使得科西切公爵领变成了一片混乱的破败之地。
而在阿丽娜身死之后,塔露拉逐渐被黑蛇侵蚀,一部分固然是太多黑色事件对塔露拉的刺激太大,但她自身的畏缩和逃避其实也是占了相当一部分比重的。夺舍解除之后,她更是‘一摆到底’,也是这种‘畏缩’心态的具象化体现。
当然,笔者这么说不是想责怪塔露拉懦弱什么的,相反,这个角色无论是在作者笔下还是在原着当中,都与懦弱二字无关。
塔露拉的那种经历,能一路扛下来才是奇迹,扛不住,畏缩了反而是正常的。只是如果我们真的想让塔露拉去挑起乌萨斯感染者的大梁,成为感染者的‘救世主’,那这个奇迹就必须发生,这种畏缩逃避的心态,无论如何都要被驱逐掉的。
所以,本卷中关于塔露拉的剧情设计,使这个人物成长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消除她的这种‘畏缩逃避心理’。
尤其考虑本书之中,塔露拉经历的悲惨比原着更少一些,多少削减了这个角色的几分铁血属性。加上艾丽丝那个‘自私自利’的性格也会对塔露拉有些影响,所以在斯城篇和牧群事件之前,塔露拉的畏缩属性恐怕会比原着中还要强上几分。
基于这个思路,牧群事件,让塔露拉明白自己若是不主动站出来承担一些责任,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就可能会受到黑蛇的迫害,所以不得不来斯城,主动踏入黑蛇布置的‘陷阱’当中。
从这一刻开始,塔露拉完成了‘安于现状’到‘主动担责’的心境变化。只是这个变化终归不彻底——毕竟她是被黑蛇给强行逼过来的,多少有些被动。
在这之后,斯城篇之中,路德镇的兴衰、斯科沃伦茨克的没落、获取权力后亲手让乌萨斯感染者的境况好转,以及最后的,列夫子爵的殉死,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在推动塔露拉去承担更多的责任,消除她的畏缩心理,进而成为德雷克这个‘新乌萨斯’阵营之中,真正的中流砥柱。
这其中,尤其是列夫子爵的殉死,对塔露拉的刺激是最大的。
如果说牧群事件是让塔露拉意识到自己若是不勇于承担责任,迟早会有更多的人因自己的逃避丢掉性命,进而从被动变主动。列夫子爵的死,就是让塔露拉再明白一点——有些事情,不是说你‘敢做事’就够了, 而是你得像德雷克或列夫子爵等人一样‘拼命做事’,才能规避可能的悲惨结局。
塔露拉的朋友当中,也有许多深爱乌萨斯的人存在,不止是列夫子爵,保罗侯爵、阿丽娜还有爱国者等人皆是如此。
这些人为了乌萨斯,是必然会冲刺在救亡乌萨斯的前线,拼命做事的。所以塔露拉作为他们的共事者,若是有一丁点的畏缩,稍微没跟上这些人的脚步,可能就只能目睹着对方因为‘孤立无援’而死在那条前线之上。
塔露拉是如此,当年加百列(艾丽丝)也是一个差不多的困境——他对奥斯维玛其实也没有多少忠诚可言,但他的队友们都决心为了奥斯维玛的事业拼上性命,那加百列也不得不一起拼命的,不然手术刀小队早就在各种危险的任务中死伤殆尽了。
这种要求固然严苛,但还是老话,对于‘救亡’乌萨斯这样伟大的事业来说,是真的需要许多人为之拼尽一切,才有实现可能的。所以塔露拉的能力也必须在这一卷中得到极大幅度的加强。大体可以归纳为日常政务的打磨和生死离别刺激之下的质变两个部分。
日常政务的打磨自然不必多说,想让塔露拉逐渐跟上德雷克的步伐,不止是要让塔露拉学习德雷克的思想,也是需要塔露拉去锻炼政务能力的。而政务能力成长的唯一渠道就是日常政务处理的水磨功夫,没有其他捷径可走的。
而生死经历之下的顿悟,则是想通过大一些的刺激,来改变塔露拉身上一些扎根已久的特征。比如塔露拉那难以抑制的愤怒情绪,和掌权执政时时不时表现出的消极或畏缩心理,不通过生死离别之类的大事来刺激一下,也是很难消除的。
列夫子爵殉死让塔露拉获得的成长前面已经说了,这里不再赘述。而图伦要塞中的那场死斗,则让塔露拉得到了另一项质变。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也有大顿悟。不经历这一遭,不少那条胳膊和眼睛,塔露拉既无法从这两年左右的安逸生活里彻底跳出来(列夫子爵的殉死迟早会淡去),也不可能真正意识到生命的宝贵——无论是她自己的还是她的追随者的。
最最重要的,是要用这一场差点死掉的经历,让塔露拉真正学会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
本文对塔露拉这个人物的设计思路很明确,就是希望她能够学习德雷克,成为未来新乌萨斯的支柱之一。而想要抵达德雷克那种高度,如文中德雷克和黑蛇的那些残酷话语所言,没经历过生死离别以及战场残酷,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老话,从来没有一种能力或思维是无中生有的东西。所谓的‘生而知之’很多时候也是生活中许多不可控的小事叠加的结果,只是因为过程不容易被人们观察到,才会被当作‘天赋’来对待了。
至此,塔露拉这个角色便正式完成了蜕变,成为了德雷克阵营当中可以挑大梁的存在,算是正式跻身核心管理层了。
塔露拉之后,本文对黑蛇也进行了许多描写,列夫子爵的殉死、‘乌萨斯精神’的阐述、以及她与塔露拉的诸多争执,都是在帮助作者完善这个角色。
首先,作者要声明一点,别看作者文中把黑蛇写得很好,好像有了‘洗白’的感觉,但我这里要先强调,我是真的不想,也不会去洗白这个角色的。我只是想把自己看到的黑蛇给大家展示出来——那种大虚若真、巧言善辩、肆意把控人心玩弄生命,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阴谋家形象。
文中比如列夫子爵殉死之后,黑蛇对塔露拉的那番‘怒吼’···怎么说呢,到底是她真的在乎列夫子爵这种忠义且实干的人才,还是说她在‘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当然,黑蛇这个角色肯定是有一定的正面属性的——为了乌萨斯倾尽一切就是其中一项。但身上有正面属性不意味着这个角色整体也是正面的。 毕竟任何角色身上,正面属性和负面属性都是会有的,甚至连德雷克也不例外的。
艾丽丝所说,德雷克对他人的‘不信任’,就是这个角色身上最严重的负面属性之一——他的这种不信任不是针对性格或是价值观的,而是针对能力。所以大包大揽之下,他的能力是变得很夸张了,但他手下的人多少都因此有些‘成长不足’,勒迪尼斯在他‘死’后迅速败亡,和他的这种不信任脱不了干系的。
硬要说的话,任何角色身上都有正面属性和负面属性,但作者的观点是,这些单项的正面负面属性,并不能成为评判一个角色整体正面与否的单独标准的。
黑蛇之后,斯城本土权贵的众生相,大概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个是维这种比较聪明,知进退,识时务,早早看清了强弱之势,归入塔露拉麾下,虽受到了诸多限制,但只要他不违逆塔露拉的规矩,想要保留甚至是扩张家族的荣华富贵,都不是难事的。
而另一派‘不识时务’的类型,其实也不是他们不懂利害,而是他们知道自己早就触犯了塔露拉的‘死线’——人口贩卖、迫害感染者等等,所以他们也不得不蒙住自己的双眼,和塔露拉做那些对抗,最终被一脚踢死,成为杀鸡儆猴的鸡。
除此之外,维这些人物的描述当中,也包含了作者的另一个观点——即想维这类说善良也不善良,但说坏也不算多坏的角色而言, 他们的‘善恶’,很多时候是取决于他们头顶的领导者的(维驳斥沃尔曼侯爵的那段剧情)。
同理,塔露拉和德雷克等人麾下的追随者,比如克罗、裂牙、安德森、克雷德曼等德雷克心腹,霜星和伊万、未来的弑君者、碎骨和w等爱国者下属(你们没看错,是爱国者,塔子姐现在不管绝望谷了)都会是这么个思路。
列夫子爵,这个人物大家在剧情里也看得很明显了——说他性烈如火,刚直清正绝对不是虚言,但他能走到圣骏堡大法官这一步,就一定意味着他对现实是做过妥协的(这里也从侧面描述了下乌萨斯矛盾的深刻和那种深入骨髓的烂)。作为剧情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他的人物形象还是比较鲜明的。
至于德雷克,虽然本卷确实有挺多他的幕间的,但为了不剧透,作者这里就不对他做太多描述了。主要放到下一卷去讲吧,下一卷的大主角就会轮到他了,所以他的个人幕间数目会多很多,到时候大家有的是机会去认识这个本书的第二主角(笑)。
其他次要角色,鸿门宴之后的剧情当中,米诺娃算是个剧情引子——引出列夫子爵决定殉死的原因所在。另一方面也算是对塔露拉的性情认知变化做些补充。
这个人物大体上就是个正得有些虚(这里指脱离现实)的‘愤青’形象,思想和道德什么的的确很正,但与乌萨斯的现实有些脱轨也是情理之中的——毕竟是刚回国不久留学生来得,没受过多少乌萨斯的毒打。
相比之下,本文的‘慈父’虽然还是青年模板,只是在剧情中提了一嘴,与米诺娃一样都是记者,却要现实许多,多少和经历了乌萨斯的毒打有很大关系。
埃尔多和列文(本书的乌萨斯版本导师)之间的性情差异也差不多是这个思路,因为个人经历的残酷程度不同,所以对现实的妥协程度也不同。只不过他们没有像米诺娃一样,二极管的那么严重罢了。
后半段的反派方面,孔迪亚设定上是个为乌萨斯付出全部且没能得个好结局,进而堕落的帝国名将。作为一个居然能从血峰战争之前一路活到现在集团军司令,这个人物立身之正直绝对是无需多言(但凡留下点破绽,大叛乱前后早被乌萨斯整死了)。
孔迪亚的堕落说实话,虽是自寻死路但情有可原,他属于乌萨斯社会矛盾下最典型的高层受害者——血峰战争乌萨斯打到后面不想打,却又不能轻易松了那口气,逼得他来为乌萨斯的战略失误埋单。大叛乱又碰上皇室回收军权,自己勉强脱身不说,麾下的老兄弟们死得死退得退,换任何人都难免变得偏狭起来。
而他的麾下,阿尔伯特以及副官斯里亚奇这些人,受早年孔迪亚正直性情的影响,所以这些人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良知——这也是为何这两人一个选择‘背叛’,一个选择不反抗平静赴死,也算是当年正直的孔迪亚给乌萨斯留下的最后一点遗泽了。
这两个人,大概就是受早年的孔迪亚培养,进而抛弃了过去的许多陋习,成为了正直的人。但后续孔迪亚遭受迫害的时候,这两个人因为位阶相对较低,虽然知道孔迪亚被辜负、被迫害的事情,却终归不是身临其境。所以他们并没有随着孔迪亚一起堕落,处于那种‘理解但不支持’的状态。
同时,孔迪亚的败亡,也是德雷克操弄乌萨斯大势的必然结果——除非孔迪亚成为乌萨斯最有权势的那个人,否则在乌萨斯的大势压迫之下,不管他有怎样的能力和过往,都难逃败亡的结局。
内卫乌勒尔,他在本书中属于第一批找回‘自我’的内卫,所以思想比较丰富活跃,进而对乌萨斯的‘正名’产生了质疑,成为了德雷克事业(不是德雷克本人)的支持者。
他轻易不对同胞挥刀,不愿意像部分内卫那样参与乌萨斯内部的政治斗争,也和他的内卫生涯基本都在戍边有关。
同时,正是因为他长久对抗邪魔,视邪魔为乌萨斯最大的敌人,所以对乌萨斯的各种内斗容忍度极低——尤其是人口贩卖这种迫害自己人的行为,进而导致了圣骏堡内的那次杀人事件。
以及最后的最后,我们的主角艾丽丝,本卷和她的关联其实不大。只是通过图图姐为引子,引出了艾丽丝那段最惨痛的过往。也算是对加百列(艾丽丝)性情大变的根源做出了解释。
同时,这也是为何艾丽丝一直对自身极尽贬低愤恨,始终拒绝承认自己就是加百列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她无法容忍伊莱克等所有与第七研究所相关的人物,并将这些人物全数虐杀殆尽,同样,她也无法原谅那个亲手杀死玛莉亚的自己。
不管当时伊莱克的引导与设计有多大的恶意,终归是他(她)自己选择将那枚子弹打出去的。尤其在事后,通过德雷克的‘忏悔’知晓了事情的内幕,艾丽丝会有多么悔恨那个当年的选择,可想而知···
而在这种悔恨之下,艾丽丝当年的疯狂也就很容易理解了——连自己都不在乎,甚至是自我仇视的人,哪有可能在乎别人的生命。
而她本人之外,人际关系什么的,和塔露拉的关系是增进了许多的。虽然不至于说达到白兔子和德雷克那种高度(一个是爱人,一个是绝对支持的领袖),却也能在艾丽丝最在意的泰拉人里排进前三了。
至于白兔子嘛···她本卷基本都在滑水,就不多说啦,下一卷的初期和末期她会参与很多剧情,和艾丽丝也会有许多互动,会给大家多多发糖的~
斯城篇的卷后结言就到这里了,如笔者所言,最近的写作思路一直不怎么通顺,所以这篇结言可能也有点混乱···希望大家理解···
最近毕业在即,母上大人趁着我毕业前最后来我们学校玩一会,我肯定也要好好陪伴她的。现在基本就是白天陪母上大人游玩,晚上七点多回来,只能拿以前玩游戏的时间来写小说,所以这篇结言便延后了一天发布,近期更新可能会不太稳定,实在是万分抱歉!
下一卷‘覆天’即将开始,开篇会先是沃伦菲尔世界的两个幕间,作者会努力把新卷的内容开好的,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陪伴和支持,我们下一卷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