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蒙古骑兵如果放到之前冷锋没有出山那会,根本不用那么长的时间,早就已经把南方朝廷完全占领了。
仅仅这十万蒙古骑兵,就足以横扫整个天下。
就算是义军再加上现在的这些江湖高手,也同样不够这十万蒙古骑兵杀的。别看他们现声势浩大的正对着诸葛隆中的军队发起冲击,但是只他们根本就知道两者之间真正的差距。
别说是诸葛隆中这边拥有十几万大军,哪怕就是只有一两万军队,也可以完虐他们。
表面上看,诸葛隆中这边打的很是激烈,但是子弹的命中率并不高,有不少子弹都是打在他们边身的地面上。
等到诸葛隆中收到蒙古骑兵已经出击的消息之后,这才将一道新指令传递下去。
这个时候,战场上的风格就变了。
之前只是几种普通的枪械在发动攻击,接着就枪炮齐鸣。
仅仅只是一个瞬间,义军就感受到了什么是暴风骤雨的洗礼。
这个时候的义军已经是全部出动了,就是那些在后方掠阵的昆仑派高手,也都加入了冲锋的阵型之中。
在他们看来,此时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只要冲破了对面的阵营,那么胜利的天平就会向着他们这一方倾斜。
这个时候在藏着端着,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好钢就要用在刀刃上。
不过就在他们充满信心的时候,却突然间发现风向似乎变了。与此同时,在他们的后方和左右两侧,竟然同时冒出了三支部队,将所有的义军包了饺子。
“不好,上当了!”
到这个时候,反应快的人已经意识到他们中了对方的算计。原来之前的一切,都是对方故意装出来的。
不过这个时候反应过来已经晚了,已经是射出去的箭,要想再收回来已经不容易了。
而且大部分的人正处在冲锋的劲头上,身体中的血液已经沸腾起来,连眼睛都是红的,根本就不知道后方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们已经被包围了,放下武器,举手投降是你们的唯一生路!”
突然之间,巨大的声浪从四面席卷而来,让热血上头的众人瞬间懵了。
战场的局势明明不是对自己一方有利吗!
眼看着已经快要冲击到了对方的防线,只要再往前冲去一两百米,大攻就已经告成了。
不过随着身边人的不断倒下,而且一道道巨大的轰鸣声在人群之中爆开,就是那三支由盾牌组成的防御团队,也同样被炸的七零八落。
哪怕是被幻阵笼罩住的人群,也同样是一片片的倒了下去。看来阵法也不能护住他们的安全,只是在视觉效果上起到一些迷幻作用而已。
如果他们真的能够将这种阵法笼罩住对面的整个阵线,那么作用还是很强大的。毕竟士兵视线受阻的情况下,哪怕就是拥有再厉害的武器,也没有办法找到敌人。
但是将自己人笼罩起来,所起到的作用就小了很多。毕竟他们面对的可是枪械这种热武器,完全可以不管不顾的往迷雾之中招呼。
正在往前冲锋的势头立刻就被压制住了,不仅仅如此,号称拥有钢铁防御的江湖高手组成的盾牌阵,也同被打散,伤亡在短短的一个呼吸不足的时间,就已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
正在往前冲锋的先头部队,瞬间就被清空了,双方之间的距离又被扩大的了几十米。
这几十米的距离可不是后退的,而是往前冲锋的部队被打掉之后空余出来的。
面对这种无差别的攻击,就算是江湖高手混在义军队伍之中,也同样躲避不了被击杀的命运。
反而因为人数众多,还限制了他们的实力发挥。
江湖高手在面对大规模军团作战的时候,自身的实力是受到限制的,特别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连敌的人影子都没有摸到,反而还要遭受来自敌方的无情射杀,就是他们的实力再高也没有多大的用处。
不过相比于那些普通士兵来说,这些江湖高手的存活率还是要大很多。毕竟他们的身手灵活,反应也很快,躲不开对面的子弹,但是只要能够躲到义军士兵的身后就可以。
大部分的子弹还是无法做到击中一人之后,还能够将第二个人也击毙的。除非是那种重型狙击枪的子弹,可以做到一颗子弹消灭两个敌人。
不过当这些江湖高手眼看前方的倒下的人数,竟然比往上冲人数还要多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知道按照这种速度根本就无法前进一步。甚至是只要露面,下一刻就会随时被击倒。
退!
这时他们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转身就想逃跑。
当他们升起这处念头的时候,正好也听到了从四面传来的声音。一开始的时候,他们根本没有拿这声音当回事,等到发现无论逃到哪一个方向的时候,都会被无情的射杀,这才明白自己已经成了瓮中之鳖。
此时的左右两侧,也同样上演着这一幕。
蒙古骑兵的速度很快,没用多久就已经看到了前方正在后撤退的军队。双方之间的距离不过千米,在这样的距离之下,对于蒙古骑兵来说,就是一两个冲锋的事情。
而且这个时候,对面的军队还没有做好防御准备。
如果是冷兵器军队在面临这种情况,结局几乎已经注定。但是对于拥有枪械这样热武器的军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抵抗和反击能力的。
毕竟就算是骑兵的速度再快,这样的距离也是需要两三分钟的时间,才能够进入有效的攻击范围。
这还是因为蒙古骑兵已经装备了燧发枪的情况,如果还是以前的刀箭,在这个距离他们是不敢发动冲锋的。
随着进攻号角的响起,蒙古骑兵如同一道巨大的洪流冲了过来。
战斗,又一次打响了。
这还是距离南方那场大决战之后,蒙古军队第一次主动向冷锋的军队发起冲锋。
眼看着距离越来越近,马上就要进入了燧发枪的有效射程之内,前排的蒙古骑兵已经举起了手中的燧发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