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光彩胡同,从前称棺材胡同,因其名不雅而改为今名,而这里的前王恭厂、后王恭厂胡同,便是明代王恭厂。

王恭厂位于北京内城的西南隅,原属于工部火药局,后被划归兵仗局,成为皇家的兵工厂,是专门做火药的地方。

正因为是兵工厂,又是做火药的工厂,所以明代把它安排在城内,而不把它布置在城外。

毕竟是个机要之地,万不得有失。

但又怕它爆炸影响皇宫的安全,才把它安排在城旮旯的地方,距皇宫大约有三公里。

这在当时,大概是皇家和朝廷认为的安全距离。

王恭厂的设置年代,大约可以和北京城的设置等同,即明永乐十八年,初隶属于工部,后来兵仗局向厂内派出监厂太监一人,另有工匠三十余人,还有一些临时招募来的帮工。

魏广德倒没有马上说起这里,而是把其他事物安排妥当后,才给谭纶、江治打眼色,等其他人都告辞离开后,魏广德才详细问起王恭厂的情况。

虽然已经不归工部管辖,但厂里的工匠,其实都是录在工部名录里的,所以对王恭厂的情况,工部了解还是有些的。

听到魏广德问起王恭厂的事儿,江治回忆片刻才说道:“王恭厂已经划归内廷,不过据我所知,现在王恭厂日产火药约二千斤,储备火药就不清楚了,这要看兵部请奏提走多少。

但是,估摸着那里怎么也有二三十万斤才是,或许还有更多。

只是,这得问内廷才知道。

毕竟缅甸战事是从南京调拨的火药,而北方近些年火药消耗也减少了。”

说完,江治看着魏广德,有些狐疑的问道:“善贷,你问这个做什么?”

想到刚才谭纶所说的话,江治以为猜到原因又笑道:“若是担心火药不足,只需知会一声,王恭厂现在的产量并没有足额生产。

据我所知,年中工部还为那里采购大批硝磺等材料,记得王恭厂最大产量应该在日产六七千斤的样子。

所以只要需要,就能大量生产。

每年,工部都要为他们采购大量材料备用。”

“火药不必忧虑,据我所知,兵部库房就还有未发出的火药十余万斤,这批火药大部是准备发往山东,给东海水师训练所用的。”

谭纶也开口说道:“若是需要,可缓缓再拨付出去就是了。”

“兵部的火药也存在城里?”

魏广德闻言,看向谭纶,问道。

“是,为了保证安全,火药都要存放在内城。

这批火药提出来时间不久,按制半月内就要安排发运,兵部库房里平时储存的火药很少。

毕竟,每次提取火药,都要申报核准后,才可以提货,很是麻烦。”

谭纶说道。

“兵部库房里为什么需要存储少量火药,难道是京营所需?”

魏广德又追问道。

“不是,兵马司、城防所用。

京营的火药都是报上去,直接从厂里提取运到城外大营存放,但是一般数量也不多,平常也就是存放一、两万斤而已。”

谭纶解释道。

“善贷,为何你今日追问起王恭厂的事儿来,那是内廷的差事儿,咱能不管就不要管,需要的话报上去走程序就好。”

江治提醒道。

“几十万斤火药存放在城里,诸位难道不觉得很危险?

那可不是几颗鞭炮,砰砰就炸,而是一旦出事儿,就是轰的一下子。”

魏广德看看两人,也不遮掩他对城里储存如此之多的火药的担心。

“不至于,火药的威力,那里办差的人都知道,平时都是小心谨慎对待的。

都百余年了也没有发生过什么不测,善贷多虑了。”

江治一听魏广德是担心这个,马上就笑道。

谭纶没马上说话,思考片刻才说道:“过去军中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因为保管不善出现过失,不过,那都是极其偶然的事件,看守谁不知道责任重大?

何况,正如舜卿所言,王恭厂建厂百余年,还真没出过闪失。

善贷应该是多虑了,不过,陛下大婚期间,倒是有必要提醒下各处火药存放点严加看守。”

“有没有可能,将火药存放安排在城外,比如在京城附近建立卫城存放?”

魏广德忽然开口问道。

江治闻言很快就摇头说道:‘早年间那里还是我工部督造,后来直接划入内廷,意思难道善贷看不出来吗?

陛下要直接管控火药生产和调拨,那东西是军国利器,不容有失。

若是存在城外,估摸着怕是鞭长莫及,就算是在内城,当初都不放心,还从工部手里要过去。’

“建立卫城,由御马监负责看守,又如何?”

魏广德继续提议道。

“朝廷若是给银子,工部自然责无旁贷,可惜......”

江治话没说完,但意思还是很明确,没钱,有钱就能办。

这是京城,有银子建卫城,还不如拿银子把东、西、北三个方向的外城修一修。

嘉靖朝时,外城扩建,修到一半发现银子不够用。

当然,其中主要还是因为严世番等人从中浑水摸鱼,捞到不少好处,浪费不少财力。

但终归最后朝廷没钱了,结果就是现在这样。

“此事倒是不急,下来我和首辅、内相再说说,议一议这个事儿再做定夺。”

涉及到钱,魏广德就知道不是那么容易定下来的,只好先敷衍道。

“善贷,你真打算把水师也引入大阅?”

不过谭纶也借这个功夫,把心里的迟疑说了出来。

“官军大阅,陆师水师自然都该参演才是。”

听到这个事儿,魏广德就笑道。

他觉得很自然,毕竟后世阅兵哪次不是陆海空三军齐上阵,难道还有只演某一部分。

好像还真有,当年华北大阅兵好像就是大型军演结束后的事儿,好像主要是陆军和海军。

后来朱日和大型军演好像也是,陆军挑大梁,没海军的事儿。

相应的,海军阅舰式也没陆军和空军的事儿,据说陆军有自己的舰队,也参与不进去。

“如果这样,那大阅最好移师天津好,那里靠海,水师容易施展。”

谭纶马上就说道。

魏广德此时已经有了计较,笑道:“天津外海进行阅舰式吧,这些年朝廷为了水师投入颇大,沿海各省耗费也是巨大,应该让百官看看水师建设的成效了。

陆师大阅还是放在京郊,数万大军去天津,也是麻烦,几万人,京营还能装得下。”

北京城外的京营,那地盘可是巨大无比,过去可是二三十万大军驻扎的地儿。

现在不过才住几万人,加上参阅调来的兵马,最多十来万人,绝对地盘够大。

“这个事儿,兵部发文书去广州,等水师返回时交给俞大猷,让他筹划阅舰式。

京郊大阅,让戚继光参谋参谋,务必要给外过使团足够的震撼。”

魏广德说道。

听说欧洲那些国家打仗,超过十万规模的战争都很少见。

其实此时的欧洲,也就得益于大航海时代的拉开帷幕获得巨额资本。

此时欧洲有许多王国,最大的也不过千万人,小的百万级别,总人口也不过一亿。

也就是说,此时欧洲总人口,大抵和明朝实际人口相当。

纸面上,大明有六千万人口,但按照对食盐的消耗量估算,人口早已过亿。

而欧洲国家间的战争,大多交战双方总兵力也不会超过十万。

涉及几十万人的战争也有,但那是在奥斯曼土耳其,实际上那里算不算欧洲也两说。

毕竟,那就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国家领土和人口大多在亚洲板块。

刚说完话,芦布忽然从门外进来,走到魏广德耳边小声低语几句。

“哦,知道了,让他等等。”

魏广德听完,就对芦布说道。

“内阁有事儿,我们就不耽搁了,善贷,你看还有其他事儿要交代的吗?”

谭纶开口问道。

“该说的都说了,若想到其他,我们再沟通。”

魏广德马上笑道。

于是,谭纶和江治都起身告辞。

送两人出门,门口就看见锦衣卫指挥使刘守有站在一边。

刘守有见两位尚书出来,连忙行礼。

“不用了,进去吧,魏阁老在里面等着你呢。”

谭纶淡淡说道,随后就和江治一起离开内阁。

刘守有目送两人走出院子后,这才转身走进值房。

“坐,可是有什么收获。”

不等他行礼,魏广德一指旁边的位置,示意他坐下说话。

刘守有依言坐下,不过也是只坐了一半屁股就从袖中摸出一卷文书,双手递到魏广德面前。

“魏阁老,这是锦衣卫已经确定的倭国银矿的分部情况和大致产量。”

魏广德伸手接过,展开看了起来。

倭国有金山银山的消息,自然是从魏广德这里流出去的。

不过,他可不止放出这个消息,更是命令锦衣卫一边侦查倭国国情,另一边就是找矿,特别是传说中的石见银山和佐渡金山。

当然,他不可能说的那么直接,点出他要的矿山名称,所以就只能麻烦锦衣卫,把倭国所有金矿、银矿都翻查一遍。

手里的,除了文字,还有倭国一份简略地图,上面有标注已经他查到金银矿的位置。

可以说,整个地图已经是密密麻麻,因为倭国的金银矿实在太多了。

可以说,几乎整个倭国西南沿海,密布着大量金银矿,东北靠太平洋方向,金银矿分布也是不少。

一番查找下来,魏广德很快就锁定了石见银矿的名字,还有佐摩银矿和别子银矿等,但是汤之奥金矿和黑川金矿等。

石见银山已经在这个时候大规模开发了,但是佐渡金矿却没有出现在这份名单里,显然是还没有被发现或者没有被大规模开采。

‘魏阁老,倭国金银矿产量实在恐怖,年初白银数百万两,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刘守有是看过这些情报的,自然对内容非常了解。

早先,他已经知道倭国金银很多,毕竟密探不是一次性发回情报,而是把了解到的信息一次次往回传递。

于是,刘守有自然对此早有了解。

而这次发回的情况,更多表述搜集到的主要金银矿的产量信息,更是让手里有大开眼界。

别的不说,单就是石见银山的产量就非常恐怖,年产银稳定在百万两以上。

“大内家?毛利家?”

魏广德看着记述,不由得念出来。

“是的魏阁老,这石见银山原本是大内家土地上的,不过毛利家眼红银山产量,所以出兵,最后击败了大内家。

现在石见银山的主人已经是毛利家,他们每年都会从银山获得大量白银。

现在倭国之间为了土地,为了金银矿的打得开交,所以这份情报只能说是年初时候的情况,现在岁尾,是否有变都说不清楚。”

“平常年产量近二百万两,最高峰曾产出近四百万两,呵呵,都顶上我大明一年的财政了。”

魏广德忍不住笑道。

“魏阁老,另外还有个消息。”

刘守有这时候有些迟疑着说道。

“你说。”

魏广德不以为然,开口说道。

“锦衣卫派过去的人发现,在倭国不仅流通大量我大明制钱,还有通宝出现。”

刘守有这话就说的很含蓄了,制钱这东西,很早中国的古钱币就流通过去了。

但是他说的通宝,当然不是以前铸造的铜钱那种通宝,而是最近两、三年才开始主要的大明银币。

魏广德面上表情丝毫未变,只是淡淡问道:“你是说有银宝出现在倭国?”

“是,应该是最近两年流通过去的。”

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显,有大明商人在偷偷走私倭国。

“倭国和朝鲜有贸易吗?”

魏广德忽然问道。

“有。”

听到魏广德的话,刘守有立马知道该怎么说了,不过这也是事实。

“朝鲜确实有将我大明所产商品买到倭国的情况,这样的交易每年都有。”

刘守有继续说道。

大明禁止和倭国通商,但是并未要求藩国也如此。

实际上,不止朝鲜有和倭国的贸易,琉球也一样做着这样的生意。

“倭国现在还是很乱?”

魏广德忽然又问道。

“确实,不过情报显示,如今倭国最强大的大名是织田信长,他几乎已经征服了大部分大名。”

刘守有马上说道。

“除了他,还有其他人吗?”

魏广德皱眉,又问道。

“还有德川家和九州的岛津氏实力也不俗。”

刘守有汇报道。

此时的织田信长,其实距离统一日本只差临门一脚。

只是,这一脚最终没有踢出去。

(本章完)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完)王妃不乖:独宠倾城妃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神探狄仁杰第四卷我在原始部落当村长快进三国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三国之小兵传奇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大乾最狂驸马爷大明金钱帝国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通古今:我朱柏养了整个大明朝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天生就会跑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大明:十岁科举状元,朝廷震惊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围炉三国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堪破三千世相东方船说不要乱搞啊!我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隋烽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风云1200殿下别作死了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重生:掠夺词条,宋徽宗是我爹征服者在清朝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我大概救了个王朝重生后我在大周开无双穿越占领突厥抓长孙无垢龙凤合鸣之盛世山河武英殿三国第一保镖三岁无敌小皇孙刘备之子,开局武力值点满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权臣战国称雄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弃妃在上:王爷,要听话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皇明朱慈炲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重生之项羽崛起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