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风中冒着丝丝白气,一看就是精心挑选的好货。
而那盆腊八粥刚揭开盖子,一股浓郁的香甜味儿立刻扑鼻而来。
粥里的食材丰富多样。
这哪像是普通人家过日子的样子?
不仅舍得买肉,还用这么多好料煮粥。
这份手笔,可不是一般人能拿得出来的。
谁看了不感叹一句。
这是真发财了,真舍得下本钱啊!
“金莲婶,最近真是多亏了招娣嫂子帮忙照顾。”
许娇娇一踏进院子,脸上就堆满了笑意。
“要不是她每日里尽心尽力,我那边的事根本忙不过来。”
她把手里的东西轻轻放在堂屋的桌子上。
“今天我也专门来跟姐姐道个歉。以前是我太年轻,做事不懂分寸,说话也冲,伤了咱们之间的感情。可再怎么说,咱们也是一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只要姐姐过得好,我心里也就踏实了,晚上睡觉都能安生些。”
王金莲一听这话,眼睛顿时亮了几分。
她先是低头看了看那块油光锃亮的肥肉,又抬头望了望桌上冒着热气的腊八粥。
再想到王招娣如今那份稳定体面的差事,还是许娇娇帮忙安排进去的。
顿时觉得脸上有光,心里更是乐开了花。
于是,她脸上的笑容立马堆了起来。
“哎哟,娇娇你说这话就见外了!该是我说谢谢你才对呀!要不是你愿意帮衬一把,又肯替招娣说好话,哪轮得到她去做这么好的活计?真是雪中送炭,我们全家都记着这份情呢!”
她说完还不忘朝站在一旁的赵苏苏使了个眼色。
见她还绷着脸,一副冷冷的模样,顿时有点急了。
“老大家的,别摆这副样子了!人家娇娇都主动上门道歉了,态度也摆得这么诚恳,你还计较什么旧账?再怎么说,咱们也是一家人,何必弄得僵巴巴的?”
见赵苏苏仍旧沉默不语,眉头紧锁,一点反应都没有。
王金莲悄悄伸出手,在她胳膊上用力推了一下。
“你可得拎得清啊!徐阳现在可是有出息的人,听说已经在城里站稳脚跟,将来前程不可限量。咱们得罪不起,更惹恼不得!这时候装什么清高?”
许娇娇最吃这一套。
她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嘴角忍不住往上扬。
果然啊,读书人就是不一样。
地位高,说话有人听,连亲戚都跟着沾光。
她当初选择与徐家拉近关系,果然是明智之举,一步没错。
她笑着把手里提的东西递过去,语气温柔地说:“婶子,我能和姐姐单独说两句话吗?有些话,我想当面跟她说清楚。”
王金莲立刻点头如捣蒜,连忙摆手道:“行行行,你们聊,你们聊。我去做饭,不打扰你们。”
赵苏苏一脸不情愿地站在原地,眉头拧成一团。
但她终究没有拒绝,只得闷着头,慢吞吞地带着许娇娇进了屋。
木门轻轻合上,屋内的光线一下子暗了几分。
的确,有些话真的不好在人前讲。
许娇娇目光缓缓扫过这间屋子。
这屋子虽然简陋,墙皮斑驳。
屋顶还有几处漏风的痕迹,但毕竟是陆子吟住的地方。
她可是知道,徐阳住的是家里最敞亮、朝南的正房。
冬暖夏凉,采光极好。
而陆子吟呢?
却被安排在这么个偏僻角落的破旧小屋。
连窗户都漏风,屋顶还时不时掉下几片灰土。
想想当初自己挑人的眼光,她越发觉得明智。
看吧,还是她许娇娇有先见之明,选了徐阳,没跟这个穷小子纠缠,真是半点没错!
可当她的视线无意间落到墙角那两只雕花木箱时,脸上的得意瞬间凝固。
那两只箱子,她再熟悉不过了。
那可是她的嫁妆!
是她娘亲手为她准备的,木料上等,雕刻精细,还上了好几层清漆。
原本放在她出嫁前的闺房里,满载着她对未来的憧憬。
可她偷偷去看过,结果呢?
全被赵苏苏搬走了!
一个不剩!
赵苏苏早就注意到许娇娇盯着那两只箱子的眼神,眸光微闪,嘴角轻轻一扬。
她慢悠悠地走到箱子旁,故意伸手轻轻抚过箱盖上的雕花。
然后她抬眼看向许娇娇,语气轻快地说道:“听说你现在不差钱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想要几个新箱子,还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买得起?那你还一直盯着我的嫁妆看,是什么意思呢?”
“哼,谁稀罕!”
许娇娇猛地一扭头,鼻子里冷哼一声,满脸不屑。
她从宽大的袖子里摸出一小块碎银。
“喏,这是七天的分成,八百文,刚好八钱银子,你拿着。”
赵苏苏接过银子,指尖轻轻捏了捏。
确认成色和分量无误后,才放进袖中。
她在手心里轻轻抛了抛另一块备用的银角子,眼神意味深长。
“才几天就赚了四两银子?这配方真能生钱!”
她心里清楚,许娇娇肯定没说实话。
这八百文不过是明面上的一小部分,剩下的大头,早就被她悄悄藏起来了。
可即便如此,光是这些摆在台面上的收入,也足够惊人了。
一个乡下女子,短短几天就入账数两银子,传出去谁信?
除非这背后真有什么不得了的门道。
她慢悠悠地收起银角子,抬眼看着许娇娇,语气依旧轻柔。
“这么赚钱的东西,听二弟妹说,还是祖上传下来的秘方?可怎么偏偏就给了你,轮不到我?我是不是该去问问爹,到底是什么规矩,嫁出去的女儿还能独占家传宝物?”
她话里藏针,表面是疑惑,实则步步紧逼。
许娇娇脸色一沉,心口猛地一跳。
“这是我娘那边传的!跟你们老赵家半点关系都没有!你们凭什么惦记?”
她说完才觉失言。
可话已出口,只能硬着头皮撑住,目光倔强地瞪回去。
赵苏苏看着她那瞬间慌乱又强作镇定的模样,心里反倒起了疑。
这语气,怎么透着一股心虚?
像是怕什么被揭穿似的。
要说他们老赵家,祖上三代都是老实务农,压根没听说有什么传世秘方。
赵引娣娘家更是穷得叮当响。
哪来的这种能日进斗金的方子?
就算真有,也轮不到一个嫁出去的女儿带回来。
再说了,这种能发家的东西,怎么可能轻易交给外人?
不对劲。
这方子来路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