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明烛收回目光,对杏儿道:“更衣吧。”
杏儿早就被这个消息冲的脑子晕乎乎的。
她手脚麻利地打开新送来的樟木箱子。
里面是前几日玲珑阁才送来的几套新衣,用料做工皆是上乘。
杏儿挑了一件海棠色绣折枝玉兰的锦裙,颜色鲜亮却不失雅致。
“就这件吧。”楚明烛看了一眼。
海棠色的衣裙极衬肤色,将她因失血而久显苍白的面容映出了几分难得的红润。
她扶着杏儿的手,缓步朝前厅走去。
还未到正厅,远远便见庭院中黑压压跪了一地的人。
楚府上下,从主子到仆役,无一敢缺席。
她目光微扫,看到了站在前面的楚老太太。
见她来,冲她微微点头。
楚明烛颔首,目光又落在楚明微的身影上。
她不知何时已抢先到了,此刻正跪在温若瑜身侧,低着头,一副恭顺模样。
楚明烛的出现,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那一道道视线里,有惊羡,有好奇,也有难以掩饰的嫉妒。她恍若未觉,步履虽缓,却异常平稳地走向前方。
皇上身边最得力的内侍赵公公手持明黄圣旨,肃立在厅前香案之后。
见到楚明烛,他严肃的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笑意,尖细的嗓音响起:“楚大小姐到了。”
楚明烛依礼正欲下跪,赵公公却连忙上前虚扶一把:“楚大小姐且慢!圣上有口谕,念楚大小姐身上有伤,特许站着接旨。此乃天恩浩荡啊!”
此言一出,底下跪着的众人中隐隐传来一阵极其轻微的抽气声。
楚明烛站着接旨,这是何等的殊荣!
楚明烛心头微震,面上却不露分毫,只依言深深福了一礼:“臣女,谢圣上体恤。”
赵公公满意地点点头,这才缓缓展开那卷明黄色的绫锦圣旨,神色一肃,朗声宣唱: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楚氏明烛,楚府长女,性资敏慧,行止端方。”
声音洪亮,回荡在寂静的庭院中每一个角落。
跪在地上的楚承安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背脊。
“云栖寺太后遇险,乱贼猝起,众人惶惧之际,楚明烛一介弱质,竟能奋不顾身,挺身为盾,护驾于危厄之间,忠勇可嘉,义烈堪表。”
字句铿锵,将那日的惊险与她的决绝再度呈于众人面前。
“太后感念其恩,每向朕言及,未尝不赞其胆识。朕闻之,亦深为嘉许。古之贤媛,临难毋苟免,见义必勇为,楚明烛有焉。”
“今特循祖制,嘉其忠烈,封楚氏明烛为安荣县主,赐金册、银印,食邑三百户。”
“望明烛受此封后,益修厥德,恪守礼训,毋负朕与太后期许,钦此——”
这圣旨,如同巨石投入深潭,在众人心中掀起巨浪。
拥有食邑的县主,与空有头衔的县主,地位天差地别!这意味着楚明烛从此真正有了独立的身份和俸禄,不再是完全依附于楚府的嫡女。
赵公公合上圣旨,目光落在楚明烛身上,笑容愈发和煦:“安荣县主,接旨吧。”
楚明烛上前一步,微微躬身,双手高举过头顶,声音沉稳:“臣女楚明烛,叩谢圣上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她虽未下跪,但仪态恭谨,无可指摘。
冰凉的绫锦落入手中,沉甸甸的。
赵公公将圣旨交付后,笑道:“县主,楚大人,各位,都请起吧。”
楚承安快步上前,脸上是掩不住的激动与荣光,连声道:“有劳公公,有劳公公了!”
楚明烛轻轻给杏儿递了个眼色。杏儿会意,立刻从袖中取出一个早已备好的沉甸甸的织锦荷包,悄无声息地塞入赵公公手中。
楚明烛语气温和:“公公辛苦,些许茶水钱,不成敬意。”
赵公公指尖一掂,分量极足,脸上的笑容更是真切了几分,不着痕迹地将荷包纳入袖中:“咱家谢过县主赏,县主客气了。”
又寒暄两句,赵公公道:“若无事,咱家便先行回宫向圣上复命了。”
楚承安连忙躬身:“恭送公公。来人,好生送赵公公出府!”
待赵公公的身影远去,前厅院内气氛才骤然松弛下来,随之而起的是压抑不住的嗡嗡议论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楚明烛……以及她手中那卷明黄的圣旨上。
楚明微站在原地,脸色煞白,方才圣旨上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一记耳光,狠狠地扇在她脸上。
性资敏慧?行止端方?忠勇可嘉?义烈堪表?安荣县主?食邑三百户?这些她梦寐以求的赞誉和荣光,如今竟全部落在了她最看不起、最嫉恨的人身上!
她只觉得那袭海棠红的衣裙刺得她眼睛生疼,强烈的嫉妒如同毒藤般缠绕着她的心。
她死死咬着下唇,才能勉强维持着站立的姿势,不让自己失态。
楚明烛却并未多看她一眼,只是小心翼翼地将圣旨卷好,交由杏儿郑重收好。
这份殊荣,是护身符,也是催命符,往后每一步,都需得更谨慎才行。
……
还未等众人从接旨的震撼中完全回过神,府门外又传来动静。竟是太后身边的桂嬷嬷亲自来了。
桂嬷嬷笑容慈祥,先是规规矩矩地向楚明烛行了一礼:“老奴请县主安。”
楚明烛侧身避过,虚扶一下:“嬷嬷是太后身边的老人,不必多礼。”
桂嬷嬷眼中笑意更深,这才说明来意:“太后娘娘心里一直挂念着县主的伤势,特让老奴来瞧瞧,县主如今可大安了?”
楚明烛温声答道:“劳太后娘娘慈心惦念,托她老人家的洪福,伤势已好得差不多了,请嬷嬷回宫后务必代为转告,让太后安心。”
桂嬷嬷仔细瞧了瞧她的气色,点点头:“如此太后便能放心了。只是……”
她话锋微转,笑道,“县主也知,老人家总是更信亲眼所见。太后娘娘慈谕,若县主身子允可,想请县主入宫一趟,说说话,也好让她亲眼见见,全了这份惦念之心。”
这便是太后的亲自召见了。恩宠一波接着一波,砸得众人眼花缭乱。
楚明烛从善如流,微微颔首:“臣女遵旨。有劳嬷嬷稍候,容我稍作整理,便随嬷嬷入宫。”
她回到听竹院,只略略整理了一下鬓发,补了些许胭脂,让自己看起来气色更好些,便带着杏儿,随桂嬷嬷出了门。
马车一路向着皇城驶去,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辚辚声响。
行至宫门前,马车缓缓停下,需在此查验身份方可入内。
楚明烛在杏儿的搀扶下刚走下马车,目光无意间掠过宫门一侧,恰好看到一辆颇为熟悉的马车停在那里。
是陆应白的马车!
他也进宫了?
算算日子,从云栖寺遇险至今,已快一个月。
这时间,差不多刚够从都城到江州跑一个来回。
难不成……是账本之事,要有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