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青咧嘴一笑:“行啊,等你们挣钱了,再给哥哥买辆摩托车,到时候咱一家人去北戴河看海!”
“真的?!”朵朵果果齐声喊。
“咱说话算话!”罗小青说完就起身,“走,带你们去供销社调车去,趁着今天不上班,赶紧搞定。”
朵朵果果像两只小鹿一样蹦了出去,穿着一模一样的棉衣棉裤,脚上还踩着花棉靴子,别提多喜庆了。
沈欣欣在后头拎着沈幼甜递过来的布袋,里头装着存折和票据,“姐夫,咱能不能顺便去买点布?我想给妈做条裤子。”
“行,一起挑,给你妈整身新的,咱现在不差那几个布票。”
一家人热热闹闹出了门,正好碰上门口晒太阳的三大爷,一脸羡慕的说:“小青啊,这回你是真出息了,我家解成要是能有你一半……”
他话还没说完,罗小青就笑着打断:“三爷,解成那孩子也不差,就是早些年太听易中海的,误了点事儿。”
三大爷叹了口气:“唉,谁家年轻人没犯过糊涂,我也不怪他,就是后悔当初没让他多跟你学学。”
罗小青摆摆手,没多说。
一行人去了供销社,挑了一辆红色的凤凰牌女车和一辆墨绿色的男车。
售货员一开始还不太愿意卖两辆,说紧俏的很,可沈欣欣把票一拍,钱一数,再说她是轧钢厂的职工,这才给安排了。
果果围着车转了一圈:“这车真好看,要是能喷上小兔子就更好了。”
“你这是想骑自行车还是想骑年画?”罗小青笑着敲她脑袋。
朵朵歪着脑袋想了想:“那我们能不能给车贴花?那种带星星的!”
“行行行,回头给你们做一人一辆独一无二的,哥哥给你们画。”
买完车又去买布,挑了灰蓝条纹的、细呢子的,正好做裤子和棉衣,顺带着也给罗慧珍买了顶新头巾。
沈欣欣看着价签皱眉,“这料子好贵啊,咱是不是……”
“贵也买。”罗小青直接拍板,“咱妈以前省吃俭用拉扯我们几个,这点钱不值一提。”
她也不再说什么,只是悄悄攥了攥布袋,心里琢磨着这回工资的精打细算用。
回去的路上,果果抱着车龙头蹦蹦跳跳的喊:“哥哥我第一个骑!”朵朵不服:“不行,明明是我先看到的!”
“停!”罗小青一挥手,“这车回去以后,咱抽签决定谁先骑,公平公正公开!”
俩丫头立马就不吵了,围着他左一句右一句,“哥哥你最好啦!”“哥哥英明神武!”
后头沈幼甜抿着嘴笑,拉着欣欣:“你看看,咱家这日子过的,和以前比,像不像做梦?”
“像,特别像,像是从破破烂烂的屋子,一下住进了皇宫。”欣欣低声说完,嘴角翘着不下来。
等一家人把车和东西运回家,邻居们早就围着院子瞅半天了。
阎解放最先冲上来摸了摸车轮:“哥,这车是新的吧?你在哪儿搞来的?”
果果叉腰的意洋洋的说:“这是我哥给我们买的!”
阎三爷一听,脸都垮了,“小青啊,这要多少钱啊?”
罗小青笑:“我妹工资攒的。”
三爷哦了一声没再说啥,可回头就开始念叨,“人比人的死,货比货的扔,我那几个孙子都养废了……”
孙大林也来了,拎着两个鸡蛋,“小青,听说你把铁锤叔的工也办下来了?你这人情味,我大林佩服。”
罗小青接过鸡蛋,“没啥,大家日子都不容易,能帮就帮。”
丁左也跟上来了,“小青哥,我听说厂里过段时间要评劳模?你这次是不是稳了?”
“评不评的无所谓,我这人最怕出风头。”
大家哈哈笑成一团。
天擦黑的时候,罗慧珍做了顿炸酱面,咸菜切了三样,白面条搅着热油一拌,那香味飘的整个四合院都馋了。
吃饭的时候,果果跟朵朵抢着盛饭,嘴上一个劲儿的说:“我来我来,我是大厨助手!”“我才是,哥哥说我最能干!”
罗小青瞧着她俩斗嘴,夹了口菜,“别吵,明天去学校的早餐,吃完赶紧洗碗睡觉。”
“那明天你送我们去学校吧?”
“的,明天早上我送你们。”
吃完饭,一家人其乐融融。炉子里红彤彤的火光映着沈幼甜低头缝衣服,欣欣在那边抄账算今天的花销,朵朵果果挤在罗小青腿上抢故事书。
屋子里头热腾腾的,院子外面有风,有人偷偷瞄着他们家,看的眼都直了。
这四合院啊,谁家过的最好,已经用不着打听了,抬头一看烟囱冒烟最足的,就是罗家。
第二天一早,罗小青刚从空间里取了点肉馅出来准备包饺子,朵朵果果就一骨碌从被窝里蹦了出来。
“哥哥,我的衣服呢?我要穿那件红棉袄!”
“我也要穿绿的!昨天你说绿的显白!”
罗小青一边捏着饺子皮,一边头也不抬:“都在椅子上叠着呢,先洗脸再穿,别脏了。”
“好了!”
俩小丫头利索的洗了把脸,穿上新棉袄,在屋里转了三圈:“哥哥你快看,我是不是像城里人?”
“像,特别像,城里专管看热闹的。”
“切~”果果撇嘴,但嘴角憋不住笑。
沈欣欣端着热水壶进来,把桌子擦了擦:“姐夫,我今天晚点去厂里,想先陪妈去趟医院,她膝盖又疼了。”
“成,我陪你们一起去,早上咱们先送孩子们去学校。”
罗慧珍在旁边一听,立马急了:“我这点小毛病不算事,家里忙着呢,别为我耽误正事。”
“妈,你这不是小毛病了,天一冷就疼,哪能再拖?今天不看,以后还的加重。”
沈幼甜跟着说道:“妈,欣欣说的对,我这两天正好不忙,我也去。”
罗慧珍拗不过,叹了口气:“那行吧,先把俩丫头送了,你们也别花冤枉钱,要检查就做最便宜的那种。”
“行。”罗小青答应的干脆。
一早饭后,一家人整整齐齐出了门。
这年头学校也不远,就是条件艰苦,孩子们带着干粮,到了中午能喝碗白水已经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