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朱有建刚下了轿车,还未登上高台,他的目光一下子就被这两根约四尺高的桩子吸引住了。
他微微眯起双眼,细细打量着,心中满是疑惑,可绞尽脑汁思索了半天,却依旧一头雾水,愣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这物件瞧着实在古怪,怎么看都不像是寻常的炮架,虽说心底好奇极了,但朱有建还是暗自摇了摇头,心想着:
“罢了罢了,猜它作甚,且看鲁有林待会儿如何演示,自有分晓。”
正思忖间,一群庄卫匆匆赶来。
他们平日里在这皇庄之中各司其职,鲜少有机会得见天颜。
此刻,一见到朱有建的身影,众人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扑通”一声,齐刷刷地跪在地上,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高呼:
“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一张张年轻而质朴的脸庞涨得通红,眼中闪烁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与崇敬之光。
他们中的许多人,自从净身做了太监,进入这深宫内苑,便一直默默劳作,从未想过有生之年竟能亲眼目睹圣上尊容,这份突如其来的惊喜,让他们的心激动得仿佛要跳出嗓子眼儿。
朱有建见状,微微抬手,轻轻摆了摆,示意他们平身。
目光从这些庄卫身上一一扫过,心中不禁暗忖:
“瞧瞧这些壮小伙儿,个个身强体壮、精力充沛,窝在这皇庄里实在是可惜了,若是送到军中,上阵杀敌,保家卫国,那才不枉费了这身好筋骨。”
不过,这念头也只是在他心间一闪而过,如今这火器试验才是重中之重,他整了整衣装,抬脚向着高台走去,准备揭开这场试验的神秘面纱。
朱有建转头望去,便瞧见鲁有林正忙得不可开交,指挥着另一批庄卫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那些庄卫们有的抬着沉重的箱子,箱子里也不知装着什么,压得他们脚步都有些蹒跚;
有的推着车子,车上堆满了各种物件,随着车子的移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还有的扛着木料,一根根木料又长又重,他们的肩膀被压得微微倾斜,却依旧咬着牙,迈着坚定的步伐。
这一番忙碌的景象,让朱有建心中满是疑惑,实在猜不透鲁有林这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
就在这时,鲁有林似乎察觉到了朱有建的目光,他快步走到朱有建面前,将手中握着的一个物件轻轻放在地上,而后恭恭敬敬地向朱有建行礼。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紧张与期待,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说道:
“请圣上上座,老奴很快就能将炮装好,您在那高台上,视野开阔,能够看得更清楚些!”
说完,他又弯腰将刚才放下的东西拿了起来,双手捧着,很是恭敬地递给朱有建,解释道:
“圣上,这是远望筒,您把它放在眼前,便能将远处的物事看得清清楚楚。这筒上有个抽拉扣,您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让看到的东西或清晰或模糊,十分方便。”
朱有建接过这远望筒,细细端详着。这物件模样新奇,做工精巧,他不禁对接下来的新炮演示愈发期待起来。
他点了点头,在王承恩和王德化的陪同下,向着那高台走去,准备在高台上一睹鲁有林新炮的风采,看看这神秘的新炮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朱有建拿着鲁有林递来的远望筒,饶有兴致地拿在手里,缓缓凑到眼前,朝着远处望去。
随着视野的聚焦,远处的景色瞬间被放大,变得清晰起来。
他微微眯起眼睛,仔细观察着这远望筒的目镜与物镜,目测目镜直径约为一寸,物镜直径约为三寸。
他轻轻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不满的神情,口中自语道:
“这玩意儿,比我少年时自己动手制作的倍数还要低。”
回想起自己年少时,对各种新奇物件充满好奇,常常亲自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儿,其中就包括望远镜。
那时制作的望远镜,虽然简陋,但在倍数上可比这个强多了。
朱有建心中暗自思量,待会儿一定要回头问问鲁有林,这远望筒究竟是怎么制作的,倍数为何如此之低。
在他看来,要是倍数不搞到十倍,这远望筒简直就是个笑话。
他又将远望筒举到眼前,观察了一番,心中估算着,这个远望筒最多也就3.5倍的放大效果。
想到这里,他不禁皱起了眉头,自言自语道:
“炮弹要是射到四千米外,就这倍数,还能看个什么劲啊?根本看不清楚嘛。”
他放下远望筒,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失望,不过对接下来鲁有林的新炮演示,他还是抱有一丝期待,希望新炮能给他带来一些惊喜,弥补这远望筒的不足。
鲁有林手脚麻利,没过多久,便将新炮架设完毕。
朱有建站在高台上,眼睛瞬间瞪得溜圆,脸上满是震惊之色。
“天啦,我看到什么了?”
他忍不住脱口而出。
只见那眼前的新炮,分明就是一门近程加农炮,可这造型却又与寻常的加农炮大不相同,竟还能搞组合!
朱有建心中一惊,脑海中不禁闪过一个念头:
“难道他是要搞喀秋莎火箭炮?”
他赶忙拿起手中的远望筒,仔细观瞧。这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是组合炮!
那炮呈横六竖三的排列方式,一共十八个炮组。
每一门炮管都严丝合缝地镶嵌进一个长方体框架里,框架的两端装有轴,稳稳地架在辕桩之上。
框架后方设有后座板,板上还立着卡槽,卡槽上面标有刻度,看样子应该是可以调节仰角的。
朱有建咂了咂嘴,心中暗自赞叹。
不得不说,鲁有林办事效率极高,没花几天时间,不仅制作出了十八门新炮,还巧妙地将这些炮改良组合在一起。
更难能可贵的是,配套的炮弹居然也制作成功了。
朱有建微微点头,心中暗道:
“选他当总监,果然是没错的。此人不仅手艺精湛,而且脑子灵活,能将我的想法如此完美地实现,实乃难得的人才啊。”
想到这儿,他对接下来的试炮充满了期待,满心好奇这改良后的组合炮威力究竟如何。
鲁有林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显然组合工作还未结束。
只见他在左边的辕桩处安上了一根拐柄,那模样正是手摇的那种装置,紧接着,右边的辕桩也如法炮制,安装上了同样的手摇拐柄。
这两个拐柄看起来颇为结实,材质精良,表面还经过了精细的打磨处理,光滑而顺手。
随后,在两个辕桩前方一尺的位置,一座天桥被稳稳地架设起来。
天桥构造精巧,横杆笔直,在靠近横杆的左右两边,各安装了一只滑轮。
滑轮乌黑发亮,转动起来顺滑无比。
一根钢丝绳被小心翼翼地穿进滑轮之中,而后朝着手摇拐柄的方向延伸过去。
绳头在手摇拐柄的摇盘上内外穿插,经过一番巧妙的操作后被牢牢地固定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