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仁师立即反驳:“赵国公此言差矣!杜构毕竟出身关中郡姓,与世家关系千丝万缕。让他推行新政,岂非让狐守鸡舍?”
这话说得极重,殿内顿时哗然。
杜构依旧不语,却见魏征微微摇头,示意他稍安勿躁。
李世民目光渐冷:“依卿之见,该当如何?”
崔仁师道:“臣举荐大理寺卿郑泰。郑泰虽出身荥阳郑氏,熟知世家情弊,且在大理寺为官二十余载,资历深厚,公私分明,正是最好的人选!”
几位世家大臣纷纷附和:“臣等附议!”
郑泰原本闭目养神,闻言猛地睁开双眼,急忙出列:“陛下明鉴!臣虽在大理寺任职多年,然所长唯在刑名断案,于新政推行实无经验。
且大理寺近日积案甚多,臣实在分身乏术。”
他转向崔仁师,语气略带责备:“崔事中此言差矣。推行新政需通晓民情政务之人,老夫一介刑官,岂能胜任?”
崔仁师不料郑泰当场推拒,一时语塞。殿内几位原本准备附议的世家大臣见状,也都迟疑起来。
郑泰又向御座躬身:“陛下,臣以为杜构在慈州政绩有目共睹,正是推行新政的合适人选。老臣愿举荐杜构任尚书右丞。”
这话一出,殿内形势立转。
原本反对的世家大臣们面面相觑,竟不知如何应对。
李世民眼底掠过一丝笑意,面上却不动声色:“郑爱卿既然也认为杜构合适...”他目光扫过群臣,“诸卿还有异议否?”
殿内一片寂静,崔仁师面色铁青,仍不死心:“陛下!即便郑公推辞,也未必非杜构不可。朝中才干出众者甚众,何不再多斟酌?”
他向前一步,声音愈发激动:“尚书右丞掌管文书奏章,参与机要,杜构年少资浅,万一处事有所疏漏,恐误朝廷大事啊!”
几位世家官员见状,也硬着头皮附和:“崔侍郎所言极是,还请陛下三思。”
就在此时,一直沉默的魏征忽然出列:“陛下,老臣有一言。”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位刚返京的老臣身上。
魏征缓缓道:“老臣刚从青州归来,亲眼见得当地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而世家田连阡陌、积谷盈仓。
新政推行,实为解民倒悬之急。”他目光扫过崔仁师等人,“若因门户之见,阻挠贤才,岂是忠君爱国之道?”
崔仁师面色微变:““魏公此言何意?我等正是为国举贤...”
“好一个为国举贤!”魏征冷笑,“杜构在慈州三年,能让一州百姓安居乐业。孰贤孰能,明眼人自知。”
这话掷地有声,殿内一时寂静。
李世民微微颔首:“玄成所言极是。”他目光扫过群臣,“朕意已决,杜构任尚书右丞,即日到任。”
“陛下圣明!”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立即躬身。
崔仁师等人虽面色难看,却也不敢再反对。
杜构出列跪拜:“臣领旨!定当竭尽所能,不负陛下厚望!”
李世民满意点头:“好!退朝后你去尚书省交接,明日正式上任。”
李世民见杜构之事已定,目光扫过群臣:“诸卿可还有本奏?”
就在这时,李承乾缓步出列,躬身道:“父皇,儿臣有事启奏。”
“讲。”李世民看向太子,眼中带着几分期待。
李承乾声音清朗,回荡在大殿之中:“左卫将军一职空缺已久,儿臣举荐苏定方任左武卫大将军。”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阵低语。左武卫大将军位高权重,非功勋卓着者不能胜任。
李承乾不慌不忙,继续道:“苏将军武略超群,功勋卓着。贞观四年灭东突厥一战,苏将军率五百精骑直捣颉利可汗牙帐,生擒颉利心腹大将,为平定东突厥立下首功。”
他顿了顿,环视群臣:“此后苏将军镇守边关,屡破突厥残部。
之后更以千骑破薛延陀万余众,斩首三千,缴获战马无数。此等战功,堪当大任。”
长孙无忌立即出列:“殿下所言极是。苏定方骁勇善战,确是合适人选。”
房玄龄也道:“臣附议。苏将军战功赫赫,理当擢升。”
然而崔仁师却又站了出来:“陛下!臣以为不妥!苏定方虽有小功,然资历尚浅。
左武卫大将军非比寻常,当择德高望重之将担任。”
卢承庆紧接着附和:“崔侍郎所言极是。苏定方出身寒微,恐难服众。
且左武卫掌管宫禁守卫,如此要职,岂能轻授?”
几位世家官员纷纷称是,殿内再起波澜。
李承乾却不急不躁,从容应对:“诸公所言差矣。苏将军戎马半生,战功累累,何来资历浅薄之说?若论出身...”
他目光扫过反对的众人,我朝用人,向来唯才是举。若以门第取人,岂不是寒了天下将士的心?”
魏征此时再度开口:。老臣以为,太子殿下所言在理。苏定方之才,老臣在青州亲眼得见。用兵如神,治军严明,实为良将。”
崔仁师却仍不死心:“陛下!苏定方毕竟未曾统领过禁军,宫禁守卫关乎陛下安危,岂能轻易交付?”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李世民忽然开口:“苏定方现在何处?”
李承乾躬身道:“回父皇,苏将军已在殿外候旨。”
“宣。”李世民淡淡道。
“宣苏定方觐见!”王德高声传唤。
只见苏定方身着戎装,大步走入殿中。他身姿挺拔,步伐稳健。
“末将苏定方,参见陛下!”
李世民仔细打量片刻,缓缓道:“苏卿,太子举荐你为左武卫大将军。你自己以为如何?”
苏定方沉声道:“末将唯陛下之命是从。若蒙陛下信任,必当竭尽全力,护卫宫禁,誓死效忠!”
李世民微微颔首,又转向群臣:“诸卿可还记得,当年玄武门之变后,朕为何要重用尉迟敬德?”
殿内顿时寂静。
谁都知道,尉迟敬德当年也曾出身寒微,却成为李世民最信任的将领之一。
“朕用人的规矩,向来是唯才是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