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送年礼的过程中,宋喜雨做梦也没想到,竟然遇到了熟人。
当他们一家一户,送完了年礼,各家回的年礼又让马车上变得满满当当。
爷感慨着:“这过年呀,就是过个热闹!你给我点,我给你点,人气在这个过程中,就有了!人情味儿在这个过程中,就浓了!”
宋喜雨不住地给爷点赞,这可都是至理名言啊!
一行人正走着,宋喜雨无意中透过车帘,看到了客栈门口的一个人的背影,感觉很熟悉,她就探出了头。这一看,她笑了,便喊了一声:“表哥!高顺发!”
随着男人回头,果不其然,正是高顺发。一脸的沧桑,又黑又瘦。
爷也冲他喊:“小子,你不是在石炭矿吗?怎么在这里?”
高顺发不好意思地摸摸头,开了口。大家这才知道,自从孔县令一家三口不在石炭矿之后,高顺发也离开不干了。他一开始在晏北打零工,可是临近年关了,零活不好找了,他身上的钱也快花光了。无奈,他今天是一家一家地问询,看有没有活可以干。
宋喜雨一笑:“还找什么活呀?赶紧上车,宋家庄有的是活!只要你想干!”
就这样,高顺发就跟着宋喜雨他们,来到了宋家庄。
今天是启航学馆的最后一课。楚秀才和小楚先生正在组织孩子们进行期末考试。
考试共有三个科目。一是考生字听写。考五十个字,看谁能够写对。二是考背诵。学生从面前的竹筒里抽一张小纸条,抽到什么就背诵什么。三是考算学。每人一张卷子,上面有十道口算题。有两道应用题。统一计时,到时间收卷。
学馆里的三项考试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学馆外聚集了好多的学生家长。他们三五成群,还在窃窃私语。像阿贵奶奶之流的几个老太太,还不住地双手合十,念着阿弥陀佛。
大川的大妹二妹,现在都已经有了一个朗朗上口的女孩的名字。大妹叫宋安然,小妹叫宋宛然。这都是楚秀才给起的。
宋安然正在全神贯注做着口算题,她的睫毛轻颤,不假思索就写出一个个答案,不愧为班级里的学霸。
宋宛然也在下笔如飞。她现在使用的,是类似于现代的铅笔。是宋喜雨找了柳木匠,将碳条夹在木片里,压紧之后做出来的。虽然没有现代的铅笔那么精致,在宋家庄这里,已经很高端了。这种炭笔使用方便,物美价廉,得到了孩子们的一致喜爱。
现在宋宛然就拿着一支炭笔,在思考着一道应用题:有路长二十四米。从起点到终点共摆放鲜花九盆。已知相邻两盆之间距离相等。问相邻两盆相距几米。
宋宛然用炭笔挠了挠头,略加思索,眼前一亮:哈,花盆问题!小菜一碟!三下五除二,就写了下去。
在楚秀才和小楚先生紧张批卷的时候,学生们在吃学馆里最后一顿的午餐。今天的饭菜真丰盛。有萝卜炖血肠、有锅包肉,有芹菜炒土豆丝,还有一个家常羹汤。主食是精米饭。
学生们打完饭之后,都在自己好朋友的旁边一起吃饭。
宋安然问宋宛然:“小妹,你考得怎么样?”
宋宛然卖力地吃着锅包肉,掉了牙的她吃起来显得很费力。她一边和锅包肉战斗一边说:“我当然考得不错!先生说了,只要考进去前三名,不但有奖品,还有银子,我就是冲着银子去的!”
宋安然点头:“对!大哥他们为了养我们,真的太辛苦了!我觉得我考得也不错!要是今天能带着银子回家,大哥一定会特别高兴!”
下午,在学馆门前的小操场上,所有的学生整整齐齐地站在一起,等待着先生公布成绩。
楚秀才看着人山人海的小操场,看着学生队伍后面人头攒动的家长,他清了清嗓子,大声宣布:“我首先公布大班生字听写比赛成绩!第一名宋安然!”
宋宛然扭头看看姐姐,脸上全是羡慕。人群中的大川也异常激动,呼吸都急促起来。
宋安然最后的成绩是生字听写第一、背诵第一、算学第一!妥妥的状元!
公布完大班的成绩,就开始公布小班的成绩。小楚先生的声音还是一如既往地好听。
“生字听写第一名宋瑞来!”
如雷的掌声中,人群后面的一个女人不由自主喊出了声:“当家的!当家的!咱家鱼蛋考了个第一!”旁边一个黑壮的男人纠正她说:“说了多少遍了,咱儿子现在叫宋瑞来!楚秀才给起的祥瑞名字,以后再不准叫儿子小名了!”女人心悦诚服,不住点头。
宋宛然的成绩也不错,生字听写并列第三、背诵第二、算学第一。大川和宋安然都冲着瘪着嘴差点哭出来的小姑娘竖起了大拇指。
激动人心的发奖环节开始了!
凡是获得每一项考试前十名的学生,都颁发一套笔墨纸砚。奖品还用红色的细棉布系了一个蝴蝶结。
颁奖嘉宾是田老大夫和周老大夫。他俩精神矍铄,挨个给获奖学生发奖。每发一个,还说了一句鼓励的话,让获奖的学生陡然腰板笔直,更像一个好学生了。
最后颁发的是货真价实的真金白银。
获得每一项前三名的学生,分别得到三两银子、二两银子和一两银子。
这些银子,宋喜雨都在钱庄换成了银灿灿的银花生。而且都装在一个铺了红布的小木盒里。获奖的孩子哪里经历过如此的仪式感?他们泪花闪闪,手拿着小木盒,心中却在汹涌澎湃。他们暗下决心,以后更要拿出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去做一个勇敢的追梦人!他们觉得雨宝姐姐说得太好了:“咱们每一个的心中,都要有一个小小的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大川左拥右抱,搂着自家的两个学霸妹妹。他开心地说:“你们真棒!小小的年纪就知道发奋学习,都能养家了!让大哥特别的自豪!赶紧说你俩想吃什么,大哥今晚给你们做!”
当然也有恨铁不成钢的,阿贵的奶奶拧着他的耳朵:“你呀,就是只猪!一看见吃的,眼睛就亮了!一看见书本,眼皮就粘糊上了!唉,真是随了你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