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雪看着,诏书上的内容,心里揣测道:“
我的五十年,质子生涯,眼瞅着,就快要结束了!
这又要去到邺城,不会再横生枝节,出现什么变故吧?”
若雪低头,摆弄着衣带,又转念道:“
我只是个女孩子,篡位夺权的事儿,跟我也不沾边儿!
此时,我还不用焦虑,别人家的事情!”
三个月后,又是八月十五。
若雪再次来至邺城,她仍在,之前的宅子里起居。
这期间,楚玉瑶,登门拜访了若雪一回,她不过,是说了些,在家里闷,清闲得发愁等俗话。
中秋节的早上,若雪坐着马车,前往皇宫。
午时初刻,“立储大典”开始。
“楚皇”的选择,与若雪的猜测一致。
当储君的金册、金印,交到楚北辰的手里时。
仲云王跳出来,高声道:“父皇,儿子不服!”
高台之上,“楚皇”身居宝座,郑重其事的,威严开口道:“
老二,你年岁也不小了!
你都是,做祖父的人了,要稳重一些,才是叔叔的风范!”
若雪站在,高台下西侧的第一排,第二个位置上。
楚北辰双手托着,盛放着册、印二物的托盘。
他并不理会,仲云王反常的举动。
他只是淡定的,端着托盘,往通往高台的石阶上,走去。
若雪,在心下念道:“
楚北辰,出去历练了三十年,成熟了不少!”
只听得,不知从何处角落里,响起了“呯”的一声。
紧接着,从四面八方,半空中,殿宇间,冲出来无数兵丁。
兵士们或持短刀,或握长矛。
他们,黑压压的一群人,足有三千人之多。
兵士们,将广场上,前来观礼的大小官员,勋爵等人,尽数围了起来。
楚玉瑶“啊”的一声,躲到若雪的身后。
“黎姐姐!”她哆哆嗦嗦的,抓着若雪的衣袖。
包围的兵丁,他们身上的铠甲,篆刻着一个字“云”,此乃,仲云王的私兵。
整齐的脚步声,还在持续的响起。
仲云王张着双臂,冲着高台上的“楚皇”,声嘶力竭的,喊道:“
父皇,儿子再问您一回!
为什么,您不把储君的位子,传给我?
儿子浴血沙场的时候,他还在家里喝奶呢!”
仲云王指着,被四个兵丁,举刀围住的楚北辰,愤怒的低吼着。
高台上,“楚皇”只说了一句话,道:“
老二,你脾气暴躁,你的几个儿子,皆不成气!”
此话一出,仲云王在场的两个儿子,立即在后面,齐声喊道:“
父王,您别犹豫,杀了楚北辰,皇位就是您的!”
话音刚落,“嗖嗖嗖”几声破空而响的声音,将阻拦楚北辰的兵丁射中。
那四个兵丁,倒地而亡。
楚北辰,他淡定的转身,对仲云王,语重心长,满脸诚恳的,开口劝道:“
二叔,您快回家,去哄孙子吧!
您现在收手,还来得急!
侄儿,不会为您的!”
仲云王的右手上,灵光一闪,凭空出现了一把刀,他高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