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过后,沈月过来县城帮忙。
黄金豆腐走的是定制路线,每天按订单量做就行,尽管如此,沈淮三人依旧十分忙碌。
八文一斤,价格上偏贵,预定的都是比较有钱的人家。
比如:方家、赵家、秦家等。
三人一直忙碌到年二十八,年二十九回龙溪镇。
沈淮哥哥沈金结工钱的时候,多给了两百文。
另外,还有一套新衣裳、一袋米和十斤猪肉。
沈金为人老实,回去后发现钱给多了,还拿过来退换。
“金小子,那是给你的过年费,你收着就是。”林氏出面说道,“明年还有很多活要你干呢,你安心收下就是。”
沈金听到明年还能继续干,十分高兴的看向沈淮,“三郎,真的吗?”
“真的。”沈淮语气肯定,“开年了,正式卖黄金豆腐,到时还要你帮忙磨豆子呢。”
黄芽菜的生意,并不是很忙。
最初的种植基本是沈淮做的,后期的浇水是沈金负责。
除此之外,就是对接进货商,登记一下账目,工作量并不饱和。
刚开始,沈金还觉得太闲了,愧对沈淮开的工钱,后面加了磨豆的活,他才觉得好些。
比起干农活,他觉得事情轻松多了。
“放心,我一定好好干。”
沈金离开后,黄氏说道,“你们有没有觉得,沈金变了?”
“是变了不少。”林氏乐呵道,“以前金小子总是不爱说话,老实巴交的,现在比之前精神。”
“去城里,接触的人多了,人也会变聪明的。”黄氏说着,看向沈淮,“你说的那个黄金豆腐,有带回来么?
上次你爹带回来,我跟你奶都觉得味道不错。”
沈淮,“带了一些,等会给四爷爷他们送去一些,明天我们做新鲜的。
大姐现在会做了,以后你们想吃,让大姐做就行。”
“过节才做。”沈月开口,“黄金豆腐工序多,到热天又留不得留,做一点又不划算。
过节做的话,可以多做些,顺便送一点给亲戚。”
“还是大姐想的周到。”沈淮说。
“家里想吃了,让驴车捎带回来也行。”沈月道,“反正现在几乎每天都有人去县城送货。”
三元腐乳的销量,比去年多了不少,尤其是魏舅舅,借着沈淮连中小三元的名头,开了不少路子。
还有自酿的酒,时不时就有人过来询问,可惜沈家存量不多。
“哪样方便就哪样。”沈七刀开口,“对了三郎,县学的岁假放到什么时候?”
“元宵节之后要回县学。”似乎想起什么,沈淮拿出县学奖励的二两银子拿出来,“爷爷,这次岁考我考了第一,这银子是县学奖励的。”
沈七刀瞬间来了精神。
他端详着四方的银片,正面背面来回看,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大,“不愧是县学,出手就是大方。”
黄氏和林氏看着四四方方的银片,觉得十分好看。
沈杏摸了摸,随后发问,“三郎,这银子能花出去么?”
“能花,但一般不会花出去。”沈淮说,“我们家不差这点钱,留着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