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经很深了。
烛火在寂静的书房内跳跃,将我的影子长长地投在身后的墙壁上,如同一个沉默的守护者。窗外,唯有寒风卷过庭院枯枝的呜咽,提醒着我这建安三年的凛冬依旧漫长。但我此刻的心绪,却并未被这寒意侵袭,反而因着眼前摊开的这几卷图纸,而升腾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温热与期待。
这便是那传说中的“木牛流马”构造图。
指尖轻轻拂过绘制着复杂结构与精密部件的绢帛,那细密的线条仿佛带着某种魔力,将我的思绪瞬间拉回了不久前在荆襄的那段经历。那位名叫黄承彦的老者,以及他口中那位才华横溢、智计深远的少年郎——单福(我断定此人应为诸葛孔明,但我并未挑明)。
“卧龙……”我低声默念着这个日后注定要响彻天下的名号,嘴角不由自主地勾起一抹复杂的笑意。既有赞叹,也有庆幸。
仅仅是这图纸本身,便足以证明其设计者的不凡。结构之精巧,构思之奇特,对力学原理的运用之纯熟,远超当世工匠的认知。我几乎可以想象,当这些图纸上的线条化为实体,那木制的“牛马”是如何在无需草料、仅凭机关之力便能翻山越岭,运送粮秣。这不仅仅是一项器械的发明,这简直是颠覆后勤运输格局的战略性武器!
孔明,孔明……这位隐居于隆中的少年,其才智之深邃,恐怕远不止于此。黄公言谈间虽多有回护,不愿详述其经世济民之策,但仅从这木牛流马的巧思中,便可窥见一斑。他思考的,绝不仅仅是“术”的层面,更是着眼于“道”的层面——如何解决战争中最根本的粮草运输难题。
这份图纸,得来不易。与一位未来可能改变天下格局的“卧龙”初步建立联系,并获得如此关键的技术图纸,这笔投资,无论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
只是,现在还远未到将这位卧龙请出山的时候。
一来,孔明尚在潜心求学,年纪也轻,还需要时间的沉淀。冒然延揽,未必能得其心,反而可能引来刘表的警惕。荆襄之地,虽不如中原战火纷飞,却也是各方势力暗中角力的场所,行事必须谨慎。
二来,我自身的根基也尚未稳固。徐州虽经整顿,初显生机,但内部世家之心尚未完全归附,外部更有曹操虎视眈眈。此刻的我,更像是在悬崖边小心翼翼地开垦着立足之地,任何一步行差踏错,都可能万劫不复。在这样的情况下,过早地将诸葛亮这样潜力无限但也必然会引人瞩目的“重宝”置于麾下,并非明智之举。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我提起笔,在一张便笺上写下指令:“传令玄镜台荆襄分舵,务必与黄承彦老先生保持良好关系,建立稳定联络渠道。密切关注隆中诸葛孔明之一切动向,记录其交游、言论、行止,但切记,只可暗中观察,不得有任何惊扰或试图接触之举。待时机成熟,我自有决断。此为长期密令,列为甲上。”
写完,将便笺用火漆封好,置于待发密件匣中。心中一块石头暂时落地。对孔明,只能“徐徐图之”,用耐心和诚意,静待花开。
目光再次回到木牛流马的图纸上。既然暂时无法得到设计者本人,那么,让他的智慧结晶提前为我所用,也是一种无声的宣告和准备。
“必须尽快组织人手,秘密试制。” 我沉思着。徐州境内,倒是有一些能工巧匠,尤其是之前收拢的几支墨家旁支传人,或许可以承担此任。材料方面,需要上好的木材和一些特殊的金属构件,这需要工部协调解决。最关键的,是保密。
此等利器,一旦成功,其战略价值无可估量。若被曹操得知,后果不堪设想。他本就兵强马壮,若再得此物,如虎添翼,我军在后勤上的任何优势都将荡然无存。
“此事,需由玄镜台直辖督办,设立独立工坊,与外界完全隔绝。所有参与工匠,皆需签订死契,家小由州牧府妥善安置,实则为人质。” 我心中冷酷地盘算着。在这个乱世,仁慈往往是奢侈品,为了最终的目标,必要的铁腕手段不可或缺。
“首批试制品无需追求数量,关键在于验证图纸的可行性,并摸索出最优的制造流程。初期可用于州内矿场或官营工坊的内部运输,测试其在不同地形下的负载能力与耐用性,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泄密风险。”
解决了孔明和木牛流马这两件事的初步规划,我的心绪稍稍平复。但紧接着,另一个名字又浮现在脑海中。
“卧龙”既已初窥门径,那与他齐名的“凤雏”呢?
庞统,庞士元。
关于他的传闻,比诸葛亮还要稀少和模糊。只知其样貌丑陋,性格放浪不羁,似乎并不为当世名流所看重。然而,能与“卧龙”并称,绝非等闲之辈。
“玄镜台对庞统的调查,进展如何了?” 我皱起眉头。之前下令探查,似乎一直没有太具体的回报。此人行踪不定,远比诸葛亮更难寻觅。
“传令,加大对南郡、襄阳一带的探查力度,尤其留意那些看似落魄、言行怪诞的士人。庞统此人,或许正隐于市井之间。不惜代价,也要找到他的线索。” 我再次提笔,写下第二道密令。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虽是后世之言,但我深信不疑。在这个人才决定成败的时代,任何一个顶尖的智囊,都可能改变战局的走向。诸葛亮是未来的栋梁,庞统亦然。我必须尽早将他们纳入我的视野,哪怕暂时不能招揽,也要确保他们的动向在我的掌握之中。
烛火噼啪一声轻响,将我的思绪拉回现实。书房外,寒风依旧。但我心中的那份蓝图,却因为“卧龙”的身影和“木牛流马”的图纸,变得更加清晰和坚定。
曹操在官渡与袁绍对峙,为我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我必须利用好这段时间,不仅仅是发展民生、整顿军备,更要为未来布下更深远的棋子。科技的储备,人才的挖掘,情报的掌控……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工作,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就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前路依旧漫长,挑战依旧严峻。但我知道,我并非孤军奋战。有玄镜台这张遍布天下的情报网络,有徐州这片日益稳固的根基之地,有像木牛流马这样的“黑科技”储备,更有像诸葛亮、或许还有庞统这样的未来英才作为目标……
我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沉沉的夜幕,眼神中充满了坚韧与期待。
卧龙之影,已然映入眼帘;凤雏之踪,正在全力追寻。这乱世的棋局,虽然凶险,却也……更加值得期待了。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需要一步步去开创,去争取。而今夜,我为这未来,又落下了一枚重要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