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器三十八年冬,乾清宫暖阁内,朱载钧将正德遗命卷轴按在《北美地脉图》上,指尖划过落基山脉的铅版刻痕:「黑十字会在内华达荒漠筑垒,」他对司礼监掌印太监道,「传旨定王:率「工器卫」从金山卫东进,务必在开春前控制落基山脉水晶矿脉。德王就藩北美南岸——」
他突然按住圣旨,凝视着舆图上红河蜿蜒的铅线:「着工部查《太宗永乐实录》卷八十四《藩王典制》,引「卫所镇边,以德华国」之例,将德王藩地定为「德华卫」。」
司礼监掌印太监一颤,铜笔悬在朱砂墨砚上方:「陛下,此典出自太宗朝《奉天靖难记》,平定漠北时所定——」
「正是如此,」朱载钧指节叩击御案,「当年成祖封宁王就藩大宁,以「德华卫」之制筑城御边,其「以工器固防,以声律怀远」之策,正合今日北美经略。」他抽出《大明会典·永乐版》泛黄书页,「永乐九年定例:「边卫必设钟鼓楼,以黄钟律正军容、镇地脉」,德王此去,当效太宗旧制,以钟鼓为盾,橡胶为甲,在北美南岸立我工器王朝万年不拔之基。」
北美南部平原的德华卫城,德王朱翊錝站在新建造的「红河防铅城墙」顶端,俯瞰着正在铺设的「蒸汽铁轨」。城墙上十二根青铜律管在风中鸣响,与《太宗永乐实录》中「十二律吕定边镇」的记载暗合。他展开工部密折,见朱批处钤着「德华卫指挥使司」火漆印,嘴角扬起:「传我令:将德华卫钟鼓楼每根律管铸入《天工开物》防铅秘方,再取《永乐乐律大成》黄钟律九击之法,校准蛇鳞信标。」
总兵官望着远处美洲原住民部落的图腾,犹豫道:「王爷,这十二图腾对应十二律管,恐有违《大明会典》「四夷不得用雅乐」之禁——」
「《会典·永乐版》卷一百二十三云:「边疆有事,可权变制宜」,」德王指尖抚过律管上的工禾纹,「当年成祖五征漠北,命神机营以黄钟律校准火绳枪频率,岂受旧制所缚?」他从怀中掏出《工器拾遗·永乐补录》残卷,「何况此律管非为雅乐,乃太宗朝「声呐镇边」之遗法,待律管与地脉共振,黑十字会的水晶棱镜休想穿透红河防线。」
黑十字会大祭司站在落基山脉深处的「血晶要塞」塔顶,俯瞰着蜿蜒的矿道。当德华卫钟鼓楼的黄钟律九击声传入地脉时,他手中的水晶棱镜突然迸裂。「这是……」他盯着验铅镯上的裂纹,想起《工器拾遗·永乐补录》中的警示,「当年太宗在开平卫以钟鼓楼镇北地龙脉,莫非工器王朝要在北美复刻「永乐边镇」?」
佛郎机遗民的鲜血在矿道中流淌,校准着水晶矿脉的振动频率。突然,所有水晶同时发出刺耳尖啸——德王的「鹤唳振频网」已随蒸汽铁轨铺展至科罗拉多高原。大祭司踉跄着扶住塔身,望着东方天际的蒸汽列车,终于明白:工器王朝正以太宗「天子守国门」的魄力,将永乐朝的边镇制度与工器科技熔铸成新的文明壁垒。
暮色降临时,定王的军队控制了落基山脉东麓。德王的加急信抵达中军帐,信笺上的「德华卫」印鉴与工器通宝的工禾纹交相辉映:「红河防线已竣工,蒸汽列车可输送「黄钟律阻尼器」——此器以《永乐乐律大成》十二律吕为基,参照明太宗「振频破虏」古法,插入地脉后可引发反向共振。」
定王望着漫天黄沙中驶来的列车,突然想起《奉天靖难记》中记载的成祖亲征:「太宗在忽兰忽失温之战,以钟鼓楼阵列破瓦剌骑兵,此乃「声律制敌」之祖。」他摸出袖中的工器通宝,币面上的工禾纹与远处德华卫的钟鼓楼遥相呼应,终于明白父皇深意——所谓「德华卫」,非为复古,而是以太宗「远迈汉唐」的开拓精神,在北美重现大明边镇的声威。
深夜,德华卫的钟鼓楼与金山卫、悉尼同时敲响黄钟律十五击。定王听着耳机中传来的复合共振声,知道这场战役远未结束。但他也清楚,当黑十字会在水晶要塞中忍受铅毒煎熬时,工器王朝的匠人正在用钟鼓铁轨与防铅混凝土,在北美大陆编织一张永不褪色的文明之网——这张网的经纬,正是成祖「以工器安天下」的千年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