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下班回到院子里面,就看到刘婶跟吴婶两人,在自己家门口纳鞋底,等刘婶抬眼看到魏淑青回来后。
她就招了招手,笑着说道:“小魏这是下班回来了。”
魏淑青没什么事也坐在她边上,跟着两个婶子一块说说话。
她走过去看着看着吴婶手里的鞋垫,刘婶手里是鞋底。
她笑着从自己兜里拿出一些瓜子,给两人一人一小把。
吴婶跟刘婶两人也马上接过,几人都熟悉了。
不是魏淑青是冤大头,而是这两人对她不错。
自从她们知道魏淑青小产后,就洗菜干家务这些需要用到冷水的活,两人都热情的帮忙,就算忙的时候,也都是让她用热水,从自己家拿热水过来给她倒一些。
就算她是新来的,大家不是很熟悉,但是邻里邻居的,一些小忙,人家还是很乐意顺手就做了。
其实也是她会为人处世,就刚来的那天,一大把的水果糖就这样打开了这个院子的人情往来,后面也认识其他的人,但是她家跟两个婶子家离得比较近,一进门就能看到两人,平时也会一块说说话。
吴婶跟刘婶两人也乐意交往魏淑青,她大方,还聊得来。
以前齐之芳在这个院里住了好几年,也没见她跟大家伙有说有笑的。
主要是她工作体面,有文化,看不上院里面的这些家庭主妇,说她们只知道柴米油盐,没有生活的情趣。
就是被生活磋磨的老妇人,看别人的眼神带有高高在上的神色。
有次两人还听到她跟妈吐槽,这里面的妇人还爱嚼舌根,说别人的闲话,还不让孩子们跟院子里面的大家伙一块玩。
她这个样子大家伙开始的时候没看出来,但是都那么多年了,也都知道她是个什么样的人,都懒得搭理她了。
吴婶看了看魏淑青一眼,想到自己吃了人家那么多的好东西,就小声的说道:“你要不要不下蛋的老母鸡,我娘家那边说了,有两只已经不下蛋的老母鸡,他们准备要拿去换点东西,你要的话,我就让我弟妹留着,过两天让她送过来。”
一旁的刘婶听到吴婶的话,有些惊讶的说道:“好你个老家伙,有好东西也不知道给我弄一只,难道想一个人藏着吃啊。”
吴婶没好气的说道:“你嚷什么,我们都认识那么多年了,你还不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为人吗?这不是小魏身体需要补一补嘛?要是平时,不都是你一只,我一只的,我亏了谁也不能亏了你呀。”
这会刘婶一下子想起来,小魏才刚小产,确实需要老母鸡补一补。
两人都是几十年的好姐妹了,从嫁到大院,两人就门对门的住着,关系好得就跟亲姐妹差不多。
要是吴婶有什么好东西,肯定给自己分一半,自己娘家的侄子是纺织厂的,自己弄的碎布头也会分她一半。
她也想到魏淑青的身体,就对着魏淑青说道:“你的身体确实需要补一补,要不然以后老了,不是这里疼就是那里痛的,你看你的身体都瘦得变形了,也不知道有没有八十斤。”
要不是她说自己以前是齐之芳的嫂子,谁敢相信这是一家人啊。
不说其他的,小魏看着就营养不良的样子,就跟没得吃的一样。
齐之芳呢,前凸后翘的,看着就不缺吃的。
魏淑青听到两位婶子的话,也笑着点了点头。
自己也尽量的多吃,慢慢的调理自己的身体。
不过听着两人的话,也知道她们是关心自己。
这吴婶别看人平时跟刘婶说着东家长李家短的,但是两人的心好。
她笑着从自己兜里拿出十块钱,递给吴婶,也小声的说道:“吴婶,两只你都给我弄回来,要是钱不够的话,到时候你说一声,该是多少就多少。”
现在三年灾害还没过去,鸡肉也是难得的东西啊,这有钱都弄不回来的。
现在吃的不好弄,你还得在农村有熟人,要不然谁不想留着自己吃啊。
吴婶把钱退了回去,小声的说到:“他们说了不要钱,就要二十斤的粗粮,你要是觉得可以的话,就换的话,你一会把粮食拿到我家,到时候我弟妹来的时候,她拿回去就行了。”
魏淑青听到吴婶的话,点了点头,说道:“也行,一会我就拿下来给你。”
几人又聊了一些其他的话,边说着边嗑瓜子,津津有味的说着。
等魏淑青走了之后,刘婶看着地上的瓜子皮,笑着打趣道:“你还别说,一边说话,一边嗑瓜子,还挺得劲的,这时间不知不觉的就过去。”
吴婶给刘婶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你这说的不是废话,只要嘴里有吃的,时间过得能不快。”
两人吵吵闹闹的,又开始一起互相揭短起来。
魏淑青开始搬家过来的时候,就已经买了三十斤玉米面留在家里面当掩护,自己吃着空间里面的大米。
她把二十斤粗粮提到吴婶家,跟吴婶感谢一番后,就准备回家做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