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身。”李世民淡淡道。
“谢陛下!”众官齐声应和,这才敢抬头。
方孝孺小心翼翼上前,双手奉上一份奏折:“陛下,江南各州官员已齐聚杭州,恭候圣谕。此外,倭国……不,银岛都护府李宝将军的奏报也已送达。”
李世民接过,略一翻看,眉头微挑:“李宝动作倒快。”
奏报上详细记载了银岛都护府的设立情况。
倭国贵族尽数押解至杭州,石见、佐渡银矿已开始开采,第一批白银十万两正在装船。
此外,李宝已按旨意,将倭国十五岁以上男子尽数刺面。
并焚毁了京都的“天照神社”,改建为“大宋银岛都护府衙”。
“做得好。”
李世民合上奏折,对方孝孺道,“传旨,银岛岁贡白银百万两,其中三十万两拨入国库,七十万两用于江南水利、漕运修缮。”
“臣遵旨!”
方孝孺大喜,连忙记下。
……
杭州府衙内。
众人围坐在一起,商议江南士族案后续事宜。
李世民看向张叔夜:“张卿,江南士族案后续如何?”
张叔夜上前一步,肃然道:“回陛下,王孝迪、吴敏、莫俦等主犯如今关在刑部大牢,待陛下回銮后处决。其余涉案官员,臣已按律处置,该流放的流放,该抄家的抄家。”
李世民微微颔首:“江南官场,该换血了。”
李世民目光扫过众人,忽然问道:“康王呢?”
众人一愣,四下张望,果然不见赵构身影。
柳海魅轻笑一声:“官家,康王怕是又溜去‘体察民情’了。”
李世民无奈摇头:“这小子……”
……
此时,杭州城南,醉仙楼。
赵构一身便装,大摇大摆地走进酒楼,身后跟着李浩和几名亲卫。
“掌柜的,老规矩!”
赵构往雅座一坐,拍桌喊道。
掌柜一见是他,吓得腿软,连忙小跑过来:“殿……赵公子!您怎么来了?”
赵构挑眉:“怎么,不欢迎?”
“不敢不敢!”
掌柜擦着冷汗,“只是……您不是随陛下出征了吗?”
“仗打完了,本王凯旋归来,自然要喝顿庆功酒!”
赵构咧嘴一笑,“把你们最好的女儿红端上来,再叫莺儿、燕儿来陪酒!”
掌柜苦着脸拱手道:“赵公子,莺儿姑娘前些日子已经赎身从良了......”
“什么?”
赵构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谁给赎的?”
掌柜的额头沁出冷汗,支支吾吾道:“是...是李大人......”
站在一旁的李浩顿时涨红了脸,不自在地摸了摸鼻子。
赵构先是一愣,随即拍着李浩的肩膀哈哈大笑:“好你个浩哥儿!什么时候背着我们给莺儿赎的身?”
李浩低着头,声音细如蚊呐:“就...就在出征前......”
“什么?!”
赵构夸张地瞪大眼睛,“好小子!居然瞒着我们干这等好事!”
正说笑间,雅间门吱呀一声被推开。
只见赵楷一袭锦袍立在门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们:“九弟,你倒是会找乐子。”
赵构一见是他,立刻眉开眼笑:“三哥快来!你猜怎么着?咱们浩哥儿偷偷给莺儿赎了身!”
赵楷闻言也是一愣,转头看向李浩:“当真?”
李浩红着脸点了点头:“确实...出征前就办妥了......”
赵楷顿时抚掌大笑:“难怪在倭国时,那些贵族女子你连看都不看一眼!”
赵构闻言更是来了兴致,一把勾住李浩的脖子:“好你个浩哥儿!平日里装得一本正经,原来早就金屋藏娇了!快说说,什么时候的事?”
李浩被勒得直咳嗽,连连讨饶:“殿下饶命...就是出征前那晚...”
“那晚?”
赵构眼珠一转,突然想起什么,“就是你说要去查案的那晚?好啊!原来是去会佳人了!”
赵楷也凑过来打趣:“浩哥儿,你这可不厚道。咱们兄弟出生入死,你倒好,临行前还去私会红颜知己。”
李浩被两人说得面红耳赤,支支吾吾道:“莺儿她...她本就不是风尘女子,只是家道中落...”
“行了行了!”
赵构大手一挥,“今晚必须带我们去见见嫂子!”
李浩急得直摆手:“这...这不合适...”
“有什么不合适的!”
赵楷也来了兴致,“正好让莺儿姑娘给我们说说,是怎么把咱们皇城司副指挥使的心给勾走的。”
就在三人闹作一团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一个侍卫匆匆跑来:“殿下!陛下派人来催了!”
赵楷这才想起正事,一拍脑门:“坏了!皇兄还在府衙等着呢!”
……
杭州府衙内,李世民端坐主位,手指轻叩案几,目光扫过堂下众臣。
“方孝孺。”
“臣在。”
新任的杭州知府方孝孺连忙出列。
“江南官场空缺,朕命你三日内拟出补缺名单。”
李世民从案头抽出一份奏折,“这些是朕考察过的官员,你酌情安排。”
方孝孺双手接过,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名字。
每个名字后面都标注着特长与考评。
最上方赫然写着“方孝孺”三字,后面朱批“忠直敢言,可大用”。
“臣...臣...”
方孝孺手微微发抖,声音哽咽。
李世民摆摆手:“江南乃国之重地,需清廉能干之臣。你既为杭州知府,当为朕分忧。”
“臣定当肝脑涂地!”方孝孺重重叩首。
李世民又看向张叔夜:“张卿,江南士族抄没的田产清点如何?”
张叔夜上前一步:“回陛下,共抄没良田一百八十万亩,商铺五千余间。按陛下旨意,七成已发还百姓,剩余三成充公。”
“好。”
李世民点头,“传旨户部,充公田产划为官田,租种者只需缴纳三成租子。”
堂下众臣闻言,皆面露惊色。
寻常官田租子至少五成,皇帝此举,等于让利于民。
柳海魅站在李世民身侧,见状轻声道:“官家仁德。”
李世民却冷笑一声:“非是仁德。江南百姓被士族盘剥多年,朕不过给他们喘口气罢了。”
正说着,侍卫匆匆入内:“陛下,康王殿下到了。”
话音刚落,赵构便风风火火闯了进来,身后跟着满脸通红的李浩和憋着笑的赵楷。
“皇兄!”
赵构笑嘻嘻地行礼,“臣弟来迟了。”
李世民眯起眼睛:\"去哪了?\"
“这...”
赵构眼珠一转,“臣弟去体察民情了!”
“体察民情?”
李世民似笑非笑,“体察到醉仙楼去了?”
赵构顿时语塞,赵楷连忙上前解围:“皇兄明鉴,九弟是去...去考察杭州商业...”
“哦?”
李世民挑眉,“考察出什么了?”
赵楷一时语塞,李浩硬着头皮上前:“回陛下,醉仙楼的女儿红...确实醇厚...”
堂内众臣忍俊不禁,柳海魅以袖掩唇,肩膀微颤。
李世民冷哼一声:“都滚去站着!”
三人如蒙大赦,连忙溜到一旁站好。
李世民不再理会他们,继续道:“方孝孺,杭州织造局筹备如何?”
方孝孺连忙回答:“回陛下,局址已选定西湖畔旧王府,织机、染坊等一应俱全,只等...”
方孝孺偷瞄了一眼柳海魅,低声道:“只等倭国贵女到来。”
李世民点头:“第一批三百人已在路上,由李宝派人押送。这些女子皆出身倭国贵族,精通女红,你要好生安置。”
“臣明白。”
方孝孺犹豫片刻,“只是...这些女子该如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