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的府邸不算大,但收拾得里外三新!
挂满了红灯,红绸,到处贴着喜字。
良妃娘娘几乎把自己的私库搬空了,不管好坏,都搬弄了来。
弄得屋里、院里,到处都琳琅满目。
可却是不大讲究。
但好在赵云清,性子简单,就喜欢热闹,不怕乱。
布置的时侯,墨伊就发现了,这对婆媳,眼光倒是出奇的一致。
原本墨伊看着闹心,帮着收拾了。但后来一看,又乱了,就懒得再管。
这个季节还算不上太冷,院子里都摆着桌椅茶点。
还有曲班子在吹拉弹唱,热闹极了。
新娘子还没接来,大家都在各自交际,说说笑笑。
梁夫人过来跟墨伊说话,她身边跟着新靖安侯夫人……文芳县主。
文芳县主到现在,也没能与梁佑圆房。
在夫家过得不顺,她的变化也不小。瘦脸儿都带了刻薄之相,跟在梁夫人身边,一脸的不耐烦。
面对墨伊,更是没好气。她一直怀疑梁佑之所以这样对她,就是因为心里有墨伊。
所以跟墨伊说话时,表情和语气,都又臭又酸的。
把梁夫人弄得都挺尴尬,直瞪她。
好在,墨伊就跟没看明白似的,跟梁夫人小声说话。王爷跟梁佑有不少事,尤其他要出去,梁佑在京城的担子也不轻。
但他们的交往也不好太过频繁。有话,后宅妇人就能传。
玉安公主也来了,别人知道这位公主最近不顺,只跟她行礼,并不敢多聊,光怕惹到她。
她这会儿在人群中,寻找着徐家人。
没多一会儿,就发现了徐夫人,眼神儿一直瞄着。终于,徐夫人有了个落单的机会,她果断的靠了上去。
“徐夫人?”玉安公主明艳的笑着打招呼。
“公主殿下!”徐夫人面色如常,给她行了一礼,“听闻公主前些日子遇刺受伤了。只是碍于君臣有别,倒没好前去探望。不知公主殿下,伤好了没?”
她问得无比真诚,却令玉安公主有些尴尬,
她没全好,动不动的就疼一下。
今天大家看到她,都没敢问此事。偏偏她问,还这么认真!
心里暗恨,却仍是好声调的说:“劳夫人挂怀,本宫已经好了。”
“阿弥托佛!那就好,公主有佛祖庇护。”徐夫人双手合十,心里却在暗骂那刺客,没用的东西!这点事儿都办不好!
“那……刺客抓到了吗?”她仍是十分关心。
“……”玉安公主心中恼了:本宫刚才的表情,难道不是摆明了:不想再谈这个话题?
你看不出来?
故意的吧?!
“哼!这帮子酒囊饭袋,还没抓到人呢。倒听说有了些线索……放心!敢行刺本公主,就跑不他。”
说完,她看着徐夫人,冷笑:“本宫是皇上的嫡出公主,岂是好招惹的?除非本宫不计较了,否则,想招惹完了就跑?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她的眼神,跟蛇一样阴冷。
徐夫人频频点头,“确实如此。当今皇上所出的公主里,除了咱们的明安公主,就属您身份高贵了。明安公主的言行,可堪天下楷模。臣妇有幸,接触过明安公主。那可是真……一见,便终身难忘的。
玉安公主您,臣妇虽没怎么接触,但您是赵皇后嫡出;又是太子亲妹;品格肯定也是令人敬仰的。”
哈,她这是在威胁本宫了……
看来,本宫与徐可的事,她知道了?这就是徐家的态度了吧?
徐可跑路,就是徐家知道后采取的措施?
正想着,就听徐夫人又说:“依臣妇看,那个东方虽然龙章凤姿,但公主您也不逞多让啊……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了呢?看来,是他命里无福。”
徐夫人的意思是:东方那儿还有更羞辱你的呢?
你怎么着他了?
“徐夫人!”玉安公主当然明白,被气得不轻,“本宫听太子哥哥说,徐可辞官了。他的职位还是太子哥哥帮的忙呢。要官儿的时候说得好听,可辞官的时候却一声不吭!以徐家的教养,这么做事,不地道吧?”
徐夫人摇头叹息,“唉……徐可啊,打小是家里最省心的一个。所以,对他的关注也最少……想必是……近墨着黑吧?大了,倒觉得他做事无品,行为污糟,不堪为官,所以让他辞了。希望,他能充分自省吧!”
“徐夫人,不是什么事,做完再自省,就能当没做过的!太子哥哥提携了那么多人,还真没一个他这样的!本宫承认徐家有点料,但走到今天也不容易吧?人得惜福啊……史上比徐家还要兴盛的人家,有大把。但顷刻间倒下的,却也不少。望徐老大人自重……”
说完,玉安公主甩袖子走了。
徐夫人默默看着她的背影……啧,走路的姿态还有点别扭,是伤还没好透吧?
蠢货!都这么威胁了,就不怕徐家给你“太子哥哥”设限?
堂堂公主,却连一个平民出身的墨王妃都比不过!也真是服了……
平民墨伊,正在跟柳家人说话呢。
柳家老太太也是个爱凑热闹的人,带着几个儿媳妇和孙女,四处交际。
柳岳的妻子胡静梅,女儿柳思晚。在人群中相当的出彩……一眼过去,就能看到这对母女。
要说,她们俩,就是墨伊铺子的终极客户。嗯……腰里的荷包,应该就是自家的。
她们戴的首饰,不光材质昂贵,而且款式新颖。还穿了同样花样的衣裳,就是颜色不同。
女儿的是苹果绿,母亲的是浅米。手拉手的走着,不似寻常贵妇贵女那么有规矩,但整个就透着娇贵……
柳思晚身边,还有一个容貌绝丽的姑娘。大家都听说过,这位是柳思晚的贴身侍女……
一群人慢悠悠的转着,每每路过,人们都要看上半天。
柳老夫人看到墨伊,就停下来说话。
因为柳岳和柳念的关系,墨伊挺愿意跟柳老太太亲近的。
柳老太太也挺喜欢墨伊,两个人也没具体话题,聊了半天婚礼。
在听完墨伊真诚的夸完柳思晚后,老太太低声说:“思晚这个丫头,刚跟旁边的郑夫人的小儿子定了亲。喏,您看,就是那边的少年。”
“这么早就定亲了?”柳思晚跟柳念一样大,才十三岁多点吧……
墨伊转头瞧过去,柳思晚几步之后,站着一个眉目如画的锦衣少年。
一看,就知道是个性情温柔,非常有教养的公子。
“好个少年郞!”她赞道,“怪不得这么早定下。”
“是。还是郑家全家最疼的小儿子。书念的也不错!”
柳思晚一回头,那少年就走上前,想看她有什么事。
一对少男少女,青春萌动,靓丽无双,让人看着羡慕不已。
突然,前头传来鞭炮齐响,“新娘子接来啦!”
大家蜂拥着往前去看热闹。
新娘子下了轿,盖着盖头,瞧不见。
但李昌咧着大嘴笑得见牙不见眼,动作也愣愣的,当真傻的没眼看!
墨伊去看李倞,他正看着一对新人,嘴角带着一丝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