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长,还是暂避锋芒吧,这支大军必定是南陈朝廷来围剿的,我等现在兵力太少,粮草也难以补充,从这里退走东野还需要几天功夫,再不走,恐怕会有军心涣散之危啊。”朱桓皱着眉头说道。
而另一边的彭虎也是赞同地说道:“朱然将军,朱桓将军说的确实有道理,从这里再穿过东野,至少还要三四天时间,我们如今的粮草算算看也就够用三四天时间,若是再不走,真的就要断炊了。”
朱然叹了口气,如今的情况真是坏的不能再坏了,这也让他心生退意。
不过正当朱然想要再权衡一番,看看自己究竟要选择撤走还是留下来时,又有一个斥候匆匆赶来。
朱然皱了皱眉,随后示意他开口禀报。
而那斥候先是喘了几口粗气,随后连忙说道:“启禀将军,南陈大军已进金谷城,城中太守和守城将领在城外迎接,而且来人那仪仗可是相当奢华,末将观兵马大概五千余人,看铠甲穿着应该是南陈精锐禁军和一部分守城郡兵,两部分兵力大概差不多。
听到那斥候的话后,朱然的眉毛都快皱到一起去了。
而朱桓在一旁说道:“五千多人,而且周遭城池还有郡兵驻守,兵力甚至可能到达七千乃至于一万人,兄长我们不能再犹豫下去了,若是再不撤,恐怕就要被包围了。”
朱然叹了口气,刚想下令撤军时,他却不知道突然想到了什么,看向那斥候道:“你刚刚说仪仗十分豪华,那么此番领军之人是谁?”
现如今南陈还剩下多少可以调动的兵马,具体的数字,朱然并不知情,但他却知道经过之前的那场大败,三万兵马全军覆没,照理来说抽调不出多少人来了。
而此番朱然这支敌军左右不过千余兵马,值得南陈朝廷这么大费周章吗?
所以朱然左思右想感觉有些不太对劲,于是便问了一嘴。
而那斥候也连忙回答道:“领头之人是南陈衡阳王陈昌、临川王陈蒨。”
听到这斥候的话后,朱然眼睛都直了,包括另一边的朱桓和彭虎也是如此。
他们进入南陈的时间不短了,自然很清楚整个南陈上上下下哪些人的分量最大,除了陈武帝陈霸先以外,恐怕也就属陈昌和陈蒨了。
前者乃是陈霸先最重视的嫡亲儿子,封地也是在南陈的龙兴之地,很有希望登临大宝。
后者那就更加不用说了,在陈昌还没有横空出世之前,陈蒨才是陈霸先钦定的储君,而且此人文武双全,若当真让他当上皇帝,那南陈恐怕还会迎来质的飞跃。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如果能够在这里将陈昌和陈蒨一网打尽,那势必会给南陈致命一击!
甚至将陈霸先活活气死也不无可能。
想到这,朱然的眼睛都红了,原本他还以为此番他领军来此,除了烧杀抢掠了几个村寨以外将再无进展,没想到突然之间冒出来南陈的两个皇子,这就跟从天而降的大礼一般。
“朱桓、彭虎将军,这可是个大好机会啊,若能够将陈昌和陈蒨两人都给杀了,我等可就真的是立下大大的战功了,借此封侯拜相也不是没有可能。”朱然瞥了两人一眼道。
朱桓还是有些犹豫,但另一边的彭虎却也是激动起来。
对于彭虎来说,他本就是因为想要更大的功劳,这才选择无视陈武的命令,跟随朱然到南陈腹地走这一遭。
虽然刚刚彭虎也在劝说朱然撤军回去,但那还不是因为留在这里除了等死再也没有其他好处。
但是现在可就不一样了,南陈两位皇子就在这里,荣华富贵也在眼前,然后彭虎能够袭杀南陈这两位皇子,将来吴国的历史上,他彭虎定然可以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彭虎又不是一个懦弱胆小的人,只要有机会,他也不介意去拼上一把,就好像之前他毅然决然放弃了董袭的器重,转而选择了朱然、朱桓背后的朱家。
所以彭虎没有丝毫犹豫,他直接对着朱然说道:“朱然将军说的有道理,若能够擒杀南陈两位皇子,那我等可就真的立下不世之功了。”
眼见朱然和彭虎两人都赞同留下来伏击南陈大军,那朱桓也就偃旗息鼓了,毕竟说起来朱然是他的兄长,而这支大军一开始就是彭虎的嫡系,这么说来,他朱桓还是最不重要的一个人。
不过在此之前,朱桓还是要将这支大军的困境摆在面前,毕竟这些事情也是相当重要,稍微不注意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首先就是兵力太少,就目前看来,敌军至少有五千人左右。
五比一的兵力,这数字实在是有些夸张了,虽然敌军有一些是战斗力低下的守城郡兵,但还是有一大部分是精锐的南陈京城禁军,这么算起来,兵力方面简直不成正比,论战斗力,朱然带的这支精兵比起南陈京城禁军恐怕也只是伯仲之间罢了。
至于第二点,那还是老生常谈的粮草问题,之前朱桓和彭虎最担忧的就是这一点。
算算看现在只剩下三天的粮草,可敌军却有五千人之多,究竟该怎么用最快的速度拿下这支南陈大军,擒杀两个皇子呢?
对于这一点,朱然并没有想好,但是他的时间确实是已经不多了,如果在一天后他依旧想不出来,那么他也只能放弃这个滔天的功劳,选择撤走了。
而此时,一支千人骑兵也在飞速赶往金谷城方向。
而这支骑兵的领头之人正是侯安都。
原本侯安都因为吴国大军前后夹击击败新德庆,所以他也不得不后撤,最后一路退到天井关继续坚守。
而因为侯安都和陈蒨早已经暗通曲款,陈蒨便派王君可找到了侯安都,让他想办法调拨出一部分兵马,用来围杀陈昌,而至于如何施行这个计划,好做到万无一失,陈蒨心中确实已经有了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