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贤王府马车两个时辰后就赶了回来,那还用问么,见什么人都没有这么快的,除非是将那裴神医送出城外。
魏墨生气坏了,怒瞪了那守兵一眼,这就叫来心腹,快速带队人马追出城去,只要走得快,半夜就到陈留郡。
而出了京城的下一座城池正是陈留郡,姓裴的定是在那儿歇脚,绝不可能让仇人逃走的,魏墨生瞥向王府的马车,正好宋九挑开帘子与他对视了一眼。
魏墨生的目光里满是恨意,是贤王妃放走了姓裴的,而这接二连三发生的事,都因为贤王府的存在越发的不顺。
宋九听懂了魏墨生的心声,得知他已经安排了人手去追小西了,心头担忧的同时又万分庆幸小西先前说的要留在城郊等着他们的消息,好在没有去陈留郡。
看来魏五行之死此事不压下去,小西便无自由可言。
宋九心头隐隐有个想法,只是真这么做了,所有人都会难过,她也有愧于丈夫。
宋九叹了口气,放下车帘子,催着府卫去往承德街,且不先去宫中。
秦楼账房里,宋九和秦怀玉密谈,问的正是今日城中的情况。
秦楼借机没有开张,但秦怀玉还是在想办法获得情报。
今个儿送走东家,秦怀玉带着丫鬟白霜出了一趟门,一路上借着采买为由打听,听到了不少事情。
也不知谁传出来的谣传,说是皇室长公主准备与寮国人和亲,一旦婚事达成,寮国便送上燕云十六州做为骋礼。
且不说这消息是不是权贵们口中传出来的,便说这个消息传入民间后,百姓首先想到的是燕云十六州的回归,百姓的安居乐业,以及各行各业的安定。
前几日京城粮价高涨,早已经闹得人心惶惶,如今有这么一桩大喜事,岂能不津津乐道。
秦怀玉怀疑这消息是相府传出去的,然而宋九却是摇了摇头,在送别亭见过谙蛮娜后,她就知道这谣传非一人之力,而真正想这个消息传出来的恐怕是谙蛮族人。
谙蛮族人早先的封地在幽州城外,就算之后占了乙室部的领地,他们仍旧不愿意失去边关之地的安宁。
所以第一个想到和亲借燕国之势的该是谙蛮族人,谙蛮娜很聪明,她此番不怕冒着凶险也要来燕国京都,主要在和亲一事上下功夫。
而和亲之事即使不成,她也能借此机会分化了燕国各方人的势力,如眼下的京城这般,至少也得闹得一个人心不安的结果。
宋九听完秦怀玉所说的谣言,心头很难过。
回到京城后,宋九从大嫂嘴中得知过往,她生下五个孩子,真正过继到皇室的只有小圆子一人,按理说她家小团子仍旧是贤王府的嫡长女,不该是长公主。
可是七年时光,一切都改变了,姐弟二人努力维护,小团子虽没有过继,却也由着这些人封她为长公主。
长公主的名头虽好,却也责任重大,所以她等弟弟的身体好了,便开始四处招兵买马,更是单枪匹马的去了云州,想办法起事。
荣家儿郎好战,且有谋略,众所周知,可荣家身为皇室,看似权力掌控在自己手中,私下里却仍旧受世族门阀制衡。
虽然没有前朝那般,皇室与世族共天下之局面,却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彻底改制,所以小圆子和小团子卷入旋涡不能自拔。
秦怀玉颇为忧心的看向东家,问道:“东家可有什么交代,不管如何,我定全力以赴。”
宋九摆了摆手,谣言可畏,不该是她的孩子陷入两难境地,何况和亲之事,传出去的那人只说了好处,却不曾说坏处,民间百姓又哪能知道这些。
再这么传下去,一旦众世族门阀逼迫小圆子做决策,小团子该如何?她志不在后院四方天地,和亲之道绝不可以。
到那时,小圆子若重看姐弟情义,定会鼓动失去民心,民心不向,皇室荣家亦有动摇,这才是寮国人想要见到的吧。
就像宋九夫妻二人去了上京城,利用各种手段分化了四大部族的权力,更是以一招之势杀了四大部族的大家主,而让寮国元气大损。
“我要入宫一趟,你们好好经营秦楼,以后有什么事,亦可向密探院禀报。”
秦怀玉听了宋九这话,暗感不妙,连忙追上她,一脸不舍的问道:“东家可是有想法?我等义不容辞。”
宋九从来不曾怀疑过他们的忠心,只是她心底的那个计划再次浮上心头,她得去证实一些事。
“你们听我的照办。”
宋九说完,想到什么,她将顾将军的令牌交给了秦怀玉,“除了密探院,还有官营署的顾将军,你们有依仗的,在京都莫怕。”
秦怀玉越发不安心了,可是东家走得匆忙,她不好再追问,只得叫身边人守紧自己的嘴,秦楼她会好好掌控。
或许也是从这一刻起,秦怀玉知道东家已经将她交给了密探院了。
宋九离开秦楼,就叫府卫去宫中,她要见见小圆子。
御书房外,小应子脚步匆匆的进来。
此时御书房里除了落笔和宣纸翻动的声音,再无其他。
小圆子伏案审阅,眉头越锁越紧。
今日早朝后,送上来的折子中,大部分是提倡长公主和亲一事的。
小圆子一看到这些奏折就想打人,他姐姐无论如何也不能走前长公主和亲寮国的道路,他若连姐姐都护不住,这皇帝不当也罢。
小圆子气得扔了笔,正好此时小应子进来了。
紫来宫有人来传话,淑妃想要见皇帝一面,而小应子送上来的府牌,上面却写着贤王二字。
父亲的贴身之物,如今父亲卧床不起,那么在紫来宫的只能是母亲。
母亲突然入宫,多半是为着姐姐和亲一事而来,小圆子心头愧疚,也是心虚,母亲定是难过了,他这个没用的儿子,总是让父母操心,七年前如此,七年后亦是如此。
小圆子很有挫败感,脚下却不停留,快步出了御书房。
紫来宫里,宋九坐在正殿,淑妃顾氏已经退下。
小圆子进了殿,小应子便将门关上了,还亲自守在殿外,不让任何人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