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湘乘专列火车去青岛港了。
护送的士兵有一千人,是胡湘的警卫团,胡湘的专列上有三百人,其他的护卫军在前后火车上,而且前后火车上,还拉了三百匹战马,战马是应对突发状况的。
胡湘乘坐的那节车厢,车厢两侧都安装了铁板,可以防子弹。
现在胡湘的出行排场,要讲究了,而且护卫等级也提高了。
这次还带上了赵宁及她父母。
赵宁说道:“还是坐火车好,要是铁路修到了临安,就能舒舒服服的去临安城了,”
“你想去临安,”
“嗯,看看我小时候的的地方,”
“呵呵!衣锦还乡…荣归故里!”
现在赵宁的父母都已经在大名府了,但人对小时候的故乡都是怀念的。
故乡,故乡啊!
胡湘相对于这时代的人,更有思乡之情,虽然胡湘已经贵为皇太子了,但还是怀念前世的花花世界。
而青岛港就是胡湘打造的前世故乡!!
到了青岛港后。
李堂,赵福在港岛衙门为胡湘举办了奢华海鲜宴会。
吃完饭,胡湘和赵宁登上了衙门里最高建筑物,观海楼。
这观海楼也是刚建成的,是座八角塔楼,高六十米,说是观海楼,实际是衙门用于观察整个青岛港的了望塔。
赵宁环望一圈后说道:“想不到青岛港如此繁华了,以前不就是无人的荒地吗?”
“衙门记录在册的有十五万人,这些人大都为青壮的男丁,能不繁华吗!”
现在青岛港有两万高丽人,三万扶桑人,犹太及其他异国人有两万人,宋国人七万人,大武国一万人,临时到访的估计有两万人。
赵乐又道:“李堂,赵福把衙门修的都赶上大名府衙门了,”
港岛衙门占地一百五十亩,现在围墙又加固了,墙厚一米,高五米半,每隔二十米都设有炮楼。
衙门内还设有发电厂,电报局重要设施。
“这港岛衙门既是办公地方,也是港岛军事重地,必须得修坚固点,李堂,赵福修建衙门,也没有向户部要过钱,衙门盖的这些房屋,加上围墙,我估计没个三四百万下不来,”
衙门内还盖了十座独立二层楼,其中四座分别是为胡湘父亲及胡家三兄弟准备的,任何人不得居住,虽然胡家父子不经常来,其实除了胡湘来青岛港,他们都没有来过,李堂还打算修空中天桥,从火车站一路架空到港岛衙门,测量了一下,有二百米长,需要建二十二个桥墩。
对于李堂,赵福的这种做法,现在很普遍,很多大的州府,还申请建皇家行宫,目前胡湘父亲只同意秦皇港建。
赵宁笑说道:“李堂和赵福这几年是不是没少贪污受贿,有人说,这青岛港都成他两人的了,屁股都钉在青岛港了,死活不挪位,”
“青岛港的繁华,二人厥功甚伟,清官未必是好官,只有干实事的才是好官,”
“我能去百乐门看看吗?”
现在百乐门建好了,从宋国请来了多位有名望的歌女,在里面唱歌,还有舞女跳舞,是富商巨贾到青岛港后必去的地方。
“去可以,但要便服,”
“便服才有趣呢,这到哪都前呼后拥的,一点乐趣都没有,”
…
晚上,胡湘召来李堂,赵福商谈。
胡湘对他们说,要是大武国吞并了胶州,他们有何意见。
李堂惊讶的说道:“这万万不可,朝廷是不是不想支付李全八万金币了,”
当初李全让出山东时候,答应每年给李全八万金币,还把坊子煤矿也给了李全。
赵福道:“现在青岛港交给户部的税钱,都已经超过给李全的岁币了,”
李堂道:“是不是给李全岁币,有辱我大武帝国颜面,”
赵福道:“这要吞并了胶州,以后谁还来青岛港做生意,买房子,”
胡湘说道:“朝中有些大臣认为胶州王的存在,不利于我大武帝国稳定,”
李全的兵力和大武国实力虽然差距巨大,但只要李全有军队,就会对大武国有威胁。
李堂说道:“我观李全不会依附任何一方,”
赵福道:“那是,哪一方的失败,都是李全的末日,”
小国的存在都是大国之间妥协的产物。
胡湘说道:“港岛每月交户部的税钱,下个月起,不要低于十五万银元,”
赵福惊讶道:“增加五万…现在工部卖的货物,一文牙税也不留给我们,”
工部成立了外销司,在青岛港是直接售卖产品,还有采购司,直接采购宋国商号货物,说是防止李堂,赵福从中拿回扣,外销司售卖的货物有蒸汽机,铁轨,盘条,铁钉等货物,都是官办工厂生产的货物,所得收入都全额归户部,采购司采购货物有石油,硫磺,茶叶,桐油,铅,锡等。
他们这些交易不交地方一文税。
现在港岛衙门税收来源,有卖地钱,街面店铺营业税,印花税(也叫牙税),得利税(主要是工厂,作坊,按生产货物数量收税),房产税,渔业税(出海打鱼要交税)。
胡湘盯着二人道:“青岛港每月到底能收多少税,你俩能和我说实话不!”
赵福叹口气道:“湘哥,你也知道,青岛港的店铺,人口非常复杂,管理起来需要灵活多变,税收很不稳定,”
“交多,交少都是你俩看着定…是呗!”
李堂说道:“盈利多的就得多交,亏损的也得网开一面,啥都要讲究人情世故,”
胡湘哪不知道青岛港税收的混乱,账单都在二人的脑子里。
“你俩放心,就是税收多了,我也不会让你们多交给户部,”
“湘哥,那能多收,就是多收了,不也得投入到港岛建设上,您不是说,要我们举债大发展青岛港,”
“嗯,是要举债发展青岛港,港岛店铺人口多了,才能多收税,你们俩不也捞的更多,”
赵福正色道:“湘哥净笑话我俩,别人能贪,我俩能贪污受贿吗!我们俩是谁!”
“别给我扯蛋了,有我在,青岛港永远是你俩的天下,你俩是不是对我都没有实话了!”
“湘哥,您别生气,我们咬咬牙,勒勒裤腰带,交十五万,”
胡湘问道:“青岛港有多少渔船?你们每艘收多少钱,”
青岛港现在是整个黄海,甚至东海的渔业中心,购买蒸汽捕捞轮船的渔老板,都是以青岛渔港为基地的,渔老板多为宋国人,扶桑人,高丽人也不少。
为何渔老板都把渔船停靠在青岛港。
因为青岛港建有制冰厂,还有数座巨大的冷库房,渔产品加工坊,这制冰厂和冷库房是李堂赵福合办的。
李堂说道:“有四百多艘蒸汽渔船,湘哥,我们是按渔船出海次数收税的,不出海,不用交税。”
“渔业税,你们收了不少钱吧?”
赵福说道:“湘哥,这渔行是我们自家产业,不归公家,”
胡湘笑说道:“你俩的产业占港岛半数,交过税吗?”
赵福嘿嘿一笑:“交,我俩不交,港岛衙门还能运转下去!”
对于青岛港捕鱼船,虽然都是个人运营,但渔行是他两人的,还有制冰厂,冷库,加工坊,利用海鲜杂料,他们还养了千头猪,万只鸭,实际上整个渔业大部分利润都进入到了他两人的腰包,每月都有十五万块进账。
当然张濡的造船厂也盈利不少,蒸汽捕捞船现在供不应求。
…
其实整个青岛港就像是李堂,赵福二人经营的集团公司,交给户部的税钱,和从两人腰包拿差不多。
胡湘只有承诺青岛港永远是他俩人管理,他俩才会放开手脚大力发展青岛港,毕竟青岛港规模越大,他俩地位就越高,那家产也跟着水涨船高,这事胡湘父亲也是同意的,还有他俩人也不只是和胡湘关系近,和胡湘大哥二哥也近,毕竟都是小舅子,因此他俩的贪污受贿,也没有人能弹克下来,就像二人说的,我又没挣大武国,贪大武国的钱,刑部管得着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