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的形势对于侍王李世贤来说是艰难的。
自己的死敌左宗棠带领大军入浙江,而自己的大后方包村,又发生叛乱,手下部队连续剿了三次,均以失败而告终。
侍王李世贤性格倔强,任何人的话都听不进去,他非要拿下包村。
所以他立即陷入了两线作战的艰难境地。
李世贤决定兵分两路,自己带着十万人马赶赴衢州,与左宗棠于衢州城外决战。
而另一路,让自己的部下,来往陆顺德,见天安姚克刚,抵天豫余光前,勍天福胡光霖率领大军四万人, 第四次对包村进行围剿。
.......
太平军四万人在赶往包村的路上,旌旗招展,队伍一眼望不到头,就连驴,马拉的火炮,都排了长长的队伍。
犹如泰山压顶一般,甚是恐怖。
周围的百姓纷纷躲避起来,他们生怕惹祸上身。
........
太平军这边一直采取添油战术,包村的战役越打越大,参赛人数也越来越多。
现在有两条支线,一条是李世贤进攻衢州,一条是太平军第四次围剿包村,两条故事线是同时并行的。
所以我讲解的时候,会在两条故事线中来回穿插,进行讲解。
可事情总有个先后急缓。
我想了想,还是先讲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与浙江巡抚左宗棠在衢州城外龙游这个地方发生的大战吧?
左宗棠拿下衢州之后,他本人并不开心,可以说内心应该是崩溃的。
原来左宗棠军中欠军饷,长达半年时间, 士气十分低落 , 没钱谁跟你玩命, 许多人偷偷离营,转投到太平军阵营。
当时左宗棠的实力又没办法和曾国藩,李鸿章他们比。
曾国藩是两江总督 ,节制三省,他可以从这三省中搞钱,搞粮,虽然很艰难,但是下了狠手段还是搞得到的。
李鸿章他掌管上海,上海是个富裕之地,上海能够源源不断的为李鸿章的淮军提供武器,军饷,所以李鸿章也不着急。
可左宗棠呢?
他只是个名义上的浙江巡抚,可以搞钱,搞粮食的地方几乎没有,全靠自己。
曾经有人建议左宗棠:
“”你手下的楚军,要粮没粮,要武器没武器,你何不学学李鸿章,找洋人贷款,事后打了胜仗之后,再慢慢还“”
“”这样,您的处境也会好一点“”
可左宗棠听后,牛鼻子一梗,直接拒绝道:
“”我为什么要学李鸿章?,我们汉人的事情为什么要找洋人帮忙?“”
“”洋人会白帮我的忙吗?,他们还不是想从我们大清获取利益?“”
“”告诉你,想要我左宗棠找洋人帮忙那是不可能的“”。
.........
左宗棠很是硬气,他不屑与洋人合作。
我们可以佩服左宗棠那种气魄,但是有句话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在那个乱世,朝廷不能给左宗棠提供什么,而左宗棠又不想与洋人为伍,自己注定要吃亏。
........
左宗棠在江西与太平军作战,江西是曾国藩的地盘,江西的一切税收全部归湘军所有,左宗棠只有干望的份。
所以左宗棠在江西是搞不到钱,若强行在江西搞钱,那是相当于得罪曾国藩。
左宗棠在硬扛。
正好朝廷让左宗棠当浙江巡抚,带兵入浙江,左宗棠心一横:
“”那就去浙江吧,说不定去浙江情况会好一点“”
.........。
楚军欠了半年的军饷,手下人牢骚不断,军中几乎快要崩溃。
左宗棠在进入浙江之前 为了安抚众人,他专门 给手底下人专门开了场会,给他们画大饼,鼓舞士气:
“”浙江是富裕之地,遍地都是财宝“”
“”我们入了浙江,只要我们打下衢州,欠饷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为了大家的军饷,请大家帮帮我,帮我也是帮你们自己,就跟随我好好的干一回吧“”
.......。
手下人的情绪被点燃,大家纷纷表示去富裕的浙江。
就这样。
左宗棠带着他的楚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江西进入了浙江。
楚军是黑夜行军,白天躲在密林之中,这样神不知鬼不觉的摸到了浙江。
摸到浙江之后又仅以十天的功夫,拿下了衢州。
楚军攻打衢州的时候,有人立马向坐镇金华的侍王李世贤报告,李世贤竟然当时还不相信,反复派人查看,才发现是真的。
侍王李世前准备调兵遣将,增援衢州,可部队还没集结好,衢州就失守了。
左宗棠的这速度太快了,快到连做出反应都来不及
........
左宗棠本以为拿下衢州, 情况会好一点,衢州城最起码有点存粮, 可以搞点军饷,安抚一下士兵的情绪。
可没想到,衢州啥都没有,和一个空城没啥区别。
太平军从衢州撤走之后,能带的粮食,能带的银两全部都带走了,留给楚军的是一城的平民百姓。
这些平民百姓大部分都是老幼妇孺,年轻力壮的年轻人,也被太平军一并押走了。
衢州没有粮食,这就算了,可衢州的城内的十几万人也没有粮食吃,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左宗棠拿下衢州,自己的部队没粮食吃,他还要养活十几万人的百姓,真是雪上加霜呀!
没饭吃,部队是要造反的。
左宗棠没有办法就将衢州的一些乡,绅富豪,召在一块儿,开了一场会软硬并施,让他们出点钱。
再派人去各地外地购粮。
可当时到处都是战乱,不是土匪就是太平军,要么是朝廷官军,购粮哪儿那么容易?
眼看军中崩溃在即,可事情往往在绝望中产生希望。
这时一个人出现的,这个人帮了左宗棠的大忙。
.........
一天,左宗棠在衢州临时指挥所内办公,一名手下急匆匆的向左宗棠报告:
“”启禀巡抚大人,有个叫胡雪岩的商人,他想见您,说有要事与您商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