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很快,南京守备李言恭派人到南京武库查账的事情便在圈内人尽皆知。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次的李言恭是憋大招了。

而他针对的对象,只可能是自己的弟弟李言俭。

果然,第二天大多数人的猜测就都应验了,因为临淮次侯李言俭名下的各路宅院、店铺都被左府的士兵直接围了起来。

并不是说南京里只有李言恭一支武装力量,但对于李言俭来说最糟糕的事情是,他跟外界的沟通渠道被彻底掐断了。

他自己则彻底被软禁在了位于金陵城的私人豪宅中。

与此同时,与李言俭有勾连的官员开始积极弹劾李言恭,但是对于这种反应其实早在李旦的预料之中,所以李言恭先所有人一步将自己的奏疏送往北京。

李言恭的这封奏疏使用的是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因为其中所写的内容非常骇人。

身为临淮次侯的李言俭居然通敌卖国,而且更加戏剧性的是,查出这件事情来的人竟然是现任临淮侯李言恭。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李言恭将不可避免的查到自己的父亲李庭竹身上。

当然,这是李言恭要尽可能避免的事情,所以他接下来的所有操作,都在预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那就是让他的弟弟李言俭扛下所有的罪名,包括他父亲李庭竹的那一份。

而关于这个选择,朝中大员不可能看不出来,尤其是精于人心权术的张居正和冯保。

他们只要拿到这封奏疏,就能立刻明白李言恭的用意。

其慷慨陈词,大义灭亲的激昂文字之下,很显然有着另外一层意思。

用大白话解释就是:我已经开始自己揭我自己家的短了,这份忠心毋庸置疑,但是我父亲已经死了,所以无论如何这件事情不能毁坏我父亲死后的清誉,所以说一千道一万,就让我弟弟扛下所有的罪责吧。

不得不说,李言恭这手以退为进用的很妙,他自行检举了临淮侯府过往见不得人的事情,这非常有可能影响临淮侯府在南京的影响力,甚至影响他自己的权势。

所以自断一臂的态度,足够让朝廷中枢认可他的诚意。

但是同时,朝廷不能任由临淮侯府真的名誉扫地,因为此时没有任何一个勋贵有名望和身份能扛起南京守备这个要职了。

南京是留都,是大明朝的财税中心,绝对不能乱。

但是中枢的人又不放心将南京统兵的最高权力全部交到魏国公徐家手上,如此一来两京的军务就都被徐家把持,皇帝和太后还有一众得势的宦官可就都睡不着了。

所以临淮侯不能倒,不仅不能倒,朝廷还必须表彰这种大义灭亲的忠君行为。

所以作为政治上的交换,无论是皇室还是内阁,都更倾向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牺牲一个于临淮侯府无用的次子,得以保全临淮侯府与整个南京的稳定,这笔买卖非常划算。

李旦也正是看准了这点,才会怂恿李言恭率先上疏自陈。

自己先坦白,总比听旁人抹黑强。

况且,这里面还有一条其他人不为所知的暗线。

张居正与李言恭是有过一面之缘的,虽然二者没有过多的交集,但是因为有李旦这条若隐若现的线牵住两边,张居正出于私心还是更偏向李言恭一些。

甚至冯保出于私人的立场上,也更偏向于自己亲手推上台的李言恭。

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这几人的政治属性天生就更加亲近。

至于南京官员与其他勋贵与士绅的利益,就不在这些掌权者的考虑范畴之中了。

毕竟他们南京亏得再多,又与我北京何干呢?

纵使底下真的言论汹涌,只要能拿出真凭实据给李言俭定罪,张居正就有办法让所有人闭嘴。

政治强人就是有这样的能力与魄力。

而此时的南京,已然成为了一个火药桶,左府的官兵、前府与右府的官兵轮番在街上巡逻,文官们成天聚在一起开会,讨论如何上疏弹劾李言恭,可另一头,南京都察院院此时却是静悄悄的毫无声息。

原因很简单,因为王篆已经收到了张居正快马送回来的信件。

信上的张居正居然非常直接的对李旦禁止烟土的策略表示支持,并且明的告诉了王篆,这是一个直接将南直隶政治格局掀翻的机会。

自古以来,庞大的势力基本上都不是从外部击破的,曾几何时,南京乃至整个南直隶都已经结成了铁板一块。

勋贵、权宦、官员、士绅、商贾,相互勾结,基本上垄断了整个南直隶的经济权与话语权。

他们之间遍布着如同蛛网一般的利益网,将所有人都绑在了一起。

真正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因为一个节点损坏,都会导致所有人的利益受损。

但是,面对像现在这种不可避免的崩坏局面时,那坚不可摧的联盟就会从内部瓦解。

惧怕受到利益损失的骑墙派就会开始两头观望,力求成为第一个投靠进入新势力下的人,越早加入这个新兴联盟,那么他的位子就越重要,就能分到更多的蛋糕。

而此时王篆所需要做的,就是给这场不可避免的崩坏推波助澜。

作为张居正嫡系中的嫡系,铁杆中的铁杆,王篆虽然不是南京都察院的一把手,甚至连二把手都不是。

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南京都察院真正需要关注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王篆。

就跟司礼监掌印太监一样,这只不过是一个正四品的内官官职,但是不会有人因为品级问题而轻视这个职位。

因为这个太监,是跟皇帝走的最近的人,他才是最有权势的那个。

同理,南京都察院里,王篆是张居正点名派下来的,并且还是新政督察,不难看出张居正对王篆的倚重,所以此时王篆的态度,某种程度上就是张居正对南京局势的态度。

也许有的官员会对张居正不屑一顾,但那绝对是少数,而且这些人除了嘴硬,其实什么都改变不了。

能在南京成为骑墙派的人从来都不是小角色,他们有自己的门路,有属于自己利益的基本盘,对于他们来说,一个掌权者的政治主张并没有对错之分。

纵使对方的政策在大方向上损害着自己的利益,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这项损害无法阻止已成定局的时候,率先加入,才是上策。

所以说打不过就加入,这种行为在政治上不仅不算可耻,反而是一种有眼光的表现。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神探狄仁杰第四卷重度抑郁患者的活路快进三国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三国之小兵传奇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大乾最狂驸马爷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通古今:我朱柏养了整个大明朝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穿越古代也挺好功高震主要杀我?我反了,你悔啥?凤逆天下北月篇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围炉三国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堪破三千世相东方船说不要乱搞啊!我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铁骨隋烽风云1200殿下别作死了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重生:掠夺词条,宋徽宗是我爹征伐天下征服者在清朝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我领海宽,战舰多亿点过分吗?我大概救了个王朝重生后我在大周开无双穿越占领突厥抓长孙无垢龙凤合鸣之盛世山河武英殿三岁无敌小皇孙刘备之子,开局武力值点满从炮灰到王者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权臣战国称雄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弃妃在上:王爷,要听话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三国:让你救关羽,没让你灭孙权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皇明朱慈炲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