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京都之中风起云涌,转眼已是七月七日,整个京都内外,暗流汹涌,波澜谲异,有道是朱门乞巧沸欢声,有刘奇在暗中推波助澜,这乞巧之日,京都之中不仅仅是沸欢之声,更多的还是街面上那如潮的人流纷沓而至。

更让京都之中公卿百官贩夫走卒人人为之沸腾的是,今日在宫城西侧营建的天子行苑太平苑,对天下读书人开放,共议新政旧政优劣之别,由大鸿胪祝龟祝元灵和尚书左丞荀彧荀文若主持一众事宜,尚书令陈纪陈元方之子陈群陈长文从旁辅佐,尚书台掾属赖恭赖元敬负责述说新政事宜。

刘奇携着几名手下,换了一身便装,混迹在人群中,看着高台之上前方端坐的几人,为首之人正是袁绍帐下心腹幕僚,颍川辛评辛仲治,以及吕布帐下大才,射阳臧洪臧子源,看着这二人行事之间针锋相对的模样,谁也不肯示弱,刘奇心中多了一抹镇定之色,看来,河北的问题,自己一时间可以放下心了!

除却这二人之外,还有曹操长子曹昂曹子修端坐在席上,随后的便是一名带着几分落魄不羁有几分随意的中年汉子坐在席上,早有左右言说,刘奇当下便也明白,此人多半就是那刘备帐下的同乡人简雍简宪和了。

在臧洪臧子源身侧落后半个席位的地儿,坐着一名四十余岁的汉子,衣着华丽,眉眼之中带着几分奸猾之色,刘奇细细思忖,此人便是公孙瓒帐下心腹邹丹无疑了。

看着只有这几人坐在席上,其余人都熙熙攘攘的站在后边聆听,刘奇微微眯着眼睛问道,“荀正没来?”

刘奇身旁的陈忠压低声音带着几分阴沉说道,“荀正身为荀氏旁系,所行多与荀氏理念有悖,如今荀彧在主持事务,荀正上台多半是自取其辱,传到袁公路耳中,难免被袁公路看清,这家伙倒也干脆,到了京都之后,干脆闭门不出。”

刘奇轻轻点了点头没有说话,眼看着时间不早,高台之上的祝龟用带着几分蜀中口音的话语朗声开口道,“天道有常,不因尧存,不因桀亡!故英才圣贤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开世之先河,革故鼎新,扫除天下弊端,让天下太平,百姓得享安宁。暴秦苛捐杂税沉重,故百姓揭竿而起,扫除天下弊端,高祖能够立汉,所秉承者不过公心耳!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

祝龟顿了顿,继续朗声说道,“然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故文景以黄老之道,无为而治,武皇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削藩平世,时至今日,我大汉已然危如累卵,苛捐杂税沉重,百姓不堪重负,纷纷揭竿而起,我大汉大好河山,数年之内,竟满目疮痍,天子王侯,公卿士族,人人心有怜悯而不忍直视。如今天下方才算得上太平,警告朝中公卿议定,准备废除口赋、算赋,更改徭役之法,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谬矣!谬矣!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小儿指点朝堂高下,如此我大汉危矣!”臧洪身旁一名三十许岁,温文儒雅的中年男子摇头晃脑,满是不忿的开口。

陈忠不等刘奇开口,就凑到刘奇耳畔说道,“此人是臧洪同乡陈容,也算是有几分学识,十分仰慕臧洪,跟随在臧洪左右,为臧洪所驱驰!”

荀彧眼中闪过一道寒光,“不知先生所说,小儿指点朝堂高下,是在说何人?莫非是说我朝贡公卿百官,在其位不谋其政?还是说,先生看不上我大汉朝中公卿百官的才能,认为我大汉朝中公卿德不配位?”

荀彧的一句话却是诛心之语,陈容却也并非泛泛之辈,丝毫不接荀彧的话茬,开口说道,“这话可是荀左丞说的,并非是陈某说的,在陈某看来,这废除算赋、口赋之举,不过说庸人之举,自断我大汉根基,若是国库无有税赋,我大汉何以养兵护佑边疆?何以养活朝中公卿百官治理天下?这天下何来的太平?”

荀彧毫不犹豫的开口反驳,“敢问陈先生,我大汉不曾少过公卿百官俸禄,这大汉天下可曾太平?贪官横行,吏治败坏,可曾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荀某倒想问陈先生一句,何为国本?”

不等陈容在说话,臧洪就呵斥道,“陈容,休得胡言,还不退下!”

旋即臧洪面上带着几分灿烂的笑容说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不知荀左丞以为如何?”

荀彧点了点头说道,“臧别驾所言甚是!民为邦本,确是至理!我大汉如今税法新政,便是秉承着以民为本的思想实施,让百姓得以安康太平!”

“嗤!”辛评不由得嗤笑一声,“文若,几年不见,你这嘴皮子越发顺溜了!”

荀彧轻轻抖了抖眉头,含笑针锋相对,“原来是辛仲治,如此大庭广众之下,本官代表的是朝廷,自有朝廷威严,请唤荀某一声荀左丞,荀某虽然官卑职小,却也不敢有损我大汉威严,若是你要和本官论私交,等到今日事毕,本官自请你喝酒,也无不可!可这公私需得分明,若是这大庭广众之下,你胆敢再口出不逊,那就休怪荀某不讲情面了!”

荀彧的一番话,说的正气凛然,听的厅中诸人是一愣一愣的,一时间倒也让众人不由得对荀彧刮目相看,朝中果然英才济济,这位不过是尚书左丞,言辞就如此犀利,看来,也是当世英才!

“呵呵,荀左丞!”辛评发出一声轻蔑的笑声,“那辛某倒是想问上荀左丞一句,朝廷废除这口赋、算赋,国库一下子空了一大半,若是有灾情来袭,该当如何?”

荀彧丝毫不以为意,缓缓开口问道,“辛仲治,你好歹也是我颍川士子,眼光何曾如此浅显?治国之道,需以治本为上,如此才能根治顽疾!这天下灾祸,大抵是因流民而起,本侯且问上一句,这流民是从何而来?”

看到众人寂静无声,荀彧放大了声音开口问道,“在座也都是我大汉英才,不知谁人能告诉荀某,这天下流民,是从何而来?”

邹丹撇了撇嘴说道,“荀左丞此言不过泛泛,以邹丹看来,这天下流民,不外乎天灾人祸而已!”

荀彧轻轻点了点头说道,“邹先生所言不错,这天下流民产生,不外乎是天灾人祸而已!可在荀某看来,这天下流民产生,不外乎是人祸!汉初有天灾之时,流民四处流窜,天子开仓放粮赈济百姓,所以流民渐渐消亡,为何而今流民之势,愈演愈烈?”

荀彧顿了顿说道,“不外乎是苛捐杂税沉重,百姓无谋生之计,不得已沦为流民,所以想要天下太平,让流民之势渐消于无,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我大汉才能缓和过来!”

辛评身旁一人开口说道,“荀左丞此言不错,可轻徭薄赋,不代表废除税赋,如今朝天下令废除算赋、口赋,这各地府库可就空虚了,加上天灾不断袭扰,百姓这日子过不下去,还是得沦为流民!”

荀彧开口反问道,“我当是谁?原来是辛佐治在此!本固则邦宁,这才是治理天下的根基所在,荀某不才,倒是想问一句,这废除口赋,算赋有何错?口赋本是天子私库收入,如今天子仁慈,体恤怜悯百姓,下诏废除口赋,不知道可碍着诸位的事情了?诸位不念天子仁慈,反倒是如此苦苦相逼,是何道理?”

荀彧问了一半就停了下来,按照大汉定制,口赋是天子的税收,归少府,入天子私库以为用,算赋是朝廷的税收,归大司农,入国库以为天下所用,此刻荀彧不提算赋,只是言说口赋是天子仁慈,诸人言辞逼迫,是想陷天子于不仁不义,一时间,诸人倒也未敢妄言!

臧洪拂袖大笑道,“荀左丞何故顾左右而言他,口赋是天子私用,废除于我等而言无甚干系,天子体谅怜悯百姓,天下人都心中有数,自然念及天子仁慈,可这废除算赋,确是大大的动摇了国本!”

荀彧朗声笑道,“不然!不然!以荀某看来,这算赋,才是大大动摇了国本!百姓本苦,这流民中有多少人是因为缴纳不起算赋,而失却自家土地,继而沦为流民,多半是苛捐杂税逼迫,这才是动摇我大汉国本!正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若是百姓连谋生之计都失却了,这算赋,就是逼迫着百姓沦为流民,动摇我大汉国本!”

荀彧顿了顿说道,“收缴税赋,要衡量的是有无能力缴纳税赋,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便是如此!所以我大汉新定之政,便是将税赋分摊到田亩之上,按照田亩缴纳税赋,若是遭遇天灾,则免除相应税赋,如此一来,我大汉国库反倒是更为充盈。”

简雍带着几分洒脱贸然的开口问道,“荀左丞,那依你之见,这流民,当赈还是不当赈?”

荀彧轻轻抽了抽嘴角,斩钉截铁的说道,“不当赈!”

荀彧的一句话,让场上这么多的人瞬间为之哗然,荀彧既然代表着朝廷,那现在说出这话来,要是传了出去,被别有用心之人一搅合,那到时候,这名声,可以说是迎风臭十里,连带着荀氏,也要被天下人戳脊梁骨!

看到场上群情激奋,荀彧大喝一声道,“诸位且安静下来,且听荀某一言,再议论不迟!”

等到众人稍稍安静下来,荀彧这才朗声道,“正所谓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面对流民,朝廷要做的,是替百姓着想,让他们安居乐业,不至于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若是一味赈济,又能赈济到几时?李记有云,食力无数,大司马言说,自食其力,与先贤之语有异曲同工之妙,固有以工代赈之法,既然让百姓有了奔头,也不至于懒惰成疾!

百姓自食其力,用双手换取自己的生活所需,这便是授人以渔,给了百姓一个谋生之计,百姓何需再赈济?官吏治理百姓获取俸禄,百姓动手赢得立足之姿,何错有之?”

听到荀彧的话,场中众人更是议论纷纷,诸如臧洪,辛毗等有识之士,听到荀彧此言,心中已然是泛起了惊涛骇浪,之前刘奇以工代赈行事,众人都还没当一回事,可此刻荀彧将此事摆到台面上,要是传扬了出去,那如今刘奇治下,各地流民恐怕会纷沓而至。

人群中有一人站了出来,开口问道,“敢问荀左丞,若是遭受天灾,以工代赈不足以百姓生活所需,朝廷该当如何行事?”

荀彧笑眯眯的说道,“自当是由官府出面,向其拆借粮草,等到播种丰收之后,再逐渐归还府库即刻这便是要各地官府出面组织了,朝廷诏书传达很快,可是官吏尸位素餐不作为,这也是我大汉有今日之祸的根由所在。”

那人继续开口问道,“既然荀左丞如此说,想来定然是有经验在前了,某家倒想问一句,君与民,何轻何重?”

荀彧笑了说道,“民为邦本,故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那人同样爽朗一笑道,“荀左丞此言,某家不敢赞同,既然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何百姓却要劳苦耕作?天子却能高坐庙堂,乐享其成?”

荀彧轻飘飘的说道,“原来你也知晓天子高坐庙堂!”

听到荀彧的话,那人拱手道,“还请荀左丞解惑!”

荀彧哼了一声道,“若是君为重!百姓岂不被压倒在地起不来?社稷为地,承载生灵,天子为天,雨露照拂,故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天下才能承平!”

那人轻轻扯了扯嘴角说道,“当今之世,某家可未曾见到天下太平!”

荀彧毫不犹豫的反击道,“若这天下不太平?不知汝何能来到京都?须知天灾也有分野之别,如人之手足口角,各有用处,也未见汝用耳吃饭,用眼呼吸,用鼻聆听,用口视物也!”

听到荀彧的话,那人拱手道,“荀左丞好见识,这京都之中果真是卧虎藏龙,英才遍布,鲁肃今日服了!”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完)王妃不乖:独宠倾城妃神探狄仁杰第四卷我在原始部落当村长卦妃天下快进三国三国之小兵传奇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大乾最狂驸马爷大明金钱帝国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通古今:我朱柏养了整个大明朝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猎国:从一介流民开始大明:十岁科举状元,朝廷震惊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围炉三国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堪破三千世相东方船说不要乱搞啊!我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隋烽风云1200殿下别作死了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重生:掠夺词条,宋徽宗是我爹征服者在清朝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我大概救了个王朝重生后我在大周开无双穿越占领突厥抓长孙无垢龙凤合鸣之盛世山河武英殿三国第一保镖三岁无敌小皇孙刘备之子,开局武力值点满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权臣战国称雄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弃妃在上:王爷,要听话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逍遥世子爷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皇明朱慈炲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大乾杀猪匠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重生之项羽崛起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