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感谢秋风史哥送来的点赞…)

就在郝摇旗在那纠结要不要为闯王尽忠时,苏平说话了…

“对面那个穿的破破烂烂的家伙,你到底打还是不打?不打的话就快点投降,打的话,就等你被射成刺猬再投降也行…”

话音落下,苏平身后的军士齐齐吼道:

“降者免死!”

跟着郝摇旗的十几名闯军老营军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其中一人一咬牙,举刀直接杀向明军方阵…

“老子跟你们拼了…杀…”

“咻咻咻…”

这名老营军卒狠话还没放完,十几根弩箭便擦着郝摇旗身边飞了过去,当场被射成了刺猬…

“噗通…”

这时,另一名闯军看到战友惨死,也跟着冲了出来…

“杀…”

“噗噗噗…”

又是十几根弩箭射擦着郝摇旗身边飞过去…第二名刺猬产生…

紧跟着,又冲出来数人,皆死于乱箭之下。其余人见状,一个个都不敢动了。包围他们的蓟州军再度大吼道:

“投降免死!”

郝摇旗见状,心中又惊又气,挥刀对着苏平说道:

“你以为这样就能吓到我郝摇旗吗?诸位兄弟,随我死战…”

郝摇旗正准备指挥众人拼命,结果就听到身后传来了一阵叮铃哐啷声。原来是剩下的十几名闯军见到地上的一众“刺猬”,又被官军团团包围,心生绝望之下,纷纷放下武器,双手抱头蹲了下去…

郝摇旗:“…”

苏平见到眼前数十名反贼都认怂投降,微微笑道:

“哦?你就是郝摇旗?”

郝摇旗见状,一挺胸脯道:

“正是!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吾乃闯王麾下三十六路闯将之一,郝摇旗是也!”

苏平点点头道:

“嗯…不认识…”

“现在就剩下你了,降?还是不降?”

郝摇旗闻言脸色涨红,苏平的无视让郝摇旗的内心大受打击…

郝摇旗:“…欺人太甚!想要我投降…做梦!今日我郝摇旗唯死而已!有种,单挑啊…”

苏平见状邪魅一笑…

“单挑?好啊…你是要一人挑我们前后两边所有人呢?还是要我们两边所有人单挑你一个?”

郝摇旗此时脸色涨红,浑身发抖,内心无比的愤懑:又特么是这一招,三国演义你们都不看的吗…

(这一时期,《三国演义》很流行,更有甚者,这一时期在辽东,满文版翻译的汉文版着作有海量多,满人基本都在学习汉人的东西,黄台吉在汉族大臣的影响下,特别喜欢读《三国演义》,甚至到了迷恋的程度。

一直到了雍正时期,野猪皮才开始有了半瓶醋文化,强调要看《三国志》,不要看《三国演义》。当时,有位大臣引用诸葛亮斩马谡的故事,劝告雍正用人要慎重,结果被雍正以“不引正史”的罪名打了 四十板子,其实这个事例在《三国志》中也有记载,白打了...)

“你…无耻!我郝摇旗今日就是被万箭攒心,也不会想尔等官军低头…来吧!”

人总是对有骨气的人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情感。对苏平而言,鱼河堡中的闯军全是反贼,全都死不足惜,他更多的是想要借着鱼河堡之战练练兵而已…

但见到郝摇旗方才的表现,苏平心中还真就不想杀他了。只见苏平嘴角微微勾起,对着郝摇旗说道:

“你不降,那我就让他们为你陪葬,而且我会让他们死在你前面…”

说完,又转头对着十几个投降的闯军说道:

“你们和他是一起的,劝劝吧…不成功,你们一起死。成功了,不但免死,还给你们每人发十斤粮食…”

蹲着的十几个闯军惊惧的相互对视一眼,最终还是臣服在了粮食的诱惑之下,绝对不是因为不想死…

“郝将军,降了吧…”

“是啊…郝将军,闯王都已经跑了,咱们的抵抗毫无意义…您就降了吧…”

“郝将军…您是好人,就可怜可怜我们吧。我们不想死…”

“是啊…郝将军…求求您了,您就降了吧…”

郝摇旗:“…”

郝摇旗见到苏平用部下的生命威胁他,心中大骂苏平无耻,但又不忍看着部下随自己一起死,只能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叮铃哐啷…”

“你赢了…我投降…”

苏平:“…”

苏平任由郝摇旗站在那束手就缚,一时间没有动作。他被刚才几个闯军的话给震惊了…

“卧槽…闯王高迎祥?还有这好事?”

念及于此,苏平收起来玩笑的心态,当即下令道:

“来人!传令!全军由外向内围杀闯军,逐次清理堡中每一处街道和房屋,不得放跑一个反贼!就算挖地三尺,也要给本将把贼首高迎祥抓出来!”

苏平身边的一名副将当即出列应道:

“诺!”

随即一脸兴奋的带着传令兵一起快速离开。苏平看着跑的飞快的传信兵,心中也是兴奋不已…

“妈的…这把老子想不升官都难啊…”

苏平周围的蓟州军也听到了苏平的话,纷纷激动起来,一个个的也坐不住了。

大家的心思已经飞到了堡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在想着怎么抓到高迎祥,于是乎,把等在那束手就缚的郝摇旗就这么给忽视了…

“喂!我说你们…到底绑还是不绑?”

听到郝摇旗的呼喊,苏平这才回过神来,不过很明显,他的心思也不在这里了。于是对着十几名投降的闯军和几名蓟州军军士说道:

“你们几个,去把这个郝摇旗绑了…你们几个,看着他们…”

“传令,盯死鱼河堡稍后两道关门,其余人随本将前去捉拿贼首高迎祥!记住,抓活的!”

众官军:“诺!”

投降的闯军:这不合适吧…

郝摇旗:苏平,你欺人太甚…

崇祯六年四月,苏平领四千蓟州军骑兵破鱼河堡。闯王高迎祥,闯将郝摇旗,军师牛金星,杨承裕等一众闯军高层被俘…

消息被率先传到暗卫总部。官抚极得到情报后,第一时间派出暗卫,将杨承裕秘密带离陕西…

同一时间,满桂部一千骑兵在距离榆林卫东面百余里遭到顾君恩指挥的四万流民军围攻,满桂身负大小二十余刀,身中数支冷箭,重伤倒下,其余一千众全军覆没。

幸得黑云龙率五千骑兵杀到,黑明孝及时于乱军之中将重伤濒死的满桂救下,退往山陕边境救治。同一时间,朱由检派出御医,由内卫护送,星夜兼程赶赴山陕边境…

蓟州军按照满桂最后的命令,交由苏平代理指挥使,继续指挥大军围剿高迎祥部。由于苏平领军在外,主力大军由黑云龙则暂时指挥,太监徐宁监军。

榆林卫守将尤世威在接到苏平协同作战请求后,尽起榆林卫三千边军,由西向东杀向闯军…

顾君恩在黑云龙率骑兵杀到之后,果断率领主力往北撤退,在接到尤世威东进的消息后,果断命令两万老弱继续北进,与神一魁汇合,自己则与刘宗敏等闯将率领老营队伍,假借断后为由,先是半道脱离主力往南,随后掉头往西,秘密向响水堡方向前进。

顾君恩的想法是,甩开官军围捕,由响水堡南下,绕道米脂,与闯王高迎祥汇合后,等待时机,按计划由吴堡入晋…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完)王妃不乖:独宠倾城妃神探狄仁杰第四卷我在原始部落当村长快进三国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三国之小兵传奇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大乾最狂驸马爷大明金钱帝国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通古今:我朱柏养了整个大明朝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天生就会跑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大明:十岁科举状元,朝廷震惊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围炉三国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堪破三千世相东方船说不要乱搞啊!我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隋烽风云1200殿下别作死了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重生:掠夺词条,宋徽宗是我爹征服者在清朝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我大概救了个王朝重生后我在大周开无双穿越占领突厥抓长孙无垢龙凤合鸣之盛世山河武英殿三国第一保镖三岁无敌小皇孙刘备之子,开局武力值点满从炮灰到王者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权臣战国称雄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弃妃在上:王爷,要听话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皇明朱慈炲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乱世帝匪大唐仵作笔记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侯门第一纨绔皇帝带头卖国?我直接掀了这龙椅!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荒年啃树皮?呸,肉吃着不香吗?权香枭婿毒士无双:女帝求我当权臣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