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的傍晚,潮湿的风裹着槐花甜丝丝的香气,掠过老街斑驳的青石板路。陈阿婆坐在槐树下的藤椅上,望着远处被夕阳染成橘红色的天际线,轻轻叹了口气。这棵老槐树是她和老伴年轻时亲手种下的,如今枝繁叶茂,树冠如伞,可树下的人却只剩她孤零零一个。
去年冬天,老伴因病离世,只留下她守着这栋老房子。儿女们都在城里工作,几次想接她去同住,可她舍不得离开这个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老街的邻居们都很照顾她,时常送些自家种的蔬菜、包的饺子过来,可夜深人静时,思念的潮水还是会将她淹没。
这天傍晚,陈阿婆像往常一样坐在槐树下乘凉。夕阳的余晖透过枝叶,在地上洒下一片片金色的光斑。她正出神地望着飘落的槐花,忽然听见一个清脆的声音:“阿婆,这槐花能送给我一些吗?”
抬头一看,是个约莫七八岁的小女孩,扎着两个羊角辫,穿着淡蓝色的连衣裙,眼睛亮晶晶的,像缀着两颗黑宝石。陈阿婆笑着点点头:“当然可以,你要槐花做什么呀?”
小女孩甜甜地笑道:“我想做槐花糕给妈妈吃,妈妈生病了,我想让她开心。”
陈阿婆心里一暖,想起了自己生病时,老伴也是这样变着法儿给她做好吃的。她起身拿来一个竹篮,帮小女孩一起采摘槐花。小女孩手脚麻利,一边摘一边哼着歌,清脆的歌声在槐树下回荡,让寂静的小院有了生气。
临走时,小女孩从兜里掏出一块水果糖递给陈阿婆:“谢谢阿婆,这是我最喜欢的糖,送给你。”陈阿婆接过糖,看着小女孩蹦蹦跳跳远去的背影,眼眶微微湿润了。
从那以后,小女孩经常来摘槐花。有时是一个人,有时带着妈妈一起来。陈阿婆得知,小女孩叫朵朵,妈妈得了重病,一直在医院治疗。为了照顾妈妈,朵朵跟着爸爸在医院附近租了房子,正巧就在老街旁边。
陈阿婆心疼朵朵,每次都留她在家吃饭。朵朵也不认生,吃完饭后就帮陈阿婆洗碗、扫地,还会给她讲学校里有趣的事。渐渐地,陈阿婆的生活有了盼头,每天都期待着朵朵的到来。
一天晚上,朵朵哭着跑到陈阿婆家里。原来,医生说妈妈的病情加重了,可能撑不了多久了。陈阿婆将朵朵搂在怀里,轻声安慰:“别怕,我们一起为妈妈祈福,她一定会好起来的。”
当晚,陈阿婆带着朵朵在槐树下点了一盏祈福灯。柔和的灯光在夜色中摇曳,照亮了朵朵挂满泪痕的小脸。陈阿婆想起老伴离世前,自己也是这样无助和悲伤,便将自己的故事讲给朵朵听:“人这一辈子,总会经历离别,但只要心里想着对方,他们就永远不会真正离开。就像这棵老槐树,每年春天都会开花,花香四溢,就好像你爷爷在陪着我一样。”
朵朵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紧紧抱住陈阿婆。
奇迹发生了,在朵朵和家人的悉心照料下,妈妈的病情竟然慢慢好转了。出院那天,朵朵一家特意来到陈阿婆家里道谢。看着母女俩紧紧相拥的画面,陈阿婆欣慰地笑了。
秋天来了,老槐树的叶子渐渐变黄。朵朵要回原来的学校上学了,临走前,她送给陈阿婆一个精致的玻璃瓶,里面装满了晒干的槐花:“阿婆,等我放假就回来看您,这是我做的,想我的时候就闻一闻,就像我在您身边一样。”
陈阿婆抱着玻璃瓶,泪水夺眶而出。她知道,这个秋天不再孤单,因为心里多了一份牵挂,多了一个可爱的小孙女。
夜深了,陈阿婆躺在床上,闻着枕边淡淡的槐花香,进入了甜甜的梦乡。梦里,老槐树开满了洁白的槐花,朵朵和她的妈妈在树下欢快地笑着,老伴也站在不远处,向她招手……
从此以后,每年春天,陈阿婆都会在槐树下等朵朵回来。那棵老槐树见证着跨越年龄的情谊,见证着爱与希望的延续。在岁月的长河里,这份温暖的情谊如同槐花的香气,历久弥新,永不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