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即便内心不太情愿,但还要挤出笑容装作十分惊喜的样子谢过村长。
毕竟,即便是县学的很多规定就是为了方便寒门学子,但到了现在,实际的操作上可以钻的空子有很多。
这也导致现在的县学有很多掏了钱的借读生,实际上的寒门学子寥寥无几。
如意这次能够有一个名额,村长肯定在背后出了大力。
如意想到这里,推脱的话一句也说不出来,只能再三拜谢。
晚上李春兰知道了这件事,她先是惊喜不已,但等听到去县学读书可能要住在那里的时候,脸色就纠结了起来。
如意看出来了,等着李春兰说话,但她只淡淡说了句:“我知道了。”
就没了下文。
如意也只能当不知道。
第二天,李春兰专门去县城置办了厚礼到村长家道谢,回了家后就一脸凝重地表示有话要说。
如意看她这样,就有了心理准备。
果然,李春兰在房间里小声地讲了男女的不同,说了她生产时候面对的情况。
说到动情处,她流着眼泪,拉着如意的手希望如意别怪她。
如意也紧紧握住她的手,没说话,但意思已经都表达出来了。
等李春兰说完,如意笑着问:“娘,那我今天能跟您一块睡吗?”
这句话一出,李春兰立马破涕为笑,忍不住用手指头戳了她一下,说了句:“促狭鬼!”
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
七月底还是天气热的时候,窗外的树上知了在声嘶力竭地呐喊,如意午睡起来就发现自己浑身都是汗。
她起身去院子里打水,准备擦洗一下,继续看书。毕竟过几天,八月初一她就要去县学了。
县学刚进去会有摸底考试,她这几天肯定要努力一把,不能一进去就先丢人吧!
如意刚打完水就发现李春兰的房间门开着,她坐在屋檐下出神。
如意走了过去,问:“娘,您睡了吗?外边这么热,还是回房间待着吧!”
李春兰闻言,这才回过神来,“还没呢,我这就回去睡会!”
说着,就准备起身回屋。
如意也端着水准备离开,但她刚走两步就被李春兰叫住,“你来,我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
如意只好把水放下,跟着她进了房间。
李春兰有些犹豫,但还是开口了:“我准备跟着你搬到县里去住,你到时候跟我住在外边,不在学校里住。”
如意闻言点了点头,“您不说我也要提了,你自己一个弱女子在村里我也不放心。”
李春兰这才松了一口气,感觉后边的话都更好说了。
“那我想把卤肉的方子告诉你小姨,到时候我们拿干股,你看行吗?”
说着就小心地看着如意,生怕如意生气。
毕竟说出来这方子以后可是能传家的东西,只要世道不乱,后世子孙靠这个都能有饭吃。现在给出去了,以后就不是独一份了。
如意看她有些小心翼翼的表情,无奈地叹了口气。
自从她考中秀才后,李春兰忽然就以她的意见为主了。
这也不是说李春兰以前就不顾她的感受。
只是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以前李春兰会问,是因为她疼爱孩子,不忍心做如意不愿意的。
现在李春兰问,则是因为她是真心觉得如意是她之后的依靠,甚至觉得如意是个大人了,家里的事情都得她做主了。
就有点那种夫死从子的味道了。
除了李春兰的变化,村里人变化也很明显。
以前还会有人背后议论她家,说李春兰早晚守不住,肯定会给如意找个后爹来。
说他爹没福气,好不容易卖地考上了秀才,结果还没享受到好处人就去了。
还说如意一看就是个病秧子,李春兰送她去读书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反正就是林林总总,没多少好话。
尤其是如意耳力特别好之后,经常能听到一些零星的讨论。
这些,如意和李春兰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但两人也没法太过计较,毕竟村里就这样,哪家都会被人说嘴。
就连村长家,他也会被人背后说道。
只要人家没当面说,就都当不知道了。
但自从如意考上秀才后,尤其还是这么年轻的秀才。村里说她坏话的人不说没有了,也一下子消失了七八成。
这也让如意进一步感受到了秀才这个最底层的功名能有的影响力。
就像此时的李春兰,如果是以前,她也会问如意这件事,但更像是通知,而不是商量。
除非如意能给出一个她无法拒绝的的理由,要不然她不会打消这个念头的。
但此时,李春兰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就是真心询问意见的的,她已经把如意当成了这个家的当家人。
如意刚开始对这种转变还不太习惯。
毕竟从她来到这个世界,李春兰一直是风风火火的。
但这几天,如意自己也想通了。
李春兰忽然这样,只是对秀才这个名头的敬畏之心罢了,等她适应过来了,自然也就恢复以前了。
如意就还像以前两人的相处一样,和李春兰说话:“可以啊,都听您的。就是拿多少干股您想好了吗?”
李春兰既然提起这件事,就说明她已经深思熟虑过了。
“你觉得一半怎么样?”
如意点头,她对这件事无所谓,只要李春兰开心就行。
反正想要挣钱的话,她的方法多的是。
只是当初为了两个人的安全,她才选了卤肉。
不过她想了想还是说:“这样的话,我们就拿五年的干股吧,五年后方子就是他们的了,算是我们卖给他们的。”
看李春兰一脸不赞同,她解释道:“您和小姨现在关系好没关系,但在等几年,她家孩子大了难免没有想法,到时候肯定会影响你们俩的关系。”
“现在卤肉生意一个月利润能有差不多十两,一年就是一百二十两,那五年就是六百两。我们拿一半就是三百两,三百两卖一张方子也不少了。”
“给个期限,两家关系才能长久。要不然一直是他们辛苦卖东西,我们拿一半,时间长了肯定会出问题。”
“而且,如果五年后您还想要做这门生意的话,也可以雇佣个人自己开店。反正县学在城北,现在的生意在城南,一个县城两个店还是不冲突的。”
李春兰听完沉思了一会,知道还是如意说的有道理,也就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