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不归的易容术确实有两把刷子。
三天后,林仲秋变成了个皮肤黝黑的农家小子,跟着“表哥”胡不归,以“投奔亲戚”的名义来到青龙门山脚下。
青龙门正在招弟子,山门前排着长队,考官是个留着络腮胡的壮汉,据说一手“铁砂掌”练得炉火纯青。
“下一个!”壮汉吼道,一个少年上前,耍了套花拳绣腿,被他一脚踹飞:“花架子!滚!”
林仲秋看得眼皮跳——这考官明显是看家世看资质,普通人家的孩子根本没机会。
轮到她时,壮汉上下打量她:“叫什么?会武功吗?”
“小名叫阿秋,会点庄稼把式。”林仲秋故意弓着背,显得畏畏缩缩。
“庄稼把式也敢来青龙门?”壮汉嗤笑,扔给她一把木剑,“去那边劈柴,能劈开十根,就让你当个杂役。”
旁边堆着十根碗口粗的木头,几个没通过的少年正对着木头发愁。
林仲秋拿起木剑,掂量了一下,突然想起第一世界的“杠杆原理”。
她没直接劈,而是找了块石头当支点,把木剑的一端卡在木头底部,另一端用脚猛踩。“咔嚓”一声,木头应声而裂。
周围的人都看呆了——这么粗的木头,用脚踩断了?
林仲秋没停,换了根木头,调整支点的位置,这次用的力气更小,木头照样裂开。
不到一刻钟,十根木头全被她“劈”开了,木剑连根毛刺都没掉。
壮汉的眼睛直了:“你……你这是什么功夫?”
“庄稼把式啊。”林仲秋挠挠头,装傻,“俺们农村劈柴都这么干,省劲。”
胡不归在旁边赶紧打圆场:“是啊考官,这孩子力气不大,但脑子活,当个杂役正好。”
壮汉皱着眉,又看了看那些整齐的断口——断面平整,显然不是蛮力能做到的。他突然想起掌门说的“不拘一格降人才”,哼了一声:“算你过了,去杂役房报道!”
进了青龙门,林仲秋才发现这里比想象的更复杂。
外门弟子分三六九等,有家世的住好院子,像她这样的杂役,只能睡大通铺,每天劈柴挑水,连武功秘籍的影子都见不到。
“秋哥,你那劈柴的法子太神了,教教我呗?”同屋的小杂役凑过来,他叫小石头,爹娘是青龙门的佃农,想进宗门学武保护家人。
林仲秋看着他满是老茧的手,想起第三世界那些想保护自己的孩子,心里一动:“想学?我教你‘省力三诀’——找支点,顺方向,借巧劲。”
她拿起根扁担,“比如挑水,把水桶往肩膀中间挪三寸,就不那么累,这叫‘力的平衡’。”
小石头试了试,果然轻松多了:“秋哥你太厉害了!比那些外门弟子懂的多!”
“这算什么。”林仲秋笑了,“等有空,我教你用扁担打‘杠杆拳’,一拳能把人打飞三丈远。”
晚上睡觉前,她摸出那块玉佩,借着月光看剑谱。
《流云剑谱》的真迹果然精妙,招式间藏着卸力、借力的巧劲,和她用的杠杆原理不谋而合。
“看来老祖宗早就懂物理了。”她边看边比划,左臂的伤口已经结痂,虽然还疼,但比之前灵活多了。
窗外传来脚步声,是外门弟子巡查。
林仲秋赶紧收起玉佩,闭上眼睛——她知道,在青龙门的日子不会太平,但这正好,她最喜欢在乱局里,搅出点新花样。
林仲秋当杂役的日子,白天劈柴挑水,晚上就琢磨《流云剑谱》。
但光看剑谱不够,她需要实战经验,更需要知道青龙门的武功路数——毕竟,她的目标是找门主“讨公道”,总不能赤手空拳去。
藏经阁是个好地方,但外门弟子不准进
藏经阁的看守是个独眼老头,据说年轻时是青龙门的剑术教头,因伤退居二线,最恨偷摸看书的杂役。
林仲秋蹲在墙角观察了三天,发现老头有个习惯:每天午时会泡杯茶,坐在窗边晒太阳,这时候他的听觉会被茶水沸腾声、窗外鸟鸣干扰,对阁内的动静格外迟钝。
“机会来了。”林仲秋对小石头挤挤眼,塞给他半块刚烤好的红薯,“去,把看守的那只老黄狗引到西边的柴房,越远越好。”
小石头啃着红薯跑了。
林仲秋则摸出早就准备好的“工具”——一根用竹管做的“听声棒”(第一世界的声学探测原理),轻轻贴在藏经阁的木门上。
里面传来翻书声、脚步声,还有老头哼小曲的调子,位置在东厢房第三排书架附近。
她深吸一口气,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用松香和桐油混的“消音粉”,往门轴上一抹,推门时果然没发出半点声音。
藏经阁里弥漫着旧书的霉味,阳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一排排书架像沉默的巨人。
“得快点。”林仲秋心里默念,直奔记忆里外门弟子常说的“基础武学区”。
她没功夫一本本看,掏出第二世界当记者时练的速记本和炭笔,翻到《青龙门基础拳谱》,手指飞快地在纸上划过——她记的不是招式名称,是发力角度、重心位置、呼吸节奏,用的还是第四世界学的“能量流程图”画法,旁人看了只会以为是鬼画符。
正记到“铁山靠”的发力技巧,突然听见老头的声音:“小黄?回来吃饭了!”
糟了,狗被找回来了!老黄啊老黄,撒欢儿就不能跑远点吗,附近就没有狗子让你调动体内荷尔蒙?
林仲秋赶紧合上书,想往藏身的书架后躲,却撞见个穿月白长衫的少年。
少年手里拿着本《易经》,看她鬼鬼祟祟的样子,挑眉道:“杂役?敢闯藏经阁?”
这少年眉眼清俊,气质矜贵,腰间挂着块玉佩,林仲秋的本质透视镜突然闪了下:【青龙门少主,叶青羽,原书男主,身负“九阳神功”,性格看似温和,实则心机深沉】
“原男主?”林仲秋心里咯噔一下,脸上却堆起憨厚的笑,“回……回少主,俺是来打扫的,不小心碰掉了书……”
叶青羽没说话,只是盯着她手里的速记本。
林仲秋心跳加速,正想找个借口,外面突然传来狗叫声和老头的呵斥:“哪来的野小子!敢偷闯藏经阁?”
是小石头被发现了!
林仲秋眼睛一亮,故意把速记本掉在地上,趁叶青羽弯腰去捡的瞬间,一个箭步冲到窗边,抓起窗台上的花盆——那是盆养了多年的“护心草”,老头宝贝得很。
她把花盆往窗外一扔,正好砸在赶来的老头脚边。
“哎呀!”老头心疼得大叫,顾不上管别人,赶紧去扶花盆。
林仲秋趁机冲叶青羽挤了个鬼脸,翻窗溜了,动作快得像只泥鳅。
叶青羽捡起速记本,看着上面奇怪的符号和流程图,嘴角竟勾起一抹笑意:“有意思。”
林仲秋跑回杂役房,心脏还在狂跳。
小石头鼻青脸肿地跟进来:“秋哥,我按你说的,把狗引到柴房,还往它窝里塞了块肉,谁知道那老头鼻子比狗还灵!”
“没事,没被认出来就好。”林仲秋拍了拍他的肩,打开速记本,“你看,这趟没白去,《基础拳谱》的发力原理我搞懂了,比《流云剑谱》的入门招式实用多了。”
小石头凑过来看,越看越迷糊:“秋哥,你这画的是啥?这小人怎么胳膊长腿短的?”
“这是‘受力分析图’。”林仲秋指着一个歪歪扭扭的小人,“你看,出拳时重心要放在后腿,就像杠杆的支点,这样力气能放大三倍……”
窗外,叶青羽站在走廊尽头,看着杂役房的方向,手里还捏着那本速记本。他身后的随从低声问:“少主,要把那杂役抓起来吗?”
“不必。”叶青羽把速记本揣进怀里,“让他闹,我倒要看看,这‘庄稼小子’还能玩出什么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