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工坊之内,别有洞天。

正中央的主体工坊,宽敞明亮,足以容纳数十人同时劳作。

地面用青石板铺就,平整坚实。

一排排崭新的工作台上,整齐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工具,从鲁班尺、墨斗,到风箱、铁锤,一应俱全。

在刘文正的暗中帮助下,苏明德甚至从州府的武库司,采买到了一批用于打造军械的上等精铁。

此刻,工坊内正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刘明宇穿着一身耐脏的短打劲装,头发用布巾随意地束在脑后,早已没了半分公子哥的模样。

他正围着一个巨大的木制机械模型,与几位老工匠激烈地讨论着。

“张师傅,这个主齿轮的卯榫结构,必须再往里进三分!我计算过,只有这样,才能在高速转动时,保证力量传导的损耗降到最低!”他指着图纸上一个复杂的节点,语气急切而又坚定。

那位被称为“张师傅”的老木匠,是苏家村手艺最好的木工。

他皱着眉头,比划着手中的角尺,反驳道:“刘公子,按老祖宗传下的手艺,榫头留七分,卯眼进六分,这是最牢靠的!再往里进,木头受不住那么大的应力,转不了几圈,非得裂开不可!”

“不一样的!”刘明宇急得满头大汗,他努力用对方能理解的语言解释道,“我们这不是盖房子,不需要它几十年不动!我们需要的是它在转动中的‘巧’劲,而不是‘死’劲!力量要能顺畅地流过去,而不是被卡住!”

这种超越时代的力学理论,对于老工匠们而言,无疑是天方夜谭。

他们相信的,是几代人传承下来的、经过无数次验证的经验。

“刘公子,你是个读书人,懂的是大道理。可我们跟木头打了一辈子交道,它是什么脾性,我们比谁都清楚。你这么搞,是跟木头过不去!”另一位工匠也附和道。

眼看争执不下,陷入了僵局。

“都停一停。”

一个清朗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苏明理缓步走了进来,他身后跟着苏大山。

所有工匠,包括刘明宇,都立刻停下了争论,恭敬地行礼:“二郎(老师)!”“大山哥!”

苏大山如今在这格物院里,扮演着一个特殊的角色——总监工。

他不参与技术讨论,但凭借几十年与各种材料打交道的经验,他负责监督所有木料、铁料的品质,以及工匠们的卯时到岗、酉时收工。

他的沉默寡言与一丝不苟,反而为他树立了无人敢冒犯的威严。

苏明理走到那巨大的模型前,先是仔细看了一遍,然后对刘明宇道:“明宇,把你的计算过程,拿给张师傅他们看。”

“老师,他们……他们看不懂的。”刘明宇有些为难。

他的图纸上,画满了各种苏明理教他的简化符号和公式,外人看来,与天书无异。

“那就讲给他们听。”苏明理的语气平静而又坚定,“不要只告诉他们‘要怎么做’,更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用木棍在地上画,用石子做比方,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把‘理’说明白。格物院,不仅是要造出器物,更是要培养出能理解‘器物理’的匠人。这,才是根基。”

刘明宇闻言,如遭当头棒喝,瞬间明悟。

他一直急于求成,想要尽快将模型造出来,却忽略了与这些经验丰富的工匠进行最底层的沟通。

老师这是在教他,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领导者,而不是一个刚愎自用的技术狂人。

他深吸一口气,捡起一根木炭,就在那平整的青石板上,开始画图。

他不再讲什么“应力”、“损耗”,而是用最朴素的比喻。

“各位师傅请看,这股水流的力量,就像一个推着独轮车的大汉。如果路是平的,他的力气就能全都用在往前走上。可如果路上有个坑,”他指着张师傅坚持的那个榫卯结构,“他推车到这里,就得先费力把车从坑里抬出来,力气就白费了一部分。我要做的,就是把这个‘坑’填平,让他走得更顺溜!”

这个比喻,浅显易懂。

张师傅等人围拢过来,看着地上的图,再看看那复杂的齿轮结构,若有所思。

苏大山在一旁默默地看着,他虽不懂那些弯弯绕绕的道理,但他看到了儿子眼中那种令人信服的光芒。

他走上前,对着还有些犹豫的张师傅,沉声道:“按二郎说的做。出了问题,木料算我的。工钱,一文不少你们的。”

他用最直接的方式,打消了工匠们最后的顾虑。

有了苏大山这根定海神针,又有了刘明宇耐心的讲解,工匠们的态度终于转变。

他们开始尝试用一种新的、带有探究意味的眼光,去审视自己那套根深蒂固的老手艺。

一场理论与经验的碰撞与融合,就在这间小小的工坊里,悄然发生。

而苏明理,只是安静地看着。

他知道,这第一步,虽然艰难,但终究是迈出去了。

与此同时,清河县城,赵德芳的县衙后堂。

一份来自冀州府的密信,正静静地躺在他的书案上。

信,来自他的恩师,也是他最大的政治靠山——冀州布政使,周延儒。

信的内容很简单,却让赵德芳感到了山雨欲来的压力。

信中,周延儒先是嘉许了他扳倒钱秉义一案的功绩,但也隐晦地提醒他,钱家在朝中并非毫无根基,其背后牵扯到的,是户部的一位侍郎。

如今风波暂平,但暗流依旧汹涌,让他行事务必谨慎。

信的后半段,则提到了一个让赵德芳颇为意外的名字——苏明理。

周延儒在信中写道:“闻清河苏明理,以八岁之龄,连中三元,惊才绝艳。后又献‘一石三鸟’之策,可见其胸有丘壑。此等麒麟之才,当善待之,亦当察之。其人言行,可定期报我。”

善待之,亦当察之。

这六个字,让赵德芳品出了复杂的味道。

恩师显然也对苏明理这个“妖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是一丝警惕。

一位手握一省钱粮大权的封疆大吏,竟会如此关注一个年仅八岁的秀才,这本身就说明了太多问题。

“察之……”赵德芳摩挲着信纸,陷入了沉思。

他与苏明理,是盟友。

这份盟友关系,建立在共同的利益之上。

但同时,他也是朝廷命官,是恩师的门生。

他的首要职责,是维护治下的稳定,是完成恩师交代的任务。

他该如何“察”?

派人监视?这无疑会立刻破坏他与苏明理之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愚蠢至极。

放任不管?又无法向恩师交代。

思来想去,他决定采取一种更为温和,也更为直接的方式——亲自去看一看。

他很好奇,这位苏小三元,在扳倒了钱家,又以一本《集注》搅动了整个清河县文坛之后,最近,到底在忙些什么。

夜,月黑风高。

两道黑影,如狸猫般,悄无声息地潜行至苏家村外的格物院围墙下。

他们动作矫健,配合默契,显然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斥候。

其中一人搭起人梯,另一人借力攀上墙头,只朝院内扫了一眼,便又悄然落下。

“如何?”先落地的人低声问道。

“灯火通明,人影晃动,似乎还在劳作。院子中央,有个巨大的、不知名的器物。看不真切,但绝非寻常之物。”后下来的人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惊疑。

“可要进去细看?”

“不可。守卫森严,皆是苏氏族人,牵一发动全身。而且……我总觉得,暗处似乎还有眼睛。”

墙上之人,经验老道,他感到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危险气息。

“走,回去禀报大人。”

两人不再犹豫,身形一晃,便融入了沉沉的夜色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而在他们离开后不久,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上,一个同样穿着夜行衣的身影,缓缓显露出来。

他看着那两人离去的方向,眼神冰冷。

他是苏明德按照二郎的吩咐,从退伍的老兵中高价请来看家护院的“供奉”之一。

这些人,平日里与普通护院无异,但到了夜里,便会化为守护格物院的暗哨。

苏明理早就料到,格物院如此大的动静,不可能瞒过有心人的眼睛。

他从不相信侥幸,只相信万全的准备。

片刻之后,一张字条,被悄悄地送到了苏家新宅。

书房内,苏明理展开字条,看着上面描绘的“两名斥候,身手似官府之人”的字样,眼神微凝。

官府之人?

他首先想到的,便是赵德芳。

是赵德芳自己的意思?还是……他背后之人的意思?

苏明理的脑海中,浮现出那位对自己青眼有加,却又始终保持着一丝审视的学政大人——徐阶。

也想到了那位从未谋面,却通过赵德芳与自己产生间接联系的布政使——周延儒。

他意识到,自己这只小小的蝴蝶,扇动的翅膀,已经引起了更高层面存在的注意。

他们对自己,是好奇?是欣赏?还是……忌惮?

苏明理将字条凑到烛火上,看着它化为灰烬。

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慌乱。

这本就在他的预料之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想要在这等级森严的时代做成一番事业,就必然会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审视与压力。

既然躲不掉,那便无需再躲。

他缓缓走到窗前,推开窗户,望着天边那轮残月,嘴角,反而勾起了一抹淡淡的笑意。

“既然这么想看,那便让你们看个清楚明白吧。”

他心中,一个更为大胆的计划,已然成型。

他不仅要让他们看,还要让他们为自己所用,成为自己这架“实学”战车,滚滚向前的重要推力!

他知道,那架即将改变清河县农业格局的新式水车,它的“首秀”,必须要足够震撼,也要有足够分量的观众。

而赵德芳,无疑是送上门来的,最合适的人选。

赵德芳终究没有等到探子的回报。

派出去的两名心腹,回来后只带回了“守卫森严,无法靠近”八个字,以及对那座神秘工坊的诸多猜测。

这反而愈发勾起了他的好奇心,也让他对苏明理的评价,再次拔高了一层。

一个能将乡野间的宗族力量,整合成一支令行禁止、堪比军中斥候的护卫队伍的八岁少年,其组织能力与掌控力,已经远远超出了“神童”的范畴。

正当他思索着下一步该如何“察之”时,一份拜帖,却主动送到了县衙。

发帖人,正是苏明理。

帖中言辞恳切,先是感谢了赵知县一直以来的关照,随后话锋一转,说自己近日偶得一精巧“农器”,其效用或可裨益一县之农桑,不敢自专。

三日之后,将于村中工坊进行演示,恳请赵父母莅临斧正。

“农器?”赵德芳捏着拜帖,眉头微挑,随即抚掌而笑,“好一个苏明理!好一招‘开门揖盗’!”

他身旁的师爷凑上前,不解地问道:“大人,何为开门揖盗?”

“先生有所不知,”赵德芳将拜帖递给师爷,眼中闪烁着欣赏的光芒,“我正愁如何探查他的虚实,他便主动为我敞开了大门。他这哪里是请我‘斧正’,分明是算准了我的心思,大大方方地请我去看个明白。这份从容,这份气度,当真不像个孩子。”

师爷看完拜帖,亦是啧啧称奇:“此子……心智近妖啊。他这是料定大人不会对他不利,索性化被动为主动,将一场暗中的窥探,变成了一次光明正大的官方视察。”

“不错。”赵德芳点头道,“他这是在告诉我,他所做之事,光明磊落,无不可对人言。同时,也是在借我的势。”

“借势?”

“你想想,若这‘农器’当真如他所言,是能裨益一县农桑的利器。经由我这位知县大人亲眼见证,再上报州府,那便是板上钉钉的功绩。他苏明理,便从一个单纯的秀才,摇身一变,成了于国有功的‘发明家’。日后,谁还敢轻易动他?”赵德芳的分析一针见血。

师爷听得恍然大悟,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好深的心计!他这是将大人的‘察之’,变成了他自己的‘护身符’!”

“阳谋,这便是阳谋。”赵德芳感慨道,“他将一切都摆在了明面上,让你明知他的意图,却又不得不顺着他的路走下去。因为,这对你我,同样有天大的好处。”

作为一县主官,最大的政绩,莫过于“劝课农桑,仓廪充实”。

若苏明理真能拿出一样足以大幅提升农业产量的东西。

那这份功劳簿上,他赵德芳的名字,必然是排在第一位的。

“去,备马。”赵德芳站起身,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我倒要亲眼看看,他苏明理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另外,也给刘县丞送个信,请他一同前往。这等好事,可不能少了他。”

他心中清楚,刘文正与苏明理关系匪浅,其子更是苏明理的弟子。

拉上他,既是示好,也是多一个见证。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神探狄仁杰第四卷快进三国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通古今:我朱柏养了整个大明朝穿越成废皇子,只想苟活!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我!大梁活阎王,女帝劝我善良猎国:从一介流民开始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东方船说不要乱搞啊!我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风云1200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重生:掠夺词条,宋徽宗是我爹征服者在清朝穿越占领突厥抓长孙无垢武英殿三岁无敌小皇孙刘备之子,开局武力值点满生而为王,何必加冕?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弃妃在上:王爷,要听话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逍遥世子爷我在隋唐当暴君谍战风云录:大宋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三国之重振大汉带着古人们看华夏历史混在东汉末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混在皇宫假太监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醉僧怀素乱世枭皇:柴荣大秦之天柱崛起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开封奇案之牛周探案历朝皇帝降临从暴揍嘉靖开始摄政王的田园小娇妻穿越大乾当王爷在中世纪当生活玩家鼙鼓揭天破宋来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石器革命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逍遥县男:开局被塞了七个老婆日曜南明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开局废太子:召唤罗网明末:玩骑砍的我能无限爆兵穿越东汉:开局火烧黄巾军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红楼:这庶子怎么又争又抢骏驰青霄成语大搞笑大秦:我的青蛙能穿越临安风骨箭神三少爷清欢渡:味染人间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跟宋江决裂后,我二龙山强的可怕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三国:我,交州土皇帝!石器革命废物太子,开局召唤妲己世子去哪了?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