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林越盯着电脑屏幕上那张高分辨率照片,指尖不自觉地轻敲桌面。那是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刚刚发布的竹简扫描图,出土于一座春秋末期的大夫墓。墓葬位置靠近当年吴军伐楚的进军路线,而竹简内容——关于一场军事行动的补给记录——让整个历史学界为之震动。

“林教授,您看这里。”视频会议窗口里,湖北省考古研究所的副所长陈明远放大了一张竹简特写,“‘十月甲子,取粮於竟陵,足三日食’。这与您笔记中记录的吴军‘因粮于敌’策略完全吻合。”

林越微微点头,思绪却飘回了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汉水北岸。

秋风卷着江水的湿气吹进军营,林越裹紧粗布外衣,看着孙武站在临时搭建的沙盘前沉思。吴军刚刚渡过汉水,取得了伐楚的第一场胜利,但孙武脸上不见丝毫喜色。

“我军深入楚境已有五日,粮草补给线拉得太长。”孙武的手指在沙盘上划过,从汉水南岸一直延伸到他们现在的位置,“若全靠后方运输,不仅耗费人力,更易遭楚军截击。”

林越走近沙盘,目光落在标记为“竟陵”的楚国防线据点上。根据他的历史知识,这里将是吴军下一个目标。

“将军,楚军在此囤积粮草,以备长期防守。”林越指着竟陵说道,“若我们能速战速决,夺取此地粮仓,便可解决眼下补给难题。”

孙武眼中精光一闪:“‘智将务食于敌’,林越,你我所见略同。”

站在一旁的伍子胥皱眉道:“竟陵守军虽不多,但城池坚固,强攻必损我兵力,不利于后续作战。”

营帐内陷入沉默,只有火把燃烧的噼啪声。

林越忽然想起现代军事中的“特种作战”理念,灵机一动:“不如派一支精干小队,伪装成楚军溃兵,混入城中作为内应。待我军攻城时,里应外合,重点夺取粮仓。”

孙武抚须沉思片刻,随后展颜一笑:“善!此计正合《作战篇》所言‘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不过...”他转向林越,“伪装溃兵,需熟知楚军编制、口令乃至口音,何人可担此任?”

林越深吸一口气:“将军,让我去吧。我这些月来与楚军俘虏多有接触,已通晓楚语,对他们的军制也略知一二。”

孙武神色复杂地看着林越,最终缓缓点头:“务必小心。”

“林教授?您还在吗?”陈明远的声音将林越从回忆中拉回现实。

“抱歉,刚才走神了。”林越揉了揉太阳穴,“这份竹简记载的,正是我随吴军伐楚时参与策划的一场补给行动。”

视频窗口里的几位考古学家顿时来了精神。

“竹简中提到‘吴军遣细作混入竟陵,夜焚西门’,这与您笔记中记录的细节一致。”陈明远难掩兴奋,“更令人震惊的是,竹简还记载了吴军夺取粮仓后,如何计算存量、分配使用,甚至记录了‘日食二升,马食三斗’的具体配给标准。”

林越微微一笑:“那是孙武将军亲自制定的标准。他说‘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不仅要对士兵负责,连俘获的楚军战马也要妥善对待。”

一位年轻考古学家好奇地问:“林教授,竹简中提到一位‘林氏客卿’在补给策划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是指您吗?”

林越愣了愣,随即想起春秋时期对异国谋士的称呼。他点点头:“正是。我非吴楚之人,故被称作‘客卿’。”

“太不可思议了!”年轻考古学家惊叹,“这不仅是首次发现直接记载孙武伐楚战术的同期史料,更是首次有实物证据证实您笔记中记录的历史细节!”

会议结束后,林越独自坐在书房里,取出那本已经泛黄的笔记。翻到记录竟陵之战的那几页,墨迹虽已淡去,但记忆依然鲜活。

他清楚地记得,那夜他带着十名吴军精锐,脸上抹着泥血,穿着从楚军尸体上剥下的衣甲,混在真正的楚军溃兵中向竟陵城门蹒跚而行。

“站住!你们是哪个营的?”城头上的楚军守将厉声喝问。

林越用学来的楚地方言回答:“我们是沈将军麾下的,汉水一战败退至此,快开城门!”

也许是他们的狼狈模样太过逼真,也许是守将急于接应同胞,城门缓缓开启。林越心中暗喜,却不料守将突然又道:“且慢!沈将军的令旗何在?”

林越心头一紧,他们确实缴获了楚军令旗,但早已在混战中破损不堪。正当他思索对策时,一名真正的楚军溃兵哭喊道:“旗丢了!人都死光了,还要什么旗啊!”

这一声哭喊意外地打消了守将的疑虑。城门大开,林越一行人顺利混入竟陵。

两日后,当孙武率领吴军主力兵临城下,林越和手下趁夜突袭西门守军,打开城门迎接吴军入城。吴军迅速控制全城,最重要的是,完好无损地夺取了城中的大型粮仓。

“得粮五千斛,足支我军半月之用。”孙武视察粮仓时,难得地露出满意神色,“林越,此役你当记首功。”

林越却谦虚回应:“不过是践行将军‘因粮于敌’的教导罢了。”

一周后,林越应邀亲赴湖北考古现场。站在那座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古墓前,他感慨万千。

“墓主是竟陵守将的副手。”陈明远介绍道,“竹简是他个人的战事记录,可能是为向后人讲述这段历史。”

林越戴上白手套,轻轻捧起一片已经处理好的竹简。上面工整的楚篆记载着:“吴军客卿林氏,智计百出,助孙武夺我粮仓。”

“这一发现填补了历史研究的空白。”陈明远感慨道,“过去我们只知道孙武提出‘因粮于敌’的战略思想,但具体如何实施,史书记载甚少。这份竹简不仅证实了这一战略在伐楚之战中的成功应用,还详细记录了操作细节。”

林越点点头:“孙武将军非常重视后勤保障。他常说‘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伐楚之战中,吴军能够长驱直入,连战连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灵活机动的补给策略。”

当晚,林越在考古队的临时驻地做了一个讲座,讲述孙武的军事思想及其现代价值。讲座结束后,一位年轻学生提问:“林教授,您认为孙武的‘因粮于敌’思想,在现代社会还有什么启示?”

林越思考片刻,答道:“其核心是资源整合与创新思维。就像现代企业竞争中,不一定要拥有所有资源,而是要善于利用外部资源,转化为自身优势。这种灵活应变的能力,古今通用。”

回到宾馆,林越从行李中取出那枚青铜残片。月光下,残片泛着幽幽青光,仿佛与这片古老的土地产生了某种共鸣。

他轻轻抚摸着残片上的纹路,忽然感到一阵眩晕。恍惚间,他似乎又看到了那个站在汉水之滨的孙武,正对他微笑点头。

“将军,您的智慧终于被后世完整见证了。”林越轻声自语。

青铜残片微微发热,像是在回应他的话。

如果这个故事触动了你——请【点赞】,在评论区【留言】,或是【转发】给最懂你的那个人。你的每一个互动,都是这个故事继续生长的光。点击【送礼】,精彩未完待续…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神探狄仁杰第四卷快进三国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通古今:我朱柏养了整个大明朝穿越成废皇子,只想苟活!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我!大梁活阎王,女帝劝我善良猎国:从一介流民开始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东方船说不要乱搞啊!我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风云1200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重生:掠夺词条,宋徽宗是我爹征服者在清朝穿越占领突厥抓长孙无垢武英殿三岁无敌小皇孙刘备之子,开局武力值点满生而为王,何必加冕?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弃妃在上:王爷,要听话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逍遥世子爷我在隋唐当暴君谍战风云录:大宋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三国之重振大汉带着古人们看华夏历史混在东汉末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混在皇宫假太监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醉僧怀素乱世枭皇:柴荣大秦之天柱崛起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开封奇案之牛周探案历朝皇帝降临从暴揍嘉靖开始摄政王的田园小娇妻穿越大乾当王爷在中世纪当生活玩家鼙鼓揭天破宋来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石器革命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逍遥县男:开局被塞了七个老婆日曜南明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开局废太子:召唤罗网明末:玩骑砍的我能无限爆兵穿越东汉:开局火烧黄巾军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红楼:这庶子怎么又争又抢骏驰青霄成语大搞笑大秦:我的青蛙能穿越临安风骨箭神三少爷清欢渡:味染人间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跟宋江决裂后,我二龙山强的可怕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三国:我,交州土皇帝!石器革命废物太子,开局召唤妲己世子去哪了?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天下一帝秦始皇皇后们,这真不是后宫聊天群白衣盗寒门逆袭:我用科技平天下大秦帝国风云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网游三国数据化黄巾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一剑照汗青玉佩乾坤:锦衣卫的现代逆袭绣春雪刃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大明:开局救活马皇后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穿成孙武门徒,我靠孙子兵法狂飙大明首辅:杨士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