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里的水还没干透,鞋底踩过留下两道湿印。顾轩拎着帆布袋,指节被粗糙的布料磨得有些发红。他刚走出单元门,手机在口袋里震了一下,是内网通知的提示音——紧急会议,九点四十,主题写着“反思”。
他没看第二眼,把手机塞回兜里,加快了脚步。
市局会议中心三层第一会议室,门开着,里面已经坐了大半。几张熟悉的面孔抬头看了他一眼,又迅速低下头翻材料。有人低声议论,说的是“总算安稳了”“该论功行赏了”。角落里,一个穿灰夹克的科长甚至掏出手机偷偷拍了张全景照,估计是准备发朋友圈。
顾轩把帆布袋放在自己常坐的位置,拉开椅子坐下,没说话。
主持人是办公室主任老刘,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今天这个会,主要是总结台风应对工作,梳理经验,也听听大家的意见。王金强的事已经处理了,大局已定,咱们现在要往前看。”
底下有人接话:“顾科这次立了大功,不光纪委通报表扬,老百姓都在传。我看啊,集体三等功得报上去。”
另一个声音跟着附和:“不止,应急系统这块,完全可以做成典型案例推广。”
顾轩听着,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像在打节拍,又像在压着什么。
他开口的时候声音不高,但整个屋子突然就静了。
“我昨天收到一箱信。”他说,“小学生写的,菜市场摊主写的,还有个大爷说他儿子是因为我们协调救护车才捡回一条命。”
他顿了顿,从帆布袋里抽出一封信,展开。
“里面有人说,叫我‘守护者’。可我更怕的是,有一天他们改口叫‘背叛者’。”
会议室没人接话。
“台风过去了,”他继续说,“可有些人的心还在淹着。不是水淹的,是责任被推来推去,是该发的物资卡在表格上,是老人躺在积水里等了两个小时才有人来背。”
他调出手机投屏,接上会议室的投影仪。屏幕上跳出应急调度系统的后台数据。
“这三起救援延迟,”他指着三条红色标记,“事发地离最近的救援点不超过两公里。但一个说‘等上级指令’,一个说‘设备没电’,还有一个干脆没人接电话。”
底下有人皱眉。
“特殊时期,谁没点失误?”坐在前排的副局长张卫国抬起头,语气不紧不慢,“顾科,你这数据我看有点片面。当时通讯中断,信息不畅,不能拿现在的标准去卡一线同志。”
顾轩没反驳。
他转头看向坐在后排的陈岚:“陈处,您这边有没有补充?”
陈岚合上手里的笔记本,站起身。她没看张卫国,而是直接走到投影前,调出另一份文件。
“这是审计科初步核查的结果。”她说,“城西街道办上报发放了八百份应急包,实际签收记录只有四百三十七份。差额部分的采购合同,签给了一个成立不到三个月的公司,法人代表是某位领导的表侄。”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东湖区防汛物资仓库,账面登记有五十台抽水泵,台风期间调用了二十八台。可现场清点,实际可用的只有十一台,其余要么锈死,要么根本没入库。”
会议室安静得能听见空调出风的声音。
“我不是要追着谁不放。”陈岚声音平稳,“但如果我们不查自己人,别人就会替我们查。到时候,丢的不是脸,是老百姓最后一点信任。”
张卫国的脸色变了变,没再说话。
顾轩重新接过话头:“现在网上有人说我是英雄,也有人说我是作秀。我不在乎。我在乎的是,如果下一次台风再来,我们是不是还能拉得出、顶得上?是不是还能对得起那些在水里等我们的人?”
他按下遥控器,画面切换。
林若晴的影像出现在屏幕上。她站在一片废墟前,身后是几户正在清理屋子的居民。
“这是今天早上我走访时录的。”顾轩说。
镜头里,一位头发花白的大妈接过话筒,声音很直:“顾科长那天背我出来,鞋都掉了,袜子泡得发白。现在有人说他是装的,我说你让他再蹚一次水试试?你敢吗?”
旁边一个中年男人接过话:“我们这些小老百姓不懂什么程序,但我们记得谁真的来了,谁只是在新闻里露了个脸。”
画面结束,投影黑了。
会议室没人动。
顾轩关掉设备,环视一圈:“他们不懂流程,但他们记得温度。而我们要做的,是让这份温度不被权力冷却。”
老刘清了清嗓子:“那……接下来的工作方向,大家有什么建议?”
没人吭声。
过了几秒,顾轩开口:“我建议,从下周开始,全市应急系统搞一次‘无预警突击拉练’。不提前通知,不安排路线,直接模拟真实灾情。谁掉链子,谁就下来。”
有人想反对,但张了张嘴,又闭上了。
陈岚点头:“监察组可以全程跟进,发现问题当场记录,三天内出整改清单。”
“还有,”顾轩补充,“所有救援物资采购、分配、签收流程,全部上线可追溯系统。公开渠道可查,群众能举报。谁敢动手脚,就让他名字挂在公示栏上。”
会议室里终于有人开始记笔记。
老刘看了看表:“时间不早了,咱们做个总结?”
顾轩没接话。他低头看了眼手机,那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私信还躺在收件箱里——“你还记得夜莺最后一次任务吗?”
他没点开第二次。
这时,前排一个年轻科员举手:“顾科,群众这么支持你,你不觉得……现在正是推动改革的好时机吗?”
顾轩抬头看他。
“时机?”他反问,“你以为王金强倒了,事情就完了?”
他站起身,声音沉了下来:“他只是浮在水面上的那根稻草。下面的泥,还没挖。”
会议室没人再说话。
顾轩把帆布袋背上肩,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陈岚忽然开口:“顾轩。”
他停下。
“你收到的那些信,”她说,“留着。别烧,也别藏。它们不是礼物,是提醒。”
顾轩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
他转身朝门口走。
手刚搭上门把,手机又震了一下。
他没拿出来看,只是脚步顿了顿。
然后推开门,走了出去。
走廊尽头的窗户被风吹开了一条缝,一张纸从会议室门口飘了出来,落在他脚边。
是那封小学生写的信,边角已经磨得发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