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会议的风波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涟漪扩散至林氏集团的每一个角落。林舒安那日的冷静与决断,通过与会者的口耳相传,被添上了几分传奇色彩。原本对她持观望甚至轻视态度的集团高管们,再不敢因她的年轻而有丝毫怠慢。递送到书房的文件愈发详实,请示汇报的电话也多了几分真心实意的恭敬。
林舒安对此心知肚明,却并未表现出任何得意。她很清楚,权威的初步建立仅仅是个开始,要让这艘大船真正按照她的意志航行,还需要更多实实在在的功绩和更长久的经营。
她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林家文化传承与创新基金”的构想中。顾怀笙提供的科技论坛信息成了她重点研究的方向。她让周谨发来了详细的嘉宾名单和议题,发现其中几位来自海外顶尖实验室和投资机构的专家,其研究方向与她的构想高度契合。
“这是个机会。”她在与大哥林书鑫的视频通话中说道,“不仅能接触前沿理念,或许还能为基金找到潜在的合作伙伴或技术支撑。”
林书鑫如今对妹妹的判断几乎是无条件支持:“没问题,公司这边我盯着,你放心去。需要什么资源尽管开口。”
几天后,林舒安出现在了那个名为“未来遗产”的国际科技论坛现场。会场设在市中心新落成的国际会议中心,充满了现代感和科技氛围。与会者多是西装革履的商界精英、学者和投资人,林舒安一身剪裁利落的珍珠白西装套裙,身姿挺拔,气质卓然,在人群中并不显突兀,反而因其独特的东方韵致和沉静神态吸引了不少目光。
她按照事先规划,重点参加了几个关于“数字人文”、“AR\/VR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以及“影响力投资”的分论坛,认真做着笔记,偶尔在提问环节提出颇有见地的问题,引得台上嘉宾侧目。
茶歇时间,她正独自站在落地窗前,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河,消化着刚才听到的前沿观点,一个略带口音的声音在身旁响起:
“很独特的见解,关于利用动态光影还原古籍阅读氛围的观点。”
林舒安转头,是一位戴着金丝边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外籍男士,正微笑着看着她。她认出这是刚才一个分论坛的主讲人,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资深研究员,安德森博士。
“安德森博士,过奖了。只是基于‘璇玑’项目的一些实践思考。”林舒安礼貌回应,心中微动。这是个意外之喜。
“哦?‘璇玑’?是顾氏集团那个AR古籍项目吗?”安德森博士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我有关注,做得非常精致。你是项目组成员?”
“我是林舒安,项目的文化顾问,也负责核心内容架构。”林舒安坦然介绍自己,没有提及林家,而是突出了专业身份。
“林小姐!”安德森博士眼中闪过惊喜,“原来是你!那份关于《山海经》神兽考据与AR意象融合的阐述非常精彩!我们实验室最近也在做一个类似方向的课题,关于如何用技术手段捕捉和再现‘文化气韵’……”
两人就着这个话题深入交谈起来,从技术实现聊到文化解读,竟十分投契。安德森博士对林舒安提出的“基金”构想也很感兴趣,认为这与实验室“科技向善”的理念不谋而合,主动交换了联系方式,表示期待后续交流。
这正是林舒安此行希望达到的效果之一。她正与安德森博士相谈甚欢,眼角余光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在人群外围停下。
顾怀笙。
他似乎是刚到场,身边跟着周谨和另外两名高管。他穿着一身深灰色高定西装,没有打领带,气场冷峻而醒目。他的目光淡淡扫过会场,在与林舒安视线相接时,几不可查地停留了一瞬,随即自然地与迎上来的主办方负责人寒暄起来,并未上前打扰。
林舒安收回目光,继续与安德森博士的交谈,心中却泛起一丝微澜。他看到了她和安德森博士的接触,以他的敏锐,必然能猜到她在做什么。他没有干涉,甚至没有流露出任何意外的神色,这是一种默许,或许……也是一种观察。
论坛接下来的环节,林舒安又主动结识了几位国内专注于文化科技领域的投资人和创业者,交换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和名片。她表现得体,言谈间既展现了林家的底蕴,又清晰传达了自己对新兴领域的思考和野心。
当她结束一天的行程,略显疲惫地走向会场出口时,周谨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边。
“林小姐,顾总在车上等您。”周谨的语气一如既往的恭敬。
林舒安有些意外,跟着周谨走到停车场,果然看到那辆熟悉的黑色宾利。她拉开车门坐进去,顾怀笙正闭目养神,听到动静,睁开眼看向她。
“收获如何?”他问,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比预想的好。”林舒安系好安全带,将今天与安德森博士等人的交流简要说了说,“初步接触了几个潜在的合作方向。”
“嗯。”顾怀笙应了一声,重新闭上眼,“安德森的实验室,技术和理念都走在前面,可以深入接触。”
他没有问她具体谈了什么,也没有对她的行动做任何评价,只是给出了一个冷静的判断。这让林舒安感觉到一种被平等对待的尊重。
车子汇入夜晚的车流,窗外霓虹闪烁。
“下周,”顾怀笙忽然又开口,眼睛依旧闭着,“有个慈善拍卖晚宴,主办方发了邀请函给你我。”
林舒安心跳漏了一拍。慈善拍卖晚宴?这意味着,他们将以“伴侣”或者至少是固定搭档的身份,首次在更广泛的社交圈公开亮相。
“你需要一个女伴?”她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顾怀笙终于睁开眼,侧头看她,深邃的眼底映着窗外的流光:“你需要一个让‘基金’构想被更多人看到的平台。”
他不是在询问,而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一个互惠互利的合作。
林舒安与他对视着,能清晰看到自己在他瞳孔中的小小倒影。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晚宴,更是她踏入另一个更复杂、也更核心圈层的入场券。
“好。”她听见自己回答,声音坚定。
新的舞台,已经为她搭好。而这一次,她不再是幕后那个只提供智慧的顾问,她将走到台前,与身边这个男人并肩,迎接所有的目光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