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乱世纷纭的五代十国,有一位女子,她的命运犹如风中飘絮,却又绽放出别样的光彩,她就是王淑妃,世人皆称她“花见羞”。这名字,一听就让人浮想联翩,仿佛一朵盛开的鲜花,娇艳得连花儿见了都自惭形秽。
王淑妃出生在邠州(今陕西彬县)一个普普通通的糕饼店家庭,父母每日忙着做糕饼、卖糕饼,过着平凡的小日子。可谁能想到,他们家这个女娃娃,生得那叫一个标致,打小就像个粉雕玉琢的瓷娃娃,走在街上,回头率爆表,街坊邻居们都忍不住夸赞这孩子长得好看。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淑妃出落得愈发亭亭玉立,她不仅有倾国倾城的容貌,还心灵手巧,帮着父母在店里打理生意,那待人接物的模样,透着一股机灵劲儿。更难得的是,她还自学了诗书文章、琴瑟音律,虽说出身市井,却有着一股子别样的气质,就像淤泥里开出的莲花,纯净又独特。
十七岁那年,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后梁名将刘鄩偶然间见到了王淑妃,惊为天人,这世间竟有如此美貌的女子!他毫不犹豫地将王淑妃纳为妾室。王淑妃就这样从一个普通的糕饼店女孩,走进了将军府,开启了她截然不同的人生旅程。在将军府里,王淑妃跟着刘鄩,见识到了不一样的世面,也学会了更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刘鄩对她宠爱有加,她也尽心尽力地侍奉着刘鄩,两人的日子虽说平静,却也温馨。
然而,好景不长,龙德三年(923年),刘鄩在战场上不幸战死。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王淑妃的世界瞬间崩塌,她失去了依靠,变得无依无靠。一个弱女子,在这乱世之中,该何去何从呢?守节的日子里,她时常回忆起和刘鄩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好的时光,如今都成了回忆。尽管有不少富家子弟觊觎她的美貌,想娶她回家,可她都一一拒绝了,她的心里,还装着刘鄩。
就在王淑妃以为自己会这样孤独终老的时候,命运又一次眷顾了她。此时,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夫人夏氏去世了,他正想找个合适的人纳为妾室。有人就向安重诲推荐了王淑妃,说这女子不仅长得美若天仙,还温柔善良,知书达理。安重诲把这事告诉了李嗣源,李嗣源一听,来了兴趣,就把王淑妃纳为妾。
王淑妃嫁入李嗣源府中后,展现出了她的高情商和智慧。她知道自己初来乍到,要想站稳脚跟,就得和大家搞好关系。于是,她把从刘鄩那里得到的金银财宝,都拿了出来,送给李嗣源身边的人,还有李嗣源诸子的妇人。这一招可太妙了,大家收了她的好处,自然都在李嗣源面前说她的好话。一来二去,李嗣源对她是越来越喜爱,走到哪儿都带着她,简直把她当成了心肝宝贝。
夫人曹氏为人老实本分,性格比较懦弱,不太爱管事。看到李嗣源这么宠爱王淑妃,她也没什么意见,反而乐得清闲。渐渐地,王淑妃在府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成了实际上的当家主母,李嗣源府里的大小事务,都由她一手操办。
同光四年(926年),李嗣源成功登上皇位,成了后唐明宗。这一下,整个后宫都热闹起来了,大家都在猜测,谁会成为皇后呢?曹氏作为李嗣源的原配夫人,按道理来说,这皇后之位非她莫属。可曹氏却对王淑妃说:“我身体不好,经常生病,性格又没什么耐心,妹妹你这么能干,这皇后之位,你就替我当吧。”王淑妃听了,连忙推辞说:“皇后可是帝王的正妻,是至尊之位,我哪敢随便代替姐姐呢?姐姐才是名正言顺的皇后。”
一番推让之后,曹氏还是被立为了皇后,王淑妃则被封为淑妃。虽然没当上皇后,但王淑妃也没有丝毫怨言,她依旧尽心尽力地侍奉着曹皇后和李嗣源。每天早上,李嗣源起床洗漱穿衣,都是王淑妃亲自在一旁服侍,那细心周到的样子,让李嗣源心里暖乎乎的。退朝之后,李嗣源和曹皇后吃饭,王淑妃也在一旁伺候着,等他们吃完了,自己才退下,从来没有懈怠过。曹皇后看在眼里,对她是越来越喜欢,整个后宫,在王淑妃的打理下,井井有条,一片和谐。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嗣源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大不如前,经常生病卧床。这时候,王淑妃和宦官孟汉琼就成了他身边最亲近的人,两人整日在李嗣源身边伺候着。权力这东西,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旦沾染上,就很难放下。王淑妃在李嗣源的宠爱下,逐渐开始参与到朝政中来,她的权力越来越大,野心也越来越大。
当时,朝堂上有个叫安重诲的大臣,手握重权,飞扬跋扈,很多人都对他不满。王淑妃也觉得安重诲碍眼,于是就和孟汉琼等人合谋,找机会除掉了安重诲。这一下,王淑妃在朝堂上的威望大增,很多大臣都开始讨好她,希望能得到她的支持。
除了安重诲,还有一个人也让王淑妃十分头疼,那就是秦王李从荣。李从荣是李嗣源的大儿子,野心勃勃,一直想当皇帝。他手握兵权,在朝堂上也有自己的势力。王淑妃担心李从荣当了皇帝之后,会对自己不利,于是就和孟汉琼等人一起,暗中对付李从荣。
有一次,李嗣源病重,李从荣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就想带兵入宫,夺取皇位。王淑妃得知消息后,立刻和孟汉琼等人商量对策。他们一边派人通知李嗣源,一边调集宫中的侍卫,准备抵抗李从荣。李从荣带兵来到宫门口,却遭到了侍卫的阻拦。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李从荣没想到自己的计划会失败,最终被乱军杀死。
这场争斗,王淑妃大获全胜,但也让她彻底卷入了宫廷的权力斗争之中。她的手上,沾满了鲜血,可在那个乱世,为了生存,为了保住自己和养子的地位,她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在这复杂的宫廷生活中,王淑妃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收养了许王李从益。李从益本是后唐明宗后宫中一个宫女所生,李嗣源觉得王淑妃没有孩子,就把李从益交给她抚养。王淑妃对这个养子视如己出,疼爱有加,她把自己所有的母爱,都倾注在了李从益身上。
李从益渐渐长大,聪明伶俐,十分讨人喜欢。可他的乳母司衣王氏,却是个不安分的人。她看到李嗣源年事已高,秦王李从荣手握兵权,就想为自己以后的日子打算。当时李从益只有四岁,司衣王氏就教他说想见秦王李从荣。李嗣源也没多想,就派司衣王氏带着李从益去秦王府。一来二去,司衣王氏竟然和李从荣私通了,李从荣还让她帮忙观察宫中的动静。
后来,李从荣谋反被杀,司衣王氏心里不服气,她觉得李从荣是被冤枉的,就口出怨言。这话传到了愍帝李从厚的耳朵里,李从厚大怒,立刻下令赐死司衣王氏。因为这件事和王淑妃也有牵连,李从厚对王淑妃也产生了不满,甚至想把她迁到至德宫去。幸好曹太后和王淑妃关系一直很好,在曹太后的劝阻下,李从厚才没有这么做,但对王淑妃的态度,明显冷淡了很多。
王淑妃心里明白,自己和养子在这宫中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但她没有放弃,为了保护李从益,她更加小心翼翼地生活着,时刻留意着宫中的一举一动,生怕再出什么意外。
后唐的局势越来越动荡,没过多久,后唐废帝李从珂即位。李从珂对王淑妃和李从益母子还算客气,但王淑妃却预感到,这宫中已经不再是他们的容身之所了。有一次,李从珂在妃院设宴,王淑妃突然举起酒杯,对李从珂说:“陛下,我想辞别您,去当尼姑。”李从珂听了,大吃一惊,连忙问她为什么。王淑妃哭着说:“我这孩子能活下来,本就是侥幸。如果陛下您容不下我们,等我死了,我有什么脸面去见先帝呢?”李从珂听了,也觉得很伤感,他安慰王淑妃说:“太妃放心,我不会为难你们母子的。”
然而,王淑妃的担心还是变成了现实。石敬瑭为了当上皇帝,勾结契丹,进攻京城。后唐废帝李从珂见大势已去,绝望之下,聚族准备自焚。王淑妃得知消息后,连忙跑去劝曹太后:“太后,现在事情紧急,我们还是先躲一躲吧,等姑夫(指石敬瑭)来了再说。”曹太后却绝望地说:“我家已经到了这种地步,我不忍心一个人活着,你自己保重吧。”说完,曹太后就和李从珂一起自焚而死。
王淑妃见此情景,悲痛欲绝,但她知道,自己不能死,她还要保护李从益。于是,她带着李从益和他的妹妹,藏在了鞠场内,这才躲过了一劫。后晋高祖石敬瑭即位后,王淑妃自知无力反抗,就主动请求去当尼姑。可石敬瑭却没有答应,他把王淑妃母子迁到了至德宫居住。后来,后晋迁都到汴州,王淑妃母子也跟着一起去了,石敬瑭的皇后对王淑妃十分敬重,把她当成母亲一样对待。
天福四年(939年),石敬瑭为了安抚人心,诏以郇国三千户封李从益为郇国公,让他主持后唐的祭祀,还规定他的服色、旌旗都依照后唐的旧制。王淑妃看着儿子有了这样的待遇,心里稍微踏实了一些,她知道,这是石敬瑭在利用他们,但只要能保住儿子的性命,她也就满足了。
后晋的日子也不好过,没几年,契丹就开始大举进攻。后晋出帝石重贵即位后,和契丹的关系越来越紧张。最终,契丹大军攻破了京城,后晋灭亡。这时候,王淑妃和李从益母子又一次陷入了困境。
契丹人耶律德光率军进入京城后,看到了后唐明宗的画像,他竟然焚香礼拜,对王淑妃说:“明宗和我约为弟兄,你就是我的嫂嫂。”王淑妃没想到耶律德光会对他们这么客气,心里既惊讶又感激。原来,耶律德光早就听说过王淑妃的美貌和贤德,对她十分敬重。
当时,赵延寿所娶的后唐明宗公主已经去世了,耶律德光就为赵延寿娶了李从益的妹妹,称永安公主。永安公主的生母不详,一直是由王淑妃抚养长大的。王淑妃为了女儿的幸福,亲自到京城主持了婚礼。婚礼结束后,耶律德光想让李从益当彰信军节度使,李从益心里害怕,推辞不肯当官。耶律德光也没有勉强,就让他们母子回到了洛阳。
本以为日子就这样平静地过下去了,可谁能想到,更大的危机还在后头。耶律德光北归后,留下萧翰守汴州。这时候,后汉高祖刘知远在太原起兵,势力越来越大。萧翰见势不妙,想北去,可又不想把中原就这样拱手让给刘知远。他思来想去,想到了李从益,就派人召李从益来,想把中原委托给他,让他当傀儡皇帝。
李从益母子接到消息后,吓得不轻,他们知道这是个烫手的山芋,一旦接下来,肯定没有好下场。于是,他们逃到徽陵去躲避使者。可使者哪肯善罢甘休,硬是强迫他们回来。无奈之下,李从益只好权知南朝军国事。他坐在崇元殿上,萧翰率领契丹诸将在殿上参拜,后晋的群臣在殿下参拜。看着这一切,王淑妃心里充满了无奈和悲哀,她对群臣说:“我家母子孤弱,被萧翰强迫,这哪里是什么福气呀!大祸马上就要临头了!”
李从益当上这个傀儡皇帝后,日子并不好过。他派人召高行周、武行德等人前来抵抗刘知远,可这些人都不愿意趟这趟浑水,根本就不来。李从益没办法,只好和王松商议,想用燕兵闭城自守。王淑妃知道后,连忙阻止说:“我们是亡国之后,怎么敢和别人争天下呢?”于是,她派人上书迎接后汉高祖刘知远,希望他能放过他们母子。
然而,刘知远并没有打算放过他们。他听说李从益曾召高行周抵抗自己,心里十分恼怒,就派郭从义先率兵进入京城,要杀了王淑妃母子。郭从义带着士兵来到王淑妃面前,王淑妃知道自己的死期到了,但她不甘心就这样死去,她临死前大喊道:“我家母子有什么罪?为什么不留下我的儿子,让他每年寒食节拿一盂饭酒,到后唐明宗的坟上祭祀呢?”周围的人听了,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他们为这对母子的悲惨命运感到惋惜。
李从益死的时候,年仅十七岁。王淑妃一生坎坷,从一个普通的卖饼女,到成为后唐明宗的宠妃,再到历经后唐、后晋、后汉等朝代的更迭,最终却落得个母子被杀的悲惨结局。她的一生,就像一场梦,一场繁华过后的噩梦。在那个乱世之中,她虽然有着倾国倾城的容貌和聪明才智,却也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她的故事,被后人传颂,成为了五代十国历史中一段令人唏嘘的传奇。
参考《旧五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