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潜龙在渊待时机,一剑功成夺君基。

任贤使能兴霸业,破楚鞭尸泄旧欺。

争霸中原燃烽火,饮恨槜李叹别离。

兴亡转瞬春秋事,千载犹传霸主威。

公元前527年,吴国都城姑苏(今江苏苏州)的宫殿里,气氛比寒冬的太湖还冷。老国君吴夷昧刚咽气,大臣们就围着“继承人”的问题吵成了一锅粥——按照吴国“兄终弟及”的老规矩,夷昧死后该传位给弟弟季札,可季札是个出了名的“隐士”,躲在乡下种地,说什么也不肯当国君;没办法,大臣们只能退而求其次,想让夷昧的儿子僚继位。

这时候,人群里突然站出个身材魁梧的汉子,眉头拧成了疙瘩——这人是夷昧的大哥诸樊的儿子,名叫公子光。他盯着大臣们,声音带着火气:“按规矩,叔叔季札不肯继位,就该回传给我爹这一脉,轮得到僚来当国君?”

大臣们面面相觑,没人敢接话——公子光这话没毛病,可僚已经拉拢了不少武将,手里有兵权,谁也不想得罪。最后,僚还是靠着兵权硬坐上了国君之位,就是吴王僚。公子光憋着一肚子气回了家,关起门来就砸东西:“这王位本来该是我的,僚就是个篡位的贼!”

从那天起,公子光就埋下了“夺位”的心思。他表面上对吴王僚恭恭敬敬,暗地里却在招揽人才——只要是有本事的人,不管是侠客、谋士还是工匠,他都好吃好喝招待,就盼着有一天能靠这些人把王位抢回来。

一晃几年过去,公子光的“人才库”里攒了不少人,可缺个能“一锤定音”的狠角色——要夺位,就得干掉吴王僚,可僚身边护卫重重,寻常人根本近不了身。就在公子光愁得睡不着觉的时候,手下人给他推荐了一个人:“公子,有个叫专诸的勇士,力气大得能举鼎,还特别讲义气,或许能帮您办成事。”

公子光一听,立马让人把专诸请来。他一看专诸,心里就有底了——这人身材高大,眼神里带着一股狠劲,一看就是敢拼命的主。公子光也不绕弯子,直接把自己想杀僚夺位的心思说了出来。专诸愣了愣,没立马答应,而是叹了口气:“我倒是想帮公子,可我家里还有老母亲要养,我死了,她老人家怎么办?”

公子光一听,立马拍着胸脯说:“你放心,只要你帮我办成事,你母亲就是我母亲,我会好好赡养她,你的儿子我也会当成亲儿子养,绝不让他们受半点委屈!”

专诸被公子光的诚意打动了,当下就答应下来。可怎么接近吴王僚呢?两人琢磨了好几天,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吴王僚爱吃鱼,尤其是专诸老家太湖的“炙鱼”(烤全鱼),要是专诸能以“厨师”的身份,借着献鱼的机会接近僚,说不定能得手。

为了万无一失,公子光还找来了当时最有名的铸剑师,给专诸打造了一把能藏在鱼肚子里的短剑——这把剑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鱼肠剑”,剑身又细又韧,能弯成圆圈,藏在鱼肚子里一点都看不出来。专诸拿着鱼肠剑,天天躲在密室里练“献鱼刺杀”,练到最后,一掀开鱼腹就能精准地把剑拔出来,动作快得能划破空气。

公元前515年,机会来了。公子光以“家里新来了个太湖厨师,烤的鱼天下第一”为由,邀请吴王僚来家里吃饭。吴王僚也不傻,知道公子光对自己有意见,赴宴的时候带了几百个护卫,从宫门口一直排到公子光家的大堂,连上菜的仆人都要搜身三遍才让进。

酒过三巡,公子光假装脚疼,捂着脚说:“大王,我这老毛病又犯了,得去后堂敷点药,您先慢慢吃。”说完就溜到了后堂,躲在屏风后面,等着专诸动手。

没过多久,专诸端着一个大盘子走了进来,盘子里放着一条烤得金黄酥脆的太湖鱼,香气飘得满屋子都是。护卫们搜了专诸的身,没发现武器,才让他过去。专诸走到吴王僚面前,刚要把鱼献上去,突然伸手掀开鱼腹,“唰”地一下抽出鱼肠剑,朝着僚的胸口就刺了过去!

吴王僚根本没反应过来,剑已经刺穿了他的铠甲,扎进了心脏。僚闷哼一声,当场就没了气。周围的护卫们吓傻了,等反应过来要抓专诸的时候,专诸已经拔出剑,砍倒了两个护卫,可他自己也被乱刀砍死了。

就在混乱的时候,公子光带着早就埋伏好的士兵冲了出来,大喊:“僚是篡位的贼子,我今天是替天行道!愿意跟我干的,以后都是功臣;不愿意的,现在就走,我不追究!”

大臣们和护卫们一看僚已经死了,公子光又有军队,纷纷跪地求饶:“愿奉公子为君!”

就这样,公子光靠着专诸的鱼肠剑,终于登上了吴国国君的宝座,这就是吴王阖闾。他继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厚葬专诸,把专诸的母亲接到宫里赡养,还封专诸的儿子为大夫。大臣们一看阖闾这么讲情义,都觉得跟着他有奔头,吴国的政局很快就稳定了下来。

可阖闾心里清楚,光靠杀了僚还不够——吴国当时的实力不算强,北边有齐国、晋国,南边有越国,西边还有强大的楚国,要是不赶紧壮大实力,别说称霸了,能不能保住国君之位都难说。他想起自己招揽的人才里,还有个叫伍子胥的楚国人,据说特别有本事,就赶紧让人把伍子胥请来,想让他帮自己出谋划策。

伍子胥本来是楚国人,因为父亲和哥哥被楚平王杀了,才逃到吴国来的。他早就听说公子光有野心,就主动来投奔,还帮公子光找到了专诸。现在阖闾当了国君,伍子胥自然成了阖闾最信任的人。

阖闾见到伍子胥,开门见山就问:“我想让吴国变强,甚至称霸诸侯,你有什么办法?”

伍子胥也不藏着掖着,给阖闾提了三条建议:“第一,修城。姑苏城现在太小,也不坚固,得扩建城墙,挖深护城河,这样才能防备敌人进攻;第二,练兵。吴国的士兵虽然勇猛,可没章法,得找个厉害的将军训练他们,让他们变成真正的军队;第三,治河。吴国多水,得修水利,既能灌溉农田,又能方便运粮,这样老百姓有饭吃,军队打仗也有粮草。”

阖闾一听,觉得伍子胥说得太对了,立马任命伍子胥为“行人”(相当于宰相),让他负责修城、治河。伍子胥也不含糊,带着老百姓干了三年,把姑苏城扩建得又大又坚固,还修了胥江、胥浦两条河,不仅解决了灌溉问题,还打通了从姑苏到太湖的水路,运粮比以前快了十倍。老百姓的日子好了,都夸阖闾是个好国君。

可练兵的事却让阖闾犯了难——伍子胥虽然有谋略,可打仗不是他的强项,找谁来当将军呢?伍子胥看出了阖闾的心思,就给阖闾推荐了一个人:“公子,我认识一个叫孙武的齐国人,他写了一本《孙子兵法》,里面的用兵之道,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厉害的!要是能把他请来,吴国的军队肯定能天下无敌!”

阖闾一听,赶紧让伍子胥去请孙武。孙武来了之后,阖闾拿着《孙子兵法》看了三天三夜,越看越佩服:“这书里写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者,诡道也’,简直是神了!”可他还是有点不放心,想考考孙武:“先生的兵法写得好,可真打起仗来管用吗?能不能先给我演示一下?”

孙武说:“当然可以,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只要按我的方法训练,都能变成好士兵。”

阖闾想逗逗孙武,就故意说:“那好,我宫里有一百八十个宫女,你要是能把她们训练成能打仗的队伍,我就信你!”

孙武也不推辞,当场就把宫女们分成两队,还让阖闾的两个宠妃当队长,给每个宫女都发了一把剑和一面盾,然后开始教她们排队、列阵、听号令。可宫女们从来没摸过武器,觉得这是闹着玩,站在那里嘻嘻哈哈,根本不听孙武的指挥。

孙武脸色一沉,对宫女们说:“军令如山,你们要是不听号令,就是违反军法,军法处置,可是要杀头的!”

宫女们还是嘻嘻哈哈,尤其是那两个宠妃,更是笑得前仰后合:“将军,我们就是来玩玩的,你还真要杀我们啊?”

孙武也不废话,回头对阖闾说:“大王,军队不听号令,是因为队长没起到带头作用,按军法,应该杀了队长!”

阖闾一看孙武要来真的,赶紧求情:“先生别生气,我就是跟你开玩笑的,这两个妃子是我最疼爱的,杀了她们,我以后吃饭都没胃口了,你就饶了她们吧!”

孙武摇摇头说:“大王,您既然任命我为将军,我就要按军法办事。要是因为您的宠妃就违反军法,以后军队谁还会听我的命令?打仗的时候,士兵不听指挥,可是要亡国的!”说完,不等阖闾再说话,就下令把两个宠妃拉出去斩了。

宫女们吓得脸都白了,再也不敢嘻嘻哈哈。孙武又重新选了两个宫女当队长,再教她们训练的时候,宫女们一个个站得笔直,号令一响,整齐得像一个人一样,不管是前进、后退还是左转、右转,都做得一丝不苟。

阖闾虽然心疼两个宠妃,可看到孙武这么有魄力,心里也服了,当场任命孙武为吴国的大将军,让他负责训练军队。孙武也没辜负阖闾的信任,用了两年时间,把吴国的军队训练成了一支“虎狼之师”——士兵们不仅能征善战,还特别听指挥,就算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也敢冲锋陷阵。

有了伍子胥和孙武这“王炸组合”,阖闾的底气也足了。他开始琢磨着对外扩张,第一个目标,就是西边的楚国——楚国不仅实力强,还跟吴国有仇(伍子胥的家仇,还有之前楚国经常欺负吴国),要是能打败楚国,吴国就能一下子成为南方的霸主。

可楚国毕竟是大国,地盘大,军队多,不能贸然进攻。伍子胥和孙武给阖闾出了个“疲楚之计”:把吴国的军队分成三支,轮流去攻打楚国的边境小城。楚国的军队来了,吴国的军队就撤退;楚国的军队走了,吴国的军队又去打。这样一来,楚国的军队天天跑来跑去,累得半死,粮草也消耗了不少,慢慢就没了斗志。

就这么折腾了六年,楚国被吴国搞得筋疲力尽。公元前506年,阖闾觉得时机成熟了,决定亲自带兵,跟楚国打一场大仗。他任命孙武为大将军,伍子胥为副将,还让自己的弟弟夫概当先锋,率领三万吴军,从淮河乘船西进,直逼楚国的腹地。

楚国的国君楚昭王没想到吴国敢来真的,赶紧派令尹囊瓦率领二十万楚军,在柏举(今湖北麻城)迎战吴军。二十万对三万,所有人都觉得吴国肯定会输,可孙武却有自己的打算——他知道楚军虽然人多,可士气低落,还分成了好几支队伍,指挥不统一,只要找对时机,就能以少胜多。

柏举的战场上,楚军二十万大军列成了密密麻麻的阵形,旗帜招展,鼓声震天,看起来就像一座推不倒的大山。吴军三万士兵站在对面,人数虽然少,可个个精神抖擞,手里的兵器闪着寒光,一点都不怯场。

阖闾骑着马,在阵前对士兵们大喊:“兄弟们,楚国欺负咱们吴国几十年了,今天咱们就是来报仇的!打赢了,楚国的财宝、土地,咱们人人有份;就算死了,你们的家人我也会好好照顾!跟我冲!”

士兵们听了,齐声大喊:“冲啊!杀啊!”声音震得地上的草都在抖。

可孙武却拦住了阖闾:“大王,别急,楚军虽然人多,可囊瓦是个贪生怕死的家伙,咱们先等一等,看看楚军的动静。”

果然,没过多久,楚军阵形就乱了——囊瓦看到吴军士气这么高,心里有点慌,想先下手为强,就下令让楚军进攻。可楚军的其他将领觉得时机没到,不愿意听囊瓦的命令,两支队伍互相扯皮,阵形一下子就散了。

孙武眼睛一亮,对阖闾说:“大王,机会来了!让夫概带五千先锋冲上去,打乱楚军的阵形!”

夫概早就憋坏了,一听命令,立马带着五千吴军像一把尖刀一样冲进楚军阵里。楚军本来就没准备好,被吴军这么一冲,立马乱成了一锅粥,士兵们东奔西跑,互相踩踏,死伤了不少人。

囊瓦一看情况不妙,吓得魂都没了,也不管士兵们,自己带着几个亲信偷偷跑了。楚军没了主帅,更是群龙无首,纷纷扔下武器逃跑。

孙武和伍子胥趁机率领主力部队冲上去,跟夫概的先锋汇合,对着楚军穷追猛打。楚军一路逃跑,吴军一路追杀,从柏举一直追到清发水(今湖北安陆)。楚军跑到河边,想渡河逃跑,孙武又出了个主意:“咱们别一下子把他们都杀了,先放他们一半人过河,等他们过到一半的时候再打,这样楚军更乱!”

吴军按孙武说的做,等楚军一半人过了河,另一半还在河里的时候,突然发起进攻。河里的楚军想上岸,岸上的楚军想下河,挤在一起,被吴军杀得尸横遍野,河水都被染红了。

就这样,吴军一路追着楚军打,打了五场仗,赢了五场,最后竟然打到了楚国的都城郢都(今湖北荆州)。楚昭王吓得连夜带着妃子和大臣们逃出郢都,跑到了随国(今湖北随州)。

公元前506年11月,阖闾率领吴军开进郢都,这是吴国历史上第一次攻占楚国的都城。阖闾站在楚国的宫殿里,看着眼前的金银财宝和华丽的宫殿,心里别提多得意了:“我阖闾,终于打败楚国了!从今往后,吴国就是南方的霸主!”

伍子胥回到郢都,第一件事就是找楚平王的坟墓。他找了好几天,终于在一个池塘底下找到了楚平王的尸体。伍子胥恨透了楚平王,拿着鞭子对着尸体抽了三百下,还不解气,又把尸体的头砍下来,扔到了池塘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伍子胥鞭尸”。

吴军在郢都待了三个月,因为楚国人反抗得厉害,再加上越国趁机攻打吴国的后方,阖闾才带着军队回了吴国。虽然没彻底灭掉楚国,可柏举之战已经让吴国名声大震——一个只有三万军队的国家,竟然打败了有二十万军队的楚国,还攻占了楚国的都城,这在春秋时期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其他诸侯听说后,都吓傻了——以前大家都觉得吴国是个“蛮夷小国”,现在才知道,吴国已经成了能跟齐、晋、楚抗衡的大国。鲁国、陈国、蔡国这些小国,纷纷派人来吴国进贡,认阖闾当“大哥”。阖闾的霸主地位,一下子就稳固了。

可阖闾并没有满足——他知道,越国还没被打败,越国国君勾践是个野心勃勃的人,要是不趁早把越国灭了,迟早会成为吴国的后患。公元前496年,越国国君允常去世,勾践继位。阖闾觉得这是攻打越国的好机会,就不顾伍子胥的反对,亲自率领吴军攻打越国。

伍子胥劝他:“大王,越国虽然新君继位,可勾践很有本事,咱们还是先准备准备,等时机成熟了再打吧!”

可阖闾这时候已经有点骄傲了,他觉得自己连楚国都能打败,越国根本不算什么:“勾践就是个毛头小子,我要是连他都打不过,还怎么当霸主?”说完,就带着吴军出发了。

两国军队在槜李(今浙江嘉兴)相遇,一场决定吴国和越国命运的大战,即将爆发。

槜李的战场上,吴军和越军对面列阵。吴军是久经沙场的“虎狼之师”,阵形严整,士兵们个个一脸杀气;越军虽然人数比吴军少,可也士气高昂,手里拿着长戈,眼睛里透着一股狠劲。

阖闾骑着马,在阵前打量着越军,心里有点纳闷——勾践这小子,怎么敢跟我硬碰硬?他不知道,勾践早就想好了对付吴军的“狠招”。

开战前,勾践突然让人押上来三百个囚犯,这些囚犯都穿着粗布衣服,手里拿着刀,齐刷刷地跪在吴军阵前。阖闾和吴军士兵都看懵了,不知道勾践要干什么。

就在这时,为首的囚犯大喊一声:“我们越国士兵,没能守住国家,还让吴王亲自来讨伐,我们有罪!今天,我们就以死谢罪!”说完,三百个囚犯竟然当场拔剑自刎,鲜血洒了一地,场面惨烈得让人不敢直视。

吴军士兵哪里见过这种阵仗,都看呆了,手里的武器都忘了握紧,阵形一下子就乱了。勾践要的就是这个机会,他大喊一声:“冲啊!”率领越军像潮水一样冲向吴军。

阖闾这才反应过来,赶紧下令抵抗,可吴军已经乱了方寸,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防守。越军拿着长戈,见人就砍,吴军士兵死伤惨重。

混战中,阖闾骑着马想指挥军队,突然从旁边冲过来一个越军士兵,手里拿着一把短刀,朝着阖闾的腿就砍了一刀。阖闾疼得大叫一声,从马上摔了下来。幸好身边的侍卫拼死保护,才把他从战场上救了下来。

吴军一看国君受伤了,更是无心恋战,纷纷往后退。勾践率领越军乘胜追击,把吴军打得落花流水,一直追到吴国边境才停下来。

阖闾被救回吴国后,腿上的伤口越来越严重——那把短刀上涂了毒药,伤口已经开始发黑、流脓,疼得他日夜睡不着觉。他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就把儿子夫差叫到床边,还有伍子胥和孙武也守在旁边。

阖闾抓着夫差的手,声音虚弱却很坚定:“夫差,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灭了越国,还被勾践这小子伤成这样。你记住,等我死了,你一定要替我报仇,把越国灭了,把勾践抓来给我当奴隶!”

夫差跪在床边,眼泪直流:“父王,您放心,我一定记住您的话,要是不灭越国,不杀勾践,我就不是您的儿子!”

阖闾又看向伍子胥和孙武:“两位先生,我这辈子能有今天的成就,全靠你们。以后吴国的事,还有夫差,就拜托你们多照顾了。一定要帮夫差把越国灭了,让吴国的霸业能延续下去。”

伍子胥和孙武都点头答应:“大王,您放心,我们一定会辅佐太子,完成您的遗愿。”

公元前496年,阖闾在痛苦中去世,享年五十四岁。他死后,夫差继位,就是吴王夫差。

阖闾的死,对吴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转折。他在位十九年,从一个靠刺客夺位的公子,变成了称霸东南的霸主,把吴国从一个中等诸侯,打造成了能跟楚、晋抗衡的大国。要是没有他,吴国可能永远只是个偏安东南的小国,不会在春秋史上留下这么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他的死,也给吴国埋下了隐患——夫差虽然答应了要报仇,可他后来沉迷于享乐,还听了奸臣的话,杀了伍子胥,最后不仅没灭了越国,反而被勾践反杀,导致吴国灭亡。要是阖闾泉下有知,不知道会有多后悔。

不过,咱们不能因为夫差的失败,就否定阖闾的功绩。他在位期间,做的那些事,每一件都对吴国影响深远。

先说内政。他重用伍子胥,扩建姑苏城,修水利,让吴国的都城变得坚固又繁华,老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以前吴国的老百姓,大多靠打鱼、种地过活,经常因为水患颗粒无收;伍子胥修了胥江、胥浦之后,不仅解决了水患,还能灌溉农田,粮食产量翻了好几倍,吴国的国库也越来越充实。

再说军事。他重用孙武,训练出了一支天下无敌的吴军。柏举之战,三万吴军打败二十万楚军,攻占郢都,这在春秋时期是绝无仅有的战绩。要是没有孙武训练的军队,没有伍子胥的谋略,阖闾就算有再大的野心,也不可能打败楚国。而且,他还完善了吴国的军事制度,把军队分成了陆军和水军,水军更是当时天下最强的——吴国的战船又大又快,还装备了弓箭和投石机,其他国家的水军见了都害怕。

还有外交。他打败楚国后,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跟周边的小国搞好关系,比如鲁国、陈国、蔡国,这些小国都成了吴国的盟友。后来他又跟晋国搞好关系,在黄池会盟的时候,跟晋国争夺霸主之位,虽然最后因为越国偷袭没能成功,可也让天下诸侯知道,吴国已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国。

阖闾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靠刺客夺位,却能励精图治,把吴国带上巅峰;他虽然有些骄傲,可也算是个有作为的国君。要是他能多活几年,说不定真能灭了越国,让吴国的霸业延续下去。

可历史没有如果,阖闾最终还是死在了勾践的手里,带着没能灭越的遗憾离开了人世。他的故事,也成了春秋时期的一段佳话,让后人既敬佩他的雄才大略,又惋惜他的悲惨结局。

第五章 功过留痕:阖闾的遗产与春秋争霸的余晖

阖闾死了,可他留给吴国的遗产,却影响了后来的春秋格局。要客观评价阖闾,就得从他的功绩和过错两方面说起,既看他给吴国带来的辉煌,也看他埋下的隐患。

先说说他的“功”。阖闾最大的功绩,就是把吴国从一个“蛮夷小国”,打造成了春秋时期的霸主之国。在他之前,吴国虽然已经存在了几百年,可一直没什么存在感,中原诸侯都把吴国当成“南方蛮夷”,不愿意跟吴国来往。可阖闾继位后,用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就改变了这一切——他打败楚国,攻占郢都,让吴国一下子成了天下瞩目的大国;他跟周边小国结盟,跟晋国建交,让吴国彻底融入了中原诸侯的体系,不再是被孤立的“蛮夷”。

在经济上,他支持伍子胥修水利、扩都城,让吴国的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姑苏城在他的治理下,成了当时东南地区最大的城市,街上到处都是商人、工匠,还有来自各国的使者,热闹程度不亚于齐国的临淄、晋国的绛城。吴国的粮食产量也大幅增加,不仅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还能支撑大规模的战争,这为后来夫差争霸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在军事上,他创建的吴军,成了春秋时期的“王牌部队”。孙武训练的陆军,能以少胜多,打败强大的楚军;他组建的水军,更是天下无敌,后来夫差能打败越国,能跟齐国在海上作战,靠的都是阖闾时期打下的军事基础。而且,他还完善了吴国的军事制度,比如“兵民合一”,平时老百姓种地,战时当兵,既保证了军队的兵源,又不耽误农业生产,这种制度后来被很多国家借鉴。

在人才任用方面,阖闾也做得非常好。他不管人才的出身和国籍,只要有本事,就重用。伍子胥是楚国人,因为家仇逃到吴国,阖闾不仅不嫌弃,还让他当“行人”,负责内政和外交;孙武是齐国人,本来是个隐居的学者,阖闾听了伍子胥的推荐,就亲自去请,还让他当大将军,负责训练军队。要是没有这两个人,阖闾就算有再大的野心,也不可能实现霸业。这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态度,在当时的诸侯中,是非常难得的。

再说说他的“过”。阖闾最大的过错,就是晚年骄傲自满,不听劝阻,贸然攻打越国,最后导致自己身亡,还让吴国失去了灭越的最佳时机。当时伍子胥已经劝过他,勾践不是等闲之辈,越国虽然新君继位,可实力还在,不能贸然进攻。可阖闾因为打败了楚国,就觉得自己天下无敌,根本听不进去伍子胥的话,非要亲自带兵攻打越国,结果中了勾践的“苦肉计”,被越军士兵砍伤,最后中毒身亡。

要是他能听伍子胥的话,等准备充分了再攻打越国,或者派孙武、夫概去带兵,说不定就能灭了越国,也就不会有后来夫差被勾践反杀的悲剧。而且,他在攻占楚国郢都后,没有及时安抚楚国百姓,反而纵容吴军在郢都烧杀抢掠,导致楚国人反抗激烈,最后只能被迫撤军。要是他能采取“仁政”,安抚楚国百姓,说不定就能把楚国的一部分土地纳入吴国的版图,进一步壮大吴国的实力。

另外,他在继承人问题上,虽然选择了夫差,可没有好好培养夫差的性格。夫差从小就生活在阖闾的光环下,既骄傲又自负,还听不进不同的意见。阖闾要是能在生前多教导夫差,让他学会谦虚谨慎,学会信任伍子胥、孙武这样的忠臣,说不定夫差后来就不会犯那么多错误,吴国也不会灭亡。

不过,咱们也不能因为这些过错,就否定阖闾的一生。毕竟,在他那个时代,诸侯争霸,弱肉强食,每个国君都想扩大自己的地盘,都想成为霸主。阖闾能在众多诸侯中脱颖而出,把吴国带上巅峰,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他的过错,更多的是时代的局限性和个人性格的缺陷,不能完全怪他。

后世对齐王阖闾的评价,也大多是褒大于贬。《史记》里说他“阖闾弑僚,遂霸吴”,肯定了他夺位后称霸吴国的功绩;《左传》里虽然批评了他贸然攻越的行为,可也承认他“治吴有功,使吴强于东南”。到了唐朝,诗人陆龟蒙还写了一首诗赞美他:“吴之辟疆,始于泰伯。延及于今,代有英哲。阖闾崛起,以霸东南。”可见阖闾在历史上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现在,当我们再来到苏州,看到那座古老的姑苏城,看到胥江、胥浦这些水利工程,就会想起两千多年前的吴王阖闾。他虽然已经去世了两千多年,可他的故事,他的功绩,却一直留在了苏州的土地上,留在了春秋史的书页里。

参考《史记》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神探狄仁杰第四卷快进三国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通古今:我朱柏养了整个大明朝穿越成废皇子,只想苟活!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我!大梁活阎王,女帝劝我善良猎国:从一介流民开始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东方船说不要乱搞啊!我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风云1200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重生:掠夺词条,宋徽宗是我爹征服者在清朝穿越占领突厥抓长孙无垢武英殿三岁无敌小皇孙刘备之子,开局武力值点满生而为王,何必加冕?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弃妃在上:王爷,要听话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逍遥世子爷我在隋唐当暴君谍战风云录:大宋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三国之重振大汉带着古人们看华夏历史混在东汉末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混在皇宫假太监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醉僧怀素乱世枭皇:柴荣大秦之天柱崛起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开封奇案之牛周探案历朝皇帝降临从暴揍嘉靖开始摄政王的田园小娇妻穿越大乾当王爷在中世纪当生活玩家鼙鼓揭天破宋来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皇明朱慈炲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