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龙潜燕邸负重名,监国多年政有声。

一载登基施惠政,万民戴德念仁明。

宽刑薄赋休生息,纳谏容言聚俊英。

可惜天年催早逝,洪熙遗泽映丹青。

在明朝皇帝圈里,明仁宗朱高炽绝对是个非主流。他爹朱棣是马上天子,五征漠北打遍草原;他儿子朱瞻基是蟋蟀天子,能文能武活得潇洒。唯独他,是个体重超标的重量级选手,走路得靠人扶,骑马能把马压垮。可就是这么个看似弱不禁风的胖皇帝,却用短短十个月的在位时间,硬生生开创了仁宣之治的好底子,成了明朝口碑最好的皇帝之一。

朱高炽出生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是朱棣的大儿子。按说嫡长子这身份,在古代就是妥妥的皇位继承人预备役,可到了他这儿,却成了实打实的甜蜜负担。

问题就出在他这体型上。史书记载他体肥重,且足疾,简单说就是又胖又瘸。他爹朱棣是个天生的战将,一辈子骑马打仗,看见儿子这模样,心里就俩字:嫌弃。有一次朱棣让他和二弟朱高煦一起去拜祭孝陵,朱高炽走得慢,朱高煦在旁边阴阳怪气:前人蹉跌,后人知警。意思是大哥你慢点摔,我好学着点。换作别人早炸了,可朱高炽只是回头笑笑:更有后人知警也。这反应,够淡定,也够憋屈。

他这太子之位,简直是在刀尖上抢来的。二弟朱高煦是个战争机器,靖难之役时跟着朱棣出生入死,好几次救了老爹的命。朱棣甚至拍着他的背说:你大哥身体不好,你多努力。这话简直是给朱高煦递刀子,让他觉得太子之位唾手可得。

朱高煦为了抢位,天天在朱棣面前说朱高炽的坏话,还陷害太子身边的大臣。解缙因为帮朱高炽说话,被朱高煦诬陷,最后冻死在雪地里;杨士奇被关入狱,差点丢了性命。朱高炽自己也被朱棣多次敲打,好几次差点被废。

朱高煦是名武将,像他老子一样,能征善战。但是觊觎太子之位,仁宗皇帝朱高炽有几个他所不具备的条件:

一、长子身份:古代嫡长子继承制是铁律,大臣们都认这个理,杨荣、杨士奇这些老臣拼死保他。

二、监国能力:朱棣五次北伐,每次都让朱高炽在南京监国。他把国家打理得井井有条,税收没少,冤案没增,连朱棣都挑不出大错。《明史》说他决庶政,以宽仁称,这能力摆在那儿,不服不行。

三、好儿子朱瞻基:朱棣特别喜欢这个孙子,觉得他有自己的影子。解缙曾说好圣孙,一句话点醒了朱棣——传位给朱高炽,才能让朱瞻基将来继位。

就这么着,朱高炽在太子位上熬了二十年,硬生生把自己熬成了明朝最能忍的太子。别人是储君风光无限,他是储君如履薄冰,每天活得比谁都小心。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朱棣在第五次北伐途中去世。这个消息被张辅、杨荣等大臣死死瞒住,一路护送着朱棣的遗体和朱高炽的使者对接,直到朱高炽在北京继位,才算没出乱子。这年朱高炽已经四十六岁,熬了半辈子,终于坐上了龙椅。

别看他当太子时唯唯诺诺,当了皇帝那叫一个雷厉风行。他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给靖难之役的冤假错案平反。方孝孺被诛十族,他下旨家属有存者赦之;齐泰、黄子澄这些建文旧臣,他恢复了他们的名誉,让流放的后代回来。有人劝他:这些人是先帝定的罪,您这么干不合适吧?朱高炽说:先帝是先帝,朕是朕。治国要讲公道,不能搞株连。这一手,瞬间赢了天下读书人的心。

接着,他又把矛头对准了老爹的面子工程。朱棣五征漠北、迁都北京、下西洋,虽然风光,但把国库折腾空了。朱高炽大手一挥:停!下西洋的船队全部召回,边境的大规模用兵暂停,各地的土木工程除了必要的,一律停工。他说:老百姓太累了,该歇歇了。

他还特别重视民生。登基刚一个月,就下令减免灾区赋税,给贫困百姓发粮食。有地方闹水灾,他让夏原吉亲自去赈灾,还说:别等上奏,先把粮食发下去,出了问题朕担着。对于贪官污吏,他没老爹那么狠,但处理起来绝不手软。有个官员虚报灾情骗补贴,被他发现后,不仅砍了头,还把案子写成告示全国张贴,吓得官员们不敢乱来。

更难得的是,朱高炽特别能听进去意见。他设立弘文馆,让杨士奇、杨荣这些大臣轮流值班,随时给他提建议。有一次,一个小官上书骂他处理政务太慢,措辞特别冲。大臣们都觉得这官活腻了,朱高炽却笑着说:他说得对,朕确实有时候犹豫。不仅没罚,还升了那官的职。《明史》记载他即位后,罢采买,减逋赋,恤灾荒,民大悦,这评价,比他爹朱棣可高多了。

朱高炽这人,脾气是真的好,好到不像朱家子孙。他爹朱棣动不动就杀人,他却一辈子没怎么动过刀。有一次,一个太监仗着是朱棣旧人,在外面作威作福,被人告到他这儿。他没杀,也没打,就是把太监叫来骂了一顿:先帝用你是看你老实,你咋学坏了?滚回去反省,再犯就废了你!那太监吓得再也不敢乱来。

他对家人也够意思。二弟朱高煦、三弟朱高燧这辈子没少坑他,朱高煦甚至想过谋反。可朱高炽登基后,不仅没收拾他们,还加了他们的俸禄,给他们的儿子封了官。大臣们都说:陛下也太仁厚了,这俩人可是狼子野心啊。朱高炽却说:都是亲兄弟,只要他们不造反,朕就容得下。虽然这仁厚后来差点坑了儿子朱瞻基,但就当时而言,确实稳住了宗室。

最让人感动的是他对下属的态度。有一次开朝会,他看见一个老臣站在寒风里瑟瑟发抖,立马让太监给老臣披了件衣服,还说:老人家年纪大了,以后不用早朝站这么久,有事可以晚点来。还有一次,他夜里批阅奏折,觉得肚子饿了,想吃碗羊肉汤,但一想厨房早就下班了,别折腾人了,硬是饿着肚子看完了奏折。

他的,不是装出来的,是真的懂民间疾苦。小时候他跟着爷爷朱元璋住过一阵子,亲眼见过农民种地有多辛苦。当了太子监国时,他微服私访,看见有百姓吃不上饭,当场就把自己的干粮分给人家,还下旨减免了当地三年赋税。他常说:皇帝就像种树的人,老百姓是树根,根养好了,树才能长得旺。

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五月,当了十个月皇帝的朱高炽突然驾崩,享年四十八岁。关于他的死因,说法很多:有人说他太胖,得了心脏病;有人说他被人下毒(朱高煦嫌疑最大);还有人说他吃丹药中毒。但不管怎么说,这位刚有点起色的好皇帝,就这么匆匆离开了。

他临终前,召来杨士奇、杨荣等大臣,拉着他们的手说:朕不行了,太子(朱瞻基)还在南京,你们一定要把他平安接回来继位。国家大事,就拜托你们了。还留下遗诏,说自己的丧事一切从简,不许扰民,不许大兴土木。

朱高炽在位虽然只有十个月,却干了不少影响深远的事:

一、他确立了内阁制度,让内阁大臣有了票拟权,给明朝的政治体系定了调;

二、他减轻赋税,鼓励生产,让老百姓从朱棣时代的中喘了口气,为仁宣之治打下了基础;

三、他平反冤狱,广开言路,让明朝的政治风气变得宽松,读书人终于敢说真话了。

朱瞻基继位后,完全继承了他的政策,父子俩联手打造了明朝最舒服的一段日子。后世评价说:明有仁宣,犹周有成康,汉有文景。意思是朱高炽、朱瞻基这对父子,能比得上周朝的成康之治、汉朝的文景之治——这评价,够高了。

朱高炽的一生,就像一场逆袭。论出身,他是嫡长子,占尽优势;论条件,他又胖又瘸,被爹嫌弃,被弟算计,简直是地狱开局。可他凭着自己的隐忍、智慧和仁厚,不仅保住了太子之位,还在短短十个月里,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他没有朱棣的雄才大略,也没有朱瞻基的多才多艺,但他有一样最宝贵的东西——同理心。他知道老百姓要什么(吃饱饭、不被欺负),知道官员要什么(能说话、有奔头),知道国家要什么(安稳、发展)。他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大动作,就踏踏实实做实事,反而比那些好大喜功的皇帝更得人心。

有人说他太软弱,对朱高煦心慈手软,差点酿成大祸。但换个角度想,正是他的仁厚,才让经历了朱棣铁血时代的明朝,有了一个缓冲的机会,没在无休止的内斗中耗死。

就像他自己说的:治国如治家,苛责只会离心,宽厚才能聚气。他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不是缺点,不是软弱——好皇帝,从来不是看身材,而是看心。

参考《明史》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神探狄仁杰第四卷快进三国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通古今:我朱柏养了整个大明朝穿越成废皇子,只想苟活!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我!大梁活阎王,女帝劝我善良猎国:从一介流民开始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东方船说不要乱搞啊!我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风云1200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重生:掠夺词条,宋徽宗是我爹征服者在清朝穿越占领突厥抓长孙无垢武英殿三岁无敌小皇孙刘备之子,开局武力值点满生而为王,何必加冕?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弃妃在上:王爷,要听话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逍遥世子爷我在隋唐当暴君谍战风云录:大宋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三国之重振大汉带着古人们看华夏历史混在东汉末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混在皇宫假太监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醉僧怀素乱世枭皇:柴荣大秦之天柱崛起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开封奇案之牛周探案历朝皇帝降临从暴揍嘉靖开始摄政王的田园小娇妻穿越大乾当王爷在中世纪当生活玩家鼙鼓揭天破宋来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皇明朱慈炲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