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出身寒微牧马来,沙场浴血显雄才。

一朝黄袍加身日,半生戎马定尘埃。

惩贪腐,恤民灾,不循旧例革新霾。

可怜晚岁遭猜忌,千古功过任人裁。

唐懿宗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代北(今山西北部)的一个沙陀部落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这孩子爹是个普通牧民,家里穷得叮当响,连块像样的裹身布都没有,只能用破旧的羊皮把他裹起来。谁也没想到,这个名叫李嗣源的穷小子,几十年后会坐上后唐的龙椅——更有意思的是,他这辈子的起点,比乞丐强不了多少,最初就是个给人喂马的“马奴”。

沙陀人天生就会骑马打仗,李嗣源打小就跟着部落里的人练骑射,十来岁时就能骑着烈马在草原上飞驰,拉弓射箭百发百中。不过那会儿他没想着当英雄,就想着能多挣点粮食,让家里人不挨饿。后来,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路过代北,一眼就看中了这个身手矫健的少年,觉得他是块打仗的料,直接把他招到身边当“侍卫”——说是侍卫,其实还是干着喂马、牵马的活儿,顶多算个“高级马奴”。

可李嗣源不是个甘心一辈子喂马的人。乾宁三年(公元896年),李克用跟朱温的军队在青山口打了一场恶仗,李克用被朱温的人团团围住,眼看就要成俘虏。就在这危急关头,李嗣源提着一把大刀,骑着马从斜刺里冲了出来,左劈右砍,硬是在敌军阵中杀开一条血路。他冲到李克用身边,大喊一声:“将军快跟我走!”然后护着李克用一路突围,自己身上被砍了好几刀,鲜血浸透了战袍都没顾上擦。

这场仗打完,李克用对李嗣源刮目相看,当场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小子真是我的救命恩人!以后别喂马了,跟着我带兵打仗!”从此,李嗣源才算真正脱离了“马奴”的身份,成了李克用手下的一名将领。《旧五代史·明宗纪》里记载这事:“青山之战,嗣源为前锋,杀数十人,获其将薛阿檀,由是知名。”意思是青山之战里,李嗣源当先锋,杀了几十个敌人,还活捉了对方的将领薛阿檀,从此名声大噪。

接下来的十几年里,李嗣源就跟开了挂一样,跟着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南征北战,打了无数硬仗。他打仗有个特点:不怕死,还特别会带兵。每次打仗,他都冲在最前面,士兵们见将领这么勇猛,也都跟着拼命;打完仗,他还会把朝廷给的赏赐全分给士兵,自己一点不留。所以他手下的士兵都特别服他,愿意跟着他出生入死。

有一次,李存勖跟后梁的军队在柏乡打仗,后梁军有几万人,而李存勖这边兵力不足,士兵们都有点害怕。李嗣源看在眼里,直接脱掉盔甲,露出身上的伤疤,对士兵们说:“兄弟们,梁军都是些贪生怕死的软蛋,咱们沙陀男儿什么时候怕过他们?今天咱们跟他们拼了,打赢了,荣华富贵大家一起享!”说完,他提着马槊就冲了上去。士兵们被他激励得热血沸腾,跟着他一起冲锋,最后居然以少胜多,把后梁军打得落花流水。

李存勖见李嗣源这么能打,对他更是信任,还把他收为“义子”,赐名“李嗣源”(之前他叫“邈佶烈”,是个沙陀名)。这时候的李嗣源,已经从一个马奴,变成了后唐军中数一数二的猛将,手里握着兵权,身边跟着一群忠心耿耿的兄弟——谁也没想到,这为他后来的“逆袭”埋下了伏笔。

同光元年(公元923年),李存勖在洛阳称帝,建立后唐,当上了皇帝。可当了皇帝的李存勖,跟以前不一样了——他不再是那个能跟士兵同甘共苦的将军,而是变成了一个沉迷享乐、猜忌功臣的昏君。

他整天躲在宫里听戏,还把戏子当成亲信,让他们当官掌权;对跟着自己打天下的功臣,却处处提防,动不动就找借口杀头。有个叫郭崇韬的大将,立了无数战功,就因为跟戏子们闹了点矛盾,居然被李存勖赐死,连家人都没能幸免。

李嗣源看着这一切,心里很着急,也很害怕。他知道自己功劳大,手里有兵权,肯定会被李存勖猜忌。所以他平时尽量低调,不跟大臣们走得太近,也不参与朝廷的争斗,就想安安稳稳地当个将领。可树欲静而风不止,麻烦还是找上了他。

同光四年(公元926年),邺都(今河北临漳)爆发了兵变。士兵们因为长期拿不到军饷,又被将领欺压,忍无可忍之下,杀了将领,拥立一个叫赵在礼的官员当首领,起兵反叛。李存勖接到消息后,赶紧派大军去镇压,可派去的将领要么打不过叛军,要么干脆跟叛军串通一气,叛军的势力越来越大。

这时候,李存勖实在没人可用了,只好让李嗣源带兵去平叛。李嗣源心里不愿意——他知道这是个烫手山芋,打赢了可能会被猜忌,打输了更是死罪。可君命难违,他只能硬着头皮带着大军出发。

到了邺都城外,李嗣源没急着攻城,而是想劝叛军投降。他知道士兵们都是被逼反的,只要朝廷答应给他们发军饷,赦免他们的罪,说不定就能平息叛乱。可就在他跟叛军谈判的时候,他手下的士兵突然哗变了——这些士兵大多是跟着李嗣源打了一辈子仗的老部下,他们早就看不惯李存勖的昏庸,也怕李嗣源打完仗后被李存勖害死。

一群士兵冲进李嗣源的大帐,把刀架在他脖子上,大喊:“将军!皇上昏庸无道,戏子当权,功臣们死的死、逃的逃,咱们就算平定了叛乱,回去也没好下场!不如咱们反了,拥立将军当皇帝!”真有点“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意思。

李嗣源当时都懵了,他赶紧摆手说:“兄弟们,别胡闹!我深受先帝(李克用)和皇上的恩宠,怎么能造反呢?”可士兵们根本不听,还把一件黄色的袍子披在了他身上(这袍子是士兵们临时找的,不是真的龙袍,却有点“黄袍加身”的意思)。《新五代史·明宗纪》里记载:“军乱,嗣源为兵所逼,不得还,遂入邺都,与在礼合。”意思是军队哗变,李嗣源被士兵逼迫,没办法回去复命,只好进入邺都,跟赵在礼的叛军联合在了一起。

李嗣源心里清楚,这下彻底完了——不管他是不是自愿的,跟叛军联合,就是谋反大罪,回去肯定会被李存勖杀头。没办法,他只能硬着头皮,带着军队往洛阳方向进军,想找李存勖解释清楚。可一路上,越来越多的士兵和将领来投奔他——大家都知道李存勖不行了,想跟着李嗣源混个前程。

李存勖在洛阳听到李嗣源“谋反”的消息,吓得魂飞魄散。他赶紧派大军去拦截,可派去的军队要么投降了李嗣源,要么干脆跑了。最后,连宫里的戏子都背叛了他——一个叫郭从谦的戏子,趁着李存勖不备,发动兵变,把李存勖射死在了宫里。

李嗣源赶到洛阳的时候,李存勖已经死了。大臣们见大势已去,纷纷劝李嗣源登基称帝。李嗣源还想推辞,说自己是被逼的,只想辅佐皇室。可大臣们说:“现在天下无主,只有将军您威望高、得民心,要是您不当皇帝,天下又要大乱了!”

就这样,在士兵和大臣们的“逼迫”下,李嗣源在洛阳登基,改元“天成”,成了后唐的第二位皇帝——从马奴到皇帝,他的人生,简直比小说还离奇。

李嗣源登基的时候,已经快六十岁了。他这辈子吃过苦,打过仗,见过太多百姓的苦难和朝廷的腐败,所以当上皇帝后,他没想着享乐,而是一门心思搞改革,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他的第一个“神操作”,就是杀戏子、清贪官。李存勖在位时,戏子们作威作福,贪污受贿,老百姓恨得牙痒痒。李嗣源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把那些作恶多端的戏子全部抓起来,该杀的杀,该贬的贬,还把戏子们当官的权力给取消了——他跟大臣们说:“戏子就是唱戏的,懂什么治国?让他们当官,不是坑老百姓吗?”

对于贪官污吏,李嗣源更是毫不手软。他专门成立了一个“反腐小组”,严查各地官员的贪污情况。有个叫孔谦的租庸使(管财政的官),在李存勖时期贪污了大量钱财,还发明了各种苛捐杂税,老百姓怨声载道。李嗣源查明情况后,直接把孔谦砍了头,还把他发明的苛捐杂税全部废除。《旧五代史·明宗纪》里说他:“即位之初,减赋税,除苛法,罢宫人,省冗官,中外翕然称治。”意思是他刚登基,就减少赋税,废除苛捐杂税,遣散多余的宫女,裁减没用的官员,朝廷内外都称赞他治理得好。

他的第二个“神操作”,是体恤百姓,发展生产。李嗣源知道老百姓最缺的是粮食,所以他下令:各地官员要鼓励农民种地,凡是开垦荒地的,免三年赋税;遇到灾年,要及时开仓放粮,不能让老百姓饿死。有一年,山东一带闹旱灾,老百姓颗粒无收,到处逃荒。李嗣源接到消息后,不仅派人送去粮食,还亲自下旨,让当地官员把自己的俸禄拿出来救济百姓。他对大臣们说:“我当皇帝,不是为了自己享福,是为了让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要是老百姓都饿死了,我这个皇帝还有什么用?”

他还特别节俭,以身作则。李存勖在位时,宫里的宫女有几千人,珠宝玉器堆积如山。李嗣源登基后,把大部分宫女遣散回家,让她们嫁人;宫里的珠宝玉器,除了必要的礼器,其余的全部卖掉,换成粮食救济百姓。他自己穿的衣服,都是粗布做的,吃饭也只有几个小菜,从不搞铺张浪费。有大臣劝他:“陛下是天子,应该穿得华丽一点,不然显不出皇家的威严。”李嗣源笑着说:“皇家的威严,不是靠衣服和珠宝撑起来的,是靠老百姓的拥护撑起来的。要是老百姓都过得不好,我穿再华丽的衣服,也没面子。”

在他的治理下,后唐的局势慢慢稳定下来,老百姓的生活也有了改善。当时的人都说:“李嗣源虽然是个武将出身,没读过多少书,可他当皇帝,比那些读过书的皇帝还好!”甚至有人把他跟唐太宗李世民相比,说他有“贞观之治”的风范。

可惜,好景不长。李嗣源当了几年皇帝后,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越来越差,性格也变得多疑起来。他开始担心自己的儿子们争权夺利,也担心手下的将领们谋反——毕竟他自己就是靠兵变当上皇帝的,所以对谁都不放心。

他的大儿子李从璟,为人正直,很有才干,本来是皇位的最佳继承人。可李嗣源因为猜忌,居然被小人挑拨,误以为李从璟想谋反,最后把李从璟杀了。杀了李从璟后,李嗣源又立二儿子李从荣为太子。可李从荣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他怕李嗣源会改立其他弟弟为太子,就想提前动手,发动兵变夺取皇位。

长兴四年(公元933年)十一月,李从荣带着几千士兵,冲到皇宫门口,想逼李嗣源退位。李嗣源当时正在病床上躺着,听到消息后,气得浑身发抖,连忙派禁军去镇压。李从荣根本不是禁军的对手,没一会儿就被打败,自己也被杀死了。

看到儿子的尸体,李嗣源心里又痛又悔。他知道,是自己的猜忌,害死了大儿子;也是自己的纵容,让二儿子走上了绝路。这件事对他的打击很大,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连话都说不清楚了。

临终前,李嗣源拉着宰相冯道的手,断断续续地说:“我……我这辈子,没什么本事,就是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可惜……可惜没管好儿子……以后的事,就拜托你们了……”说完,他就咽了气,享年六十七岁。

李嗣源死后,他的小儿子李从厚登基,也就是后唐闵帝。可李从厚性格懦弱,根本镇不住局面。没几个月,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就发动兵变,杀了李从厚,自己当了皇帝。又过了几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勾结契丹,推翻了后唐,建立了后晋——李嗣源辛苦治理的后唐,就这样走向了灭亡。

纵观李嗣源的一生,堪称五代十国时期最传奇的“逆袭者”。他出身寒微,从一个喂马的马奴,凭着自己的勇猛和智慧,一步步成为猛将,最后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当上皇帝,还开创了一段短暂的“小康盛世”——这样的人生,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不多见。

《新五代史》的作者欧阳修,对李嗣源的评价很高,说他:“明宗虽出夷狄,然为人纯质,宽仁爱人。”意思是李嗣源虽然是少数民族出身,但为人纯朴,宽厚仁慈,爱护百姓。确实,在五代十国那个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年代,李嗣源算得上是一个难得的好皇帝。他减轻赋税、打击贪官、体恤百姓,让老百姓过了几年安稳日子,这就比很多皇帝强多了。

可他的一生,也有很多遗憾。他因为猜忌,害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还让二儿子走上了谋反的道路,最后导致后唐陷入内乱;他虽然有治国之心,却没多少治国之才,很多政策都是治标不治本,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后唐的问题——比如藩镇割据、宦官专权这些隐患,他都没能彻底消除,最后还是让后唐走向了灭亡。

不过,我们不能用“完美皇帝”的标准来要求他。毕竟,他没读过多少书,一辈子都在打仗,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很不容易了。就像他自己说的,他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从这一点来看,他已经做到了。

直到今天,当人们说起五代十国的皇帝时,大多会想起朱温的残暴、李存勖的昏庸、石敬瑭的卖国,而李嗣源这个“马奴皇帝”,却总能让人多几分敬佩和惋惜。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出身并不能决定一切,只要有能力、有良心,哪怕是一个马奴,也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而作为统治者,不管你有多大的本事,只要心里装着老百姓,老百姓就会永远记得你。

参考《新五代史》《旧五代史·明宗纪》《资治通鉴》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神探狄仁杰第四卷快进三国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通古今:我朱柏养了整个大明朝穿越成废皇子,只想苟活!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我!大梁活阎王,女帝劝我善良猎国:从一介流民开始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东方船说不要乱搞啊!我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风云1200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重生:掠夺词条,宋徽宗是我爹征服者在清朝穿越占领突厥抓长孙无垢武英殿三岁无敌小皇孙刘备之子,开局武力值点满生而为王,何必加冕?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弃妃在上:王爷,要听话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逍遥世子爷我在隋唐当暴君谍战风云录:大宋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三国之重振大汉带着古人们看华夏历史混在东汉末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混在皇宫假太监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醉僧怀素乱世枭皇:柴荣大秦之天柱崛起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开封奇案之牛周探案历朝皇帝降临从暴揍嘉靖开始摄政王的田园小娇妻穿越大乾当王爷在中世纪当生活玩家鼙鼓揭天破宋来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皇明朱慈炲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