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昭宗空怀中兴志,剑指藩镇,奈何权柄失。

颠沛流离皆为耻,一生拼搏终成纸。

哀宗幼年登帝椅,身似浮萍,性命不由己。

大唐江山终易主,血泪染尽残阳里。

文德元年(公元888年)三月,大明宫武德殿里一片哭声。二十七岁的唐僖宗刚咽气,大臣们就围着皇位犯了难——僖宗没儿子,谁来当皇帝成了头号难题。

这时候,宦官杨复恭站了出来,手里攥着一份“假遗诏”,大声说:“僖宗陛下遗命,立皇弟寿王李晔为帝!”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敢反对。不是因为杨复恭多威风,而是这李晔,确实是当时最合适的人选。

李晔是僖宗的弟弟,这年二十二岁,跟僖宗的“玩主”性格完全相反。《旧唐书·昭宗纪》里说他“攻书好文,尤重儒术,神气雄俊,有会昌之遗风”——简单说就是爱读书、有骨气,还带着点唐武宗当年的英气。以前僖宗在宫里斗鸡赌鹅的时候,李晔就在王府里埋头读《史记》《汉书》,还常跟身边的人说:“大唐不能再这么乱下去了,总有一天要拨乱反正!”

现在机会来了,可这机会,更像个烫手山芋。

李晔登基那天,看着太极殿里稀稀拉拉的大臣,再想想宫外四分五裂的江山——李克用在河东拥兵自重,朱温在宣武虎视眈眈,李茂贞在凤翔说一不二,朝廷连长安城外的赋税都收不上来。他深吸一口气,对大臣们说:“朕定要重振大唐,不负列祖列宗!”

这话听着提气,可大臣们心里都犯嘀咕:僖宗当年也说过类似的话,最后还不是玩垮了?可李晔不一样,他是真的动了真格。

登基没几天,李晔就干了第一件“大事”——收拾宦官。僖宗在位时,宦官田令孜专权,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现在杨复恭又想走田令孜的老路,动不动就以“定策功臣”自居,连宰相都不放在眼里。李晔早就看他不顺眼,暗中联络了宰相韦昭度、杜让能,还有一些对宦官不满的将领,计划着把杨复恭拉下马。

大顺元年(公元890年),李晔抓住杨复恭私藏兵器、勾结藩镇的把柄,直接下旨罢免了他的官职。杨复恭不服气,带着养子杨守信起兵造反,结果没几天就被李晔派去的军队打败,最后在逃亡路上被斩杀。《资治通鉴》里记载:“复恭奔兴元,与其养子守信、守亮等举兵拒命,上遣诸将讨之,破其众,复恭为其下所杀。”

解决了杨复恭,李晔又把目光对准了藩镇——首当其冲的就是河东节度使李克用。

李克用是沙陀族人,手下的沙陀骑兵战斗力极强,当年镇压黄巢起义时立了大功,可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嚣张,动不动就率军攻打周边藩镇,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李晔觉得,要想重振朝廷权威,就得先拿李克用开刀。

大顺元年九月,李晔任命宰相张浚为帅,率领二十万大军讨伐李克用。可他忘了,这二十万大军大多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将领们各怀鬼胎,根本不是李克用的对手。结果,官军在阴地关被李克用打得大败,张浚带着残兵败将逃回长安,连自己的官印都丢了。

李克用打赢了仗,更嚣张了,直接给李晔写了一封信,语气傲慢得不行:“陛下要是信了奸臣的话,非要跟我作对,那我也没办法,只能率军去长安跟陛下‘理论理论’!”李晔看着信,气得浑身发抖,可又没辙——朝廷已经没兵可派了,只能派人去跟李克用道歉,还把张浚贬了官,这事才算不了了之。

第一次讨伐藩镇就栽了跟头,李晔却没灰心。他知道,要想跟藩镇抗衡,必须有自己的军队。于是,他开始在长安招募士兵,短短几个月就组建了一支十万人的“神策新军”。可问题来了——这支军队大多是长安城里的地痞流氓,平时欺负老百姓还行,打起仗来根本不行。而且,招募军队需要钱,朝廷没钱,李晔就只能下令搜刮长安的富商,结果把富商们逼得纷纷逃跑,长安的经济更萧条了。

大臣们劝李晔:“陛下,现在不是扩军的时候,先把朝政整顿好,把百姓安抚好,才有希望啊!”可李晔已经急了——他怕再等下去,大唐就真的没救了。

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又跳了出来。

李茂贞本来是僖宗提拔起来的,可后来见朝廷软弱,就开始拥兵自重,还多次干预朝政。这年,李茂贞因为朝廷没满足他的要求,直接率军进攻长安。李晔连忙派新组建的神策新军去抵抗,结果这支军队刚跟李茂贞的军队接触,就吓得四散逃跑。

李晔没办法,只能再次逃亡——这次逃到了华州,投靠了华州节度使韩建。

韩建表面上对李晔很恭敬,每天都给李晔送好吃的好喝的,可暗地里却把李晔软禁了起来。他怕李晔再搞出什么“扩军”“讨藩”的名堂,还以“减少开支”为由,把李晔身边的神策新军解散了,连李晔的几个皇子都被他杀了。《旧唐书·昭宗纪》里说:“韩建幽帝于华州,杀诸王十余人,尽散神策军,帝威益弱。”

李晔在华州被软禁了两年,每天除了读书,什么也干不了。有次,他登上华州的城楼,看着远处的长安方向,忍不住哭了起来,提笔写下:“何处是长安,深宫锁暮烟。山河非旧主,桃李是新年。”诗里满是委屈和无奈——他想回长安,想重振大唐,可现在连自己的自由都保不住。

直到乾宁三年(公元896年),李茂贞和李克用又因为争夺地盘打了起来,韩建怕自己被卷入其中,才把李晔送回了长安。

可李晔刚回长安没几天,麻烦又找上门了——这次是宣武节度使朱温。

朱温本来是黄巢起义军的将领,后来投降了唐朝,靠着镇压起义军步步高升,成了宣武节度使。他比李克用、李茂贞更有心计,一边扩充势力,一边假装对朝廷忠心耿耿,还多次派人给李晔送钱送物,赢得了李晔的信任。

可朱温的“忠心”都是装的。他想把李晔控制在自己手里,好“挟天子以令诸侯”。光化三年(公元900年),朱温指使宦官刘季述发动政变,把李晔软禁在少阳院,还逼着他禅位给太子李裕。

李晔被软禁的时候,日子过得比在华州还惨。刘季述每天只给李晔送一顿饭,还是馊掉的米饭和咸菜;李晔想喝水,只能用自己的衣服去换;有时候,刘季述还会带着人去少阳院“参观”,把李晔当成猴子一样戏耍。《新唐书·昭宗纪》里记载:“季述幽帝于少阳院,熔铁锢其门,自窦中传食,帝与后妃相泣,群臣莫敢省。”

还好,没过多久,宰相崔胤联合朱温的对手——护驾都头孙德昭,发动兵变,杀了刘季述,把李晔救了出来。李晔重登皇位那天,抱着崔胤哭着说:“朕能重见天日,全靠爱卿啊!”

可李晔不知道,他刚摆脱刘季述的控制,又掉进了朱温的陷阱。

朱温见刘季述没办成事,就亲自率军开进长安,表面上是“护驾”,实际上是想把李晔抢到手。崔胤看出了朱温的野心,想联合其他藩镇对抗朱温,结果被朱温发现,直接杀了崔胤和他的亲信。

天佑元年(公元904年),朱温觉得长安离自己的根据地宣武太远,不好控制,就逼着李晔迁都洛阳。迁都路上,朱温怕李晔身边的人碍事,把李晔的宫女、太监、乐工杀了个精光,还把长安的宫殿拆了,把木料运到洛阳——他就是要让李晔彻底断了回长安的念头。

李晔坐在迁都的马车上,看着窗外被拆得七零八落的长安,心里一片冰凉。他知道,自己这次去洛阳,恐怕再也回不来了。有次,他跟身边的嫔妃说:“朕这辈子,颠沛流离,处处受制于人,还不如当个老百姓,至少能活得自在些。”嫔妃们听了,都忍不住哭了起来。

天佑元年八月,李晔刚到洛阳没几天,就被朱温杀了。

朱温杀了李晔后,怕大臣们反对,就立李晔的第九子李柷为帝。这年李柷才十三岁,放在现在也就是个刚上初中的孩子,根本不懂什么叫朝政,更别说反抗朱温了——他从登基那天起,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傀儡皇帝。

李柷登基后,朱温给他改元“天佑”,还让他尊自己为“相国”,总揽朝政。可朱温根本不把李柷放在眼里,连朝都懒得去上,所有的政令都由他的亲信传达。李柷每天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那些朱温的亲信指手画脚,只能点头同意,连一句反对的话都不敢说。《旧唐书·哀帝纪》里说:“哀帝幼冲,政在朱氏,帝拱手而已,不能有所可否。”

朱温怕大臣们还有“复唐之心”,就开始大肆屠杀唐朝的宗室和大臣。天佑二年(公元905年),朱温把宰相裴枢、独孤损等三十多位大臣骗到白马驿,然后下令把他们全部杀死,还把他们的尸体扔进了黄河。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白马驿之祸”。《资治通鉴》里记载:“全忠(朱温后来被赐名朱全忠)聚枢等及朝士贬官者三十余人于白马驿,一夕尽杀之,投尸于河。”

杀了这些大臣后,朱温又把矛头对准了唐朝的宗室。他把李柷的几个兄弟——济阴王李柷(跟哀宗同名,史书记载为“李柷”,此处为宗室子弟,非哀宗本人)、威王李秘等全部杀死,还把他们的家属流放外地。李柷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个被杀害,却什么也做不了,只能躲在后宫里偷偷哭。

有次,朱温想让李柷给他加“九锡”——这是古代大臣能得到的最高荣誉,通常加九锡的人,下一步就是篡位了。朱温的亲信拿着草拟好的圣旨给李柷看,李柷不敢不同意,只能颤抖着拿起笔,在圣旨上签了字。事后,李柷跟身边的太监说:“朕知道,大唐的江山,迟早要变成朱家的了。”

天佑四年(公元907年),朱温觉得时机成熟了,就逼着李柷禅位。他让亲信给李柷写了禅位诏书,还让李柷亲自去太庙祭祀,把皇位“正式”传给自己。

李柷禅位那天,穿着素色的衣服,站在太庙的台阶上,看着唐朝的列祖列宗的牌位,忍不住哭了起来。他哽咽着说:“列祖列宗,孙儿无能,没能守住大唐的江山,孙儿对不起你们……”祭祀结束后,李柷被朱温封为“济阴王”,迁往曹州居住。

可朱温并没有放过李柷。他怕李柷留在世上,会成为别人“复唐”的借口,就派亲信去曹州,给李柷送了一杯毒酒。李柷看着毒酒,知道自己活不成了,他对亲信说:“朕这辈子,从来没做过对不起大唐的事,也没做过对不起百姓的事,为什么要这样对朕?”亲信冷冷地说:“这是相国的意思,陛下还是喝了吧。”

天佑五年(公元908年)二月,李柷喝下毒酒,死在了曹州的囚所里,年仅十七岁。朱温为了掩人耳目,给李柷上了谥号“哀皇帝”,后人都称他为“唐哀宗”——这个“哀”字,道尽了他短暂而悲惨的一生。

唐昭宗李晔和唐哀宗李柷,这对父子皇帝,一个挣扎半生,一个屈辱而死,他们的命运,就是大唐王朝最后的悲歌。

先说说昭宗李晔。他这辈子,真的不算“昏君”。他有志向,想重振大唐;他有骨气,敢跟宦官、藩镇叫板;他甚至还努力过——收拾宦官、组建军队、讨伐藩镇,可最后还是落得个颠沛流离、被人杀害的下场。为什么?

不是因为他不够努力,而是因为他接手的江山,已经烂到了根。僖宗留下的烂摊子:经济崩溃、百姓流离、藩镇割据、宦官专权,这些问题积重难返,不是靠他一个人的努力就能解决的。就像一个医生面对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就算有再好的医术,也很难起死回生。

而且,李晔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一是急功近利。他刚登基没几年,就急于讨伐李克用、扩充军队,结果不仅没成功,还消耗了朝廷仅有的国力;二是识人不明。他信任朱温,以为朱温是“忠臣”,结果最后被朱温当成了棋子,连命都丢了。《新唐书·昭宗纪》里评价他:“昭宗为人明隽,初有志于兴复,而外患已成,内无贤佐,终致颠沛,非其罪也。”意思是昭宗聪明有志向,可外面的隐患已经形成,里面又没有贤能的大臣辅佐,最后落得个颠沛流离的下场,不是他的错。

再说说哀宗李柷。他这辈子,就是个悲剧。十三岁登基,当了三年傀儡皇帝,十七岁被毒杀,他甚至没来得及真正了解“皇帝”这两个字的含义,就成了大唐王朝的“末代皇帝”。他没有昭宗那样的志向,也没有昭宗那样的骨气,不是因为他懦弱,而是因为他太小了——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在朱温那样的“狠角色”面前,根本没有反抗的能力。他就像一片浮萍,在乱世的洪流里,只能随波逐流,最后被无情地吞没。

从安史之乱开始,大唐就走上了下坡路,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农民起义,这些问题就像一个个毒瘤,不断侵蚀着大唐的根基。僖宗的荒唐,让这些毒瘤彻底爆发;昭宗的挣扎,没能切除这些毒瘤;哀宗的屈辱,只是这些毒瘤最终的“产物”。

天佑四年(公元907年),朱温登基称帝,建立了“后梁”,历时二百八十九年的唐朝,正式灭亡。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的乱世——一个比唐朝末年更混乱、更黑暗的时代。

参考《旧唐书·昭宗纪》《资治通鉴》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神探狄仁杰第四卷快进三国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通古今:我朱柏养了整个大明朝穿越成废皇子,只想苟活!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我!大梁活阎王,女帝劝我善良猎国:从一介流民开始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东方船说不要乱搞啊!我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风云1200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重生:掠夺词条,宋徽宗是我爹征服者在清朝穿越占领突厥抓长孙无垢武英殿三岁无敌小皇孙刘备之子,开局武力值点满生而为王,何必加冕?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弃妃在上:王爷,要听话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逍遥世子爷我在隋唐当暴君谍战风云录:大宋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三国之重振大汉带着古人们看华夏历史混在东汉末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混在皇宫假太监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醉僧怀素乱世枭皇:柴荣大秦之天柱崛起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开封奇案之牛周探案历朝皇帝降临从暴揍嘉靖开始摄政王的田园小娇妻穿越大乾当王爷在中世纪当生活玩家鼙鼓揭天破宋来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皇明朱慈炲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