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长安城里关于那位河东使者的风声,终究是没能完全捂住,丝丝缕缕地飘进了守备森严的郿坞。

被董卓捧在掌心里的孙女董白,正是爱听新鲜事的年纪。

这天,她缠着董卓,小脸上满是好奇。

“爷爷,知道那个叫沈潇的,就是前几天来的那个河东使者吗?”

董卓正享受着侍女的捶背,闻言嗯了一声,眼皮都没抬。

“他们都说他可厉害了,把朝堂上那些老头子怼得哑口无言,还一下子得罪了所有的大臣?”董白凑近了些,声音清脆。

“小孩子家家的,听这些做什么。”董卓睁开眼,捏了捏她的小脸蛋,语气带着几分随意,但并无不耐。

“哎呀,爷爷你就说说嘛!”董白晃着董卓的胳膊,“他是不是长得三头六臂,特别吓人?”

董卓被她缠得没法,哼笑一声:“三头六臂?他要有那本事,还用来咱家这儿讨官?”

“那就是长得很好看?”董白眼睛亮晶晶的。

“没注意。”董卓挥挥手,“一个耍嘴皮子的罢了,有点小聪明。得了好处,就赶紧溜了。”

“溜了?”董白更好奇了,“为什么呀?当了大官不好吗?”

“长安这地方,水深着呢。”董卓没多解释,只是随口道,“他那点分量,留久了,怕是骨头渣子都剩不下。”

董白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心里却对那个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沈潇,更好奇了几分。能让爷爷说“水深”,还能全身而退的人,肯定不是一般的人。

连日的马不停蹄,风沙仆面,沈潇感觉骨头架子都快颠散了。总算,在四月初十这天,看到了河东郡治所安邑那熟悉的轮廓。

城门外,刘备早已带着关羽、张飞、徐晃、简雍,还有几个看着面生却透着精悍气的新面孔候着了。

“贤弟!你可算回来了!”刘备几步抢上前来,一把攥住沈潇的手。那份发自内心的激动和放下心头大石的轻松,几乎要从他脸上溢出来,“为兄这心啊,天天都悬着!”

关羽丹凤眼微阖,抚着长髯的手顿了顿,算是打了招呼。张飞咧着大嘴,嗓门洪亮:“军师!俺还以为你被长安城的娘们绊住腿了呢!”

徐晃和简雍也上前见礼。

沈潇被刘备抓得手疼,咧了咧嘴,从怀里掏出那份沉甸甸的任命文书:“主公,幸不辱命。”

刘备小心翼翼地接过那盖着大印的绢帛,展开一看,河东太守、河内守备,白纸黑字,清清楚楚。他长舒一口气,随即郑重地将文书递还给沈潇:“贤弟,这都是你的功劳,备何德何能……”

“打住打住!”沈潇赶紧摆手,“主公,这是朝廷的任命,您就踏踏实实接了。我就是跑个腿,动动嘴皮子。”

寒暄过后,刘备兴致勃勃地拉着沈潇:“来,贤弟,看看咱们这几个月的家底!”

一路行来,沈潇已经注意到安邑周边的变化。原本抛荒的土地上,已经能看到成片的麦苗泛着绿意,田埂间有农人在忙碌,虽然衣衫依旧破旧,但脸上有了生气,不再是那种麻木的绝望。流民被安置下来,有了住处,有了活干,有了盼头。

“流民安置得不错,屯田也初见成效了。”刘备指着远处的田地说,“宪和费心了。”

简雍在一旁笑着摇摇扇子:“主公指挥若定,雍不过拾遗补缺罢了。”

“最重要的,是这个!”刘备带着沈潇来到城外的一片开阔校场。

刹那间,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六千名士兵,队列整齐,鸦雀无声。

最前方是约莫千人的骑兵,虽然战马并非都是良驹,但骑士们个个精神饱满,透着彪悍。

其后是两千长枪手,枪尖如林,寒光闪烁。

两侧是一千五百名手持大盾的步卒,稳如磐石。

最后是一千五百弓箭手,引弦待发。

这些士兵,眼神锐利,身形健壮,与沈潇印象中那些松垮疲沓的郡兵完全是两个概念。他们身上穿着统一浆洗过的布甲,虽然简陋,却干净利落。操练的口令声响起,动作整齐划一,带着一股铁血的味道。

沈潇看得有点发愣。这才几个月?刘备居然拉扯出了这么一支队伍!

“主公,这…这可不是郡兵!这是精锐啊!”沈潇由衷赞叹。

刘备脸上是藏不住的自豪:“这六千人,都是精挑细选,脱产操练的!耗费钱粮虽巨,但某以为,值!”

他指着队列前几位将领介绍:“这位是周仓,力大无穷。”一个黑塔般的汉子上前抱拳,声如闷雷。

“这位是廖化,为人稳重。”一个面容坚毅的年轻人行礼。

“这位是裴元绍,作战勇猛。”一个相对年轻些,但眼神里透着狠劲的将领也跟着见礼。

“加上云长、翼德、公明,还有宪和。”刘备拍了拍沈潇的肩膀,“咱们也算兵强马壮,人才济济了!”

他顿了顿,说道:“如今将领各司其职,云长与裴元绍暂领骑兵,翼德统领盾兵,公明负责长枪兵,周仓、廖化带弓兵。若有不妥,我们再议。”

“好!好啊!”沈潇连连点头,心里那点去长安的不安,总算被这眼前的景象冲淡了不少。

回到太守府,刘备屏退左右,又开口道:“贤弟,你劳苦功高,如今河东初定,这内政之事,繁杂琐碎,不如就由你来带领!”

“别别别!”沈潇一听这话,立刻双手狂摆,头摇得像拨浪鼓,“主公啊,您可饶了我吧!我这脑子,想想大方向还行,真要管那些柴米油盐、户籍钱粮的事儿,一准儿给您弄得一团糟!这种细致活,还得是宪和兄这样的大才!他比我聪明一百倍!”

简雍在一旁听得直乐,摇着扇子道:“军师过谦了。不过军师若不愿,雍自当勉力为之。”

刘备看着沈潇那副避之不及的模样,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最终无奈道:“罢了罢了,就依你。宪和,河东内政,便由你主理。”

随后,几人落座,召开了一次核心会议。

沈潇将长安之行的见闻详细说了一遍,重点强调了王允等士族的敌意和潜在的危险,董卓的反复无常,以及李儒那番“善意”的提醒和临别赠言。

“长安那些士族,恨不得扒了咱们的皮啊。”沈潇叹了口气,“主公,咱们现在是河东太守不假,可也是悬在那些人眼皮子底下的一根钉子。”

简雍接过话头,神色也凝重起来:“军师所言不虚。主公施行新政,收拢流民,开垦荒田,确实让大部分百姓归心。但郡内的几家大族,闻喜裴氏、安邑卫氏、解县柳氏、以及贾氏,表面上还算恭顺,可暗地里,对咱们的政令阳奉阴违,尤其抵触屯田和安置流民,认为动了他们的根基。”

“何止是抵触。”简雍苦笑一声,“就在前几日,这几家都收到了从长安来的密信,据我们打探到的消息,似乎是王允、杨彪那些人送来的。信的内容不得而知,但从那之后,这几家对我们的态度,就更显轻慢了。”

“轻慢到什么地步?”沈潇皱眉问道。

“前日,主公派人去裴氏,商议征调部分粮食以应流民急需,裴家家主裴晔,称病不见,只派了个管事出来,说自家粮食也不够吃,一粒米都拿不出来。”简雍说道,“卫氏那边更直接,干脆闭门谢客,连官差都进不去他们坞堡的大门。柳氏和贾氏也是各种推脱。”

沈潇心里咯噔一下,长安的暗流,这么快就涌到河东了?

与此同时,在闻喜裴氏的庄园深处,一场密会正在进行。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神探狄仁杰第四卷快进三国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锤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通古今:我朱柏养了整个大明朝穿越成废皇子,只想苟活!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大唐超时空:小兕子说我是她哒!我!大梁活阎王,女帝劝我善良猎国:从一介流民开始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东方船说不要乱搞啊!我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风云1200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重生:掠夺词条,宋徽宗是我爹征服者在清朝穿越占领突厥抓长孙无垢武英殿三岁无敌小皇孙刘备之子,开局武力值点满生而为王,何必加冕?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弃妃在上:王爷,要听话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逍遥世子爷我在隋唐当暴君谍战风云录:大宋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三国之重振大汉带着古人们看华夏历史混在东汉末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混在皇宫假太监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醉僧怀素乱世枭皇:柴荣大秦之天柱崛起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开封奇案之牛周探案历朝皇帝降临从暴揍嘉靖开始摄政王的田园小娇妻穿越大乾当王爷在中世纪当生活玩家鼙鼓揭天破宋来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
半壁书屋搜藏榜:战国野心家吾乃世家子最强绝世兵王晚唐驸马嫡色大明淘宝商三国:为诛董卓,入京以帝为人质水浒之我不做包子大明雍王抗战之超级小兵厦鼓风云地表最强吕布穿越大乾当王爷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澶渊风云录触摸真相我在三国当谪仙东朝英雄传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我的游戏通大明影综:从新川三少主开始揽人肆意称王我在隋唐种田称王靖康之变尊上秦时之七剑传人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重生之农家小书生大周天子柴荣老子就是要战争天才纨绔我帮秦始皇争天下大唐男保姆开局被拒婚,战斗升级成战神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白衣王侯万界临时工三国之水浒点将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直播她干得漂亮三国:白粥馒头,我竟黄袍加身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穿越了的学霸混在三国靠命亮剑:从后勤部门开始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军阀:签到万把巴雷特,成奉天王天才弃妃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皇明朱慈炲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这个逍遥侯明明超强却过分咸鱼大明熥仔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风起荆南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