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叶青萝按平时习惯醒来,就听见远远的有说话声,应该是都起来了,在饭厅那边呢。
叶青萝连忙起身,快速将头发梳好挽了个发髻,再找出一件在镇上时穿过的长袍,很快又是一个少年模样。
叶青萝拿了洗漱之物放在脸盆里,打开屋门准备去厨房,就见门侧地上放着一个暖壶和半桶冷水。
听见她这边开门的动静,叶青彦在窗前探头看了一眼,说道:“给你打了水,你在屋里洗漱。”
“哦。”叶青萝应了一声连忙把水拿进屋里,洗漱之后这才出门,将脸盆里的脏水倒在屋角暗沟缝隙中。
城中宅院都有阳沟。
与村中不同的是阳沟之上都铺上了石板变成了暗沟,下雨或生活用水可以通过暗沟流出,最后汇去了哪里很少有人知道。
又洗干净脸盆放回屋角面架上,叶青萝再次出门来到隔壁窗前,笑容灿烂:“二堂哥吃了吗?要我拿吃的过来吗?”
她刚才注意到了,饭厅那边有人在吃饭,不过没有读书人在那边,这时天边刚刚蒙蒙亮,读书人应该也像二堂哥这样正在晨读。
她今天还是起晚了些的,以往这时候在家,弟弟们已经在村子里跑步了,她已经练过拳了。
但在这边她还是不想太招人注意了,原主在苏家没练过拳,苏家大哥以后接触叶家的机会多,可别穿帮了。
她现在能写个话本、做几样糕点小食还在可控范围。
她准备去大厨房那边看看,拿点吃的回来。
叶青彦看一眼饭厅那边,笑道:“他们是第一批吃早饭的,等下要去摆早摊,四个摊点八个人都去。”
“早上的肉包生意很好,等晚点绿豆糕出来了会用马车送过去,不用他们回来拿。”
“上午会赶马车过去看肉包要不要补货,有多的就会用马车沿街叫卖,中午会给他们把饭送过去,下午未时绿豆糕会再补一次货,卖完就收工。”
“肉包生意就是早上、上午和中午,绿豆糕则是上午、下午,最迟也就是申时末能卖完。”
“时间到了若有一点货没卖完也不会卖了,会拖回来自家吃,因为补货都是新鲜出蒸的,不会在外面摊上放一天,买的人还是很多的。”
“刚开始两天会有剩货拖回来,现在都能卖光,还会在刚出摊时有人排队买。”
“按之前商量好的优惠,一人买四个是十文钱,到后来都是每人上来就买四个、八个。”
“好在咱们都是算好时间和数量不会无止境地去贪那点薄利,不然都得累死。”说到这里叶青彦笑了笑。
“大哥和春生回家那几天,都没马车去补货,我们找干货铺租了一辆马车,不然寅时去买猪肉就难了。”
“之后补货都是我和家旺伯去的,还好大哥又找了两个人手过来。”
“家里边都是出摊的人先吃早饭,之后才是我们,你这时候去厨房也只有活儿干,不如回屋写会儿字。”
叶青彦说完情况笑着提醒了一句,又道:“等上午我陪你去外面逛逛,苏大公子知道你来府城了吗?”
他记得堂妹是给苏云臻写过信的,后面什么情况他并不知道,他来府城了。
叶青萝道:“我有写信说我大概什么日子会来府城,虽然我知道他住哪儿,但他要去府学所以我不便去找他,等他有空来找我吧。”
叶青彦点点头,道:“那就不管他了,你想要添置什么,今天我们一块儿去买回来。”
叶青彦想了一下又道:“上午补货时一起出去吧,补了货还有马车把买的东西拖回来。”
所以,不管是买啥大小件儿或重物,都是方便的。
叶青萝点头,想了想道:“我也没别的什么买,再添两个暖壶用起来会方便一点,再买个小茶炉还能放在桌上煮茶呢。”
说到煮茶,叶青彦也不禁笑了,他去过茶楼两次,是真有小茶炉现煮茶的,不过都是读书人附庸风雅的事儿。
像他们平时读书忙得很,哪有闲功夫慢慢煮茶?渴了能喝到一杯有好茶叶的清茶已经很满足了。
最后考虑到实用性,叶青萝还是放弃了煮茶这种打发时间的事儿,她也很忙,她的茶叶是绿茶,不是老茶。
去年冬天顾子熙从北边带回来的雪芽还有一些,也算绿茶的一种,所以还是直接用开水或是略温的开水来泡更香感。
聊了一会儿,叶青萝没有回屋写字,看看天色她还是去了大厨房那边。
大厨房里一侧有个大灶台是两口大锅,正蒸着肉包子在冒香喷喷的热气。
旁边靠窗还有一排四个小单灶,旁边砌的长方型案台上还有两只小泥炉子。
此时小单灶上四口相应小些的铁锅,两口架着中号蒸笼也冒着热气,另两口锅里则是煮的粟米粥。
大锅上的蒸笼也是大号的,比家里的蒸笼还要大一些。
这种蒸笼在农家也不多见,是大户人家或是酒楼、或是做其他吃食的铺子作坊才会用的。
小灶上的蒸笼则又比家用的略小一些,不赶数量时没那么费柴,也能快些出蒸。
府城这样的大宅子里的大厨房要快速供应一家老小和主仆的餐食,首先厨房就比农家的要大上一倍有余了。
锅灶配备多、案桌也更大一些,还有厨房里人歇脚吃饭的方桌所在休息位置。
他们要做吃食生意没这么大的厨房可忙不过来,同时还要分出小锅灶去做早饭,小灶搁蒸笼的锅里利用热水还煮着鸡蛋。
看见叶青萝进厨房,正忙着的大伯娘和菊英伯娘笑着问她昨夜睡得可还习惯?
叶青萝一一笑着应了,目光扫视一圈厨房里的情况。
大伯娘笑道:“早上先做的是肉包,还有六锅在小厨房那边蒸着呢,这一批肉包出蒸之后才会做糕点。”
“小灶上是刚蒸的馒头还有粥,第一锅给要出摊的人先吃,第二锅才是咱们的。”
大伯娘想到叶青萝昨晚才到还不知道这边的情况,连忙都解释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