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秋,燕云十六州的应州(今山西应县)城外,秋风卷起漫天黄沙,却吹不散佛宫寺工地的喧嚣。七十余岁的赵烈拄着拐杖,站在工地东侧的土坡上,眯眼望着远处正在搭建的木塔——塔身已建到第三层,数十根粗壮的红松立柱如巨人般挺立,工匠们踩着脚手架,用绳索吊运木料,吆喝声与凿木声交织在一起,在空旷的塞北平原上格外响亮。

“老丈,您是从南边来的吧?”一个穿着粗布短褐的年轻工匠跑过来,递上一碗粗茶。他叫王小三,是工地老工匠王鲁班的徒弟,见赵烈衣着虽旧却气度不凡,又盯着木塔出神,便主动搭话。

赵烈接过茶碗,指尖触到碗沿的温热,轻声问道:“这塔建了多久了?看着规模不小。”

“快五年了!”王小三骄傲地挺起胸膛,“这是辽朝萧太后下旨建的佛塔,叫‘释迦塔’,要建九层,比应州城墙还高!俺师父说,这塔要用最好的红松,不用一根钉子,全靠榫卯拼起来,将来就算遇到地震,也塌不了!”

“不用一根钉子?”赵烈皱起眉头,想起祖传《武经总要》残卷里关于“木构力学”的记载——残卷中提到“榫卯相扣,力可传千钧”,却从未见过如此大规模的木塔。他拄着拐杖走进工地,只见老工匠王鲁班正蹲在一根立柱旁,手里拿着曲尺,仔细测量榫头的尺寸,额头的汗珠顺着皱纹往下淌,却丝毫不敢分心。

“师父,这位老丈想看看塔的结构。”王小三喊道。

王鲁班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警惕,待看清赵烈的模样,又松了口气——赵烈鬓角斑白,眼神平和,不像是辽廷派来的监工。他放下曲尺,指着立柱上的榫眼:“老丈请看,这是‘燕尾榫’,上面的横梁卡进来,再用木楔固定,比钉子还结实。俺们王家祖上是晚唐的木匠,建过长安的大雁塔,这手艺传了三代,就为了建一座能传千年的塔。”

赵烈俯身细看,只见榫眼呈燕尾状,边缘打磨得光滑平整,与横梁上的榫头严丝合缝,仿佛天生一体。他想起后唐同光年间,随李嗣源修缮洛阳城时,曾见过工匠用简单榫卯修补城墙,却远不及眼前这般精巧。“这么高的塔,木材怎么运上来?风大的时候,不会晃吗?”

王鲁班笑了笑,领着赵烈走到塔基旁:“塔基用的是‘三合土’,掺了糯米汁和生铁末,比石头还硬;塔身每层都有‘斜撑木’,像人的肋骨一样,能抗住大风。至于木材,俺们在山脚下修了滑道,冬天泼水结冰,用牛拉着木料往上滑,比人工抬省力气多了。”他指着远处的恒山方向,“那些红松都是从恒山深处砍的,要选三十年以上的老树,树干直,纹理密,不容易开裂。”

赵烈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山道上隐约有队伍在移动,那是运送木材的民夫。他想起当年在幽州见到的契丹统治下的汉民,大多困苦不堪,却仍有人为了建塔奔波,心里不禁感慨:“乱世之中,能建这样一座塔,不容易啊。”

“是啊。”王鲁班叹了口气,“前两年辽和北宋在岐沟关打仗,工地停了半年,好多工匠都被抓去当兵了。俺求了监工大人,说这塔是为了保佑百姓平安,才把人留了下来。俺这辈子,就想建一座能让后人记住的塔,就算将来俺不在了,塔还在,手艺就没失传。”

赵烈看着王鲁班布满老茧的手——那双手曾刨过无数木料,刻过无数榫卯,如今虽有些颤抖,却依旧灵活。他想起自己整理《五代秘史》时,记录的那些失传的技艺,突然觉得,眼前的木塔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乱世中文化传承的“纪念碑”。

当晚,赵烈住在工地旁的工匠窝棚里。夜里,他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醒,出门一看,只见王鲁班正领着工匠们往塔上跑,手里拿着火把。“怎么了?”赵烈问道。

“起风了!怕上面的木料没固定好,去看看!”王鲁班边跑边喊。赵烈跟着爬上脚手架,风裹着沙粒打在脸上,塔身果然有些晃动。工匠们熟练地用绳索固定木料,王鲁班则在每层的斜撑木旁检查,时不时用锤子敲打榫卯,听声音判断是否牢固。

“老丈,您快下去!上面危险!”王小三喊道。赵烈却摇了摇头,帮着递工具——他虽年迈,却仍有早年从军的力气。直到天快亮时,风才渐渐小了,塔身稳住,工匠们才松了口气,坐在脚手架上,望着东方的鱼肚白。

“俺爹说,建塔就像做人,根基要稳,骨头要硬。”王鲁班望着木塔,语气带着欣慰,“这塔将来建成了,俺要在里面刻上所有工匠的名字,让后人知道,这座塔是俺们汉民工匠一凿一斧建起来的。”

赵烈心里一热,从怀里掏出《五代秘史》手稿,在“建筑篇”写下:“辽清宁年间,应州建释迦塔,汉匠王鲁班主其事,以红松为材,榫卯相扣,无钉无铆,高九层,蔚为奇观。乱世之中,工匠守艺,实为文化之幸。”

离开应州时,木塔已建到第四层。王鲁班送给赵烈一个缩小的木塔模型,是用边角料做的,榫卯结构一应俱全。赵烈捧着模型,望着渐渐远去的木塔,心里清楚——这座塔不仅会成为塞北的地标,更会成为汉辽文化融合的见证,就算燕云仍在契丹统治下,汉民的技艺与精神,也会通过这座塔永远流传。

回到汴梁时,已是初冬。赵烈刚进城门,就看到城西的佑国寺外围满了人,脚手架比应州木塔的还高,工匠们正忙着搬运琉璃砖。“这是在建什么?”赵烈拉住一个路人问道。

“老丈您不知道?”路人笑着说,“这是要建一座铁塔!原来的木塔去年着了火,烧得精光,当今陛下(宋太宗)下旨,用琉璃砖重建,要比原来的木塔还高,还能防火!”

赵烈眼睛一亮,快步走到工地前。只见一个穿着青色官服的中年工匠正在指挥,他叫李窑头,是汴梁有名的砖瓦匠,曾参与过开封城墙的修缮。“李工匠,这塔用琉璃砖,能行吗?”赵烈问道。

李窑头转过身,见赵烈手里拿着木塔模型,便知是懂行的人,笑着解释:“老丈放心!这琉璃砖是俺们按‘秦砖汉瓦’的古法改进的,用黄河泥做坯,掺了煤粉和釉料,烧出来比石头还硬,还不怕火。您看,这砖是褐色的,烧透了,敲起来当当响!”他拿起一块砖,递给赵烈,果然坚硬沉重,表面的釉色光滑发亮。

赵烈想起后周显德年间,柴荣扩建汴梁时,曾下令改进砖瓦工艺,没想到如今竟用到了建塔上。“原来的木塔为什么会着火?”

“还不是因为香烛!”李窑头叹了口气,“原来的木塔是五代后周时建的,里面供着佛像,香客多,不小心就把木梁引着了。这次用琉璃砖,就算有火星,也烧不起来。俺们还在塔壁里留了通风口,能排烟,还能抗风,比木塔结实多了。”

他领着赵烈走到塔基旁,只见地基比原来的木塔宽了一倍,用的是“条石灌浆”,缝隙里灌了糯米汁和石灰,牢牢固定在地下。“这地基要埋到地下三丈深,就算汴梁发大水,也淹不到塔基。俺们还在塔的每层都设了‘排水槽’,雨水顺着槽流下来,不会渗进砖缝里。”

赵烈看着工匠们有条不紊地砌砖,砖缝用白灰和糯米汁混合的灰浆填充,平整得像一条线。他想起应州木塔的榫卯,再看眼前的琉璃砖塔,突然明白——五代到北宋的建筑,正在从“木构的精巧”走向“砖石的坚固”,这不仅是材料的变化,更是乱世中人们对“永恒”的追求。

“老丈,您看这砖上的花纹!”李窑头指着一块砖,上面刻着缠枝莲图案,“这是俺们请画工刻的,每层的花纹都不一样,将来塔建成了,阳光照在砖上,会像彩虹一样好看!”

赵烈凑近细看,花纹刻得细腻生动,釉色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他想起柴窑的天青色瓷器,想起越窑的秘色瓷,突然觉得——汴梁铁塔的琉璃砖,与五代的瓷器有着同样的匠心,都是将平凡的材料,打磨成不朽的艺术品。

当晚,赵烈住在汴梁的客栈里,捧着王鲁班送的木塔模型,又想起白天见到的铁塔工地,久久不能入睡。他翻开《五代秘史》手稿,在应州木塔的记载后补充:“汴梁佑国寺,旧有木塔,五代周建,宋初毁于火,太宗诏重建,易以琉璃砖,名‘铁塔’。匠李窑头主其事,砖坚釉亮,可防火抗风,与应州木塔,一木一石,南北辉映,皆为五代至宋初建筑之巅峰。”

次年春,赵烈再次来到佑国寺,铁塔已建到第五层。李窑头告诉他,塔身的琉璃砖已烧制完成,共十三层,高五十七米,比原来的木塔还高十米。“俺们在塔顶装了一根铁刹,用铁链固定,能抗住十二级大风。”李窑头指着塔顶,语气带着骄傲,“将来塔建成了,俺要在里面放一部《金刚经》,用冯道当年刻印的九经版本,让塔和经一起传下去。”

赵烈心里一动,从怀里掏出当年冯道主持刻印的《尚书》残卷,递给李窑头:“这卷经书送给你,将来放在塔里,也算圆了冯相的心愿。”

李窑头接过残卷,双手颤抖:“多谢老丈!俺一定把它好好装在锦盒里,放在塔顶的佛龛里,让它陪着铁塔,永远不毁。”

离开汴梁前,赵烈最后看了一眼铁塔。工匠们仍在忙碌,阳光照在琉璃砖上,泛着温暖的褐色光芒,与远处的开封城墙相映成趣。他想起应州木塔的红松立柱,想起王鲁班的榫卯,想起李窑头的琉璃砖,突然觉得——乱世虽乱,却挡不住人们对美的追求,对永恒的渴望。那些工匠们,或许名不见经传,却用自己的双手,建起了比帝王基业更长久的建筑,这才是真正的“不朽”。

回到洛阳后,赵烈将应州木塔模型和汴梁铁塔的琉璃砖样本(李窑头送的边角料)摆在书房里,与柴窑瓷器、《花间集》手稿放在一起。他在《五代秘史》的结尾,为两座塔写下一段批注:“五代之世,战火纷飞,然建筑之艺却臻于巅峰。应州木塔,以木为骨,榫卯传力,显汉匠之巧;汴梁铁塔,以砖为肤,琉璃防火,彰宋工之智。一北一南,一木一石,虽分属辽宋,却同为中华建筑之瑰宝。盖因乱世之中,人们更需以不朽之造物,寄托对和平之向往,对文化之坚守。此非仅建筑之奇观,实为乱世之精神象征也。”

窗外,洛阳的春雨淅淅沥沥,打在窗棂上,发出轻柔的声响。赵烈望着书桌上的木塔模型和琉璃砖,仿佛又看到了应州工地上的王鲁班,看到了汴梁铁塔旁的李窑头,看到了无数不知名的工匠,正一凿一斧、一砖一瓦地,将乱世中的文化火种,砌进一座座不朽的建筑里。

而此时的应州,释迦塔已建到第七层,王鲁班正带着徒弟们雕刻塔内的佛像;汴梁的铁塔工地,李窑头正检查最后一批琉璃砖的质量。两座塔,像两颗明珠,一颗在塞北的风沙里挺立,一颗在中原的烟火中生长,它们或许不会知道,自己将成为五代十国留给后世最震撼的建筑奇观,也将成为赵烈《五代秘史》中,最动人的文化记忆。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抗战:从晋绥军开始日子一天又一天李青踏上修真途在恋综里搞起了友情群像囤百亿物资,在末世悠闲生活分手当天,我转身嫁给豪门继承人这个女明星有亿点全能撩爆!禁欲大佬诱她成瘾萝莉应龙的异世之旅恐惧感染,纸人替我吸收一切快穿:美媚娇女主靠生子上位我一文学教授,会点龙语很合理吧四合院:我的刀藏不住了滚犊子,女配不伺候了符画天下侯爷家的小屠娘娇滴滴四合院:特种兵穿越参军航空报国飞行的玫瑰逐我出师门,我死遁你们哭什么?综影视:当反派选择旁观名学密神:团宠妹宝又浪飞了界行者:阴阳录杂谈民间诡事录实习一个月,成了教授的儿媳妇四合院:曹贼见了都要低头媳妇,我带你离开这盛世僵尸:天才小道士,九叔看呆了臣妻皎皎文娱紫薇星从养成系男团开始快穿之从七零年代开始错嫁权臣:倾国聘红妆各朝代围观我刷的短视频白月光回归,夫人又夜不归宿了嚯!亡国公主养的小倌是敌国太子我是伏地魔!!开局流放?王妃她不一般别人都是训练家,就你是剑修?凹凸世界之与美好失之交臂国学道德经帛书版穿越七零:冷酷军官娇宠恶毒女配我是深渊刑霸天穹我对将军,蓄谋已久综影视之武力值超高一胎双宝,霍总跪求复合惊世女将:我的空间藏雄兵思念如归抽签投胎当皇太女,父皇乐翻天海贼之我有两把斩魄刀开局爆打懒儿,宿主她凶残成性
半壁书屋搜藏榜:判官之使霍离惊!废材嫡女竟是绝品御兽师农门长姐:满级大佬种田忙斗罗:大陆成了我家后花园吃瓜虐渣爽赢甄嬛传之华妃倾城宇宙霸权之战超级创作大师超稀有兽语女快逃!皇叔来了!D七街区娘娘美貌皇帝怜爱,宫斗步步为皇撕婚裂爱食光记极致暧昧重生后,被渣男死对头宠上天快穿:穿进爱情剧的杠精伤不起火岩王白拓传奇不服就干!撸袖子搬空家产再下乡Fate:冠位指定侠探双雄海贼从岛主到国王王海重生石榴花开清穿:四爷家的娇软格格被扶上位综漫:从火影开始当乐子人学神家的小软糖甜分超标了快穿:魔尊独宠反派大佬精灵:成为大师从到处旅行开始精灵之开局捡到梦幻签到:穿书女配搅了女主的风光局农门长姐,女特种兵靠种田逆袭某路人女主的悠闲生活从抽到嘲讽开始在九叔世界崛起你是我所有小美好天痕仙记敢欺负我男人?本将让你们跪着哭无尽的轮回之都怎么,我信息素毒蘑菇你有意见?卷什么卷?跨界打工它不香吗?止乎于礼霸道小女娘,天天弄哭侯府小娇夫带着抽奖转盘重生回九零夏日追百合我在古代靠恋爱系统成为全国首富快穿:系统让我做个好人异度时空修仙传:神医逆天快穿疯批宿主狂虐渣离谱!观主上娱乐圈真是去修仙的兽世狂欢,绝色兽夫总是勾引我叶罗丽:水起潮汐,月语清漓绝世剑神后续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修真废柴?我的系统有点猛!双果实在异人界的逆天改命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逍遥红尘游吾乃万界起源东晋风华辅助科比三连冠后,我接棒湖人全城都在赌我活不过三天并蒂焚仙港综:话事九龙,我黑白通吃我超人之体,极品美妇都说好神级导师:开局签下SSS级女帝盛大旅途疯批王妃和她的病娇王爷教警花老婆破案后,她把我拷了!我的天师合伙人系统:我在梦中来抽奖维度情途:每世皆遇良人开局哥布林我将迎娶剑之圣女听万物吐槽做FBI最好分析师重生之我的召唤物是一只龟我是黑道之王鬼灭之刃:只为她袖手天下别惹那个凡人,他在仙界讲科学混沌石:开局一块砖,神仙都砸翻蛇君缠吻:总裁的血甜小药罐都市归田园:我种的菜能救命综漫:无敌的我只想摆烂当上古大妖登录全息游戏后百年血笺:松花不谢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美女总裁和我在荒岛官道红颜:她们助我一路升迁我和我的26个绝色未婚妻校花女友天赋全点情调?我爽炸了七零养崽崽:哄知青少爷入赘了关东藏宝录一夜退婚,我秒觉醒无敌星图!凡人苟道之我欲登天剑气寒快穿:靠系统在各个世界好孕生子穿成程咬金四子,长乐公主赖上我神豪归来逆转人生从毕业开始海虎40K躺平赘婿:公主她偏要错嫁快穿,我靠发疯在热文里薅羊毛虫族女穿雄:虫生巅峰之路快穿之路人甲不安套路出牌暗区突围之卡莫纳往事一身媚骨的我,误入剑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