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长达六个月的精心休整和周密的防疫准备,汉军在诸葛瑾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找到了一种有效的青蒿药方,这种药方在对抗疫病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诸葛瑾不仅寻访到了这种珍贵的药方,还大力推广使用蚊帐,以减少蚊虫叮咬传播疾病的风险,并且对营地的卫生条件进行了全面的改善。
这些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士兵们的健康水平,使得汉军逐渐摆脱了疫病的困扰。
随着季节的更迭,秋季的到来带来了凉爽的气候,疫病也随之逐渐消退。军队士气在经历了长时间的低迷之后,终于有了明显的回升。
在孙权的亲自率领下,十万经过恢复训练、战力得到显着提升的精锐部队,再次踏上征途。
孙权明智地留下了一部分兵力守卫林邑,以确保后方的安全,而主力部队则水陆并进,浩浩荡荡地杀入了扶南的腹地。
扶南的都城“毗耶陀补罗”是他们的目标,这座都城在扶南的心脏地带,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孙权的战略意图十分明确,他希望通过直逼都城,迫使扶南的统治者在军事和政治上作出让步,从而达到扩大汉军影响力的目的。
士兵们在孙权的鼓舞下,士气高涨,他们相信在经历了如此艰难的时期之后,胜利的曙光已经不远了。
然而,当汉军将领们亲眼目睹扶南的都城时,他们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眼前的这座都城并非普通的城池,而是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水城”!
这座城池巧妙地依托于一个巨大的天然湖泊和纵横交错的人工运河,构建出一个独特的水上城市。
宏伟的宫殿和庄严的庙宇(早期吴哥风格的建筑)矗立在湖中高高的石台上,宛如海市蜃楼般令人惊叹。
这些宫殿和庙宇通过精巧的石桥和堤道相互连接,形成了一幅壮观的水上建筑群。
扶南水师的船只在这些水道中穿梭自如,仿佛是水中的精灵。他们驾驶着独木舟和小型战船,灵活地在水网中穿行,展现出高超的水上作战技巧。
扶南的将领范师蔓从之前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他决心利用这座城市的复杂水网地利,与汉军展开一场生死决战。
汉军若选择强攻陆地城门,将会面临守军居高临下的猛烈打击,这无疑是一条充满危险的道路。
而水战虽然汉军拥有大型战船,但在狭窄的水道和复杂的水网中,这些大船难以发挥其优势。
相反,它们更容易被扶南那些灵活机动的小船所围攻,甚至遭受火攻的威胁。
扶南的水师利用其对水网的熟悉和小型船只的优势,可以轻易地在水面上进行快速的机动和包围,使得汉军的大船陷入被动。
“此乃‘水泽之国’,非舟师不可破!”鲁肃在仔细观察了地形和敌情之后,胸有成竹地定下了他的策略。
第一,打造内河舰队。命令甘晟将军,即刻督率工匠,就地取材(柚木、硬木),大量建造适合内河作战的艨艟、赤马舟、小型车船!
船上多备强弩、拍竿、钩拒!这些战船必须坚固耐用,能够适应复杂的内河环境,同时具备强大的火力和机动性,以便在狭窄的水道中也能灵活作战。
第二,分割水域,筑坝断流。派徐盛、丁奉二将,率精锐步卒及仆从军(林邑降兵),在关键河道狭窄处,修筑临时堤坝、栅,分割扶南水军活动区域,并尝试改变局部水流,制造利于我军的战场!
这不仅能够限制敌军的行动,还能为我军提供更多的战术选择,比如在某些区域进行伏击或者利用水位变化进行突袭。
第三,实施火攻与斩首。待我内河水师成型,以火船(装满油脂薪草的小船)为先导,冲击其核心水道!主力战船跟进,强弩压制!
精选善水死士(凌统统领),趁夜色或混乱,泅渡或攀爬,突袭其王宫及指挥中枢,擒贼擒王!
火攻可以造成敌军的混乱和恐慌,而斩首行动则能直接摧毁敌军的指挥系统,使其陷入无序。
第四,陆上进行佯攻牵制敌军。请南汉王亲率大军,于陆地一侧大张旗鼓,打造攻城器械,作势强攻,吸引其陆上守军注意力!
这样可以分散敌军的兵力,减轻我水军的压力,同时也能为水军的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在陆上佯攻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进行侦察,了解敌军的布防情况,为后续的全面进攻做好准备。
孙权深思熟虑后,决定将指挥水战的重任全权委托给鲁肃。鲁肃毕竟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他不负众望,迅速组织起一支强大的水军。
他深知水战的关键在于战船的性能和数量,于是他任命了甘晟为造船总指挥,甘晟也不负使命,展现出了惊人的能力。
他日夜兼程,亲自监督造船工匠,仅仅一个月的时间,竟然建成了数百艘内河战船,这些战船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质量上乘,为即将到来的水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徐盛和丁奉两位将领也没有闲着。
他们根据鲁肃的战略部署,在几处关键的水道节点筑坝设栅,这些工程不仅有效地限制了扶南水军的机动性,还为后续的火船攻击创造了有利条件。
他们的工作细致入微,确保了每一处障碍都恰到好处地发挥作用。
决战之日终于来临,汉军的陆上佯攻声势浩大,震天动地。
扶南军的注意力被这声势浩大的佯攻所吸引,全军上下都以为汉军将从陆地发起主要攻势。然而,这正是鲁肃精心设计的计策。
在扶南军的注意力被完全吸引到陆地上的时候,鲁肃令旗一挥,数百艘点燃的火船如同一条条火龙,顺着被徐盛、丁奉巧妙引导的水流,冲向扶南水军集结的核心区域。
扶南的小船猝不及防,有的被火船引燃,有的在慌忙躲避中相互碰撞,整个阵型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甘晟率领的汉军内河舰队紧随火船之后,他们利用强弩和拍竿猛烈攻击,车船则凭借轮桨,在相对平静的水域中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机动优势。
扶南水军在汉军的猛烈攻势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之中。
在这混乱的局势中,凌统亲自率领数百名精挑细选、水性极佳的“解烦军”死士,他们身着水靠,口衔短刃,利用夜色和烟雾的掩护,潜游到了王宫所在的水台之下。
他们悄无声息地攀爬而上,如同幽灵一般出现在扶南王宫的守卫面前。一场惨烈的近身搏杀在宫殿内瞬间爆发。
王宫守将范师蔓虽然勇猛,但在凌统等悍将的围攻下,最终被丁奉一矛刺中大腿,成了俘虏。
这成为了这场战役的转折点,最终斩首行动成功完成,凌统生擒活捉了扶南国王范良雍。
在那个年代,扶南国曾是中南半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其国王的威望和力量无人能敌。
然而,随着战事的推进,命运的天平已开始倾斜。
国王被擒的消息如同瘟疫般迅速传遍了整个国家,从繁华的市集到偏远的乡村,从高耸的宫殿到简陋的茅屋,恐惧和不安在人们心中蔓延。
扶南守军原本士气高昂,誓死保卫家园,但当他们得知国王被俘的消息后,士气瞬间跌入谷底。
士兵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曾经坚不可摧的防线在一瞬间变得脆弱不堪。水上的战船失去了指挥,陆地上的守军也失去了战斗的意志,整个防线顷刻间瓦解。
在汉军的猛烈攻势下,宏伟的水上王都显得无力抵抗。汉军的火把在夜色中如同繁星点点,映照着这座曾经辉煌的城市,宣告着它的陷落。
城墙上的守卫们纷纷弃械投降,曾经的王宫变成了敌军的营地,曾经的王座上坐上了新的统治者。
扶南国,这个曾经在中南半岛上称霸一时的国家,如今却不得不屈服于南汉王之下。
扶南的臣民们在新的统治下,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而那个曾经辉煌的时代,只能够在传说和记忆中寻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