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会之后的几天,生活似乎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陆沉渊没有再来书店,也没有任何其他的表示,仿佛那晚的相遇和护送只是一段无足轻重的小插曲。
但苏晚心中的弦却绷得更紧了。暴风雨前的宁静,往往最是压抑。
她照常开店,打理书目,偶尔外出采风(实则是利用“谛听”的安全节点处理巴黎后续事宜以及与瑞士那边进行初步联系)。叶蓁依旧时不时跑来蹭茶磕糖,对陆沉渊的“下次交流”充满期待。
苏晚则利用这段时间,仔细复盘与陆沉渊的每一次接触。他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被她拿出来反复揣摩、分析。
那个关于二战沉船的问题,目的明确,就是试探她对“遗产”的敏感度。而车上那次看似无意的触碰……她越来越觉得那不是巧合。陆沉渊那样的人,对细节的掌控力极强,他的每一个动作都 likely 有其意图。他很可能已经察觉到了她手上那不属于普通摄影师和书店老板的薄茧。
这意味着,他对她的怀疑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具体的程度——她拥有 bat\/weapons training (战斗\/武器训练)背景。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她需要更加小心,同时,也要设法验证自己的猜测,并尝试反向收集信息。
这天下午,天气阴沉,似乎要下雨。店里没有客人,苏晚坐在柜台后,看似在整理账目,实则在浏览加密新闻。一则关于某跨国科技企业最新网络安全产品的报道吸引了她的注意。那家企业是“渊渟科技”的竞争对手之一。
一个念头闪过。
她退出新闻界面,指尖在键盘上飞舞,接入一个深层网络接口。她并没有直接攻击“渊渟科技”的核心系统(那无异于自爆),而是像一缕幽魂,开始在外围游荡。
她利用“谛听”的资源,极其小心地扫描着“渊渟科技”对外公开的服务器、招聘网站、合作伙伴网络等边缘地带,寻找任何可能存在的、微不足道的安全缝隙或信息残留。她的动作轻灵而隐蔽,如同微风拂过湖面,不留痕迹。
这种外围扫描耗时耗力,且收获通常甚微,但有时也能拼凑出一些有价值的情报碎片。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屏幕上的数据流不断滚动。
突然,一条极其隐晦的、几乎被正常数据洪流淹没的异常日志引起了她的注意。这条日志来自“渊渟科技”一个面向高校科研合作的子服务器,记录了一次极其短暂且失败的访问尝试,来源Ip经过多次伪装,但最终跳板指向了一个……她非常熟悉的、位于东欧的匿名节点。
那个节点,是她作为“隐”时,偶尔会用来处理高度敏感情报的通道之一!虽然每次使用后都会彻底清理痕迹,但难保不会有极其细微的残留被顶尖高手捕捉到!
而这次失败的访问尝试发生的时间,恰好就在她从巴黎回来后的第二天!
苏晚的后背瞬间沁出一层冷汗。
陆沉渊的人……不,很可能就是他麾下“深潜者”中的高手,已经在尝试追踪她了!而且差一点就摸到了她一个曾经使用过的据点!
他们虽然失败了,但这表明,陆沉渊的调查早已启动,并且力度和技术水准远超她的预估。他不仅在线下试探,在线上也同样布下了天罗地网!
她立刻切断了所有连接,清除了本地一切操作痕迹,心脏在胸腔里怦怦直跳。
好险!幸好她足够谨慎,只是在外围探查。若是稍有冒进,很可能就会立刻被对方反追踪锁定!
看来,陆沉渊的按兵不动,并非放弃,而是在等待网络上的线索,或者布设更深的陷阱。
她端起已经冷掉的茶喝了一口,压下心中的悸动。
对手的强大和耐心,超出了她的预期。
这场暗中的较量,她必须更加如履薄冰。
窗外,淅淅沥沥的雨点开始敲打玻璃窗,发出细碎的声响。
山雨欲来风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