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教授在电话那头静静地听着,偶尔发出一两声表示理解的“嗯”。
待我说完,他沉吟了片刻,然后传来了凝重的声音:“小林,听你的描述,临床症状很典型,传播速度又这么快,很可能是强毒性的新城疫,或者是禽流感混合大肠杆菌感染。这种情况,一旦爆发,传播极快,死亡率可以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
我的心揪紧了:“李老师,那……还有办法吗?”
我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我不仅是在问鸡还有没有救,更是在问,这个被盲目政绩工程推入火坑的产业,还有没有救。
“现在最关键的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你们已经做的隔离、无害化处理是正确的方向,但必须严格执行,不能有任何死角!消毒要彻底,尤其是人员和车辆的流动要严格控制!”
李教授首先肯定了我们的应急措施,这让我稍微安心了些。至少,我们最初的努力没有白费。
他话锋一转,语气更加凝重:“治疗方面,对于新城疫这类烈性病毒,目前确实没有特效药。主要是对症治疗,防止继发细菌感染。我建议,立刻对尚未发病的鸡群进行紧急免疫接种,虽然不能保证百分百,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免疫屏障,减少损失。同时,在饮水中添加广谱抗生素和维生素,增强鸡只的抵抗力,这很重要......”
李教授在电话里不厌其烦地详细指导了用药的种类、剂量、配伍禁忌和具体的操作方法。
他还特别强调了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比如如何处理病死鸡才能彻底杀灭病原(深埋的深度、石灰的用量),如何对受污染的场地、器具进行终末消毒,甚至提醒一线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
“小林,你记一下,我再说几种现在市场上可能有的兽药名字,你们想办法尽快搞到……”李教授又报了几个药名。
我飞快地记录着,那些拗口的药名、复杂的剂量,此刻在我听来如同救命的咒语,心里渐渐有了底。
专业的就是不一样,思路清晰,措施明确,每一句话都落在实处,与胡进那种空泛的“高度重视、确保落实”形成了鲜明对比。
“谢谢李老师!太感谢您了!”我连声道谢,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哽咽。
“别客气,小林,有什么情况随时联系我。记住,动作一定要快,决策要果断!”李教授叮嘱道。
挂了电话,我看着手中密密麻麻的记录,仿佛握住了千军万马。
我立刻把李教授的建议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形成了一份简单的技术指导方案。
然后拍了拍老王的肩膀:“王哥,你跟老陈在这儿盯着,按这个方案来,死鸡必须埋够深度,没病的鸡先打疫苗,我去镇上要资金、买药!”。幸好,镇上为了预防,还储备了一些常规疫苗,先都用上。
安排妥当后,我拿着这份凝聚着希望的技术方案和那份急需采购的药品清单,立刻跳上皮卡,返回镇上。
我需要向领导汇报,更需要争取资金和支持,尽快把救命的药弄回来!
回到镇上,已是傍晚。我没先去找胡进,而是直接敲开了张振国书记的办公室。我知道,这个时候,只有张书记才能拍板,调动资源。
张书记显然已经知道了疫情,脸色凝重,办公室里的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
我开门见山,把石窑沟村亲眼所见的惨状、村民的情绪、以及和李教授沟通后形成的技术方案,原原本本、不加任何修饰地向他做了汇报,最后把那份方案和药品清单郑重地放在他的办公桌上。
“张书记,情况紧急,李教授说,必须尽快用药和紧急免疫,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防止疫情扩散到其他村。这是目前最科学、也是最可行的办法。”
张书记仔细看着方案,眉头紧锁。良久,他才放下纸张,重重地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失望和愤怒:“胡进同志之前跟我汇报,说只是小范围的问题,完全在控制范围内,还说要借此机会锻炼队伍......看来,他判断有误啊!而且是严重误判!”
我没有接话,这个时候评价胡进并不明智。
张书记沉吟片刻,猛地一拍桌子:“就按这个方案办!群众财产关天,不能再犹豫了!需要多少钱,先从镇里应急资金里出!我让党政办立刻派人跟你一起去县里采购药品!要快!”
有了张书记的尚方宝剑,事情就好办多了。
党政办韩天明接到张书记的电话,二话没说,立刻安排车辆和资金。我们两人立刻驱车赶往县城,按照清单,跑遍了县城几个较大的兽药经销点,经过近三个小时的奔波,总算把急需的药品凑齐了。
当我们带着药品赶回石窑沟村时,已经是深夜。村里的干部和部分党员还在老王和兽医的带领下,打着手电筒,挨家挨户地给鸡喂药、做紧急免疫。
接下来的几天,我和老王、老陈以及村里的应急小组,几乎吃住都在石窑沟村。
严格按照李教授的方案,划分隔离区,监督消毒,指导用药,监测疫情发展。疲劳到了极点,就在村委会的长凳上合衣躺一会儿;饿了,就啃几口村民送来的冷馒头。身上沾满了鸡粪、泥土和消毒液的味道,自己也像个移动的病原体。
但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疫情的蔓延速度得到了有效遏制,新发病的农户数量逐渐减少,发病鸡的死亡率也开始下降。最重要的是,那些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了紧急免疫和预防性投药的养殖户,他们的鸡群大部分保住了。
与此同时,在张书记的坚持下,镇上最终顶住压力,如实向县畜牧局报告了疫情。
县里很快派来了专家组,现场勘查和检测后,肯定了我们的处置措施,并协助对其他几个养殖村进行了排查和预防性投药。幸好,由于石窑沟村的疫情发现和处置相对及时,加上后续措施得力,疫情没有大规模扩散到其他村。
经过近半个月的艰苦奋战,石窑沟村的疫情终于被彻底扑灭了。虽然损失惨重,几乎三分之二的鸡死亡,但比起全军覆没,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其他村因为预防及时,只有零星发病,没有造成大面积损失。
这次鸡瘟事件,在整个大山镇,乃至河清县,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