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晴传回的关于“幽灵”组织利用底层骗局进行通道测试的情报,如同一块关键的拼图,让林墨团队对敌人的全貌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指挥部高度重视,一场针对此类新型网络金融骗局的联合专项整治行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铺开。
然而,“星图资本”和“幽灵”组织的反应,比预想的更为激烈和直接。
就在专项行动展开后的第四十八小时,“新滨城银行”的“金盾”系统指挥中心,刺耳的警报声骤然划破了夜晚的宁静。
“林总!检测到异常流量激增!”值班工程师的声音紧绷,“目标是我们刚刚上线不久的数字人民币对公钱包批量处理接口!”
林墨立刻冲到指挥大屏前。只见代表数据流量的曲线陡然攀升,来源是数以万计分散的Ip地址,发起的都是符合业务规则的小额转账请求,但频率极高,目的明确——耗尽系统资源,阻塞合法交易。
“是ddoS,但混合了业务逻辑!”赵工快速分析着攻击模式,“他们在模仿真实业务流,试图绕过传统的流量清洗规则!”
几乎在同一时间,小王那边的区块链监控小组也传来了警报:
“林总,监测到多个与‘星图资本’关联的地址,正在多个公开的deFi借贷协议上,同时进行大规模的闪电贷操作!他们似乎在……测试某个复合型套利策略的极限!”
“围魏救赵?”林墨瞬间明白了对方的意图。国内的专项行动触动了他们的神经,他们一边直接攻击银行的前沿接口,一边在境外虚拟资产市场制造波动,既是一种报复,更是一次针对性的、高强度的“压力测试”!他们要测试“新滨城银行”乃至整个防御体系的抗压能力和反应极限。
“启动一级响应预案!”林墨的声音冷静而果断,“按照我们演练过的方案:第一,对公钱包接口立即启用智能流量过滤,识别并限制高频、同质化请求;第二,启动备用计算资源,保障核心业务通道畅通;第三,立刻将攻击特征同步给指挥部和合作机构!”
指挥中心瞬间忙碌起来,指令声、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得益于前期的充分准备和沙箱模拟,应对措施有条不紊地展开。
“林总,攻击流量还在持续增加,对方在动态调整策略!”工程师报告。
“继续观察,记录所有攻击特征!这是我们了解‘幽灵’战术的宝贵机会!”林墨紧盯着屏幕,眼神锐利。他知道,这不仅仅是防御,更是一次反向侦察。
---
就在林墨应对国内攻击的同时,身处海外的苏晴,也感受到了骤然增加的压力。
她根据林墨提供的线索,成功追踪到那名与皮包公司联系的中间人经常活动的一个地下网络节点聚集地。这里鱼龙混杂,是各种灰色信息交易的地点。
苏晴伪装成寻求洗钱渠道的买家,试图接近目标。然而,她很快发现自己似乎踏入了一个陷阱。周围出现了几张陌生的面孔,眼神时不时地扫过她,带着审视和不易察觉的恶意。
她的加密通讯器接收到一段经过扰码的信息,来自一个未知号码,但破译后只有简单的两个字:“快走。”
苏晴心头一凛,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放弃接触,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和敏捷的身手,迅速从聚集地的后门撤离。在她离开后不到五分钟,几辆没有任何标识的黑色车辆便疾驰而至,数名彪形大汉冲进了她刚才所在的位置。
对方不仅警觉,而且行动力极强,甚至可能已经渗透或监控了部分地下信息网络。
苏晴躲藏在暗处,看着这一幕,背后渗出冷汗。对方的反应速度,远超一般的犯罪组织。这更像是一个训练有素、资源充沛的军事化或情报化团体。“星图资本”和“幽灵”的背后,水远比她想象的更深。
她将遭遇陷阱的情况以及对方的快速反应能力,再次加密传回给林墨。信息末尾,她附加了一句:“压力来自多方,他们拥有非商业级别的资源。务必警惕内部。”
---
滨城,“新滨城银行”指挥中心的攻防战持续了将近六个小时。在国家级流量清洗中心的支援和银行自身防御体系的顽强抵抗下,海量的攻击流量终于逐渐消退,系统顶住了压力,未造成资金损失,但处理效率受到了短暂影响。
攻击停止了,但林墨的心情并未放松。他反复回看着攻击过程的记录,结合苏晴传来的最新警告——“非商业级别的资源”、“警惕内部”。
这次攻击,技术上看是混合式ddoS,但组织的严密性、策略的灵活性,都显示出极高的专业水准。这不像是一般黑客组织能做到的。
而且,对方选择攻击的接口,是刚刚上线不久、尚未大规模推广的数字人民币对公钱包批量处理接口。这个接口的细节,知道的范围有限。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他脑海中浮现:难道银行内部,甚至更核心的层面,依然存在着未被察觉的“钉子”?
他拿起内部保密电话,接通了陈永清,只说了简短的几句话:
“陈行,攻击暂时缓解。但我怀疑,有内鬼。需要启动最高级别的内部安全审计,范围……可能需要扩大。”
电话那头,陈永清沉默了片刻,然后沉声回应:“我知道了。我来安排,你注意自身安全。”
挂断电话,林墨走到窗边,黎明前的黑暗最为深沉。外部的攻击或许可以防御,但来自内部的隐患,往往才是最致命的。清算远未结束,而斗争,已经进入了更复杂、更危险的深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