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静知看着帖子里那些分析截图和“铁证”,心头五味杂陈,一股难以言说的情绪悄然弥漫开来。
她想起高中时,虽然自认是为了余夏好,藏起了应婉婷送的那个齿轮钥匙扣,但这份愧疚感一直如影随形。
即便后来归还了钥匙扣,可余夏依然对应婉婷渐渐疏远,她甚至暗暗自责过,觉得自己的“小动作”可能成了蝴蝶扇动的那一下翅膀。
此刻,乍看到这沸沸扬扬的“绯闻”,她第一反应竟是一阵如释重负的欣慰,甚至夹杂着点“喜闻乐见”的八卦心态——余夏若能跟应婉婷这样才华横溢、又算得上“门当户对”的女生走到一起,似乎是桩美事。
然而,理智的闸门迅速落下。
昨晚她就在现场,余夏的表现,与帖子里描绘的“深情凝望”相差十万八千里。
这更像是一场由旁观者一厢情愿编织的误读。
深夜11点,她戴上降噪耳机,放下床帘,准时打开视频。
屏幕那端的余夏也已准备就绪。
十五分钟的正念冥想结束后,江静知带着试探和按捺不住的好奇开口:“论坛那个帖子……你看到了吧?都在传你和应婉婷……”
余夏直接仰倒躺平,声音听不出波澜:“看到了。”
江静知小心翼翼地推进话题,语气里的“撮合”意图几乎不加掩饰:“说真的……你觉得应婉婷这人怎么样?她那么有才华,能力也强,你们又是二中老同学,共同话题应该不少吧?”
余夏的语气平静得像在评价实验数据:“客观来说,她确实很有才华,行动力也强。”
江静知心中一喜,趁势追击:“那不就挺好嘛!你心里那点疙瘩,不就是因为她后来从国际部上了q大?这也不是她一个小姑娘能完全左右的呀。”她试图化解他可能的心结。
余夏的回应却像精准的代码跳转,直接绕开了她的预设路径,抛出一个更根本的诘问:
“你觉得,她凭什么赢得交易大赛?”
江静知一怔,敏锐地捕捉到他的弦外之音:“你是说……她背后的资源?”
余夏:“嗯。”他顿了顿,目光穿透屏幕,“还记得我第一次来q大参观那天,你对我说过的话吗?”
“嗯。”她当然记得。
“你说:‘余夏,你要先让自己成为一个完整且强大的系统,然后才能兼容更广阔的天地,拥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对。”江静知心头微动。
“我认为,”余夏的脸庞在屏幕光线下显得异常清晰而冷静,“一个真正‘完整且强大’的系统,其核心算法应该是透明、可追溯、且完全基于自身能力构建的。
“依赖外部不可控、甚至带有垄断性质的稀缺资源输入来获取竞争优势,或许能赢得一场比赛,却无法构建一个真正稳定、可持续、具备抗风险能力的系统。这,不符合我的底层逻辑。”
他的话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江静知试图为应婉婷辩解:“她这么做确实有争议……但人是会成长的。也许……在你的影响下,她也能变得更好?”
余夏的声音斩钉截铁:“可是,她达成目标的方式,我不认同,更不会选择。换作是你,你会选择一个这样的人作为你系统的关键组件吗?”
这番冷静而锋利的话语,如同冰冷的逻辑指令,瞬间冻结了江静知之前的欣慰与一厢情愿。她握着手机,一时竟找不到合适的话语来回应。
那份“乐见其成”的喜悦,此刻显得如此浅薄和自以为是。
最终,她只低声回了一句:“我懂了。”
视频挂断,手机屏幕暗了下去。江静知拉开床帘,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城市的灯火在远处流动,像一串串无法解读的数据流。
余夏那句冰冷的诘问在脑海中反复回响:
“换作是你,你会选择一个这样的人作为你系统的关键组件吗?”
夜色无言,她陷入了更深邃的漩涡。那么,我的标准呢?我的系统核心,又该由怎样的“代码”构成?
她忽然意识到,她一直在潜意识里遵循着默认的“社会程序”——人到了一定阶段,就应该“成双成对”,就应该寻找一个“伴侣”来完善自己的人生系统。
她为余夏和应婉婷的可能而欣慰,甚至为自己曾经的阻挠而愧疚,本质上都是被这套“程序”驱动着。
可余夏的话像一道强光,照见了这个预设的漏洞。为什么一定要“选择一个人”呢?为什么不能就“一个人”呢?
她回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的轨迹:从父母离异后的独立,到独自上大学、做家教负担生活,再到如今在实验室里找到归属和价值感……她的系统,其稳定性和效能,从来都不是建立在“另一个人”的接入之上的。
相反,正是那些独处的、自我建设的时刻,赋予了她最核心的韧性和力量。
金老师的话也在耳边响起:“真正的完整,是先成为自己这座大厦坚实的地基,而不是急于寻找另一座大厦来依靠。”
她开始审视自己对“恋爱关系”的渴望。
那究竟是源于内心的真实需求,还是仅仅源于对“常态”的模仿和对“孤独”的恐惧?
如果她的系统目前运行良好,能够独立处理情绪、实现目标、创造价值,那么强行接入一个可能带来兼容性问题、甚至需要她降低核心标准才能运行的“组件”,难道不是一种冗余和风险吗?
“一个人”,从来都不是“缺陷”或“过渡状态”,它本身就可以是一个完整、稳定且高性能的系统配置。
想通了这一点,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清晰感涤荡了她。她不再被那个“必须成对”的幽灵所追赶。
她的价值,她的完整性,无需通过另一个人的选择或认可来证明。
未来的路,无论是独自探索,还是双向奔赴,她,都拥有选择的绝对权限。
夜色依旧深沉,但江静知心中的数据流,已然完成了静默而关键的重组与升级。她关上台灯,安然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