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儿只觉得脑袋昏昏沉沉,她摇了摇头,试图缓解那阵眩晕感,又抬手摸了摸自己滚烫的额头和脸颊,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许是…许是昨晚奴婢起夜时贪凉,穿了单衣,不小心受了风寒。没事的小姐,不打紧的,今日去见太后是头等大事,耽搁不得,奴婢先给您梳妆。”
她说着,甚至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急忙从袖中摸出一方干净的面巾,仔细地将口鼻遮掩得严严实实,生怕过了病气给楚明烛。。
“胡闹。”楚明烛蹙起眉,“怎能如此不当回事?你不是才去牙行买了两个丫鬟回来?让她们来伺候便是,你立刻去寻府医看看,抓几副药来喝了好好歇着。”
杏儿却固执地摇摇头,那双水润微红的眼睛里满是坚持:“小姐的发髻妆容奴婢打理惯了,交给旁人奴婢不放心。奴婢没有大碍,等伺候小姐出门了再去也不迟。”
她边说边已拿起梳子替她梳头。
楚明烛见她如此坚持,心下无奈,也只好由着她。
前几日她不在府中,杏儿闲着没事去牙行挑了两个胆子大、手脚麻利的丫头。
一个叫阿桃,性子活泼伶俐。
另一个叫阿亚,相比阿桃要沉稳寡言些。
眼下都被安排在院中做些洒扫的粗活。
楚明烛微叹口气,叫了阿亚进来吩咐道:“杏儿昨夜着凉染了风寒,你即刻去府医那里,说明症状,抓些治疗风寒的药回来煎上。”
“是,小姐。”阿亚利落地福了一礼,并不多言,转身便快步去了。
杏儿强打着精神,为楚明烛绾了一个端庄的凌云髻,一切打理妥当,她已是额角冒汗,气息微喘,却仍想强撑着陪同楚明烛入宫。
“小姐,让奴婢跟着去吧……”
“不可。”楚明烛态度坚决,“你如今这般模样,怎能入宫?若在太后面前失仪,反而不好。你乖乖留在府中吃药歇息,这是命令。”
她语气放缓,又添了一句,“放心吧,进宫的流程我都熟悉了,不会出什么事…..”
好说歹说下,才终于劝住了杏儿。
府门外,马车早已备好。
楚明烛独自踏上脚凳,掀帘进入车厢。马车辘辘而行,一路向着皇宫而去。
到宫门处,守卫验见到她时,态度颇为客气,似乎早已得了嘱咐,只简单询问几句后就放了行。
还贴心地派了个宫女为她引路。
跟随在那宫女身后,一路到太后宫外。
她让守在宫门外的宫女帮忙通传,不过片刻,宫女便出来对她道:“太后娘娘吩咐奴婢请县主进去。”
楚明烛跟着宫女进去,只见太后正坐在上首,她走到太后跟前行礼:“臣女见过太后。”
见她进来,太后脸上满是惊喜:“昨日才听底下人说你身上不适,怎的今日就进宫来了?身子可大好了?”
说完,又对她招招手:“快别站着了,坐下同哀家说话。”
楚明烛依言起身,在下首侧身坐下,恭声回答:“劳太后娘娘挂心,不过是些小毛病,已然痊愈了。”
太后微微颔首,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确认气色无碍,这才放下心来。
随即,她看向楚明烛语气中带着不易察觉的期待:“那就好……你祖母…她近来可都好?”
“回太后娘娘,祖母一切安好。”
楚明烛说着,从袖中取出那封信封,双手奉上,“祖母特意修书一封,命臣女务必亲手呈给太后娘娘。”
太后闻言,眼中霎时漾开真切的笑意,连声道:“好,好!”
她几乎是立刻接过了信,略显急切地挑开封口。
取出信纸后,便低头专注地阅读起来,神情时而舒缓,时而含着笑意,整个人完全沉浸于其中。
楚明烛静静等着,她越发怀疑太后昨日特地召见她,想见她是假。
想通过她询问楚老太太的消息才是真……
太后细细读完最后一个字,脸上的笑意更深。
她小心翼翼地将信纸折好,交给桂嬷嬷妥善收好,这才抬眼看向楚明烛。
楚明烛适时轻声问道:“太后娘娘既如此牵挂祖母,何不直接下旨,召祖母入宫一叙?”
太后却轻轻摇了摇头,笑容里带上了一丝淡淡的、复杂的情绪:“哀家了解她的性子…她那般倔强,既自己不愿踏入这宫门半步,哀家又何必勉强于她?能这般通通信,知道彼此安好,便很好了。”
说罢,她扭头对桂嬷嬷道:“让人准备纸墨,哀家要亲自给临昭回信。”
桂嬷嬷应着,立即就派人去准备了来。
楚明烛自然地接过桂嬷嬷手中的墨条,亲自替太后研磨。
太后提起笔,凝神思索了片刻,才蘸了墨落笔书写。
殿内一时安静得只听到笔尖划过信纸的声音,以及空气中飘着的淡淡的墨香。
不多时,一封信就写好了,墨迹还没干透,殿外便传来宫女的通传声:“启禀太后娘娘,俞王殿下来了。”
太后闻言,忙对禀报的宫人道:“让他进来。”
楚明烛闻声,下意识地将视线转向宫门方向。
自上次柳府寿宴后,她就再也没见过俞王,没想到今日竟会在太后宫中遇到。
不多时,俞王挺拔的身影便出现在她的视线范围内。
他先行至太后跟前,向太后行了个礼:“孙儿给皇祖母请安。”
太后笑着抬手:“快起来。”
陆应白起身,目光自然而然地转向一旁的楚明烛:语气里听不出情绪:“楚小姐也在。”
“臣女见过俞王殿下。”楚明烛连忙起身,敛衽行礼。
太后将墨迹干透的信纸仔细折好,放入信封,递给楚明烛:“荣安,哀家这封信,你可要收好了,定要亲手交予你祖母。”
随即又对外间候着的一位年纪稍长的宫女吩咐道:“锦书,你亲自送县主出宫。”
楚明烛心下明了,太后这是有话要与俞王单独说,不便外人在场。
她恭敬地接过信封,妥善收好,才再次屈膝:“是,臣女一定谨记。太后娘娘,俞王殿下,臣女告退。”
说罢,她垂眸躬身,跟着那名叫锦书的宫女退出宫外。
就在她即将踏出门的最后一瞬,陆应白的声音隐约传入耳中:“皇祖母特意唤孙儿前来,可是有何事要吩咐?”
随着她走的越来越远,里面传来的声音也越来越小,直到再也听不到。
她跟着锦书走到一处拐角时,忽然,一个小小的身影毫无预兆地冲了出来,速度极快,结结实实地与她撞了个满怀。
楚明烛下意识想去拉那人,背上的伤被牵扯到,疼得她倒吸一口凉气。
与此同时,几声宫女惊慌失措的尖呼伴随着杂乱的脚步声响起:“十一殿下!您没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