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相处久了,苏郁繁也逐渐了解他的性格和思想,知道他一直克己复礼,尽力维持着一些清规戒律。
她对于西里脑子里的深度想法,并不了解。
他们之间仅有的几次深度对话,也没有真正的了解到西里个人的精神世界。
人与人之间始终缺乏精神层面的沟通,她对西里的了解仅限于浅表。
听到这个问题,西里也不能当即回答她,因为他没有考虑过。
“目前没有这个打算,我比较注重个人的内心感受,外在的享受,我认为没有那么重要,但也不排除也许某一会改变想法。”
苏郁繁听到这个答案,有一瞬间失望,因为与她期待的答案差了很多。
西里却没有勇气在现在打破好不容易平等的相处模式,他不再寄人篱下,而是和苏郁繁一起创业,他们成为了真正的合作伙伴,遇到任何事情都能交流。
他暂时不想搞破这样的状态,需要等待一个很好的时机,最好是水到渠成。
“注重个人也很难得。我今天去找钟韦浩帮和家谈店铺的事情,他那里不肯让步。
文化馆旁边有个铺子倒是不错,但是场地很大,以后我们会在旁边演出,他的意思那里的价格不会便宜。
如果实在要租的话,最好找几家木雕坊一起合租,然后隔成几个店铺各自经营,价格也不能便宜多少,我想和家不会同意。
他们不搬出来,木雕坊的房子就会被他们一直霸占。
西里,你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主要和家最想要一个流量大的店铺,租金又要很便宜。这就很难实现.....我不可能贴钱给他们租那么大的一个铺面。”
苏郁繁最烦恼的就是这件事。
“要不我去租过来搞一个青少年研学馆吧?接待全国各地的小朋友体验非遗木雕。
我再招几个师傅,做一些文创产品,再帮你做点舞台道具。有民宿支撑,收支应该能持平。然后,我再把其中一个铺面低价转租给我师傅,这件事就能完美解决。”
西里一直都在努力帮苏郁繁解决各种难题,他能做到的事,就会全力以赴。
“研学馆?我听钟韦浩说,他们公司也有这个计划....他要是知道我们也要做的话,会不会不乐意租给我们?
再说,那个铺面一年的租金就得十二万,以后生意好了,租金会逐年上涨。
咱们没有钱再去租一个铺面来经营,而且你的精力有限,民宿已经很忙,要是再弄一个非遗馆,你是不是天天不睡觉啊?”
苏郁繁现在投入最多的时间是舞团,其余的事情都交给西里和猫咪在处理。
西里和猫咪每天都会面对不同的问题,面对不同性格的人,生意虽好,但已经人力不从心。
“钱的事你不用担心,我父母一直在做进出口傣锦、橡胶、矿石和水果生意,家里有些积蓄。
我可以问他们拿,反正他们也希望我能做个安稳的生意,不用辛苦做木雕,他们肯定愿意支持我。”
等等....
苏郁繁脑子有瞬间空白.....
西里说的这些生意要是没点实力都做不起来....他竟然能这么风轻云淡地说出口?
“西里...你不会是富二代吧?”
“小富而已,我小时候寒暑假都在寺庙度过,在我们那边类似于暑托班吧。
只是我们必须学习一些民族文化知识,而且全免费。
很多人的父母假期不想管小孩,或者在外做生意,就把我们扔到寺庙,大多数人都有出家的经历。
我对民族文化和历史比较感兴趣,也在暹罗读过短暂的高中,后来考入皇家佛学院继续读书,直到毕业,又当了几年佛子。
我父母一直对我是放养的状态,只要我不和我哥一样走歪路,他们很乐意帮助我做正常的生意。”
这些信息量太大,苏郁繁可以肯定,和家人不一定知道这些事。
因为和家人对西里的态度不算热情,只把当成混口饭吃的普通人....
说半天,西里家里这么有钱吗?
难怪,偶尔看到他的吊坠好像是限量款....她都以为那是山寨的。
“冒昧问一句,你哥做了什么?“
苏郁繁从来没听他提过哥哥的事,压根不知道他还有个哥哥。
“坏事,在国外。还有两年出来。”
又是一个炸裂的消息!西里的哥哥在牢里?!
“他做了什么?”苏郁繁非常好奇。
“不可原谅的坏事....但是我不是他,请相信我的人品,我答应你的事,一定会做到!”
苏郁繁内心泛起一阵惶恐,有一种不安....不可原谅的坏事,还是在国外....不会是出了人命吧?
“别慌,你是你,他是他。那你和你爸妈商量一下,要是能租下那个店面,我就在账号发消息揽客。
我觉得接受研学的人不要局限于青少年吧?大学生,研究生,贫困的长期学徒这些都能接。
其实你的技艺属于非常艺术的学院派,我知道你研习过中外的佛雕艺术,功底非常扎实,完全可以接一些学术派的研学者,不要去跟那些小木雕工坊争抢普通游客。
我还知道,你学习了不少我外公的技法和绘稿,除了之前店里留下来的,我妈妈那里带回来的,你都系统研究过了吧?有什么收获吗?”
“是的,我来剑川之前,在暹罗申请了一个佛学方面的木雕艺术交流的名额,花了半年时间在欧洲和亚洲几个着名的博物馆系统的研究和复刻过最出名的很多造像。
有的复制得很成功,被博物馆收藏,复制很普通的,被他们销毁。
在剑川这三年,我自己仿雕了一些。只是不能对外公开....
我有空的时候会根据图片和记忆临摹一些造像,做这些事都不敢让我师傅知道。
那些木雕就藏在老院的阁楼上,房子翻修的时候,我让木工师傅加固过楼顶,保存得很好,除了没有上色外,我比较满意那些作品。
要是租了新的店铺,这些临摹的木雕可以拿来供客人仿雕和研究。
我相机里拍了不少细节的图片,要是真的做研学馆,利用我手里的资料和木雕作品,也能勉强维持下去。
你外公留下的手稿确实很有研究价值,囊括了很多东南亚的造像,也给我解决了一些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