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动都不用动,每个月都有稳定收入进账。像这种躺着就能赚钱的机会,换作别人,我连提都不会提。要不是看在秀芹和你是亲姐妹的份上,这机会我才舍不得给你呢。这可是内部渠道,多少人托关系都进不来。”
林建国站在边上,特意清了清嗓子,挺了挺腰板,装出一副为她着想、真心实意帮忙的模样。
他甚至还微微叹了口气。
“姐姐,你也不能一辈子靠工资过日子,时代变了,得学会理财,抓住机会。你看我,当初起步也难,可现在不也走出来了?关键是要敢拼、敢投。”
要是以前的周文琪,没见过他那么多套路,也没和他相处那么多年。
听他这么一说,说不定真会被他那副诚恳又体贴的样子给蒙骗过去。
可现在的周文琪,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单纯好骗的乡下姑娘了。
她清楚地记得,林建国这些年用类似的花言巧语,骗了多少亲戚的钱。
事后却从来不兑现承诺,甚至连本金都拿不回来。
所以,此刻一看他那副虚情假意、装模作样的样子,她就浑身不舒服,心里一阵阵发毛,胃里直犯恶心。
“不用了,我没兴趣。”
见她这么不给面子,直接拒绝,周秀芹和林建国反而急了。
他们本以为只要稍微铺垫一下,周文琪就会动心。
结果她连考虑都不考虑,一句话就给否了。
这出乎他们的预料,也戳中了他们的软肋。
他们急需这笔钱。
特别是周秀芹,心里“咚咚咚”地打鼓。
她没想到周文琪会这么干脆地拒绝。
一时间慌了神,脸上还勉强挤出笑容。
可那笑早已僵硬变形。
她还得硬撑着装镇定。
她知道,事情一旦谈崩,接下来就不好收场了。
毕竟,那张借条上写得清清楚楚,白纸黑字,按了手印,借了一万块。
而那一万块,早就被他们拿去填了别的窟窿。
如今债主追得紧,他们正等着从周文琪这儿套点钱来还债呢。
要是明年还不上,光是利息就得滚出好几千。
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压在身上会让人喘不过气来。
想了想,她马上换上一副温柔语气,嘴角微微上扬,眉眼间挤出几分亲昵的笑意,轻手轻脚地走到周文琪跟前。
“姐姐,亲姐姐,这回我真是打心眼里想帮你。”
她声音软软的。
“你想想,伯父伯母年纪大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以后生活上有个头疼脑热的,哪样不需要花钱?养老、看病、请护工,甚至身后事,哪一桩哪一件不得咱们这些儿女出面出力出钱?现在不多攒点钱,将来靠谁去?你只要投点钱进来,咱们赚了五五分,不,六四也行,我占四成都行,让你多拿大头。”
“这么好的机会,过了可就没了。”
“要不是因为你是我亲姐,我们是一家人,这种赚钱的门路,我连提都不会提。外面多少人想打听都打听不到,咱们自家人才能知道内幕。”
周秀芹撇了撇嘴,抬手轻轻挽住周文琪的胳膊。
冷哼了一下,周文琪直接站起来,眉头微皱,目光冷淡,毫不留情地甩开她的手。
这种装模作样、假情假意的戏码,在她眼里,简直可笑至极。
可就在下一秒,她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眼神一转,眸光微闪,嘴角微微扬起。
“行啊,既然这么赚钱,那我也想投一笔!”
她语气轻快,仿佛终于被说动了心。
看到周文琪终于在两人的轮番劝说下松了口。
周秀芹和林建国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周秀芹更是热情地一个劲儿喊姐姐,声音高了几度,语气亲昵得不行。
“哎呀,这才是我亲姐姐嘛!我的好姐姐哦!”
她一边说,一边拍了拍周文琪的手背。
“我和建国可是真心想帮你和姐夫发家致富,你们过得好,我们心里也踏实。”
她嘴上说着暖心话,脸上笑得灿烂,嘴角都快咧到耳根。
可那笑容压根没进眼里,双眸依旧冷冰冰的。
一旁的周国强和林芬见平时最爱掐架的两姐妹居然能这么和睦。
一个愿说,一个愿听,气氛还这么融洽,也都满意地笑了,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姐啊,赚得多,自然投得也得多。”
周秀芹继续说道,身子微微前倾。
“你要是只投个千儿八百的,别说翻倍了,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
“我和建国这次盯上的项目,利润特别高。”
她压低声音。
“我已经打听清楚了,内部消息绝对可靠。现在入场,等于就是捡钱。我建议你,能凑的钱都凑出来,能借的也尽量借点,全投进去,回头翻倍都可能,运气好,一年就能回本,两年翻三倍!”
“哦?那大概得投多少?”
周文琪微微偏头,装出一副认真考虑的样子,眉心轻皱。
她语气平稳,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严肃神情。
“不多,也就一万块左右。”
周秀芹笑呵呵地回答,笑容里满是轻松和理所当然。
她双手交叠放在腿上,姿态亲昵。
“再说了,姐姐你当年带出去的嫁妆不少,那些金条、玉镯、翡翠项链,哪一样不是压箱底的好东西?”
她语气一转,声音里多了一丝隐晦的嫉妒。
“还有啊,姐夫厂里的生意最近也红火得很,听说上个月还接了个大订单。这一万块,对你俩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她心里早就盘算得明明白白。
周文琪真是个让人头疼的丫头,当初从周家出嫁时,趁着混乱偷偷带走了一批金条。
还有那几套传家的珠宝首饰,加起来少说得值好几万。
那本该是周家的共同财产。
可偏偏她就这么拿走了,连个招呼都没打。
再看陆黎辰,如今厂里的生意居然越来越红火。
订单接连不断,效益翻了几番。
更离谱的是,他莫名其妙还评上了劳动模范,报纸上登了照片,领导亲自接见。
风光得很,简直成了街坊邻里口中的“成功人士”。
区区一万块,对他们来说根本不算是事儿。
吃饭的饭钱,买件衣服的花费,可能都比这数目来得实在。
周秀芹心里越想越不平衡,凭什么她辛辛苦苦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