盏中九朵拇指大小的灵菇悬浮在琥珀色的汤汁里,灵菇鲜嫩欲滴,菌盖上流转着淡淡的符文,与灯笼上的驱邪咒文遥相呼应,闪烁间灵气交融,形成一道微弱的光带。
半桶伸长脖子盯着邻桌,扯着鬼眨眼的袖子咋舌:“瞧见没?这可是用撞杆山千年地髓养出的'聚灵菇',光是闻着这味儿,我的气海都开始发烫了!“鬼眨眼的筷子刚触到菇柄,汤汁突然腾起莲花状的白雾,白雾在空中缓缓凝成一个“囍“字,引得众人赞叹不已,纷纷鼓掌叫好。
前排修为较高的修士们纷纷运功吸收空气中的灵气,有人激动得灵力外泄,震得碗筷叮当作响,兴奋地说道:“这道菜竟能辅助突破瓶颈,真是难得的珍品!“
婚宴首道礼俗“七星启缘“时,陶李芬手持镶嵌七颗地脉晶石的玉匙走向烛台,玉匙温润如玉,上面的晶石闪烁着不同的光芒,代表着北斗七星。
当她点亮第七盏烛火的瞬间,地面的阵纹突然迸发出青蓝色的灵光,灵光璀璨夺目,照亮了整个场地,将每个人的脸庞都染上了一层青色。
人群中爆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呼,“我的灵力羽翼显形了!是凤凰的形态!““快看!王掌柜的识海竟浮现出本命法器的虚影!“议论声中,十二道主菜已悄然摆上青玉长案,长案光滑如镜,衬得菜品愈发精致诱人。
居中的“阴阳双鱼烩“最是夺人眼球——两条用百年灵鱼肉雕成的锦鲤在冰盘中游动,鱼身灵动,仿佛活物一般,鱼眼竟是两颗会呼吸的凝气珠,晶莹的珠子随呼吸微微起伏,散发着精纯的灵气。
“这鱼身上刻满了聚灵阵纹!“有须发皆白的老者颤巍巍起身,眼中满是惊叹,“老夫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是头回见如此手笔!“
最神秘的“守贞问礼“环节,贞婆子的传承者捧着《守贞录》残页郑重说道:“此页自初代守贞人传下,蕴含着守贞一脉的秘辛,今日且看天意...“话音未落,一道流光从后厨飞出,精准地落入陶李芬掌心——正是压轴大菜“三生石髓羹“,浓稠的羹汤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那是地最神秘的“守贞问礼“环节,贞婆子的传承者捧着《守贞录》残页缓步走出。
那残页泛黄如秋叶,边缘因岁月侵蚀而微微卷曲,纸面布满细密的褶皱,仿佛承载了千年的风霜与秘密。
传承者身着素色道袍,袖口绣着暗金色的守贞符咒,行走间衣袂轻扬,带着一股不容亵渎的庄严。
她将残页举过头顶,声音穿透宴席的喧闹,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此页自初代守贞人传下,以心头血浸染,以灵力滋养,蕴含着守贞一脉的全部秘辛,承载着千年的宿命与期盼。
今日,当以新人之灵启封,且看天意如何裁决...“
话音未落,后厨方向突然亮起一道金光,如同破晓时分的第一缕阳光。
那金光拖着淡淡的金色尾迹,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如同流星般精准地落入陶李芬掌心。
金光散去,一只莹白如玉的碗碟出现在她手中——正是压轴大菜“三生石髓羹“。
白玉碗壁薄如蝉翼,隐约可见碗中浓稠的羹汤,羹汤泛着细腻的油脂光泽,如同融化的琥珀。
一股淡淡的清香从碗中溢出,那是地脉深处特有的纯净气息,混杂着百年灵草的甘醇与石髓的清冽,吸入一口,仿佛能感受到大地深处沉稳的脉动,让人心神安宁。
陶李芬指尖触及白玉碗的刹那,碗身突然泛起水纹般的光晕。
光晕以碗为中心层层扩散,如同平静湖面被投入石子后荡漾的涟漪,所过之处,空气中的灵气都随之震颤。
碗沿浮现出细密的银色符文,符文如活物般游走,时而凝结成锁链状,时而舒展为莲花形,与她腕间残留的红绳印记产生共鸣。
红绳印记随之亮起,散发出温润的红光,与银色符文交相辉映,在她身前形成一道细密的光网,光网中灵力流转,如同流动的星河。
她执起旁边的玉勺,玉勺由整块暖玉雕琢而成,入手温润。
当玉勺舀起一勺羹汤,汤匙刚离开碗面的瞬间,汤汁便在空气中凝结成细小的星点。
星点闪烁着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光芒,如同散落的彩虹碎片,坠落时化作一只只半透明的蝴蝶。
蝴蝶翅膀上带着淡淡的灵力纹路,纹路与《守贞录》残页上的文字隐隐呼应,它们围绕着陶李芬的发梢翩跹起舞,留下一串细碎的光痕,光痕落地后化作点点荧光,融入地面的阵纹中。
在场的修士们无不屏息凝神,目光紧紧追随着那些灵蝶,脸上写满了震撼。
坐在前排的几位白发老者突然站起身,其中一位身着灰色道袍的老者捋着胡须,声音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是'灵犀通感'!此等异象百年难遇,唯有与地脉灵气高度契合者才能引发!“
另一位手持拂尘的道长点头附和:“小姑娘与这片土地有着与生俱来的羁绊,难怪能引动守贞封印,这是天意啊!“
众人闻言纷纷议论起来,看向陶李芬的目光中充满了敬畏与赞叹,连空气中的灵力都因这等奇景而变得愈发活跃。
“这石髓羹需以心头血为引,方能见真章,唤醒沉睡的三世记忆。“贞婆子的传承者从怀中取出一柄三寸长的银匕,银匕被一块暗红色的绒布包裹着。
她掀开绒布,银匕的寒光瞬间刺破空气,匕身如秋水般澄澈,没有丝毫杂质,正反两面都刻着“守贞“二字,字体古朴苍劲,笔画间仿佛蕴含着某种古老的力量。
寒光闪烁间,银匕透着一股圣洁之气,显然是件蕴含强大灵力的法器,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灵光。
陶李芬望着银匕,眼中没有丝毫犹豫。
她伸出右手,指尖白皙纤细,与粗糙的银匕形成鲜明对比。
当银匕划破指尖的刹那,一滴殷红的血珠迅速凝聚在指尖,血珠如同红宝石般晶莹剔透,散发着淡淡的生命气息。
血珠坠入碗中时,发出清脆的“叮咚“声,如同玉石相击。
血珠与羹汤接触的瞬间,便迅速扩散开来,原本琥珀色的汤汁骤然泛起金红交辉的光芒。
光芒如同跳动的火焰,热烈而奔放;又似流动的云霞,绚烂而柔美,将陶李芬的脸庞映照得忽明忽暗。
碗底的画面在光芒中缓缓浮现,越来越清晰——第一幅是身着古装的男女在桃花树下对拜,男子身着青色长衫,长衫上绣着淡雅的竹纹,腰间系着玉带;女子穿着红色嫁衣,嫁衣上金线绣就的凤凰栩栩如生,腰间系着同款的守贞红绳,红绳上的符咒与陶李芬之前所戴的一模一样。
桃花瓣如同粉色的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在他们肩头,男子眼中满是温柔,女子脸上带着羞涩的笑容,画面温馨而美好,仿佛能听到他们之间低语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