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再说昨晚,汪经纬汪二爷被杏花嫂那声别有深意的“老二”叫得差点一个踉跄,平常还真没几个人这么叫他。

“嫂子,嫂子,求求你,别这么叫我了,你哪怕叫我弟弟也行。”他的脸微微泛红,有些尴尬地说道。

周围的空气仿佛瞬间升温,弥漫着一丝尴尬的气息,却又在这奇异的氛围下显得格外怪异。

“噗呲!“黎杏花展颜一笑,如梨花遇春雨般清冽,素色杭纺衣袖随动作轻扬,腕间羊脂玉镯撞出温润的轻响。

夜风吹过檐角铜铃,发簪上的银蝶配饰在月光下振翅欲飞,蝶翼上镶嵌的碎贝在烛火中泛着珍珠母的光泽,宛如撒在夜空中的星辰。

她伸手拢住鬓边碎发,指尖拂过发间残留的茉莉香粉——那是今早用细瓷粉盒轻扑的,粉盒边缘刻着“早生贵子“的吉语,如今想来竟成了无声的讽刺,粉盒内侧还留着母亲当年描的缠枝莲纹,如今已被岁月磨得模糊。

“二爷这称呼倒生分了,“她垂眸望着石桌上的茶盏,青瓷盖碗边缘描着缠枝莲纹,碗底沉着两片碧螺春茶叶,叶脉在水中舒展如舟,与她腰间蓝底白花的绣花荷包相映成趣,“快些告诉嫂子,到底是何言语让你这般遮掩?“

汪二爷背靠斑驳的木门框,手中茶盏轻晃,琥珀色的茶汤在昏黄的油灯下泛着暖光,茶沫沾在粗陶杯沿,如撒了层细盐。

他望着院角老杏花树的影子,春夜的风将落瓣吹成碎玉,铺满青石板小径,其中一瓣恰好落在黎杏花的鞋尖,鞋面上的并蒂莲刺绣被露水洇得发暗。

“有些话如冰锥,刺的不是皮肉,是人心。“

指尖摩挲着杯沿的细缝,那道裂缝是去年冬天摔裂的,裂缝里还嵌着茶垢,他忽然顿住,喉结在灯光下滚动,“新郎官姑姑说——汪大爷打了这些年鱼,连网眼都没补上,怎好意思进那喜房沾喜气?“

这话如檐角垂落的冰棱,砸在黎杏花心口。

她下意识后退半步,手抚上腰间的绣花荷包——那是光绪年间的老缎子,汪大爷娶亲时亲自从镇上绸庄选的料子,缎面上的并蒂莲纹已被岁月磨得模糊,唯有针脚处还留着当年的银线反光,线脚间隐约可见“永结同心“的暗纹。

穿堂而过的夜风掀起她的素色裙摆,烛火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土墙上,忽长忽短如命运的拉锯,影子的指尖几乎要触碰到一起,却又被风拉长。

“我与你大哥遍访名医,“她声线微颤,却仍挺直脊背,月光透过雕花窗棂,在裙摆上织就银线,“从峨眉山求来的雪水需用晨露煎煮三月,雪水在瓦罐中泛着幽蓝,像藏着一片夜空;到青城山讨的符水要在子时净身,符纸在月光下透着朱砂的光;上个月在观音庙跪了整夜,膝盖磨出的血泡至今未消,庙祝都叹我心诚——那青石板上的凹痕,都是求子妇人膝盖磨出来的,深可见骨,摸上去冰凉刺骨。“

汪二爷将茶盏搁在虫蛀的木桌上,瓷底与桌面碰撞出清响,桌角的铜包边已氧化成深绿色,像附着了一层水藻。

“世人只看水面波澜,谁懂水下暗礁?“

他望向窗外梨树林,万千白花在月光下似雪覆枝,其中一株老梨树的枝桠探进院墙,像只苍白的手,枝桠上还挂着去年的梨核,被鸟啄出了孔洞。

“那老婆子还说......说你是石板田里播谷,空费了种。“

话音未落,黎杏花已转身走向梨树林。

月光将她的身影拉得细长,素色睡衣在夜风中如白鸟振翅,衣角扫过石桌上的茶盏,溅起一滴茶汤,茶汤落在青石板上,像一滴眼泪。

她指尖抚过梨树皮,沟壑间嵌着去年的落花,花瓣已化作春泥,只有花萼还留着淡淡的粉色。

忽然忆起婚后首个春日,汪大爷在树下为她簪花,说“杏花配梨花,岁岁都不差“,那时他腰间还系着新做的蓝布腰带,眼里的光比天上的星子还亮,如今却被流言碾作尘泥,唯有梨树年轮里藏着未说出口的委屈。

她走到当年刻字的树干前,借着月光看见“汪李氏“三个字已被风雨侵蚀,只剩模糊的刻痕,如同她在汪家的处境,看似体面,实则处处透着薄凉,刻痕里还卡着一片去年的梨树叶,早已枯脆。

露水打湿了她的发梢,冰凉的水珠顺着脖颈滑落,却不及心口的寒意——那些年求子路上的艰辛,此刻如潮水般涌来:峨眉山道上的风雪刮破了斗篷,雪粒子打在脸上像针扎;青城山涧的刺骨泉水浸透了鞋袜,脚趾冻得发紫;观音庙蒲团上的彻夜长跪让后腰至今酸痛,每到阴雨天就像有针在扎,竟换来“石板田“的嘲讽。

她想起在峨眉山时,老道曾给她一捧雪水,说需用三月晨露煎煮,那雪水在瓦罐中泛着幽蓝,如今想来,竟似她这颗被冰封的心,看似平静,底下却藏着不化的寒冰。

忧乐沟的人都知,老渔猫子带汪家三兄弟偷鱼的手段,如同水鬼般诡秘。

三更天的豆腐堰上,常可见四个黑影如泥鳅般滑入水中,他们从不点灯,只用浸过菜油的棉线缠在鱼篓口,棉线末端系着萤火虫灯笼,萤火虫的光在水面一闪一灭,像鬼火。

汪家大院的青砖瓦房在村里格外显眼,屋脊的琉璃兽头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村民都说那是用偷鱼的钱熔铸而成——那些年他们在沱江码头黑市卖掉的鲜鱼,足够买下半条街的铺面,码头的老船工说,汪家的独轮车每次过秤,鱼鳞都能铺满秤盘。

每到捕鱼旺季,汪家兄弟腰间的鱼篓总沉甸甸的,却从不在本村售卖,只趁着夜色用独轮车运往镇上,车辙印里都沾着银白的鱼鳞,车把上还挂着防水的油布,油布上印着“汪记渔行“的字样,如今已斑驳成模糊的墨迹,只有“渔“字的三点水还清晰可见。

老渔猫子传授的“水下扎网“绝技,需将渔网固定在暗渠口,利用三股水流的交汇力自动张合。

那渔网用青麻编织,网眼密得能捞起虾米,网纲上还缠着老渔猫子祖传的符绳,据说是用沱江鱼骨磨成粉后浸染的,符绳上刻着模糊的鱼纹,浸在水里会发出微光。

这门祖传手艺本是谋生之道,却因贪欲成了涸泽而渔的帮凶。

据说老渔猫子的祖父曾是沱江渔把头,那套“八卦渔网“的编法曾写在羊皮卷上,如今却只剩几句口诀在汪家父子间流传:“三股水交汇,网随水流张,鱼苗若入网,三年无鱼尝。“

每到月圆之夜,汪家兄弟便默念口诀下水,他们的父亲老渔猫子则在堰边守着煤油灯,灯芯挑得极低,像鬼火般明灭,灯光下能看见他指间的老茧,那是常年握渔网磨出来的。

家父承包豆腐堰那年,正是汪家父子最失意的时节。

此前数十年,豆腐堰名义上归公家,实则谁都能下网,汪家兄弟把这里当自家鱼塘,撒出去的网眼密得能捞起虾米,连刚出生的小鱼苗都不放过。

家父带着建筑队返乡时,帆布包上还沾着省城水泥厂的灰渍,他不仅为全村设计了带天井的楼房,楼房的排水系统都经过精心计算,雨水会顺着瓦当流入院内的蓄水池;更在豆腐堰承包竞标会上,展开了画满红笔批注的“鱼苗三年轮养、活水生态治理“方案——图纸边缘贴着光绪年间的水文拓片,那是从县图书馆古籍部抄录的《堰塘考》,其中详细记载了豆腐堰三次淤塞的历史,以及“留鱼留种,水活则兴“的古训,拓片边角还有家父用钢笔写的批注:“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然贪念至则水涸。“

图纸角落还画着家父亲手绘制的豆腐堰水系图,三条暗渠如血管般分布,标注着“龙须沟““蟹眼泉““鳗穴“等名称,每个标记旁都有小字注释,记录着不同季节的水流量,其中“龙须沟“旁写着:“此处水急,宜放鱼苗,忌下密网“,字迹遒劲,像要刻进纸里。

“爹,那汪家怕是不会罢休。“我哥望着家父绘制的鱼塘规划图,眉头紧锁,图纸上用朱砂标出的三个暗渠入口像三只眼睛。

家父放下紫铜圆规,指着排水系统:“他们懂水,却不懂治水先治心。“

他从木箱里取出油布包,泛黄的笔记里夹着一片银鳞,鳞片边缘还留着渔网的勒痕,勒痕呈菱形,正是汪家“八卦编法“的印记。

“你看这记载,“家父翻开笔记,“光绪二十三年,豆腐堰就有偷鱼贼用'水下扎网'的法子,跟老渔猫子他爹用的是同一套伎俩——将渔网固定在暗渠口,利用水流带动网兜,连鱼苗都逃不掉。“

笔记中还夹着一张褪色的黑白照片,摄于民国十二年,画面里老渔猫子的父亲蹲在堰边,身旁摆着与汪家兄弟如今同款的枣木鱼篓,篓底刻着“渔不捕尽“的字样,如今却被汪家磨去了刻痕,只留下模糊的凹印,如同被贪欲抹去的良知,照片背面还有家父的字迹:“渔把头汪老栓,民国十二年摄于豆腐堰。“

承包首月的午夜,汪家三兄弟果然试水。

家父早在堰边埋了三截打通的竹筒,竹筒埋深三尺,开口处盖着竹笠,竹笠上还压着一块石头,夜深人静时,水下划水声顺着竹筒传到堰边草棚,像有人在水下说话。

他不动声色,次日清晨带着村民查看泥痕,泥地上留着独特的鞋印——那是汪家老二特制的防滑草鞋,鞋底钉着铜钱,每只鞋印里都有三个铜钱的凹痕。

又用竹竿挑起水面漂浮的苎麻线:“这是汪家老二编鱼篓的独门纹路,每寸麻线要经七七四十九次搓捻,昨日我在集上见他买过三斤,麻线泡水后会膨胀,所以网眼才那么密。“

阳光照在麻线上,能看见细密的菱形编织,那是汪家祖传的“八卦编法“,如今却成了偷鱼的罪证,麻线末端还系着一小块红布,是汪家用来辟邪的。

老渔猫子蹲在堰边抽旱烟,烟锅敲得石头当当响,烟杆上嵌着的玛瑙烟嘴已被磨得发亮,烟嘴内侧刻着“渔“字。

“姓龙的,别给脸不要脸!这堰塘养肥了多少代人?“

家父蹲下身,捡起一片银鳞,鳞片上还带着昨夜的露水,露水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像谁撒了把碎玻璃。

“老叔,这堰塘是活水,养的是鱼,也是人心。你家老三去年在堰边摔断腿,是谁连夜背他走三十里山路看大夫?又是谁垫付了三吊药钱?“

烟锅在老人指间一颤,火星溅落在青石板上,如散落的叹息,有几颗火星落在他补丁摞补丁的裤腿上,烫出了小洞。

远处传来脲桶的咳嗽声,伴着模糊的吟唱:“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歌声在堰面上回荡,惊起一群白鹭,翅膀掠过水面时荡起圈圈涟漪,那涟漪扩散到堰边,倒映着天边残月,月轮缺了一角,像被谁咬了一口,月宫里的桂树影子也歪歪扭扭。

黎杏花在梨树下站至三更,露水浸透了绣花鞋尖,鞋面上的并蒂莲刺绣已被露水洇得发暗,丝线间的银线绣线也失去了光泽。

她想起家父说过,豆腐堰的水看似平静,底下却有三道暗渠,正如人心藏着不为人知的褶皱,暗渠里有淤泥,有怪石,还有不为人知的鱼。

回到院内,汪二爷已在石桌上摆了两杯热茶,青瓷杯口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两人之间的沉默,茶杯上的云纹在热气中若隐若现,像真的云在杯口飘动。

“嫂子,“他推过茶杯,“大哥今早天不亮就去了镇上,买了匹月白色的杭缎,说要给你做新裙。“

黎杏花望着杯中浮沉的碧螺春,茶叶舒展如舟,有一片茶叶沉在杯底,像一叶扁舟搁浅在沙滩。

她忽然想起,嫁入汪家那年,母亲曾塞给她一个锦囊,里面装着用红布包好的求子偏方,叮嘱“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打开“。

如今锦囊已褪色成浅粉,边角磨出了棉线,偏方却始终未派上用场,静静躺在妆奁深处。

那偏方上写着“春分日取梨花蕊与雪水同煎“,如今想来,竟与峨眉山的雪水遥相呼应,仿佛命运的隐喻。

她曾在春分那日收集梨花蕊,雪水却在瓦罐中结了冰,如同她从未实现的期盼,瓦罐上还留着她指甲的划痕,是等雪水融化时焦急留下的。

“老二,“她忽然开口,声音平静如堰塘春水,“明日陪我去趟新郎官姑姑家。“

汪二爷抬眼看她,见她眼中没有怒意,只有历经寒霜后的清澈,鬓边碎发被夜露打湿,贴在苍白的脸颊上,像几片凋零的梨花,发梢还滴着水珠,落在石桌上,像标点符号。

“有些话,该让他们知道——求子无果非我之过,夫妻情分也非子嗣可衡量。“

此时东方泛起鱼肚白,老黄牛在棚里打响鼻,声音在寂静的院子里格外清晰,惊起了檐下的燕子,它们扑棱着翅膀飞向梨树林,翅尖掠过梨花时带下几片落英,落英飘进院内,落在石桌上的茶盏里。

黎杏花望着燕子飞去的方向,想起年轻时与汪大爷一起看燕筑巢,那时他说“燕子双飞,定有后福“,如今燕巢已换了几代,她的腹中却始终空寂,只有腰间的绣花荷包随着呼吸轻轻起伏,荷包里装着一枚铜锁,是求子时从庙里求来的,如今锁已生绿锈。

黎杏花走向正房,路过汪大爷窗前,见他正对着桌上的杭缎发呆。

月白色的布料摊开在木桌上,折痕像一弯未圆的月,布料边缘还留着绸庄的标签,上面写着“杭州瑞蚨祥“,标签上还有价格印章,是一两二钱银子,相当于汪大爷半个月的工钱。

“当家的,“她轻声唤道,“今日陪我去豆腐堰看看?家父新育了锦鲤苗。“

汪大爷猛地抬头,眼中闪过惊喜,随即又黯淡下去,像油灯添了油却又被风吹了一下,惊喜是油,黯淡是风。

“我......“

黎杏花推门而入,拿起杭缎,指尖划过冰凉的布料,布料上还带着镇上的尘土味,尘土里有车马的味道,有集市的味道。

“家父说,锦鲤性旺,或能助我们心境通达。“

窗外梨花簌簌落下,有一瓣飘在杭缎上,如落雪,她忽然想起,当年汪大爷送她的定情信物,正是一块月白色的帕子,上面绣着并蒂莲,如今帕子边角已磨出毛边,却仍被她珍藏在箱底,帕子的一角还绣着汪大爷的小名“狗剩“,那是她偷偷绣上的,如今想来,竟成了两人之间最亲昵的秘密,帕子上还有一块茶渍,是婚后第一个中秋,汪大爷喝茶时不小心洒上的。

正午的豆腐堰波光粼粼,家父戴着竹编草帽蹲在堰边,草帽边缘晒得发白,帽檐上还插着一根野鸡毛,是赶鸟用的。

手中竹勺正撒着玉米面,玉米面落在水面,引来锦鲤争食,锦鲤的嘴一张一合,像在说话。

汪家三兄弟远远站在柳树下,老渔猫子拄着枣木拐杖,拐杖头雕着鱼纹,已被磨得光滑,鱼眼处的凹痕里积着泥垢。

“爹,“我哥递过渔网,网眼疏朗如星,网绳上还沾着清晨的露水,露珠在阳光下像串珍珠,有几颗露珠落在我哥的手背上,他下意识地揉了揉。

“汪家那几个又来了。“

家父接过渔网,网角系着一块红布,那是用来辟邪的,红布在风中飘动,像一面小旗。

“让他们看。“

黎杏花与汪大爷并肩走来,月白色裙摆拂过草尖,惊起几只蓝蜻蜓,蜻蜓翅膀在阳光下透明如纱,翅膀上的纹路像小网。

老渔猫子冷哼一声:“哟,汪大奶奶有空赏鱼?“

黎杏花停步,从竹篮里取出蒸熟的玉米面,金黄的粉末落在掌心,带着谷物的甜香,还有点烫手。

“家父说,鱼饿了知道觅食,人饿了却易失了分寸。“

她将玉米面撒入水中,数十尾锦鲤争相跃起,鳞片在阳光下如碎金闪烁,其中一尾红鲤跃出水面,尾鳍划出优美的弧线,溅起的水花落在她裙角,如撒了把碎银,水花里还有细小的水珠,落在裙角的绣花上,像缀了些小珍珠。

这些锦鲤是家父从杭州西湖引进的品种,背鳍上有金色斑纹,游动时如水中火焰,尾鳍展开时似凤羽,为沉寂的豆腐堰添了几分生气。

家父曾说,这锦鲤名为“火麒麟“,寓意火旺家兴,如今看来,竟似在映照她与汪大爷枯寂的生活中燃起的新希望,希望虽小,却在水中游动。

“当年我与你大哥求子,走遍千山万水,“她声音不大,却被风送到堰边每个人耳中,风带着堰塘的水汽,湿润了她的眼角,有一滴水珠落在嘴角,是咸的。

“从峨眉山的尼姑庵到青城山的道观,喝的药汁能装满一缸。青城山的道长曾说,求子如养鱼,心躁则水浊。如今才知,有些事如堰塘养鱼,急不得,也怨不得。“

她望向老渔猫子,老人眼中的锐利渐渐软化,脸上的皱纹在阳光下显得更深,像堰塘底的裂纹,那是常年水下劳作留下的痕迹,额头上的皱纹像水波纹,一道叠一道。

“您老这辈子水里来水里去,可知堰塘最忌贪心?网眼太密,连鱼苗都捞尽,往后还有何鱼可捕?正如求子心切,反失了夫妻情分。“

老渔猫子捏着烟杆的手一颤,烟锅掉在草地上,烟灰散了一地,像撒了把黑沙,烟锅滚了几圈,停在黎杏花的脚边。

家父走上前,递过一本线装水文笔记,封皮已磨得露出纸芯,上面写着“堰塘志“三个字,字体苍劲,像被水浸过。

“老叔,这是你父亲当年记的'堰塘养护要诀',第三页写着'留三分水,养七分德'。“

汪家老三突然蹲下身,捡起笔记上掉落的纸片,那是家父抄录的《养鱼经》,边角画着稚拙的鱼纹——那是我哥五岁时的涂鸦,如今墨迹已淡,却依然清晰,鱼纹旁边还写着“大鱼吃小鱼“五个歪歪扭扭的字,字里行间还有我哥流的墨水渍。

老渔猫子接过笔记,指尖抚过泛黄的纸页,纸页薄如蝉翼,他的手指粗糙,指甲缝里还有泥垢,忽然长叹一声:“罢了......是我老糊涂了。当年我爹在堰边刻'渔不捕尽',我却磨了去,如今才懂,留不住鱼苗,便留不住活水。“

他望向豆腐堰,水面上锦鲤正追逐嬉戏,阳光洒在鳞片上,宛如撒了一把碎金,“就像留不住岁月,也留不住人心,年轻时总以为抓住的越多越好,到老了才知道,松开手,反而能留住些什么。“

夕阳西下时,汪家兄弟默默离开。

家父望着他们的背影,对黎杏花说:“你那番话,比我讲十遍规矩都有用。“

黎杏花望着水中锦鲤,想起昨夜梨树下的月光,忽然明白:真正的通达,不是战胜流言,而是在流言中守住本心,如同堰塘守住活水,终能迎来锦鲤畅游。

此时一尾锦鲤跃出水面,溅起的水花在她裙摆上留下淡湿的痕迹,如同岁月留下的印记,虽不完美,却透着生机,痕迹很快就会干,但那一刻的湿润是真的。

她想起多年求子路上,那些苦涩的药汁、冰冷的石阶、旁人的白眼,如今都化作了此刻堰塘的粼粼波光,映照着她不再憔悴的脸庞,脸庞上有了些血色,是堰塘的阳光晒的。

那些药罐里的苦涩、蒲团上的疼痛,竟成了此刻心境通达的基石,如堰塘底的淤泥,看似肮脏,却滋养着新生的希望。

春末梨花落尽时,黎杏花在豆腐堰边种下一排垂柳。

汪大爷扛来锄头,每挖一锄都格外小心,汗水浸湿了他靛蓝的布衫,布衫上的补丁在阳光下格外显眼,补丁是黎杏花亲手缝的,针脚细密。

“当年不该让你受那些委屈。“

黎杏花将柳枝插入土中,指尖触到湿润的泥土,泥土中还混着去年的草根,草根已经腐烂,变成了肥料。

“当家的,你看这柳树枝条,看似柔弱,却能扎根水底,经得起风浪。“

她想起家父说过,柳树根系能固水土,正如人心需要坚韧才能抵御风雨,而宽容则如堰塘的活水,能滋养被流言干涸的心田,树根在水下蔓延,看不见,却支撑着整棵树。

那些垂落的枝条,日后将如帘幕般遮蔽堰塘,为锦鲤提供荫凉,正如她与汪大爷的感情,历经风雨,终将枝繁叶茂,枝条拂过水面时,会荡起涟漪,像在说话。

家父路过时,指着柳树下的石凳:“这是我特意让人凿的,你看凳面刻着'心宽鱼自肥'。“

五个字笔画间还留着凿痕,边缘被打磨得光滑,如同历经岁月却愈发通透的道理,凿痕里还填着红漆,虽已褪色,却仍能看出是红色。

汪二爷提着酒坛走来,酒坛上贴着“女儿红“的标签,标签边缘卷了起来,身后跟着汪家老三,手里捧着刚捞的鲫鱼,鱼鳞在夕阳下闪着银光,鱼鳃翕动着,水珠滴在草地上,如落雨,水珠滚进了草缝里。

汪家老三低头搓着手,脸上带着歉意:“嫂子,以前是我们浑,总以为堰塘是自家的......“

他忽然抬头,望着黎杏花,眼眶泛红,“其实我们......“话未说完,却已红了眼眶,转身将鲫鱼递给黎杏花,鱼身上还带着堰塘的水温,温热的,像刚从水里捞出来的太阳。

那天傍晚,豆腐堰的炊烟与梨花香气交织。

黎杏花坐在石凳上,看汪大爷教汪家老三辨认鱼苗,家父在一旁指点,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投在水面,宛如一幅和睦的画卷,影子被风吹得晃动,像水中的水草,水草随波逐流,却扎根水底。

她摸了摸腰间的绣花荷包,里面不再是求子符,而是家父给的柳树种子,种子装在小布包里,布包是用她旧裙改制的,裙角的绣花还在,是朵残败的梨花。

“当家的,“她轻声说,“你听,这堰塘的水声多清亮。“

汪大爷回头一笑,眼中的光比当年梨树下的更亮,像堰塘里的波光,波光粼粼,“嗯,比当年娶你时,豆腐堰的水还清。“

他手中的鱼苗跃入水中,荡起一圈圈涟漪,惊起一尾躲在水草中的鲫鱼,银白的身影一闪而过,仿佛在见证这和解的时刻,鲫鱼尾巴拍了下水,发出“啪“的一声,很轻,却听得清楚。

远处传来脲桶的歌声:“忧乐本同源,心宽天地宽......“

黎杏花望着水面的涟漪,那些流言蜚语如今都化作了柳枝上的新绿,新绿在风中摇曳,像在跳舞。

人生本如堰塘,重要的不是捞尽所有,而是懂得留白——让活水长流,终有一日会看见锦鲤跃出水面,映着月光,闪着希望的光,光很柔和,不刺眼。

而老渔猫子家的渔网,不知何时已换成了疏朗的新网,网眼大得能漏过鱼苗,在堰边晾晒时,网眼间漏下的阳光,竟也成了忧乐沟新的风景,阳光透过网眼,在地上投下菱形的光斑,像谁撒了把星星。

如同黎杏花鬓边新生的白发,虽带着岁月痕迹,却透着历经沧桑后的平和,白发在夕阳下闪着银光,和锦鲤的鳞片一样亮。

此时一阵风吹过,柳树枝条轻拂水面,荡起圈圈涟漪,将夕阳的碎金波光揉碎在堰塘深处,也揉碎了过往的委屈与执念。

她忽然懂得,求子无果或许是命运的另一种馈赠,让她在困境中遇见更坚韧的自己,也让汪家与陈家在豆腐堰边,书写了一段从对抗到和解的江湖叙事。

那月白色的杭缎,终将被她缝制成新裙,裙摆上会绣上几尾锦鲤,用银线勾勒鳞片,用金线绣出尾鳍,锦鲤在裙摆上栩栩如生,仿佛一走动就会游起来。

当她走过豆腐堰边,柳枝拂过肩头,锦鲤在水中追逐,阳光透过网眼洒在身上,那时的忧乐沟,将不再有流言蜚语,只有堰塘的活水与人心的宽和,一同静静流淌,流向远方,流向有希望的地方。

而老渔猫子家的枣木鱼篓,如今已洗净铅华,摆在屋檐下晾晒,篓底“渔不捕尽“的刻痕在岁月中愈发清晰,如同刻在忧乐沟人心底的箴言,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生生不息。

每当夕阳西下,鱼篓影子投在墙上,像个沉默的警示,也像个和解的微笑,微笑着看堰塘的水涨水落,看锦鲤游来游去,看柳树抽枝长叶,看黎杏花穿着月白色的新裙,在堰边走过,裙摆上的锦鲤在阳光下闪着光,和水中的锦鲤相映成趣,分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或许,真真假假,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心宽了,水就活了,鱼就肥了,日子也就好过了。

? ?本来有千言万语,真的到了千宝万煖这一章,反而不想太多话讲。简单说就是:世事有千难成万险,忧乐沟就有千宝万煖,这是与现实中的现象相对应的。

?

也就是谁解沉舟把社会现象固体化的写作手珐。

?

所有的男珍和女宝,在本书中,都是把虚化的东东来实写,不是真实有物,而是有那个理在。

?

真正文学上的行家,不用说也读得出来,而另有更多的人,说了他们反而还不信。

?

请多多支持,请长期收藏,您们收藏不断,我就写个没完,不管是几百万!

半壁书屋推荐阅读:抗战:从晋绥军开始日子一天又一天李青踏上修真途在恋综里搞起了友情群像囤百亿物资,在末世悠闲生活分手当天,我转身嫁给豪门继承人这个女明星有亿点全能撩爆!禁欲大佬诱她成瘾萝莉应龙的异世之旅恐惧感染,纸人替我吸收一切快穿:美媚娇女主靠生子上位我一文学教授,会点龙语很合理吧四合院:我的刀藏不住了滚犊子,女配不伺候了符画天下侯爷家的小屠娘娇滴滴四合院:特种兵穿越参军航空报国飞行的玫瑰逐我出师门,我死遁你们哭什么?综影视:当反派选择旁观名学密神:团宠妹宝又浪飞了界行者:阴阳录杂谈民间诡事录实习一个月,成了教授的儿媳妇四合院:曹贼见了都要低头媳妇,我带你离开这盛世僵尸:天才小道士,九叔看呆了臣妻皎皎文娱紫薇星从养成系男团开始快穿之从七零年代开始错嫁权臣:倾国聘红妆各朝代围观我刷的短视频白月光回归,夫人又夜不归宿了嚯!亡国公主养的小倌是敌国太子我是伏地魔!!开局流放?王妃她不一般别人都是训练家,就你是剑修?凹凸世界之与美好失之交臂国学道德经帛书版穿越七零:冷酷军官娇宠恶毒女配我是深渊刑霸天穹我对将军,蓄谋已久综影视之武力值超高一胎双宝,霍总跪求复合惊世女将:我的空间藏雄兵思念如归抽签投胎当皇太女,父皇乐翻天海贼之我有两把斩魄刀开局爆打懒儿,宿主她凶残成性
半壁书屋搜藏榜:判官之使霍离惊!废材嫡女竟是绝品御兽师农门长姐:满级大佬种田忙斗罗:大陆成了我家后花园吃瓜虐渣爽赢甄嬛传之华妃倾城宇宙霸权之战超级创作大师超稀有兽语女快逃!皇叔来了!D七街区娘娘美貌皇帝怜爱,宫斗步步为皇撕婚裂爱食光记极致暧昧重生后,被渣男死对头宠上天快穿:穿进爱情剧的杠精伤不起火岩王白拓传奇不服就干!撸袖子搬空家产再下乡Fate:冠位指定侠探双雄海贼从岛主到国王王海重生石榴花开清穿:四爷家的娇软格格被扶上位综漫:从火影开始当乐子人学神家的小软糖甜分超标了快穿:魔尊独宠反派大佬精灵:成为大师从到处旅行开始精灵之开局捡到梦幻签到:穿书女配搅了女主的风光局农门长姐,女特种兵靠种田逆袭某路人女主的悠闲生活从抽到嘲讽开始在九叔世界崛起你是我所有小美好天痕仙记敢欺负我男人?本将让你们跪着哭无尽的轮回之都怎么,我信息素毒蘑菇你有意见?卷什么卷?跨界打工它不香吗?止乎于礼霸道小女娘,天天弄哭侯府小娇夫带着抽奖转盘重生回九零夏日追百合我在古代靠恋爱系统成为全国首富快穿:系统让我做个好人异度时空修仙传:神医逆天快穿疯批宿主狂虐渣离谱!观主上娱乐圈真是去修仙的兽世狂欢,绝色兽夫总是勾引我叶罗丽:水起潮汐,月语清漓绝世剑神后续
半壁书屋最新小说:顶级神豪!富婆打赏完男神们疯了恶女娇软,五个疯批大佬窥视已久捡到未来亲儿子,我无痛当妈!不停羞辱反派后,我被他摁着亲哭风舞南诏娘娘心声暴露,拿捏暴君被娇宠了贵女娇媚,被疯批权臣蓄谋占有御兽,我是最强路人共梦后,佛子他动凡心了你卷穿宗门,就只想长命百岁?救命!八零娇小姐一哭,队长慌了我的师座林译水不暖月变成京圈大佬的猫后我成了顶流穿成替身女配,女主鱼塘被我炸了如果人生重来像雪一样纯白的少年重生八零:我靠预知发家了苏填的周六定律锦丝行改嫁绝嗣大佬后,假死丈夫悔断肠逃荒路上,我的玉佩能囤粮流放前搬空京城,真千金带飞全家离情照别鹤庶女身娇体软,禁欲王爷夜夜求宠穿成六零大小姐,搬空家产去西北我在圣魂村观影斗罗大陆侯府联姻手札救命!咸鱼闯进宅斗剧本!重生50建农场,棒打狍子瓢舀鱼闪婚随军,留洋大小姐被大佬团宠挺孕肚寻夫,禁欲大佬宠妻上瘾斗罗2:穿越斗罗之重振天使荣光脱单进行曲叔伯抢家业?她科举杀疯了奸佞皆我裙下臣恶雌被读心?六兽夫对我又争又抢系统迟来三年,太后躺平成咸鱼了结婚三年无子嗣?嫁大佬多胎多宝七零废品站的鉴宝大师影帝老公要离婚?可我才穿越啊重生七零,从棺材里爬出整顿家风离婚后,在亲子综艺摆烂爆火全网假千金绑定神豪系统,养崽爆红了搞钱难?我在人间画魂赚麻了这个修仙游戏也太真实了娇娇要出嫁,表哥们沦陷后争红眼今天也在军营卷死战友久久云和月斗罗:七宝弃女!武魂殿神罚圣女